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
1.C解析:Cu(OH) ·CuCO2属于碱式盐,A项正确;由孔雀石和蓝铜矿的主要成分可知,其中
的铜元素、碳元素和氢元素均处于最高价,其均为自然界中较稳定的化学物质,因此,用其制作
的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B项正确;孔雀石和蓝铜矿的主要成分均可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铜盐,
用其制作的颜料不耐酸腐蚀,C项错误;因为氢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碳酸铜,所以
Cu(OH)2·CuCO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D项正确
2.C解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A项不符合题意;反应生成NH·H2O,不能用该离子方程
式表示,B项不符合题意;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项不符合题意。
3.B解析:向CuSO溶液中逐滴加入B(OH)2溶液至沉淀刚好不再增加为止,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CuSO4+Ba(OH)2一一BaSO,¥+Cu(OH)2¥,此时溶液中没有离子,溶液的导
电能力为零;然后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十
2HC1CuC12十2H2O,生成了可溶于水的氯化铜,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故B项正确。
4.D解析:NHCN中氮元素为一3价,碳元素为十2价,其被HO2氧化后生成氮气与二氧化
碳,化合价共升高8价,故反应生成1个N2分子时,转移8个电子,D项错误。
5.D解析:N2O2能与CO2反应生成O2,所以可为航天员供氧,A项正确:胃酸的主要成分为
盐酸,碳酸氢钠可以与盐酸反应,且碱性较弱,故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项正确;NzCO
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试液变红,C项正确。
6.B解析:氮化镓中氮位于周期表中第VA族,镓位于周期表中第ⅢA族,B项错误。
7.C解析:将盐酸滴入石灰石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只能说明盐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而HC1
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所以不能说明C1的非金属性比C强,C项错误。
8.B解析:铂和铁的焰色为无色,所以节日燃放的烟花五颜六色跟铂和铁无关,B项错误
9.D解析:向溶液中加人NaOH溶液后,Na+数目增多;加入过量稀硫酸,Ba+转化为硫酸铡
沉淀,Ba2+数目减少;加入NaOH溶液时,Fe2+先转化为氢氧化亚铁沉淀,加热搅拌后转化为
氢氧化铁沉淀,再加人过量稀硫酸,生成Fε+
10.D解析:反应中生成的1.12L气体没有指明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下,所以气体的物质的量不
一定是0.05mol,所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0.1mol,D项错误。
11.A解析:Fe3+能与Fe反应,Fe2+被还原为Fe2+,Fe2+表现氧化性,A项正确。
12.D解析: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消耗0.03ol铁粉时反应转移的电子
的物质的量为0.08mol。
13.D解析:假设金属和酸反应后都显十2价,n(H2)=4.48L÷22.4L·mol-1=0.2mol,则
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氢气时,金属和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合金的平均相对摩尔质量为4g
÷0.2mol=20g·mol-1,A1换算为+2价时的摩尔质量为18g·mol-1,和稀硫酸不反应
的金属的摩尔质量无穷大,两种金属中一种金属的摩尔质量小于20g·ol1,另一种大于
20g·mol1即可,D项符合题意。
14.A解析:由图分析得X为N,Y为Al;根据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
倍,可知W是O:根据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可知Z为S。简单离子的半径:O>
Na,A项错误。
【24新教材·YK·化学·参考答案一R一高一上册一GSZW】释题答案真
高一年级上学期期宋考试模拟卷
(75分钟100分)
考试范围: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至第四章第二节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Mg24A127
C135.5Fe56
Cu 64 Zn 65
第I卷
(选择题共42分)
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
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
为Cu(OH)2·2CuC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u(OH)2·CuCO属于盐类
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
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腐蚀
封
D.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 CuCO
2.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十OH一HO”表示的是
A.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
B.NHCI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
C.HNO,溶液与KOH溶液混合
D.NaHCOs溶液与HCI溶液混合
3.向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人Ba(OH)2溶液至沉淀刚好不再增加,然后再
线
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下列各项中的曲线可近似表示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
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变化的是
↑/mA
I/mA
/mA
↑l/mA
V(溶液)mL
V(溶液)/mL
V(溶液)/mL
V(溶液)/mL
A
B
C
D
4.高级氧化技术(AOPs)广泛应用于水处理行业中,其中芬顿法(Fenton)较为著
名。用双氧水处理含氰化铵的废水的芬顿法反应为NH,CN十4H2O2一N2忄
+CO2个十6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NH,CN发生氧化反应
·1
【24新教材·YK·化学-R一高一上册-GSZW】
B.N2与CO2都是氧化产物
C.H2O2的氧化性强于N2
D.生成1个N2分子时,反应转移6个电子
5.下表中对各项化学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Na2O2可为航天员供氧
NazO2能与CO2反应生成O2
B
NaHCO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NaHCO,可与盐酸反应
向滴有酚酞的水中加人一定量的Na2CO3,
C
Naz CO,溶液呈碱性
溶液变红色
D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6.“嫦娥五号”用到的关键材料有高纯硅光电转换器、氨化镓第三代半导体、石墨烯
存储器、钛镁合金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位于第三周期
B.氮与镓在周期表中同主族
C.石墨烯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八
D.钛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7.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一定温度下测定NH3、PH的稳定性
比较N,P的非金属性强弱
B
向Na2SiO,溶液中通入CO2
比较C、Si的非金属性强弱
C
将盐酸滴人石灰石中
比较C1、C的非金属性强弱
D
观察Na2S溶液在空气中放置是否变浑浊
比较O、S的非金属性强弱
8,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现象或事实对应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应
A
金属钠很活泼,能与水剧烈反应并生成氢气
用沙土灭火
B
节日燃放的烟花五颜六色
是由铂、铁等金属元素的焰色呈现的
将干燥的C12充入放有鲜花的
C
Cl2和水反应生成的HCIO具有漂白性
集气瓶中,鲜花褪色
K2FeO,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
K2FeO,具有强氧化性,被还原后生成的Fe3+水
D
净化
解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物
V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