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模拟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模拟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04 10:04:44

文档简介

靖远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模拟地理卷
(75 分钟 100 分)
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1》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小明爱好天文摄影,暑假期间小明于北半球某地露营。下图为其架设固定照相机长时间曝光拍摄到的一张星轨局部图。据此完成1~2题。
1.拍摄图片时,该房屋位于小明的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2.该星轨构成正圆的周期为
A.24时
B.23时56分4秒
C.24 时56分4秒
D.23时
读我国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3~4 题。
3.图示地区
A.①山为火山
B.③处变质岩是石英岩
C.②处可能是某次地震的震源
D.岩层未受到水平挤压
4.图中所示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石灰岩→砂砾岩→岩浆岩1→岩浆岩2→变质岩
B.石灰岩→岩浆岩 2→变质岩→砂砾岩→岩浆岩1
C.砂砾岩→石灰岩→岩浆岩 1→岩浆岩 2→变质岩
D.石灰岩→砂砾岩→岩浆岩 2→变质岩→岩浆岩1
台风生命史指台风自开始形成、发展,到最后消亡的全过程,其生命期一般为3——8天。某台风在海上生成,向我国近海移动,登陆后直至消失。下图示意该台风生命史内强度发展演变的过程。据此完成5~7题。
5.该台风生命史中强度最大的时刻大致是
A.4日8时 B.7日 20时 C.8 日 20时 D.11 日 20时
6.8日20时台风风速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A.减弱 地转偏向力 B.增强 地转偏向力
C.减弱 地表摩擦力 D.增强 地表摩擦力
7.若台风在福州登陆,福州市民可以
A.狂风暴雨突然停止后,马上出去查看损失
B.将爱车停在地势较高的低洼地带
C.待在自己家中,以应对突发事件
D.在玻璃上贴胶条可彻底避免玻璃破裂
下图为世界某岛附近气压分布图,图示时刻为该气压中心一年中最强盛的时刻。 据此完成8~9题。
8.图中气压中心名称及成因分别是
A.阿留申低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保留在海洋上
B.冰岛低压 海洋上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
C.夏威夷高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保留在海洋上
D.亚速尔高压 海洋上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
9.下列因素中,对图中居民点分布影响最小的是
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D.天气
M 沙漠平均海拔较高,是世界上最干旱、狭长的沙漠,被称为世界的“干极”,其西部边缘的海岸地区常常形成浓厚的海雾,却无法形成降水。据此完成10~11题。
10. M沙漠沿岸海域海雾最为严重的月份是
A.3月 B.7月
C.9 月 D.1月
11. M沙漠西部沿岸雾气在日出后逐渐飘向内陆,主要是因为
A.盛行西风吹拂 B.对流运动旺盛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近地面产生逆温现象
南极辐合带是一条海洋地理界线,南界为南极洲的海岸线,北界则是一条变动于50°S~60°S的假想线。在南极辐合带中,向北流动的寒冷海水下沉至向南流动的较温暖的海水层之下。下图是南极辐合带示意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与南极辐合带成因类似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13.下列关于南极辐合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极辐合带的存在让南极比北极地区温暖
B.南极辐合带造就了庞大的海洋生物量
C.南极辐合带以北地区冬季被海冰覆盖
D.南极辐合带以南地区海水含盐量大
14.南极辐合带是西风漂流的一部分,西风漂流
A.被陆地分割成几部分
B.由盛行西南风吹拂而成
C.受温暖西风影响为暖流
D.绕南极洲由西向东环流
海南岛气候湿热,但局部地区却有荒漠景观分布。下图为海南岛雨季和旱季降水量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从气候角度,推测荒漠景观主要分布在该岛的
A.东部地区 B.南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北部地区
16.该岛上荒漠景观的分布体现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地貌效应指某一岩层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在地质图上呈现出不同的露头形态。我国热带(一般指约24°N以南的地域,包括台湾岛和南海)区域板块构造的地貌效应比我国北方地区明显。我国热带受到板块运动东西两条“锋线”(锋线指两个板块交界地带缝线)的夹击,青藏高原隆起速率增大。下图为台湾岛的板块构造图和构造地貌示意图。
(1)指出东部“锋线”东西两侧的板块名称。(4分)
(2)说明我国热带区域地貌效应比我国北方地区明显的主要原因。(6分)
(3)据图判断台湾岛东翼褶皱山地的运动趋势,并说明理由。(8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布埃亚是喀麦隆西部城市,有“非洲雨极”之称,植物茂密。 喀麦隆境内的萨纳加河河口有宽阔的三角洲,一年内特定的季节三角洲面积增加较为明显。下图示意非洲局部区域。
(1)简析布埃亚成为“非洲雨极”的主要原因。(6分)
(2)说明1月份 R 地和Q地的风向及成因。(6分)
(3)推测萨纳加河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加明显的季节及理由。(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枯落物是植物地表器官枯死落地后的总称,地表枯落物蓄积量与地表生物量、地表径流等因素密切相关。1993年,科考组选择黄土高原某小流域内坡向、坡度、土壤等相同的三个坡面分别种植当地典型的乔木、灌木、草本,并适当加以干预,确保各坡面只有单一植被均匀分布。 下面左图为实验坡面示意图,右图为2018年三个坡面枯落物蓄积量(单位:g/m )观测数据。
(1)指出①②③分别代表的植被。(2分)
(2)分析枯落物对土壤生产力的影响。(6分)
(3)概括坡面枯落物蓄积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5分)
(4)研究发现,该地阴坡的枯落物明显高于阳坡,试分析其原因。(3分)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
1.D拍摄地位于北半球某地,星轨图应是以北天极为中心的区域,北天极应位于小明的正北,
则小明左侧为西方天空,右侧为东方天空,房屋应位于小明的西北方。
2.B该星轨构成整圆的周期应为一个恒星日,大约是23时56分4秒。
3.C①山下面的岩浆只是侵入岩层,未喷出地表,故①山不是火山:③处变质岩由石灰岩变质
而成,应为大理岩,石英岩主要是由石英砂岩及硅质岩变质而成的;该地区部分岩层弯曲,即
受到水平挤压;②处为断层带,可能是某次地震的震源。
4.A图中石灰岩和砂砾岩都是沉积岩,石灰岩分布在砂砾岩之下,故形成时间早于砂砾岩;岩
浆岩2侵入砂砾岩,并在接触带形成变质岩,故岩浆岩2和变质岩形成的时间均晚于砂砾岩;
岩浆岩1侵入石灰岩和砂砾岩,故形成时间晚于石灰岩和砂砾岩;岩浆岩1被岩浆岩2切断,
故形成时间早于岩浆岩2。综上所述,选项A符合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
5.B台风生命史中强度最大的时刻是中心气压最低的时刻,大致对应图中的7日20时。
6.C根据“某台风在海上生成,向我国近海移动,登陆后直至消失”分析台风在我国登陆,台风
登陆后受下垫面因素的影响,地表摩擦力加大,所以风速下降。
7.C台风过境时,狂风暴雨突然停止,可能是台风中心移到此地,台风中心因离心力作用,气
压较低,空气从气旋上部流过来补充,形成下沉气流,故台风中心经过的地区风和日丽,短暂
的晴好天气之后必然伴随大风和暴雨,此时外出不安全;台风带来的狂风会吹倒路边的树木
及广告牌等,暴雨使地势低洼处积水,因此应将爱车停在地势较高的空旷地带,以避免被掉落
物砸坏或被积水淹没;在台风到来时,应待在自己家中,以应对突发事件:在玻璃上贴胶条不
能彻底避免玻璃破裂
8.A结合图中的等压线和槽线分析,该气压中心为低压中心,且位于北太平祥附近,故为阿留
申低压。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原气压带继续保留在
海洋上,形成低压中心,即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亚速尔高压位于大西洋上:夏威夷高压是北
半球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保留在海洋上的高压中心。
9.A图示居民点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与地形、海陆位置关系密切:该岛受低压控制,受西风
影响大,多雨雾天气,居民点在岛屿东侧,因地形阻挡,受西风影响小:居民点并不全是分布在
纬度较低的地方,因此纬度对居民点分布影响最小。
10.DM沙漠沿岸海域有强大的秘鲁寒流经过,沿海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了
稳定的逆温层,水汽只能成雾,难以向上输送而凝云致雨;1月为该地夏季,气温较高,易形
成海雾。
11.C日出后,陆地升温快,气流上升,气压降低,而海洋升温慢,气流下沉,气压升高;沿岸的
陆地与海洋之间形成海陆风,风自海洋吹向陆地,因此沿岸雾气在日出后逐渐飘向内陆。
12.C由材料可知,南极辐合带是由冷暖性质不同的海水相遇形成的。赤道低气压带是热力
原因形成的,主要为地表温度高,气流上升所致;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在动力作用下,气流下沉
形成的;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由来自低纬度的暖气团和来自高纬度的冷气团相遇形成的:极地
高气压带是高纬度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的。
【24新教材·YK·地理·参考答案一XJB一高二上册一GSZW】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