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课件(共4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课件(共4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04 23:0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正确探索:
①1956年,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双百方针
②1957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③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④1962年,七千人大会
⑤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
失误:
①1957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
②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1961年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
③1966—1976文化大革命
20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取得的成果和失误
1.新中国成立的条件及历史意义
2.新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人民政权?
3.我国的外交方针和建国初三大外交外交政策的内涵及所针对的问题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如何提出的?内容、意义?
意义: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得到国际社会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5.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
6.梳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过程?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①1949年—至1952年底党和政府领导了建国之初的经济调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②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方针)
③1953—1957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
④1953—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标志着生产资料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2)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①1954年,全国一大召开颁布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体系。
3.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最多五分钟一个题目,抓紧时间好好干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题 目 小组 地 点 要求
用时间轴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 1、2组 前黑板 展示:
①起立讨论,积极参与。
②认真规范的写在黑板上。
非展示:
(1)组内展示成果,找到 疑难点,准备点评时质疑。
(2)整理探究成果;
问题一:请结合史实说明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3组 后黑板
问题二:结合改革开放的进程谈谈对内改 革的实质是什么? 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4组 后黑板 5组 后黑板
问题三:用表格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自由 口头展示
我的疑问 自由 前黑板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2.7《人民日报社论》
安徽省4000万农村人口中有3500万以上的人吃不饱肚子!
——李向前《旧话新题:关于中国改革起源的几点研究》
上千万知识青年、下放干部、知识分子和其他城市下放人员要求回城,全国城镇有两千万人等待就业。
——《李先念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79年4月5日)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点。……必须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管理方法实行认真的改革;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必须加强科学和教育工作。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步入改革、开放的时期。 ——摘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阅读材料二回答,为什么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步入改革、开放的时期?
背景:
①1976年文革结束,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仍旧没有改善。
②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继续延续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
③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成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先导。(课本175导入)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实质
继续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标志: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论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内容:
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3)意义: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①1976年文革结束,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仍旧没有改善。
②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继续延续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
会议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八七会议
遵义会议
七届二中 全会
十一届三 中全会
1927年
汉口
1949年
河北
西柏坡
1935年
遵义
1978年北京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秋收时节发动起义。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不正确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重大问题。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
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转移
拓展: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有哪几次?实现了几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2.十一届三中全会
(1)召开: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在
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组织路线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政治路线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
思想路线
(3)意义: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转折一:“左”倾——实事求是
转折二:阶级斗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转折三: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2)内容:
3、平凡冤假错案、拨乱反正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有效地调动了社会各阶级人员的积极性,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2)统一思想: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4、民主法制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1982年底,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二、改革开放进程
(一)改革开放的探索阶段
1.对内改革:
(1)经济体制改革
定义/实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个环节,最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到1983年,农
民收入明显增加。
B 乡镇企业改革,离土不离乡。
A 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进行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B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推动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公司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生产资料公有制没变,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一 1978年12月陈云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不能到处紧张,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农民有了粮食、棉花、副食品,油,糖和其他经济作物就都好解决了。摆稳这一头,就是摆稳了大多数,七亿多人口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
读材料,思考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
材料二 1998年,江泽民在安徽农村考察时指出:“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是偶然的,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的困境决定的……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了。”
材料三 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
材料四 以政社合一,“三级所有……为特征的人民公社……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缺乏内在激励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历史原因:
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压抑农民积极性。
现实原因:
①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无农不稳;
②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经营管理:高度集中统一;分配:过于平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先后调整了四次,请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1950年的土地改革
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私有制
1953年开始的
农业合作化运动
变农民土地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公有制未变的前提下提高了土地的公有化程度
1978年以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公有,长期承包给农户使用,自主经营,包产到户
乌鲁木齐
拉萨
西宁
银川
成都
昆明
贵阳
南宁
长沙
南昌
合肥
郑州
西安
太原
呼和浩特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济南
石家庄
南京
杭州
兰州
南通
秦皇岛
天津
大连
烟台
连云港
青岛
上海
宁波
温州
福州
湛江
北海
广州
汕头
厦门
深圳
珠海
海南
珠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区
长三角
环渤海
浦东
内地
特点: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发区
形成
多层次: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
宽领域:就是向世界市场开放,包括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等。
全方位:对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但对外开放的重点还是发达国家
(一)改革开放的探索阶段
2.对外开放
二、改革开放进程
1982年十二大
1987年十三大
1992年南方谈话
1992年十四大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对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部署。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等重大问题。
特色论
初级论
本质论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我国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目标论
二、改革开放进程:
(二)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阶段——理论指引、战略部署
1997年十五大
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把“依法治国”正式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公司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三)理论指引、战略部署
二、改革开放进程:
战略部署
中央还先后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等的重大战略,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2001年加入世贸
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六大以后,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2年十六大
2007年十七大
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邓小平“南方谈话”
史料研习:为什么说南方谈话是当代中国的第二次思想解放?
二、改革开放进程:
1、南方谈话的背景:
(1)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邓小平“南方谈话”
二、改革开放进程:
①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些重大认识问题,从理论上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②成为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理论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高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成熟;③为即将召开的中共十四大奠定了思想基础。
3、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
核心内容: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具体表现在:
(1)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该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属性(姓资姓社问题):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是判断社会性质的标准,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2、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
1982年 十二大
计划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为辅
1984年 十二届三中全会
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 十三大
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1992年
南方谈话
1992年 十四大
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世纪初
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2年
中共十六大 进一步完善
计划>市场
束缚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南方谈话计划还是市场:邓小平一锤定音
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第二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三次转变
二、改革开放进程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七大首次概况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特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阶段 理论 领导人 解决问题 写入党章 意义/地位
形成 邓小平理论
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习近平
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
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2002年
中共十六大
2007年
中共十七大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2018年
写入宪法)
指引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集中体现、重大成果
继承和发展
最新成果
重要组成部分
行动指南
PPT模板 雷锋PPT网-WWW.
PPT 雷锋PPT网-WWW.
雷锋PPT网-WWW.免费PPT模板下载
雷锋PPT网-WWW. PPT模板
雷锋PPT网-WWW. PPT
雷锋PPT网-WWW.PPT模板下载
雷锋PPT网-WWW. PPT模板免费下载
雷锋PPT网-WWW. PPT教程
雷锋PPT网-WWW. PPT素材
雷锋PPT网-WWW. PPT课件
课程标准: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在各个领城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
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一)20世纪80年代,全面改革推动下
1、1984年至1988年我国经济加速发展
五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1%,工业总产值达6万多亿元,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1990年“七五”计划各项指标绝大部分完成或超额完成
第一步,到20世纪80年代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步走战略
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一)20世纪80年代,全面改革推动下
3、国家在科学技术多个领域取得新成就
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提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科技。
“星火计划”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于1986年实施的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3年“银河Ⅰ号”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1991年“秦山核电站”
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二)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
1、我国取得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一系列重大斗争的胜利
在有效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内地冲击的同时,我们还坚定支持香港渡过难关,同时向国际社会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并通过多种渠道向东南亚国家提供外汇支援,增强了东亚各国战胜危机的决心和力量,为稳定东亚经济和金融市场作出重要贡献。
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二)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
2、2000年“九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完成或超额完成
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3、科技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1999年“神舟一号”
◎1999年“神威”计算机
◎长江三峡水电站
国家战胜非典疫情(2003年),夺取汶川抗震救灾胜利(2008年),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8年以来)。
(三)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1、成功应对各种风险和困难
2、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
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三)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3、人民生活
(1)2006年,国家取消农业税;
(2)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3)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4)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
知识拓展:取消农业税的意义
①是完成农村税收制度改革的一大飞跃,具有划时代意义。
②是一场伟大革命,标志着我国结束了几千年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的历史。
③必将极大地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农业劳动生产力,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④农业税免征,标志着我国农业在发展阶段上完成了一大转折。
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三)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4、科技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
到2011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大国,计算机等电子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网民数量居世界第一位。
"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
神舟七号”航天员太空漫步
“嫦娥一号”首次完成绕月探测
二、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理论)
(1)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2)含义:
(3)实践:港澳回归
(4)意义: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提供了政策保证;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有利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一国
两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陆
港澳台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不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前提和核心
主体
补充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是同一性质问题吗?
港澳问题:主权问题
台湾问题:内政问题
(三)两岸关系的发展
1979元旦
1992.11
1993.4
2005.3
2008.12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两岸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
《告台湾同胞书》
海协会与海基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
“九二共识”
海协会会长与海基会董事长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汪辜会谈”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国家分裂法》,表现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
《反分裂国家法》
两岸海、空直航及直接通邮正式启动,两岸全面直接双向通邮、通商、通航的“三通”迈开实质性步伐
三通
二、“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三、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1、目的:
2、依据:
3、内容: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邓小平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论断。
(1)中国主张世界上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富贫、强弱一律平等;
(2)中国决不称霸,也坚决反对任何霸权主义;
(3)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
(4)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为借口,占领别国领土、干
涉别国内政。
——外交政策的调整
三、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4、成果:
(1)1978年8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2)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3)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4)到1992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达154个。
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
1979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5、意义:
中国外交得到全方位发展,一个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外部环境初步形成。
——外交政策的调整
三、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20世纪90年代到世纪之交
——推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关系新格局
1、积极发展新型大国关系
分别同俄罗斯、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及欧盟等建立了发展面向21世纪双边关系的基本框架
2、同美国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1999年5月8日, 中国驻南大使馆被袭击
◎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
三、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20世纪90年代到世纪之交
——推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关系新格局
3、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睦邻友好关系
(1)倡导并推动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
4、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2)成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
5、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为促进亚太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三、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三)进入21世纪(到2011年)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总体布局:
2、外交成就:
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
①中美关系总体稳定,中俄关系高水平发展,周边关系取得突破。
②2002年,中国同东盟国家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③2003年,中国与欧盟确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致力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⑤从2009年开始,和其他金砖国家领导人建立定期会晤机制。
⑥积极参与安全与反恐等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充分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
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三、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四、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1、1984-1988
2、20世纪90年代
3、21世纪
国民经济、科技
五、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理论)
(1)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2)含义:
(3)实践:港澳回归
(4)意义: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提供了政策保证;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有利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一国
两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陆
港澳台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不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前提和核心
主体
补充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是同一性质问题吗?
港澳问题:主权问题
台湾问题:内政问题
台湾与大陆处于隔绝敌对状态
《告台湾同胞书》
“九二共识”
《反分裂国家法》
2.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2005年
1979年
1992年
1993年
1949年
2015年
汪辜会谈
习马会
1993年“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01.
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02.
倡导和平发展理念
03.
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会点
②推动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
③对非洲国家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形成中国与非洲国家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
④同欧洲、拉美之间也相互增进了解,加强合作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
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
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生效
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对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
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
理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
六、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课堂小结
建立社会主义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毛泽东
思想
邓小平
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站起来
强起来
富起来
人民
土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花
对 内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经济发展速度;文化产业发展;国防武器与军队
对 外
基础建设;
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倡导和平发展理念
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
国内
国际
改革开放以来之果
邓小平理论
最早提出:1982年的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
初步形成:1987年党的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理论深化:1992年南方谈话
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写入党章:1997年十五大确立“邓小平思想”为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决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历史意义: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形成: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写入党章:2002年中共十六大
解决问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历史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
形成: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后
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写入党章:2007年十七大
解决问题: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历史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
体现, 是马克思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内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历史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
形成: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后
思想精髓: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
写入党章:2017年十九大
解决问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意义: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会议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八七会议 (文家市决策)
遵义会议
七届二中 全会
十一届三 中全会
1927年
汉口
1949年
河北
西柏坡
1935年
遵义
1978年北京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秋收时节发动起义。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不正确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重大问题。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
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转移
拓展: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有哪几次?实现了几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第二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三次转变
二、改革开放进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