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初心--《墨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墨梅》是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2课《古诗三首》中的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王冕屡试不第后选择了归隐的生活,他不仅画梅咏梅,而且还有自己的梅园,自己住的地方叫“梅花屋”,又号“梅花屋主”,爱梅之心可见一斑。这幅《墨梅图》是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古人常说“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淡墨为其中之一种。
“我家洗砚池头树”,洗砚池有个典故,来自于大书法家王羲之,而这首诗里把王羲之的洗砚池说成是他家的,借以表达内心的自信与自豪;“朵朵花开淡墨痕”。 “朵朵”不仅表示数量,更传递出诗人对他自己创造出来的作品之特殊情感。一个“淡”字用得十分绝妙,表面上是说墨梅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的,其实还暗含诗人淡泊名利的品格,也为后面“不要人夸颜色好”的诗句做好了铺垫。
“不要人夸颜色好”。“颜色”一词,似乎只是指他的梅花是用淡墨画成,外表并不娇艳;此处“颜色”也可以理解为外界对诗人的赞誉,属于外在的东西。“只留清气满乾坤”。此处“清气”是“清正”之气,抒情言志。“乾坤”一词,不仅是王冕对自己人格魅力充分肯定的自我评价,也是自己的志向。
学情分析:
新课标第二学段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四年级的孩子已经有50篇优秀诗文的积累,学习古诗词也有了一定方法的积累。在第一学段“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基础上,中段开始让学生领悟诗文大意。
教学目标:
1.学会诗中“砚、冕、乾、坤”这样四个生字,理解“墨梅、洗砚池、淡墨痕、满乾坤”等词的意思。
2.借助注释和图画展开想象理解《墨梅》的诗意,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3.补充资料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4.运用多种诵读方法,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和图画展开想象理解《墨梅》的诗意,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2.运用多种诵读方法,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身边梅”,回味色香
欣赏各色梅花图片,请同学谈感受。
预设:引导学生不仅观察其色的雅,还勾连现实回味生活中梅花的清香。
二、展“墨梅”,初识王冕
1.(出示墨梅图)同学们看图,这是什么梅?(墨梅)
2.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古人常说“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淡墨为其中之一种。今天的这幅图就是王冕着淡墨渲染的墨梅图。
3.补充王冕爱梅的资料,谈感受。
4.板书王冕。提示“冕”字的上半部分和感冒的“冒”是一样的,中间和下面的横和左右是不相连的,切不要写成“曰”字。
5.王冕不仅爱梅画梅,他还咏梅。(出示墨梅诗)。
三、读《墨梅》,品韵律美
1.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多读几遍,注意要把诗读正确、读流利。
2.自由读诗 指读 正音
3.学习砚(板书:砚)。了解文房四宝。
4.节奏读。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四、借力读,领悟诗意
1.借助墨梅图和注释,自由读古诗,想想:你能理解哪些词句的意思?哪些地方你还读不懂,做上记号。
2.生自读古诗 交流
五、补资料,读“初心”
1.刚才我们说到“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为何在五色中王冕用淡墨,你怎么看?
2.(出示墨梅图)因为梅花很淡雅,所以王冕——(用淡淡的水墨勾勒出梅花的样子。)画纸上只留下若有若无的淡淡的墨的痕迹。板书(淡墨痕)
3.你能用你的声音来表达这份淡雅吗?(生读)
4.梅花本也有淡淡的粉,雪雪的白,火火的红,但王冕却选择了淡淡的墨来书写心中的梅,这又是为何呢?出示资料:
元朝的达官贵人们千金向他求画,王冕拒绝了
老朋友泰不华举荐他做官,王冕谢绝了。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要赏识他的才华决定重用他,王冕选择了退隐山林。
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预设:不追求名利)
5.引读:元朝的达官贵人们千金向他求画,王冕——生读:(出示: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老朋友泰不华举荐他做官,王冕——(出示: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要赏识他的才华决定重用他,王冕(出示: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6.师小结:答应求画他可以得到金钱,选择做官他可以得到权力,这些对于王冕来说不过是浮云,一个“淡”字道出的是王冕一生对名利的淡泊。(板书:淡泊名利)他不正像这墨梅一样吗!我们再读(生齐读:个个花开淡墨痕)。
7.王冕为什么会把名利看得那么淡呢?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8.想象辨析“留”与“流”。
(1)宋代诗人林逋在他的诗《山园小梅》中是这样写梅花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指读 齐读)显然梅香是会动的,它是浮动的,流动的。所以只流清气满乾坤应该是用上流动的流(板书:流)。但为什么却是“留”呢?
预设:不是着重写梅花的香,而是告诉世人要留下清香。其实是诗人自喻,他想告诉别人:他不追名逐利、清正、他鄙视权贵、淡泊名利、甘于淡泊。
(2)教师总结:王冕从来没有改变。从元末到明初,朝代在变,王冕不变;无论是他鄙视的权贵,还是与自己相濡以沫的老朋友,甚至是万人敬仰的皇帝面前,王冕初心不忘。孩子们,他不变的是什么?留下的是什么?(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3)这是人们对王冕一生的评价——(出示)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这样的王冕,我们由衷地——敬佩、敬重、敬仰。(女生读);这样的王冕我们不得不敬仰。(男生读);这样的王冕我们怎能不敬仰?(全班齐读古诗)
9.同学们,此刻梅还是梅吗?那是谁?
(1)孩子们,学到此刻我想问问大家,面对不受赏识不被重用,他失落吗?
(预设:不会,因为我不需要别人的欣赏,只要我的内心保留着高尚的情操足已。)是的,他初心不变——生齐读: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2)面对生活的穷困,他会屈服于那些达官贵人们吗?(预设:不会,因为清白是我一生不变的品质。)是的,他初心不变——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3)时至今日,我问你朗朗乾坤里王冕是否还是那个王冕?(预设:是,因为——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4)孩子们王冕的墨梅不是梅,是自己啊!读(出示全诗)
10.这是每个不忘初心的华夏子孙的情怀啊!这就是中国特色,是流淌在我们文化里的自信和基因密码。
(1)王安石为了表达对高洁情操的不断追求,他曾吟道——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陆游在他的《卜算子 咏梅》是这样写梅花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毛泽东在《卜算子 咏梅》里也写到了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4)教师总结:梅在中国是气节,是志向。我们读——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六、唱墨梅,流传经典
1.播放经典咏流传视频。
2.课下搜集写梅的古诗词。
七、板书设计:
墨 梅 王 冕
淡墨痕 淡泊名利
留清气 清白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