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1.从中外神话的比对开始,到中外神话的比对结束,构建大语文视角。
2.以人物为点,以人物事件为线,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梳理神话内容。
3.化繁为简,以“哪个部分(情节、文字)最触动你”为核心问题,贯穿品味语言文字始终。
4.以情境设置和想象为支架,回应文本,上钩下联,感受人物的美好品格。
【教学目标】
1.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有感情诵读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体悟。
3.学习通过抓重点词、句交流体味,感受人物的美好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有感情诵读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体悟。
3.学习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交流体味,感受人物的美好品格。
【教学过程】
一、神话导入,破文入题
1.神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在中国的神话中,人是由谁创造的吗?(女娲)那么,在古希腊的神话中,人又是由谁创造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微课:《普罗米修斯创造人类的故事》。)
2.自读课文。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普罗米修斯》。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位天神?
他们分别做了什么?课文又主要讲了什么?(出示自读要求。生初读,思考,然后交流。)
3.交流归纳。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位天神?(生一边说,师一边板书:普罗米修斯、宙斯、火神赫淮斯托斯、大力士赫拉克勒斯。)把几位天神做的事情联系起来,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谁来说一说?(生说完后,师出示: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太阳车里“盗”取了火种,宙斯决定给他最严厉的惩罚。火神赫淮斯托斯劝普罗米修斯向宙斯认错,他断然拒绝。宙斯将他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受惩罚。最后,大力士赫拉克勒斯救了他。)如果把这个故事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概括,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其梳理为“‘盗’火、受惩、获救”三个部分。)
4.提炼方法。概括故事性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种更为简洁的方法———以主要人物为主线,弄清楚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这篇文章就是以普罗米修斯为主线,讲他“盗”火种、受惩罚和获救这三件事。
二、体悟受难的普罗米修斯
1.教师提问。同学们,课文中“‘盗’火、受惩、获救”这三个部分,哪个部分最触动你?(大多数学生说“受罚”部分)在受惩罚的过程中,普罗米修斯都经历了哪些苦、哪些痛?(板书:苦、痛)
2.指名说。能用一个字来说一说是什么苦、什么痛吗?(师帮助提炼并板书:锁之苦、啄之痛。)
3.任务驱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学习,看看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锁之苦、啄之痛的,过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出示学法指导:找得准,说得明,读得出。)
4.全班交流。
(1)体会“锁之苦”。
师:你能感受到普罗米修斯的痛苦吗?从哪里感受到的?
(先指名让学生说,然后结合理解、想象进行引读,加深学生对“锁之苦”的体悟。)
师:“死死地锁”是怎么个锁法?
师:“不能动弹”,就不能干什么?“不能睡觉”,就只能忍受什么?
师:看,这就是高加索山。(出示陡峭的雪山图片)常年冰雪覆盖,寒风呼啸,一低头便处处是悬崖峭壁。伴着这凄厉的风声,哪一组再来读一读普罗米修斯的这个受难场景?
师:当狂风呼啸时,普罗米修斯被———
(生: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既不能吃饭,也不能睡觉。)
师:当暴雨倾盆时,普罗米修斯还是被———
(生: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既不能吃饭,也不能睡觉。)
(2)体会“啄之痛”。
师:宙斯的惩罚仅仅是把普罗米修斯死死地锁在高加索山上吗?
(生:不是。)
师:他要给普罗米修斯最严厉的惩罚!(出示画面)在这个画面中,哪些文字深深地触动了你?
(生抓住“尖利、啄食、凶恶、没有尽头”等词句找、说、读,体会“啄之痛”。师进行引读。)
师:什么是“啄食”?
(生:皮连着肉,肉连着骨,骨连着血脉,血脉连着心。)
师:这样的画面真是让人想想都疼。这种残忍的画面不想也罢,不说也罢!让我们用读来体会吧!
师:你们知道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有多久吗?普罗米修斯被死死地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被死死地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又是多久呢?三万年啊!这是痛苦日夜不休的三万年!这是痛苦循环反复的三万年!让我们再读一读!
三、品味感人画面,感受人物形象
过渡:你们已经讲得很好了,但是要让故事更吸引人,我们还可以把它讲得生动、具体一些,尤其是那些触动我们的地方。
1. 聚焦语段,感受人物品质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第6、7自然段,哪些地方特别触动你,圈一圈,简单写一写感受。
(1)围绕“锁”字,品读第6自然段。
师:关注“锁”字前后的词句,你从哪里感受到这种惩罚是非常严厉的?
①聚焦“死死地”。
师:怎样地锁,可以被称为“死死地锁”?
生:他一定是一动也不能动的。
生:锁可能长到肉里去了,非常痛苦。
②聚焦“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
师:被死死锁住的普罗米修斯可能会遭受怎样的痛苦?
想象:寒冷的狂风吹过,刺痛着他的皮肤,他能躲一下吗?雷雨交加,雨就像针一样落下来,他能避一下吗?
小结:也就是说,在高高的悬崖上,普罗米修斯只能保持一种姿势。
③进一步想象画面。
师:普罗米修斯是一位天神,他原本应该过着自由自在的神仙的生活,但是现在这位天神居然被死死地锁在了山上。他现在还不能做什么?
生:不能吃饭,不能见自己的亲人,不能和其他神一样周游世界……
小结:是啊,天神普罗米修斯连正常人做的事都不能做了,且遭受着折磨,更让我们深受触动。
④强调关键词,有感情地朗读。
师:带着我们的理解,你能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吗?(生读。指名读。)
(2)围绕“啄”字,品读第7自然段。
第一层:感知一次的痛苦。
师:这样的“啄”真是让人惊恐。联系“啄”字前后的语句谈谈你的感受。
生:啄食普罗米修斯的是一只凶恶的鹫鹰,被这样凶恶的动物啄食肯定很痛苦。
(师出示鹫鹰图片)
生:而且鹫鹰有着尖利的嘴巴。
师:为什么要强调“尖利”?你看,这就是“尖利的嘴巴”,像什么?设身处地想一想,这样的嘴巴如果划在你的皮肤上会是怎样的感觉?(出示嘴巴特写图片)
小结: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了鹫鹰的可怕,而它啄食的却是人身上最脆弱、最柔软的肝脏。带着这样的感觉读一读。(生齐读。师范读。生再齐读。)
第二层:体会永无尽头的痛苦。
①对比原句。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句话少了一个词?(出示加上了“每天”的原句)“每天”能去掉吗?
②思辨。
师:老师听到有人说,宙斯其实也没有那么凶恶,至少他让普罗米修斯活着,肝脏能一次次长出来。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
生:不同意。宙斯是在故意折磨普罗米修斯。
生:我也不同意。因为这样普罗米修斯每天都会很痛苦,不是一次就能结束的。
小结:折磨一个人最好的办法不是杀死他,而是让他生不如死。
③你们知道,这没完没了的痛苦持续了多少年吗?
小结:据说,这样的痛苦持续了整整3万年,普罗米修斯遭受了如此漫长而痛苦的折磨。
④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2. 人物对比,升华情感认知
(1)提问:对普罗米修斯,你有什么想说的?
(2)比较神话主人公,发现相同点。
师:中外神话我们都读过了,老师把课内三个故事主人公做的事进行了梳理。请你再次比较,有什么发现?
生:这些神做的事都是为人类着想的。
生:这些神为了造福人类都遇到了困难。
生:我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地方。盘古和女娲都是和大自然在战斗,而普罗米修斯却是在遭受惩罚,不愿意屈服,是在和自己作斗争。
小结:无论是中国神话还是西方的神话,神话主人公都具有为人类奉献自己的高贵品性,这就是神话人物的神性。(板书:神性)
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1.思考交流
在东方,也有关于火的传说。自己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片段,想一想:“燧人钻木取火”中的神奇和普罗米修斯“盗火”中的神奇有什么不一样?
你觉得课文中有哪些地方特别神奇?“燧人钻木取火”的故事中,又有哪些神奇的地方呢?
2.小结归纳
神话是民族集体的想象,不同民族的神话,蕴藏了不同民族的精神密码。关于火种的来源,中西方神话中用不同的想象加以解释。故事虽然不同,却都体现着远古人们对世界的理解。
3.总结拓展
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希腊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边读边在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批注,并进行了交流,我们还就同一主题的神话,分享了东西方神话故事中的不同神奇之处。
课后,同学们可以阅读更多的中外神话,在这些充满想象的故事中,感受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感受故事中的神奇魅力。读完故事,还可以用上今天学到的方法,把你喜欢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伙伴听,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设计意图:比较阅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读书方法,本课安排了同一主题神话的比较阅读。学生初次接触“比较阅读”,不求系统、深刻地认识比较阅读,旨在抓住“泡泡语”中的提示:“燧人钻木取火的故事中,有哪些神奇的地方呢?”帮助学生初步认知比较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初步感受东西方神话的异同之魅力。
统编教材特别重视文体教学,如本课所在的“神话”单元。根据文体特点,推荐阅读《希腊神话》,并用上“运用支架,讲述故事”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读一篇,学会读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