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九上期末专题复习:有机物(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科学九上期末专题复习:有机物(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1-05 15:1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大版九上期末专题复习:有机物
一、单选题
1.食物的酸碱性与化学上所指的溶液的酸碱性是不同的概念,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食物多为酸性食物。下列不属于酸性食物的是(  )
A.鸡蛋 B.猪肉 C.波菜 D.大米
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氨基酸、淀粉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鸡蛋中含的糖类最多
C.常温下脂呈固态
D.新制Cu(OH)2悬浊液可用于鉴别蛋白质
3.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中考期间,小明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份午餐:馒头、红烧肉、豆腐汤、炸鸡腿,你认为这份午餐搭配中还应添加下列食物中的(  )
A.黄瓜 B.牛奶 C.炒鸡蛋 D.烤野兔肉
4.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各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酸锌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
B.葡萄糖酸锌的式量是455g
C.一个葡萄糖酸锌分子含有48个原子
D.葡萄糖酸锌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5.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是因为(  )
A.它们都是由碳和水组成的
B.它们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它们在人体中被分解成碳和水
D.它们都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且氢、氧原子个数的比为2∶1
6.下列有关甲烷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B.甲烷具有可燃性,可做燃料
C.甲烷燃烧可产生3000℃的高温,可进行金属的焊接和切割
D.甲烷的燃烧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甲和乙反应可制备燃料丙,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C.甲、丙是有机物,乙是氧化物
D.甲、丙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8.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O4NNa)是味精的主要成分:下列关于谷氨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种有机物
B.加热会产生含硫物质
C.由五种元素组成
D.每个谷氨酸钠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5:8
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所以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10.“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正确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B.水体污染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的蔬菜
D.如果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11.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纤维素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青菜、黄瓜中含的蛋白质最多
C.常温下油脂都呈固态
D.淀粉与碘作用呈蓝色
12.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实验方法
A 白酒和白醋 ①观察颜色 ②闻气味
B 食盐和白糖 ①加稀盐酸 ②加水溶解
C 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 ①点燃闻气味 ②观察色泽
D 酸性厕所清洁剂和碱性厨房清洁剂 ①测pH ②加石灰石
A.A B.B C.C D.D
13.“土豆农膜”是一种新型环保农膜,通过在塑料中添加土豆淀粉制成.“土豆农膜”可被细菌和微生物释放的酶分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土豆农膜比普通塑料农膜容易降解
B.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该新型农膜有助于解决农村“白色污染”问题
D.塑料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14. 图中的a、b、c、d分别表示几个科学概念,下列概念与图片关系不匹配的是(  )
A.a-能量;b-机械能;c-内能;d-动能
B.a-化合物;b-氧化物;c-酸;d-金属氧化物
C.a-有机合成材料;b-合成纤维;c-合成塑料;d-聚酷纤维
D.a-消化系统;b-消化腺;c-消化道;d-食道
15.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废弃塑料会带来“白色污染”
B.塑料、合成纤维、合金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玻璃钢不属于金属材料
D.蚕丝、棉花都属于天然纤维
16.做好垃圾分类,为绿色发展做贡献。下列可回收垃圾主要成分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旧报纸 B.塑料瓶 C.铝制易拉罐 D.玻璃瓶
17.钓鱼岛及附近海域蕴藏着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下列关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叙述的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是混合物 B.石油是可再生资源
C.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18.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氮等.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油是可燃物
B.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
C.石油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D.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二、填空题
19.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天然气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   ,也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2)糖类、蛋白质、脂肪等都是人体内基本的有机物,其中   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20.目前,有些中小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有些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有害物质,二氯甲烷就是其中的一种。二氯甲烷的化学式为CH2Cl2,它由   种元素组成。二氯甲烷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1.请按要求从下列物质中A.CO B.NaHCO3 C.C2H5OH(酒精) D.CH4 E.CaO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序号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②具有还原性的有毒气体   ;③碘酒的溶剂是   ; 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⑤可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   ;
22.池塘底部常会冒出一些小气泡,这些小气泡俗称   ,它与天然气和煤矿中的瓦斯一样,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使用甲烷应注意安全,点燃甲烷前要检验甲烷气体的    ,煤矿、天然气田等开采应严禁烟火。
23.石油是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的重要资源。从石油炼制的产品中可以获得一系列与甲烷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如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等。
(1)甲烷是一种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难溶于水,③在1500℃以上的高温下能分解为碳和氢气,④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上叙述中属于甲烷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
(2)请模仿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丙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科学家通过研究实现了,在一定的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发生   反应(填一种基本反应类型),只生成一种产物,实现了“零排放”。这种物质就是甲酸(CH2O2)。在物质分类上,甲酸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5.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运用生活经验及所学化学知识填空:
(1)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都是人类的基本营养物质,它们所属的类别是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大米、面粉等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
(2)桔子、柠檬等水果中含有酸,吃起来越酸的水果其果汁的pH越   (填“大”或“小”)。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写出甲烷的化学式:   
26.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①CO2②H2CO3③Na2CO3 ④C4H8O2 ⑤C2H5OH
(2)天然气的主要用途是作燃料,写出它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7.请按要求从下列物质中①CO ②NaHCO3③KNO3④CH4⑤N2⑥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序号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最简单的有机物    ;
(2)具有还原性的有毒气体   。
28.化学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
请回答:
(1)我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领跑世界,其制造材料有铝合金等,在空气中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
(2)我国对石墨烯技术的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石墨烯性能优良,用途独特,比如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   性。
(3)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它使用了世界最大尺寸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其中橡胶属于____(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有机高分子材料 C.复合材料
(4)我国在氢能汽车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了第四代以氢为燃料的电池技术。氢气作为理想能源前景广阔,氢能源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29.日常生活、社会发展都与化学密切相关。
(1)3D打印机根据不同需求,使用不同材料,如铝合金、聚乙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中属于无机材料的是   ,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2)《本草纲目》记载,杨桃具有去风热、生津止渴等功效。杨桃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糖类和蛋白质等。葡萄糖和蛋白质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30.我国自行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于今年5月成功试飞,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铁比铝的强度大,但制造大飞机却用铝合金而不用铁合金,主要原因是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和   的特点。
(2)飞机所用的下列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序号)
A.塑料扶手 B.纯羊毛毯 C.真皮座套 D.铜制扣件
(3)若要验证飞机材料中的Fe、Cu和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只需一种试剂直接与上述三种金属反应就能达到目的,该试剂是 (填序号)
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答案解析部分
1.C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根据四个选项中食物含有的营养素分析判断。
鸡蛋富含蛋白质、猪肉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大米富含糖类,因此都为酸性食物,而菠菜富含维生素,不是酸性食物,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2.C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解析:(1)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根据鸡蛋含有的营养素分析;
(3)油脂包括脂肪和植物油,在常温下,脂肪呈固体,植物油呈液态;
(4)根据氢氧化铜溶液的特性分析。
A.氨基酸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而蛋白质和淀粉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鸡蛋中含的蛋白质最多,故B错误;
C.常温下脂呈固态,故C正确;
D.新制Cu(OH)2悬浊液与糖类生成砖红色物质,可以用于鉴别糖类,故D错误。
故选C。
3.A
知识点: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解析:根据 馒头、红烧肉、豆腐汤、炸鸡腿中富含的营养素种类及人体所需营养素有六种分析。
馒头、红烧肉、豆腐汤、炸鸡腿等食物中富含糖类、油脂、水、无机盐和蛋白质,但缺少维生素,所以应添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黄瓜中富含维生素,牛奶、炒鸡蛋、烤野兔肉等富含蛋白质;
故选A。
4.A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解析:(1)在化学式中,一种符号代表一种元素;
(2)化学式的式量是相对原子质量和个数的乘积之和,没有单位;
(3)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是该种原子的个数;
(4)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由千百个原子彼此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相对分子质量特别大、具有重复结构单元的有机化合物。
A.根据化学式C12H22O14Zn可知,葡萄糖酸锌由C、H、O和Zn四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
B.葡萄糖酸锌的式量是455,而没有单位g,故B错误;
C.一个葡萄糖酸锌分子的原子数为:12+22+14+1=49,故C错误;
D.根据化学式可知,葡萄糖酸锌分子只由49个原子构成,质量不够大,结构不够复杂,因此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5.D
知识点: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解析:根据糖类的化学式分析即可。
糖类的化学式(C6H10O5)n可知,糖类都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且氢、氧的原子个数之比为2:1,因此可以写成[C6(H2O)5]n的形式,所以被称为碳水化合物,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C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根据甲烷成分、可燃性及燃烧的产物分析。
A、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不符合题意;
B、 甲烷具有可燃性,可用做燃料 ,不符合题意;
C、 甲烷燃烧温度低于3000℃,金属的焊接和切割一般不用甲烷燃烧,符合题意;
D、 甲烷的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
知识点: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1)两种或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分子的过程;
(3)有机物一般指有机化合物 ,主要是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是一定含碳的化合物, 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A.根据图片可知,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只有一种,为化合反应,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根据图片可知,反应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发生改变,但是原子依然是三种,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甲、丙都含有碳元素,都是有机物,而乙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为氧化物,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甲和丙的都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因此在氧气中燃烧产物相同,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8.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A、根据含碳元素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C、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D、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原子个数比分析。
A、 谷氨酸钠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B、谷氨酸钠中不含硫元素,加热不会产生含硫物质 ,符合题意;
C、谷氨酸钠由碳、氢、氧、氮、钠五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D、 每个谷氨酸钠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5:8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B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置换反应及其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A、根据有机物为除碳酸钠、碳酸等之外的含碳化合物分析;
B、根据单质的定义分析;
C、根据置换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分析;
D、根据燃烧是发光放热的化学变化分析。
A、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 ,如碳酸钠、二氧化碳等,不符合题意;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符合题意;
C、 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不符合题意;
D、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 ,如灯泡发光放热,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解析:A、根据氟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分析;
B、根据水污染的危害分析;
C、根据灭火原理分析;
D、根据维生素A缺少会患夜盲症分析。
A、 正确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不符合题意;
B、 水体污染后被人直接或间接饮用,危害人体健康 ,不符合题意;
C、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以隔绝氧气或放入较多的蔬菜以降温而达到灭火目的 ,不符合题意;
D、 如果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符合题意;
故选D。
11.D
知识点: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解析:A、根据葡萄糖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分析;
B、根据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分析;
C、根据油为液态脂为固态分析;
D、根据淀粉遇碘变蓝分析。
A、 葡萄糖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B、 青菜、黄瓜中含的维生素最多 ,不符合题意;
C、 常温下油呈液态,脂呈固态,不符合题意;
D、 淀粉与碘作用呈蓝色 , 符合题意;
故选D。
12.D
知识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解析:要区别两种物质,那么它们必须有明显不同的现象才行,据此分析判断。
A.白酒和白醋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无法通过颜色区分,故A错误;
B.食盐和白糖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在水中都能溶解,没有不同的现象,不能区分,故B错误;
C.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色泽几乎没有差异,故C错误;
D.酸性厕所清洁剂和碱性厨房清洁剂二者的pH不同,可以区分;酸性厕所清洁剂和石灰石反应,能够生产二氧化碳气体,而厨房清洁剂与石灰石不反应,可以区分,故D正确。
故选D。
13.D
知识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 A.根据土豆农膜”可被细菌和微生物释放的酶分解分析;
B.根据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分析;
C.根据新型农膜的特性分析;
D.根据塑料的组成判断;
A.由于“土豆农膜”可被细菌和微生物释放的酶分解。所以,土豆农膜比普通塑料农膜容易降解,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由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所以,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由于土豆农膜比普通塑料农膜容易降解,有助于解决农村“白色污染”问题,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塑料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4.D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图示a、b、c之间的关系应为:a包含b,c,b包含d;d的范围最小,a的范围最大,据此分析判断。A.能量可分为核能、机械能、化学能、内能(热能)、电能、辐射能、光能、生物能等,动能属于机械能的一种,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化合物的分类依据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一样;如根据是否含氧元素,可以分为氧化物和非氧化物;根据酸碱性可以分为酸、碱、盐等;根据是否含碳可以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等等,金属氧化物属于氧化物的一种,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三大有机合成材料,聚酯纤维是合成纤维中的一种,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5.B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1)根据塑料很不容易降解分析;
(2)有机合成材料主要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将小分子有机物合成大分子聚合物,主要有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
(3)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4) 根据天然纤维的分类分析。
A废弃塑料在自然界很难降解,因此会带来“白色污染”,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玻璃钢不含金属元素,不具备金属特性,因此不属于金属材料,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蚕丝、棉花都属于天然纤维,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6.B
知识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机合成材料合成材料品种很多,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据此分析判断。
塑料瓶的主要成分为合成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B符合题意,而A、C、D不合题意。
故选B。
17.B
知识点:化石能源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化石燃料的性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知识点。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含有其它成分,属于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
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因此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它是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符合题意。
C、石油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是一种化石燃料,C不符合题意。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8.D
知识点:化石能源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石油知识点,石油是可燃物,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燃烧着火点原理,石油燃烧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
A、石油是可燃物,容易燃烧,A不符合题意。
B、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要节约,B不符合题意。
C、石油不充分燃烧的确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C不符合题意。
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环境温度至石油着火点以下,但是石油 的着火点是不能降低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9.(1)甲烷(或CH4)
(2)糖类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解析:(1)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解答;
(2)当人体需要摄取能量时,糖类会首先被转化成能量;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构造人的身体,修补人体组织,人体依靠蛋白质形成新细胞,维持组织和调节细胞功能。脂肪是保持健康体魄的必需物质,它能产生能量、形成细胞、输送氧气、促进血液凝固,并能产生一种非常活跃、类似荷尔蒙的的物质,叫作前列腺素。
(1)天然气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或CH4),也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2)糖类、蛋白质、脂肪等都是人体内基本的有机物,其中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20.3;有机物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根据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分析。
二氯甲烷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属于有机物;
故答案为:3;有机物。
21.D;A;C;B;E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盐的性质及用途;简单的有机物;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
解析: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用途分析解答。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即CH4,故选D;;
②具有还原性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即CO,故选A;
③碘酒的溶剂是酒精,即C2H5OH,故选C;
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碳酸氢钠,即NaHCO3 ,故选B;
⑤可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氧化钙,即CaO,故选E,
22.沼气;CH4+2O2 CO2+2H2O;纯度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根据池塘中会产生沼气、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及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燃烧易发生爆炸分析。
池塘底部常会冒出一些小气泡,是发酵生成的甲烷,俗称为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CH4+2O2 CO2+2H2O ; 甲烷和空气、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易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需检验气体纯度。
故答案为:沼气;CH4+2O2 CO2+2H2O;纯度。
23.(1)①②
(2)C3H8+5O2 3CO2+4H2O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光泽、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延展性等、熔点、沸点、导热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腐蚀性等。
(2)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据此判断丙烷的燃烧产物,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1)①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
②难溶于水,描述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
③在1500℃以上的高温下能分解为碳和氢气,发生了化学变化,为化学性质;
④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变化,为化学性质。
属于甲烷物理性质的是①②。
(2)丙烷和甲烷都是由氢和碳两种元素组成,因此和甲烷一样,丙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C3H8+5O2 3CO2+4H2O 。
24.化合;有机物
知识点: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根据多变一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含碳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
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发生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则为化合反应, 在物质分类上,甲酸属于有机物。
故答案为:化合;有机物。
25.(1)有机物;糖类
(2)小
(3)CH4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1)根据除碳酸钠、二氧化碳等之外的含碳化合物为有机物,米、面等富含糖类分析;
(2)根据酸性越强pH越小分析;
(3)根据甲烷的化学式书写分析。
(1) 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都是人类的基本营养物质,它们都属于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所属的类别是有机物,大米、面粉等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
(2)桔子、柠檬等水果中含有酸,吃起来越酸的水果其酸性越强,pH越小;
(3)甲烷化学式为CH4;
故答案为:(1)有机物;糖类;(2)小;(3)CH4 。
26.(1)④⑤
(2)CH4+2O2 2H2O+CO2
知识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1)根据有机物的定义判断;
(2)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氧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据此可知,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钠都是无机物,而丁酸和乙醇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2)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那么反应的方程式为: CH4+2O2 2H2O+CO2 。
27.(1)④
(2)①
知识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1)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2)根据气体的性质分析。
(1)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而CO、 NaHCO3 都是无机物,则最简单的有机物为CH4,故选④;
(2)气体为CO、N2和CH4,只有CO有毒且具有还原性。
28.(1)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2)导电
(3)B
(4)本身无毒,热值高,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1)根据金属铝表面存在氧化膜分析;
(2)根据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分析;
(3)有机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4)根据燃烧产物分析解答。(1)在空气中,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2) 石墨烯性能优良,用途独特,比如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导电性;
(3)橡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B;
(4)氢气燃烧生成水,氢气作为理想燃料优点是本身无毒,热值高,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
29.(1)铝合金;聚乙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2)蛋白质
知识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2)(1)根据物质的分类、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
(2)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高达百万或更高,这样的有机物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聚乙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2)糖类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因此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30.(1)密度小
(2)D
(3)B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1)根据铝的抗腐蚀性和密度小的性质分析;
(2)根据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分析;
(3)根据金属与盐溶液是否反应可判断金属活动性分析。
(1) 铝具有密度小的特点;
(2)塑料属于合成材料,A错误;纯羊毛属于天然纤维,B错误;真皮属于天然纤维,C错误;铜属于金属材料,D正确;
(3) 要验证Fe、Cu和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利用铝能与铁盐反应,而铜不能与铁盐反应来完成,故选B。
故答案为:(1)密度小;(2)D;(3)B。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86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54.0(62.8%)
主观题(占比) 32.0(37.2%)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21(70.0%)
主观题(占比) 9(30.0%)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填空题 12(40.0%) 50.0(58.1%)
单选题 18(60.0%) 36.0(41.9%)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76.7%)
2 容易 (23.3%)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金属的化学性质 5.0(5.8%) 28
2 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2.0(2.3%) 9
3 消化系统的组成 2.0(2.3%) 14
4 盐的性质及用途 10.0(11.6%) 21
5 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 10.0(11.6%) 21
6 常见物质的分类 2.0(2.3%) 14
7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6.0(7.0%) 7,24
8 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2.0(2.3%) 14
9 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7.0(8.1%) 15,30
10 化石能源 4.0(4.7%) 17,18
11 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10.0(11.6%) 21
12 燃烧与灭火 4.0(4.7%) 9,10
13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6.0(7.0%) 22
14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5.0(5.8%) 30
15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6.0(7.0%) 8,20
16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2.0(2.3%) 4
17 简单的有机物 28.0(32.6%) 1,2,6,7,19,21,22,23
18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4.0(4.7%) 25
19 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16.0(18.6%) 2,3,4,5,10,11,12,19
20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26.0(30.2%) 8,9,12,20,24,25,26,27,29
21 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22.0(25.6%) 13,14,15,16,28,29,30
22 相对原子质量 2.0(2.3%) 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