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城县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南城县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B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6-02 13:2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二数学文科月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有下列关系:①人的年龄与他(她)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的财富之间的关系;②曲线上的点与该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③苹果的产量与气候之间的关系;④森林中的同一种树木,其横断面直径与高度之间的关系,其中有相关关系的是 ( )21教育网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④
2.若复数,则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复数等于( )
A.    B.    C.    D.
4. “”是 “”是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1cnjy.com
5.对相关系数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越大,线性相关程度越大 B.越小,线性相关程度越大
C.越大,线性相关程度越小,越接近0,线性相关程度越大
D.且越接近1,线性相关程度越大,越接近0,线性相关程度越小
6.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 )
A. B. C. D.
7.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和离心率分别是( )
A.B.
C. D.
8.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
A. B. C. D.
9.函数有极值的充要条件是 ( )
A. B. C. D.
10.函数 (的最大值是( )
A. B. -1 C.0 D.1
11.过点与抛物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的直线有( )
A.4条     B.3条    C.2条   D.1条
12.函数,若的导函数在R上是增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是过C:焦点的弦,且,则中点的横坐标是_____.
14.函数在时取得极值,则实数_______ 15.已知x与y之间的一组数据如下,则y与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bx+a,必过点 。
x 0 1 2 3
y 1 3 5 7
16.对于函数有以下说法:
①是的极值点.
②当时,在上是减函数.
③的图像与处的切线必相交于另一点.
④若且则有最小值是.
其中说法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
3.解答题(17题10分,18---22题均12分,共70分)
17、已知,,,求z.
18 已知椭圆C:上一点到它的两个焦点(左), (右)的距离的和是6,
(1)求椭圆C的离心率的值.
(2)若轴,且在轴上的射影为点,求点的坐标.
19如图:是=的导函数的简图,它与轴的交点是(1,0)和(3,0)
(1)求的极小值点和单调减区间
(2)求实数的值.
20.某种产品的广告费用支出(万元)与销售额(万元)之间有如下的对应
数据:
2 4 5 6 8
30 40 60 50 70
(1)画出散点图;(2)求回归直线方程;
(3)据此估计广告费用为9万元时,销售收入的值.
参考公式:回归直线的方程,其中.
21.设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若方程有且仅有三个实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2.甲乙两个班级均为40人,进行一门考试后,按学生考试成绩及格与不及格进行统计,甲班及格人数为36人,乙班及格人数为24人.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根据以上数据建立一个的列联表;(2)试判断是否成绩与班级是否有关?
参考公式:;
P(K2>k) 0.50 0.40 0.25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k 0.455 0.708 1.323 2.072 2.706 3.84 5.024 6.635 7.879 10.83
高二数学文科试题参考答案
1. dddbdbd,CCDBA,
2. 4;-2;(3,8) ;②③
三解:17(1),
,故
18.(1) ---------2分
---------5分 (2)-------10分
19(1)是极小值点-----3分 是单调减区间-----6分
(2)由图知 ,
-------12分
20解:(1)作出散点图如下图所示:
(2),,
,,.
,.
因此回归直线方程为;
(3)时,预报的值为(万元)
21(1)和是增区间;是减区间--------6分
(2)由(1)知 当时,取极大值 ;
当时,取极小值 ;----------9分
因为方程仅有三个实根.所以
解得:------------------12分
22解:(1)2×2列联表如下:
不及格 及格 总计
甲班 4 36 40
乙班 16 24 40
总计 20 60 80
(2)
由,所以有99.5%的把握认为“成绩与班级有关系”.
y
1
3
x
0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