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虫》逐字稿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讲故事。(重点)
2. 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难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趣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小毛虫》。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有利于学生迅速了解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新课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板块二 慧探究
师:瞧,它来啦!它经历了哪些变化呢?老师这里有三张图片,谁能上来按顺序摆一摆?你来,其他同学认真看。
(学生上台摆卡片。)
师:大家猜一猜,他为什么这样摆?你说。
生:因为小毛虫先变成了茧,最后变成了蝴蝶。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看,小毛虫先变成了茧,最后变成了蝴蝶。
(边说边画两个箭头。)
师:大家是这样想的吗?
生:是。
师:看,刚才我们就是根据“图示”说出了小毛虫经历的变化。
(板书:图示。)
师:一条笨拙的小毛虫,尽心竭力地为自己编织茧屋,最后啊,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多么神奇的故事呀!我们把它讲下来,好不好!
生:好。
师:要想讲好故事,我们就要先读好课文。
师: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接着读。
生: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
(PPT出示: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
师:这些昆虫多快乐,昆虫世界多热闹呀!来,我们想象着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再来读一读吧!
生: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
师:我们还可以读得再轻松、再欢快一些!读———
生: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
师:读得真好,我真的看到了生机勃勃的昆虫世界!可是小毛虫呢?一起读。
(PPT出示: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生: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师:嗯,老师没有感受到小毛虫的可怜,怎样才能读出它的可怜呢?大家都试一试。
生:(自由读)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师:谁想读。请你读吧!
生: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师:这位同学放慢了语速,放低了声音,还把“既、也、更”这三个字读得一个比一个重,让我们感受到小毛虫特别的可怜。我们再读一遍吧!
生: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师:下面我们合作读,女生读出昆虫世界的生机勃勃,男生读出小毛虫的可怜。开始———
(PPT出示: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师: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女生: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
男生: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师:你们读出了不同的语气,都很棒!自己把这一段读一读吧,注意要读出变化。
生: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师:小毛虫又是怎么做的呢?读———
生: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师:有同学不理解“九牛二虎之力”是什么意思,哪位同学理解?
生:九牛二虎之力就是九头牛加两只老虎合起来的力气。
师:对,就是费了很大很大的力气。你在什么情况下会用上九牛二虎之力?
生:我和妈妈一起搬沙发的时候会用九牛二虎之力。
师:你真厉害,小毛虫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来,我们加上动作读一读,体会小毛虫的艰难和笨拙。
生: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师:刚才,我们抓住关键词,边读边想象画面,还注意了语气的变化,读好了前两段。请大家拿起笔,把这些关键词画出来吧。
(板书:词。)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些方法,自由朗读3~7自然段,圈画出关键词。开始吧!
(生自读圈画。)
师:小毛虫在化茧成蝶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一直有两句话鼓励着它。请同学们找到这两句话,拿起笔用横线画出来吧。
(生画线,师板书:句。)
师:你画的是哪两句话?请你说说。
生: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万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师在黑板上贴这两句话。)
师:我们来读读这两句话,鼓励鼓励这条小毛虫,一起读。
生: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师:什么事才是自己该做的事呢?老师该做的事是教给同学们知识,你们该做的事是……那小毛虫呢?
生:织茧屋。
师:对,就是尽心竭力地编织茧屋。正是有了这样的鼓励,小毛虫才尽心竭力地工作着。
师:小毛虫是怎样尽心竭力地工作的呢?课文里可没有告诉我们,这就需要我们展开想象了。
师:看!风吹得树叶乱摆时,小毛虫是怎么做的?小蜜蜂叫它一起玩儿时,小毛虫会说些什么?还有什么情况下,小毛虫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你想象一下,在小组内说一说。
(PPT出示:风吹得树叶乱摆时,小毛虫___。小蜜蜂叫它一起玩儿时,小毛虫___。_,小毛虫___。)
(生练习。)
师:谁来说?
生:风吹得树叶乱摆时,小毛虫抓得紧紧的,继续编织茧屋。
生:小蜜蜂叫它一起玩儿时,小毛虫根本不理睬小蜜蜂,还是在编织茧屋。
生:下大雨了,雨点像玻璃球一样大,小毛虫仍然不放弃,还是在编织茧屋。
生:雪花飘落,寒风呼呼地吹着,小毛虫冻得哆哆嗦嗦,也不放弃编织茧屋。
生:温度太高了,小毛虫呼呼地喘着气,汗流浃背,继续编织茧屋。
师:说得好极了,小毛虫就是这样尽心竭力地工作的。
师:刚才同学们读书的时候,圈画出了小毛虫变化过程的词语,老师也圈画了一些词语和句子。大家看一看,这些词句是不是都跟小毛虫的变化过程有关呀?
生:是。
师:下面我们就把这些词句完整地读一读,如果你觉得哪个词漏掉了,还可以补充上去。注意:读好这些词句。
生:生机勃勃、既、也、更、九牛二虎之力、挣脱、飘然而起、尽心竭力、不悲观失望、抽丝纺织、色彩斑斓;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设计意图:一、依据图片,回顾内容,学生会很快进入情境,同时这也是在渗透借助图示讲故事的方法。二、设疑激趣,在思考中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探索与学习。三、通过比较朗读、合作读、激励性朗读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朗读欲望,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四、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学习;在学习中注意品词析句,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毛虫的内心世界。
板块三 智拓展
师:大家读得这么好,奖励大家做一个游戏吧!看,这些词语宝宝从课文中跑出来啦,可是它们迷路了。
师:我们看大屏幕,比如:“生机勃勃”这个词语,它本来应该是在小毛虫阶段的,我们就要把它送回小毛虫图片下面的方格里。(PPT拖动)
师:你能把这些词语分别送回它们各自的家吗?请小组长拿出游戏卡。三个人一起合作,把词语宝宝送回自己的家吧!
(生小组合作做游戏。)
师:谁完成了?请一位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吧!
(PPT拖动):互相看一看,你都送对了吗?没送对的及时改过来,一定要让它们回到自己的家!
师:接下来,我们根据这些提示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如果你感觉哪个词语也可以提示你讲故事,就补充到卡片上。
师:我们先来看要求:每个小组可以一人讲一个部分,也可以派一个代表讲一讲。开始练习吧!
(生练习讲。)
师:哪个小组愿意试一试?好,你们小组,选择用什么方式?
生:我们是三个人合作讲故事。
师:好呀,开始讲吧!
生:一条小毛虫十分笨拙地向前爬。
生:它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所以它努力地编织茧屋。
生:在与世隔绝的茧屋里,它知道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要耐心等待。最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师:谁想评价一下他们讲得怎么样呢?可以说优点,也可以提建议。
生:他们讲的故事很完整,用上了提示词,把小毛虫的三个阶段都说出来了。
生:我觉得他们讲的故事虽然完整,但是太简单了。
师:那你能当小老师,给大家做个示范吗?
生:一条小毛虫坐在叶子上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它看见许多小动物在愉快地做游戏。真是一条可怜的小毛虫,因为它既不会跑,也不会跳,更不会飞。但是小毛虫并不为此感到悲伤失望,因为它知道自己该做的事情,就是编织茧屋。有一天,一个声音告诉它,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小毛虫继续编织茧屋。终于有一天,它变成了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
师:真不错!大家学着他的样子,自己练习一下吧。
(生再讲。)
师:谁还愿意讲讲这个故事?这么多同学都想讲啊!请你讲一讲吧。
生: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它既不会跑,也不会跳,更不会飞,真是一只可怜的小毛虫。但是小毛虫并不为此感到悲伤失望,因为它知道自己该做的事情,就是编织茧屋。有一天,一个声音告诉它:“小毛虫,你不要灰心,不要着急,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你会等到自己蜕变的那一天。”于是,小毛虫继续抽丝纺织,编织茧屋。终于有一天,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茧屋里挣脱出来,变成了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
师:这位同学,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了下来,用上了自己找到的提示词,也加上了自己的想象,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跳一跳,摘果子。课文中有很多四字词语,课堂上学生已经理解。“送词语回家”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锻炼孩子们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孩子们做到不仅会认、会读,还要会用。这些词语的排列,并没有对应小毛虫每一个成长的阶段,所以,先引导孩子们对词语进行分类,明确了每一个词语对应的是小毛虫成长的哪个阶段后,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了。小组群策群力,合作完成讲故事。
板块四 悦收获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诵《小毛虫的梦》。老师起个头,咱们一起读吧!
(师生共读,配音乐。)
我是一只笨手笨脚的小毛虫
不会飞
不会跑
也不会唱
但我不悲观
不失望
尽心竭力地编织茧房
在与世隔绝的日子里
我耐心等待
积蓄能量
终于有一天
我挣脱茧房
拥有了一对色彩斑斓的翅膀
自由自在地在雾霭中飞翔
于是,我明白了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只要坚持
就能实现美丽的梦想
师:这条笨拙的小毛虫,为了实现自己美丽的梦想,尽心竭力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终于拥有了一对轻盈的翅膀,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板书:画出一只蝴蝶。)
设计意图:根据课文内容,按照停顿节奏,将教材文本变为诗歌的形式,配上音乐有感情地朗诵。在音乐的调动下,学生的情感更容易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情趣。
板块五 融作业
师:今天回到家后,同学们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阶段,“把故事讲给家人听”这一学习任务,让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落地生根、发芽生长。孩子们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既能锻炼胆量,也可丰富学习生活。故事中鲜活、充满情趣的语言,能充分培养孩子们的语感。
板块六 板书
设计意图:利用结束语,展示小毛虫“化茧成蝶”的过程,然后品读重点语句,体会成蝶的美好,再通过联系上文,感悟小毛虫身上蕴含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