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选好人生路,做幸福青年(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选好人生路,做幸福青年(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4 15:1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作文主题训练--------选好人生路,做幸福青年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未选择的路
罗伯特·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
这首诗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按要求完成作文
《大学》开篇告诉我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想达到怎样的境界,认识自己的本心,这些话语千百年来一直启迪与引导着无数人积极探索人生,它对生活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的青年人,仍然有着重要意义。
每个人天赋不同,兴趣各异,如果我们能尽早地认清自己,明白自己内在生命的愿景,能顺着自己的天性,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找到自己的人生真谛,实现人生价值,就更能享受这美好的一生。
我校近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语文老师也计划在课堂上举行“找到自己的人生路,做幸福青年”主题交流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古人的取舍;疫情期间,有人选择了最美逆行,有人选择了勇往直前,有人选择了舍生忘死……这是今人的选择;日常生活中,我们同样要面临许多选择,比如“扶不扶”,“让不让”,“管不管”……;求学路上,同学们要面临择校,择师,择科……;高中三年,是得过且过,浑浑噩噩,还是坚持努力,不懈奋斗,也要作选择。
同学们,面对人生路上的各种选择,你都有过怎样难忘的经历或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商店有招牌,人也是有“招牌”的。每个人的“招牌”上,则写着他的名字、社会身份、从事的职业,写着他所拥有的头街、名气、财富……每个人在可见的“招牌”之外,还有一块无形的“招牌”,它是一个人内在的真才实学。在一名科研人员那里,它就是扎实的研究;在一名医生那里,它就是高超的医术……这无形的“招牌”,还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灵、品德、人格,是一个人的精神力量。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树立好自己的‘招牌’,走好人生路”,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1.例文:
选择一条正确的路
正如弗罗斯特所说: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所以,当人们行走在人生路口,难免要进行选择。而选择正确之路,对于一个人的人生,至关重要。
有的人,他们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十分幽寂”的道路,路的开头也许并不光明,也许一开始就充满坎坷,但他们不放弃,他们坚信这条路上旅人虽少,但这条路“更诱人,更美丽”,迎接他们的,终是一条充满阳光的道路。就好比居里夫妇,他们走过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在流水的光阴中,居里夫妇犹如在梦境里一般,忘却了时间,不论严冬或盛夏,不分黑夜和白天,整天紧张地工作着。由于睡眠太少,体力消耗太大,他们的健康受到损害。皮埃尔全身疼痛,玛丽明显地消瘦了。但是,他们坚持着,整整花了45个月的劳动,经过几万次的提炼,终于成功地获得10克纯镭。
还有秦玥飞,他是耶鲁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时,秦玥飞选择回到祖国农村服务,做了湖南省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的大学生村干部。秦玥飞到衡山县贺家乡任大学生村干部,为当地改善水利灌溉系统,硬化道路、安装路灯,修建现代化敬老院,为乡村师生配备平板电脑开展信息化教学……被评为央视“最美村干部”,立个人一等功一次。秦玥飞认为“输血”并非最可持续的乡村发展模式,放弃提拔机会,转至白云村续任大学生村干部,用“造血”建设乡村。秦玥飞选择的道路在别人看来,也许“荒草萋萋”,但是他在这条寂寞路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景。
所以说,选择一条正确的路非常重要,我们现如今有很多“富二代”“官二代”,摆在他们前面的道路非常光明,但是他们不思进取,不想付出,却在光明之路上放纵自我,让自己落得一个纨绔子弟的骂名。其实,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自己去拼搏,去努力,像弗罗斯特所说,选另外一条路,它虽然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但是走起来也许更诱人,更美丽。
因此我们不能怕坎坷与困难,我们度过了最初的困难时期,就有光阴等待着我们,而我们的双眼一但被蒙蔽,就等于走上了一条绝望的道路,再也不能折回了,因此要擦亮双眼,慎重选择一条正确的路。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材料中有两个关键词——“路”和“选择”。“路”可以是一段行程,也可以是一段过程,人生之路、事业之路、求学之路、爱情之路、民族之路、国家之路、法治之路、复兴之路,不一而足。“选择”是面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做出的判断,材料中的“我”把“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的这条路看得比留下了很多人足迹的那条路更重要,做出了“我”的选择。但是诗歌的题目是“未选择的路”则意味深长。所以,诗人表面上似乎是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考生可以据此悟出哲理: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的人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在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立意:
1.慎重选好自己的路;
2.勇敢踏上“幽寂”之路;
3.选择寂寞之路,开拓人生境界;
4.英雄不走寻常路。
素材:
1.当玄奘准备从印度回国时,印度人民劝他从海上坐船走,这样会省力。但玄奘还是选择了艰难的陆路。“花开花谢山头景,云去云来岭上峰。”玄奘的心却没变,他想在多年以后,看一看来时路上的朋友。乘香象而渡恒河,以苦行而感诸国,骑白马而至洛阳,译经卷而对佛陀,他做到了。当人大彻大悟之后,他不会怀念另一条道路。
2.秦玥飞被万人所争议,有着优秀的文凭却不去干大事,偏偏去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乡疙瘩去当个村干部,收入也是毛毛细雨,环境也是寸草不生。相信他会说:“自己是好了,但是如果没有农民的艰苦奋斗,我们会给过上舒服踏实的日子吗?不缺粮,不缺穿,这些供给都是他们辛辛苦苦用汗水累积起来的啊!这也导致他们的经济条件与社会秩序等相对的落后,其实我们现在把重心放在农村上,不仅仅是为了他们也是为了自己的将来,为了祖国的繁荣做好基础,尽自己的一份力。”
3.孙悟空是一只石猴,说性情顽劣,“不服麒麟辖,不服凤凰管”,他有着自己想走的路:追求长生不死、成为齐天大圣。然而,他终究没有敌过如来佛的五行山,没有敌过观音菩萨的定心真言,也没有敌过那九九八十一难的宿命。最终,他还是走上了那必须要走的人生之路,也就是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之路。之后,他才走上自己想走的路,达到人生至高境界,成为斗战胜佛。“不悟不成佛,不疯不成魔”,在我们无法选择自己想要走的路的时候,我们不妨先走脚下的现实之路,先把这条路走得漂亮!
4.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1951年,于敏从研究量子场论转行研究原子核;1961年,他又毅然决然地从研究原子核转向研究氢弹原理。由于核武器的保密原因,从接受这份任务开始,于敏的名字和他从事的事业一起成为国家最高机密。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国产土专家1号”从此销声匿迹,也再没有公开发表过论文。研制氢弹,中国完全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在中国,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用来氢弹设计。在这样的条件下,于敏凭借惊人的记忆力,以超乎寻常的物理直觉,领导工作组人员,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不到五年的时间,于敏靠着独立自主,突破了核大国对氢弹理论技术的封锁,并用轰动世界的“于敏方案”为中国研制氢弹打开了一扇大门——1967年6月17日,中国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99年9月18日,于敏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勋章。15年后,89岁的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回顾自己一个甲子的科研历程,于敏淡然地说:一切都是为了国家需要!
结构层次:
《选择一条正确的路》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文章开头援引材料,得出中心论点:选择正确之路,对于一个人的人生,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居里夫妇和秦玥飞的事例,证明选择一条正确之路,加上自己的拼搏努力,终会让“荒草萋萋”之路更诱人、更美丽。文章提到现代社会很多“官二代”“富二代”选择了看似光明的路,不努力不付出也会落得骂名。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中心突出,紧紧围绕中心来展开论证,逻辑流畅,结构清晰。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3.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4.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主次关系、取舍关系和条件关系等。
2.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属于引语类材料。
1.审材料。
材料由三段文字组成。第一段是《大学》开篇中的一段话,这段话主要是说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由此可知,关键是要“知止”,这里反映的其实就是如何规划人生目标的问题,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就是确定了人生终极目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达到什么的境界,就能心无旁骛地奋斗。
第二段和第三段指出这些话语对当代青年的指导意义。如果能够认清自己,知道自己的内心所求,顺应天性,发挥自己的天赋,就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现代社会是一个选择多元化、充满各种选项和诱惑的世界,青年人面临多种发展道路和机会,但在职业生涯初期到底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很多人往往限于迷茫,或者找不到具体目标而一事无成,或者茫然不知所措,所以能够“知止”就尤为重要。
2.审任务。
“我校近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主题交流会”“发言稿”,这里既有情境任务,也有文体任务。考生参与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文章的内容自然应该与此有关;作为“发言稿”,写作的过程要有互动意识,有现场感。
“找到自己的人生路,做幸福青年”是写作的主题。“找到自己的人生路”即“知止”,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兴趣,要知道自己的目标。只有确定了目标,浮躁的心才能安定下来,才能安静地思考该做什么事来渐次达到此目标,最终才能有所收获。
行文构思上,开篇可以明确提出观点,也就是发言的主题,如“知止方能有为”,然后阐释“知止”的含义,分析为什么要“知止”,联系社会上“知止”“不知止”的事例,在对比中给青年以启示,最后发出呼吁,呼应开头。
立意:
1.找到自己的人生路,做幸福青年。
2.立足自身,臻于至善。
3.认清自我,砥砺前行。
3.例文:
选择“初心”,不忘己责
记得有位大家说过,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那么反过来,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自己的选择。这句话道出了选择的重要性,更道出了自身在选择中的主观性,如何选择在自身,后果承担也在自身。
人生的旅途之中,可能随时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选择的道路不同、目标方向不同、价值追求不同,面临的人生境遇自然不同。马克思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周恩来选择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革命道路;杨善洲选择了退休扎根大亮山种树扶贫22载;廖俊波选择了“赚钱的事让群众干,不赚钱的事让党委政府干”;最美逆行者们选择了勇往直前……
有时候,人的选择往往在一念之间,是非成败又何尝不是如此?常常能听到一些官员在落马后痛彻心扉的感悟:“若是人生能够重来,我一定会坚守底线,心存敬畏,绝不雷池一步。”回首落马官员的人生轨迹,或多或少都存在雷同点。从成绩突出的办事员、到能力非凡的领导者,也曾大义拒腐、也曾勤勉敬业。可缘何在功成名就之后走上了不归之路?或者正是因为当初小小的“错误选择”。
人生的选择是何等重要?相信每个人都能洞悉其意、心领神会。因为选择,有些人在奋斗中创造了美好的未来;因为选择。有些人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因为选择,有些人扭曲了价值观,泯灭了初心,忘却了誓言,丧失了信仰,丢掉了责任,小溃口导致了大塌方。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有人成功或失败,有人富有或贫穷,有人辉煌或沉沦,更有人流芳百世或臭名远扬。
选择“初心”,不忘己责。古往今来,有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面对权力和财富,选择了坦然对待和坚守初心;面对希望与未来,选择了抛弃“小我”成就“大我”。所以,他们的人生是成功的,辉煌的,没有因为选择而遗憾。人生之路很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才突显了人生选择的重要性。在“得到与失去”之间摇摆时,在“人生岔路口”徘徊时,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意志修养与使命担当。
当前我们正处在人生、人格成长的重要时期,高中三年,是得过且过,浑浑噩噩,还是坚持努力,不懈奋斗,也要作选择。希望大家都能明白选择的真谛,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只有常常给心灵“除草”,不忘初心,不忘己责,在人生的岔路上,才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材料列举了诸多关于“选择”的名言或事例,考生需要逐一分析其含义。孟子的名言告诉我们,人生的选择有时候并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不是能不能选,而是该不该做;疫情期间那些最美逆行者正是孟子这句话的最好诠释,选择彰显的是品格,是大义;而日常生活中“扶不扶”,“让不让”,“管不管”,则考验的是人心,是明哲保身还是坚守道义;求学路上的选择,高中三年的选择,则是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人生走向的选择。材料列举的种种关于“选择”的名言和事例,从人生大义到为国为民,从社会生活到校园日常,方方面面都用得到“选择”。既然“选择”无处不在,“选择”如此重要,那么考生就需要作出自己的“选择”,可以写议论文,表达关于“选择”的看法;可以写记叙文,从身边事中感悟“选择”的哲理。
参考立意:
1.选择彰显人格;
2.选择是一种智慧;
3.正确选择,成就人生;
4.我选择,我快乐。
参考素材:
1. 云选择山,水选择海。人往高处走,鸟向亮处飞。世上万生万物,都有个选择的问题。作为万物之灵的人,选择更为广泛、迫切、实在。大如治国安邦,小到治家立业,无不面临选择。世上千条路,你选择走哪条?事有三百六十行,你选择干哪行?“男怕干错行,女怕嫁错郎”,说明选择的重要。选择得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选择失当,如逆风行船,阻力重重难达目地,甚至还有风打船的危险。
2. 人们对于未知的道路一片渺茫,因为他们有时候会面对前方的分岔口茫然。然而上帝对待每个人都是有回报的,如果你在此之前,有着不懈的努力,那么他就会给你一双可以透视的慧眼。这双眼睛会给你带来前方的路端,让你清楚的明白你该选择哪一条道路。而对自己的人生没有努力的人,则会对此作出错误的选择,最终导致他的碌碌无为。
3. 同样的父母,同样的境遇,却有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一个看似认命,其实是逃避生活的困苦,为自己的软弱找借口,毕竟偷抢来的钱容易,也不费力气,比辛苦地打工挣钱要轻松多了。另一个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选择了一条短期看似辛苦却有着长期保障的道路,成为生活的强者,他人效仿的楷模。因此,我们要找准自己的人生方向,不要把一切成败都归咎于命运!我们要做生活的强者,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命运!
4. 选择,是成熟的标志。因为你有深思熟虑过,面对人生的困难,你有勇气去面对,去解决。当面对重重困难,你不再仅仅是退缩,而是勇往直前的坚信自己,为自己的选择勇敢走下去。人生的选择,让你充满自信,去实现理想,去为远大的抱负,做出努力,勇敢地拼搏。因为选择是人生的必经之路。是你通往成熟的路口。漫漫人生路,处处三岔口,正确的选择是需要我们仔细考虑的。因为不同的选择是有着不同的精彩。你要通过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这样你的人生会更加精彩夺目。常言道:世上没有后悔药。所以正确的选择,让你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参考结构:题目是“选择‘初心’,不忘己责”。开头即提出选择的重要性,然后以马克思、周恩来、杨善洲、廖俊波、最美逆行者们论述选择的道路不同、目标方向不同、价值追求不同,面临的人生境遇自然不同。再以落马贪官为反例,论述人的选择往往在一念之间,是非成败又何尝不是如此?接着再次重申选择的重要性。然后以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的正确选择,论述人生之路很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才突显了人生选择的重要性。然后结合学生实际,强调高中三年该如何度过,需要正确的选择。结尾强调,只有常常给心灵“除草”,不忘初心,不忘己责,在人生的岔路上,才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
4.例文:
练就过硬本领,走好人生之路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练就过硬本领,走好人生之路》。人活在世上,总该有自己的追求目标,或宏大或浅近,但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除了锲而不舍的毅力外,还要掌握过硬的本领。这过硬的本领,这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为国为民的情怀就是我们内在的“招牌”,永不过时、永不褪色的金字招牌。千锤百炼才能造就英才,珍惜韶华方能不负青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总书记饱含人生哲理的教诲、充满殷切期望的指引,激荡起广大青年的强烈共鸣和奋进力量。
回望历史,在五四运动的历史风云中,涌现出一大批为国为民的栋梁之材,他们以赤子之心筑起的奋斗丰碑至今仍激励着后人。进入新时代,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时代的发展进步让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大青年不论是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还是担当时代的神圣使命,更加需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青年时代打下的学习基础可以让人受益终身。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一定要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新时代的广阔舞台,呼唤各行各业的扎实奋斗者;青春前行的步伐,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风华正茂的同学们,我们只有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在工作中练就本领,才能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五四运动以来的百年间,无数有志青年精忠报国、奋发图强,迸发出矢志复兴的历史伟力,彰显了高尚的道德情操。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常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的感恩之心,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总书记殷切的话语还在耳畔,我们青年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要做好人生路上的判断题和选择题,面对复杂的世界大变局,做到明辨是非、恪守正道。面对外部诱惑,要保持定力、严守规矩。广大青年在奋斗中摸爬滚打,体察世间百态、民众忧乐、现实问题,就能从中找到人生真谛、生命价值、事业方向。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以德立身,以才立业。让我们在奋斗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不断锤炼品德修为,成为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新时代中国青年。我相信,青春飞扬的你一定能在时代舞台上施展才干、担当大任,书写无悔青春的奋斗篇章。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过程及要点: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目从“商店有招牌”过渡到人也是有“招牌”的。并指出招牌有“外在的”“内在的”两种。外在的是名字、社会身份、从事的职业,写着他所拥有的头街、名气、财富……而内在的招牌是一个人内在的真才实学,就是伟岸的人格,崇高的品德。所以此次作文的重点是抓住内在的“招牌”来写。题干的具体要求是: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树立好自己的‘招牌’,走好人生路”,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建议。这里有两个重点,一个就是文体必须符合演讲稿的格式,要有称呼,要考虑听众的身份,注意措辞等等。同时,第二个重点是讲内在的“招牌”和走好人生之路紧密结合,不可偏废。
立意角度:
1.走好人生路,需要掌握过硬的本领,打造自己的“招牌”。
2.真才实学、过硬本领才是真正的“招牌”。
3.伟岸的人格、崇高的品德,才是永不褪色的金字招牌。
4.走好人生路,拒绝虚名薄利,掌握为民谋利的本领才是最亮丽的招牌。
结构层次:
这是一段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目要求将“招牌”和走好自己的人生路紧密联系,不可偏废。文体上,外在形式是演讲稿这种应用文体,内在可以选取议论文。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框架来结构全篇。例文《练就过硬本领,走好人生之路》,标题就揭示了中心论点。这当中的过硬本领就是“招牌”。而练就本领是走好人生之路的基础、前提。文章开头“人活在世上,总该有自己的追求目标,或宏大或浅近,但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除了锲而不舍的毅力外,还要掌握过硬的本领。这过硬的本领,这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为国为民的情怀就是我们内在的‘招牌’,永不过时、永不褪色的金字招牌”就直奔主题;中间部分通过回顾历代青年是如何将家国情怀和国家命运同自己的真才实学、个人前途有机结合,如何为国家、人民谋福利的。行文中善于引用名言警句,尤其是习总书记的金句,“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那就是要有崇高的思想,为民谋利的本领。最后,用激情洋溢的语言呼告: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以德立身,以才立业。让我们在奋斗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不断锤炼品德修为,成为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新时代中国青年。行文语言流动,很有激情,符合演讲稿的特点。内容方面准确地扣住了练就过硬本领和走好人生之路的关系,名句的引用成为文章的点睛之笔。
素材积累:
1.现如今许多中国人秉持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遵旨,奋战在新时代的最前线。而我们每一个普通的个体,在人生路上,都会遇到挫折和苦难,那支持你我努力走下去,永不放弃的精神力量,如同灯塔一般照亮人生。
2.人生路总没有那么容易,会被歧视,被嘲笑,会被困境压垮,但也会披荆斩棘走向成功。当年投学未成的沈从文,已经有一部分读者的他刚刚来到学校任教的第一节课,弄得大尴尬,但他却轻松的在黑板上写下这几个字: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当时的胡适,却能够理解他的这种尴尬。沈从文虚心接受每个人的建议和批评,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成为现代作家成书最多的一位。要想成功,就必须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他这种谦虚的人生态度使他在人生路上走的更远。   
3. 每个人的人生各不相同,有好有坏,或许光芒万丈或许暗淡无闻。但一个人未来的成功与否,要看他如何走过自己的人生路,是脚踏实地还是草草应付。人生就是一段路程,最后的成功与否,要看你如何度过,你努力的程度,便是你路程的长度。只要有目标,便加倍努力。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应当像屈原一样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打好基础,一层一层积累;迎难而上,克服一个个困难,即使身陷逆境之中,也要执着地、稳稳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材料作文中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高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