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时、分、秒》(讲义)-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时、分、秒》(讲义)-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04 14:5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一 单 元 时 、 分 、 秒
单元评价导语
孩子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本单元主要学习“时、分、秒”的相关知识,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可有用啦!你们想更好地掌握时、分、秒的相关知识,并运用它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你想体验时间的长短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本单元的学习和练习,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单元知识结构
单元评价目标
050101 能够借助生活经验和之前的时间概念,感知和认识时间。 量感 了解
050102 认识时间单位“秒”,认识时钟上表示的时间。 量感 了解
050103 会根据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或大小比较。 量感 理解
050104 能根据具体情境选用合适的时间单位或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初步建立量感。 量感 理解
050105 能通过实践活动估计与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和估计意识。 量感 应用
050106 学会表示某一时刻和计算经过的时间,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量感 应用
050107 能结合课内外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在生活中建立时间观念,养成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意识和习惯,会根据信息判断某些具体行为的时间是否合理。 量感 分析
单元评价内容
【题1】填一填。
时间在哪里
★基础素养★
目标序号 050101 核心素养 量感(水平一) 认知维度 了解
预估难度 易 预估时长 1分钟 设计方式 改编
设计意图 本题通过填时间单位,让学 生能够借助生活经验和之前的 时间概念, 形成时间量感, 初步认识“ 秒” 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综合应用★
【题2】请你也像小思和小维这样,使用网络搜索或从图书馆借阅资料,搜集一些和时间有关的例子,并结合自己的实践说说感受。
目标序号 050107 核心素养 量感(水平三) 认知维度 分析
预估难度 中 预估时长 5分钟 设计方式 改编
设计意图 通过搜索信息和主观感受,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体验活动,更 直观的体验1分、1秒的时长能做的事情,体会生活中广泛用到的时间单位。能选择合适的亲身经验解释体会资料中的时间。
【题3】冬天到了,你是否还是那个哭哭啼啼的“起床困难户”呢?老师经常听到你们“十万个为什么”,问:时间都去哪里了?我该怎样才能按时起床呢 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时间、探寻时间,相信你们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寻找时间——“时间去哪了?”
孩子们,时间不停地在流逝,它无声无息,很容易让人忽略。请用绘画或者剪贴 画的形式呈现出你一天的活动和对应的时间,来看一看时间到底去哪里了?
珍惜时间--“我该怎么做?”
仔细观察你的作息时间,你发现了什么?还可以在什么地方节约时间?请将你的困惑或者遇到的问题写下来,和大家一起来探讨。
我的发现:
目标序号 050107 核心素养 量感(水平一) 认知维度 分析
预估难度 中 预估时长 10分钟 设计方式 改编
设计意图 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之前的时间概念,会使用合适的单位记录下时间的流逝。根据自己的睡眠时间、作业时间等问题展开探究 ,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主动性。
【 】完成这份作业,请给自己做个评价吧!
我能按时并顺利完成这份作业。 ☆☆☆
我能认真读题、独立思考 (与同学合作交流) 、书写工整。 ☆☆☆
我能分析自己在完成这个作业中的优势与不足。 ☆☆☆
我想对自己说:
时间有多长
★基础素养★
【题1】(1)先圈出合适的答案,再体验一下,写出实际需要多长时间。
实际需要多长时间? 实际需要多长时间?
(2)选择一件你常做的事写下来或画下来,再估一估完成这件事所用的时间。
实际需要多长时间?
目标序号 050105 核心素养 量感(水平三) 认知维度 应用
预估难度 易 预估时长 5分钟 设计方式 改编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1分有多长。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素材,将时间具体化,丰富学生对1分钟长短的体验,形成正确的“1分” 的时间观念,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标准,合理得到1分钟的长短。
【题2】(1)数一数,填一填。
(2)你还能在钟面上找到几秒?请你试着画一画、写一写把你找到的秒表示出来。
目标序号 050102 核心素养 量感(水平二) 认知维度 记忆
预估难度 中 预估时长 3分钟 设计方式 改编
设计意图 先以三幅连续的钟面图动态呈现秒针扫过的区域和分针相应的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和秒之间的关联。再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某一时间,借助钟面充分画一画、写一写,把找到的秒表示出来。同时对学生 进行时间观念的教育。
【题3】(1)5时=( )分
(2)2分20秒=( )秒
目标序号 050103 核心素养 量感(水平二) 认知维度 理解
预估难度 易 预估时长 2分钟 设计方式 改编
设计意图 设置说一说体验探究活动,让学生知道时、分、秒之间的关联,会在统 一度量方法下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以此丰富学生对时间单位的感受。
★能力素养★
【题4】柳州市举行运动会啦!
在400米赛跑中,小思的成绩是1分45秒,小维的成绩是110秒,所以( )跑得快。
选一选,下面是四位同学50米自由泳的成绩,游得最快的是( )。
小思 小维
丽丽 小明
A. 小思 B.小维 C.丽丽 D.小明
目标序号 050103 核心素养 量感(水平二) 认知维度 理解
预估难度 中 预估时长 3分钟 设计方式 改编
设计意图 历经运动会比赛项目的成绩,将无形的秒转化成能具体感知的量,去判断时间的长短,知道分和秒之间的关联,并统一度量方法下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以此来比出时间长短。有了现实生活背景的铺垫认知,学生不仅能够根据生活经验轻松地解决这些换算问题,而且也会提升学生的应 用意识。
【题5】大扫除开始了,他们说的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 ) ( )

想一想:在劳动时,我们一般选择( )作为记录单位,为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
目标序号 050105 核心素养 量感(水平二) 认知维度 应用
预估难度 中 预估时长 4分钟 设计方式 改编
设计意图 能通过大扫除实践活动估计与体验时间的长短,学生在估计、判断 、验证过程中初步感知秒的短暂,知道分和秒之间的关联,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简单的换算,让学生感受合适的单位以及对量的体验。
★综合应用★
【题6】火神山之设计神速。
2020年1月23日下午1:06,国际集团中国中元公司收到了武汉市城乡建设局的求助函。78分钟后,修订完善的小汤山医院图纸送达武汉。
实践:先体验1分钟这些活动你能完成多少,再分别推理10分钟、60分钟和78分钟你能完成多少。
活动 1分钟 10分钟 60分钟 78分钟
跳绳
连续 写数字
深呼吸
推算:78分钟=( )小时( )分,把你的想法表示在下面。
目标序号 050105 核心素养 量感(水平三) 认知维度 应用
预估难度 难 预估时长 5分钟 设计方式 改编
设计意图 将抽象的78分时间的长度转化为具体的学生熟悉的活动次数,让学生通过从事多种活动体验1分的时间究竟有多长,推理出10分、60分、78分活动的次数,最后进行单位换算,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节奏,认识到可将自己从事活动的节奏中选择合适的标准作为估计时间的标准,从而 得到度量的结果。
【 】完成这份作业,请给自己做个评价吧!
我能按时并顺利完成这份作业。 ☆☆☆
我能认真读题、独立思考 (与同学合作交流) 、书写工整。 ☆☆☆
我能分析自己在完成这个作业中的优势与不足。 ☆☆☆
我想对自己说:
我是时间测算员
★基础素养★
【题1】想一想,填一填。
大课间用了多长时间?
目标序号 050106 核心素养 量感(水平三) 认知维度 应用
预估难度 易 预估时长 3分钟 设计方式 创编
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实例,学生观察钟面表针的转动区域,找到解决经过时间的方法,借助“数格子”“计算”等多种解题策略,让学生了解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能够选择恰当的方法合理得到度量的结果。
【题2】新华社区新建了一个游泳馆,每天开设4场,下午1:00开始第一场,每场1小时,两场中间休息15分钟。请你完成下面的营业时间表。
场次 起始时间
— 下午 1:00-2:00
二 下午 2:15-


目标序号 050106 核心素养 量感(水平三) 认知维度 应用
预估难度 易 预估时长 7分钟 设计方式 创编
设计意图 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与时间有关的问题。填写 营业表时,学生需要发现中间休息和营业时间的规律,再推算出起始时间。
★能力素养★
【题3】下面是一张电力检修告知单。
上午8:10—上午9:40 幸福小区
上午8:30—上午9:10 阳光小区
上午9:00—上午10:20 九州小区
上午10:00—上午12:00 光明小区
哪个小区停电时间最长?停电多长时间?
小维在上午11:20回到家,发现家里停电了,你知道小维住在哪个小区吗?还需要等多长时间才会来电?
目标序号 050106 核心素养 量感(水平三) 认知维度 应用
预估难度 中 预估时长 6分钟 设计方式 创编
设计意图 此题是已知初时刻和末时刻,求经过时间;通过末时刻-初时刻=时间的 方法求出所有小区的停电时间,进行比较,进而解决问题。
★综合应用★
【题4】放学后,你是怎么安排时间的?根据实际情况填一填。
估一估:我每天放学回家大约需要( )。
算一算:我从学校出发的时间是( )时( )分,到家的时间是( )时( )分,一共用了( )。
填一填:我每天放学后的时间安排。
时间段 我做了什么事 花了多少时间
例:6:30-7:00 吃晚饭 30分钟
专家建议,小学生每天晚上睡眠时间应达到10个小时,如果第二天早上6:30起床,至少晚上应该( )时( )分睡觉。
目标序号 050106 核心素养 量感(水平三) 认知维度 应用
预估难度 中 预估时长 10分钟 设计方式 创编
设计意图 以学生放学后的生活情境为主题,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时间长短的体验 ,而且可以使学生对这些每天进行的日常活动所需的时间长短建立正确的认识,让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得到度量的结果,提高学生时间管理的意识,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 】完成这份作业,请给自己做个评价吧!
我能按时并顺利完成这份作业。 ☆☆☆
我能认真读题、独立思考 (与同学合作交流) 、书写工整。 ☆☆☆
我能分析自己在完成这个作业中的优势与不足。 ☆☆☆
我想对自己说:
我是时间研究员
★基础素养★
【题1】早晨,小思妈妈起床给小思准备早餐。请你根据实际选一选或填一填。
(1)6:30小思妈妈开始做早饭,需要35分钟,预计做好早饭的时间为( )。 A.6:55 B.7:05 C.7:15
(2)6时55分,小思定的闹钟响了,她用了5分钟穿衣服,用了8分钟洗漱,等她洗漱完毕,此时的时间为( ),这时早餐( )(填“做好了”“没做好”或“无法确定”)。
小思吃早餐时,从客厅的落地镜看到此时钟表上的时间如图所示,此时的实际时间为( )。
(4)7:35 小思背起书包准备上学时,想起没有带昨天做的手工创意作品,但她忘记放在哪个房间里,已知一个房间的寻找时间为2分钟,手工作品有可能放在4个房间中的任意一间。小思最早( )出门,最晚( )出门。
(5)你想对小思说些什么?在横线上写一写。
目标序号 050107 核心素养 量感(水平三) 认知维度 分析
预估难度 中 预估时长 7分钟 设计方式 创编
设计意图 此题考察学生能否正确运用计算时间的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找准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找到恰当的方法,进而合理得出度量的结果,正确解决问 题。
★综合应用★
【题2】孩子们,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好地管理时间。一天中,应该如 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到学习、娱乐、劳动都不误呢 请你发挥想象力,呈现自己健康理想的一天。
活动要求:
画一画:设计一份个人健康生活作息手册。
例:
写一写:将自己的感悟制成手抄报、写成日记、拍成视频。
说一说: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心得体会。
目标序号 050107 核心素养 量感(水平一) 认知维度 分析
预估难度 中 预估时长 15分钟 设计方式 创编
设计意图 一张张富有创意的作息时间表,不仅展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天赋 ,还使孩子们从生活中、实践中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在思考和设计中,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知道度量的意义,会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 】完成这份作业,请给自己做个评价吧!
我能按时并顺利完成这份作业。 ☆☆☆
我能认真读题、独立思考 (与同学合作交流) 、书写工整。 ☆☆☆
我能分析自己在完成这个作业中的优势与不足。 ☆☆☆
我想对自己说:
时间在哪里——单元拓展作业
★知识地图★
只要我们能善用时间,就永远不愁时间不够用。
——歌德
同学们,你感觉“时、分、秒”的知识在生活中的用处大吗?你现在能解释“时间是什么”了吗?联系生活,你对“时间”有何印象?试着用上本单元学到的知识写一篇数学日记吧。
目标序号 050107 核心素养 量感(水平一) 认知维度 分析
预估难度 易 预估时长 15分钟 设计方式 创编
设计意图 通过数学日记,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或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认知的过程 、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课内外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在生活中建立时间观念,养成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意识和习惯,知道度量的意义,能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会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 行度量。
★知识应用★
【题1】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难忘的六一
在班级六一联欢会上,我在上台前用了2( )对自己喊了一声加油,之后面带微笑走上舞台,用了3( )完成了表演,获得了持续10( )的掌声,整场联欢会一共用时2( )。
目标序号 050104 核心素养 量感(水平一) 认知维度 理解
预估难度 易 预估时长 2分钟 设计方式 创编
设计意图 结合学生的生活,根据具体情境选用合适的时间单位或工具对时间进 行度量,初步建立量感。
【题2】时间除了时、分、秒,还有哪些单位呢?它们又是如何计时的?它们和时、分、秒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请查阅资料,用“写”或“画”的形式呈现。
目标序号 050103 核心素养 量感(水平二) 认知维度 应用
预估难度 难 预估时长 10分钟 设计方式 创编
设计意图 能结合课内外收集的有关时间的信息,建立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每一个计量单位产生的过程,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 o
【题3】时间似流水,一去不复返。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计时工具和计时单位应运而生。关于时间背后的数学文化,彰显独特的魅力,等着我们去发现,同学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料去查询了解。
阅读材料,查找资料。先读懂材料意思,再想一想、选一选。阅读材料1:丞相斩龙
《西游记》第九回有这样一段描述 :
却说魏徵丞相在府,夜观乾象,正爇(ruò) 宝香,只闻得九霄鹤唳,确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着他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
想一想,“午时三刻”是几时几分 ( )
A.9:45 B.11:15 C.11:45
阅读材料2:明朝宵禁
“宵禁令”在古代很普遍。“宵”就是夜晚,“禁”是禁止,宵禁就是古代禁止夜
间活动的规定。明代起规定更加明确,一.更.三.点.(一点为24分钟)敲响暮鼓,禁止出行 ;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开始通行。为了实施宵禁,每个驻有官府的城市一到晚上,就要
锁上城门,禁止出入城市。
“一更三点”是晚上几时几分 ( )
A.7:72 B.8:12 C.7:12
做一做:现在你是最有才华的“制作员”,发挥想象,大胆设计,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用秒来计时的工具,并用这个工具记录自己做某件事需要的时间。先在下方画 出设计图,再用视频或者文字的方式把自己的计时工具介绍给大家。
作品使用现实生活中常见物品, 能结合科学学科及对秒的认识动手 制作出实物且有设计说明。
作品仿照现实生活常见物品设计,使用生活中常见物品作为材料,并增加有自己的想法或特色,能结合科学学科及对秒的认识,动手制作出 实物且有设计说明。
作品有独特创意, 使用生活中常见物品作为材料能结合科学学科及对秒的认识和时间有关的数学知识, 动手制作出实物且制作精美,设计 说明完整,并运用说题对作品进行介绍。
目标序号 050107 核心素养 量感(水平三) 认知维度 分析
预估难度 难 预估时长 15分钟 设计方式 创编
设计意图 先初步感受中国古代计时法和计时工具的发展,再通过提示,应用知识将古代计时方法表示的时刻转换为现在的计时方法,合理得出度量的结果。通过阅读查找资料感受数学的魅力,让数学文化在“时间”的长河中 历久弥香。
我能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
我能在合作中发现并思考与秒有关的实际问题并进行深入研究。 ☆☆☆
我能设计美观、实用的创客作品。 ☆☆☆
我能在单元作业中有新的发现或新的思考。 ☆☆☆
能用认真的态度完成作业。 ☆☆☆
能在小组实验和设计过程中承担一定的任务。 ☆☆☆
能在作业成果的展示中展现自己的风采。 ☆☆☆
评价工具答案解析
【题1】时 分 秒
《时间在哪里》答案解析
【题2】答案不唯一。如:我搜集到的信息是:在一秒内,宇宙诞生约4000颗新星 ,同时也有30颗新星爆炸。我的感受是:一秒中我只能眨一次眼睛。
【题3】(1)图略 (2)提示:可根据自身情况填写。
《时间有多长》答案解析
【题1】少于1分钟 多于一分钟 提示:可根据自身情况填写。
【题2】(1)15 30 4
(2)画图略。如:1 3 10 跑50米
【题3】(1)300 5 300 (2)140 2 120 20 140
【题4】(1)小思 (2)B 如:小思:2分25秒=145秒 小明2分20秒
=140秒 135<140<145<155 小维快
【题5】
× 我扫地用了2分钟,就是120秒。 × 我擦桌子用了80秒,就是1分20秒。
× 我擦窗户用了100秒,就是1分40秒。 × 这次大扫除一共用了70分钟,就是1小时10分。
想一想:分 理由略
【题6】提示:可根据自身情况填写。
《我是时间测算员》答案解析
【题1】 6 30 50-20 30
【题2】 2:15-3:15 3:30-4:30 4:45-5:45
第四场
【题3】 (1)幸福小区 9时40分-8时10分=1时30分阳光小区 9时10分-8时30分=40分
九州小区 10时20分-9时=1时20分光明小区 12时-10时=2时
2时>1时30分>1时20分>40分
答:光明小区停电时间最长,停电2小时。
(2)12时-11时20分=40分
答:小维住光明小区,还需要等40分才会来电。
【题4】 根据实际情况填一填,例:
(1)30分
(2)6时10分 6时40分 30分
(3)7:00—7:30 看新闻联播 30分钟
7:40—8:20 写作业 40分钟
(4)8时30分
6时30分 3时30分
《我是时间研究员》答案解析
【题1】 (1)B
(2)B
(3)7:08 做好了
(4)7:10
(5)7:37 7:43
(6)答案不唯一。例:晚上睡觉前收拾好自己的物品。
【题2】 答案不唯一。
《时间在哪里——单元拓展作业》答案解析
【知识地图】指导建议:根据学生熟悉的生活来写关于时分秒的数学日记,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同时体现单元知识间的联系。后续可以对学生的数学日记 进行专题点评,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
【知识应用】
【题1】2(秒),3(分钟),10(秒),2(小时)
【题2】指导建议:学生可上网、看书查阅资料,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建立时间单位体系,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题3】
1.(1)C (2)B
2.指导建议:在了解中国古代计时法和计时工具的发展之后,关注学生是否能用发 现其中的设计原理,设计出合理的计时工具。更要肯定和鼓励学生的钻研和创造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