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04 15:1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综合训练
读下面“我国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半湿润、湿润地区 B.半干旱、干旱地区
C.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D.半干旱地区
2.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符号中,代表甜菜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接近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山脉B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
C.牧区C和D的优良畜种都是细毛羊
D.沿海地区是我国的海洋渔业基地
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这是继1990年北京亚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之后,中国第三次举办亚洲最高规格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杭州位于( )
A.江苏省 B.长江入海 C.暖温带 D.湿润区
5.图中所示的地区为(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6.对于该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重工业为主 B.矿产资源丰富
C.武汉是其工业中心 D.海陆交通便利
小麦成熟时间受热量的影响。近20年我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增幅全球领先。下图示意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分布及收割顺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冬小麦主产区主要分布在( )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寒温带
8.影响冬小麦收割顺序由甲→乙、乙→丙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 )
A.纬度、地形 B.纬度、海陆 C.土壤、地形 D.土壤、海陆
9.关于农业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地形陡峭的山地,水土容易流失,应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B.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耕地多为旱地,粮食作物多为水稻
C.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辅
D.西部地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三叶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向阳,多生长在年降水量800-1000mm排水良好的环境,平均根深20-33cm,最大根深可达120cm。下图示意我国西南某风景区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分布状况。景区内有一较大溪流发育,该溪流径流量季节差异明显,景区内广泛种植三叶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结合三叶草生长习性推测,该区域三叶草生长最为旺盛的地点应该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1.图示区域( )
A.①地地表的坡面径流流向东南 B.③④两地的海拔高度不可能相同
C.景区内较大的溪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D.④地夜晚能看到电视塔顶的指示灯
12.下列灾害全部属于气象灾害的一组是( )
A.崩塌、滑坡、泥石流 B.滑坡、洪涝、干旱
C.泥石流、寒潮、干旱 D.干旱、寒潮、台风
13.我国铁路线纵横交错,京广线与陇海线交会的铁路枢纽是( )
A.徐州 B.杭州 C.郑州 D.上海
14.民谚云:小满,江河渐满”(注:小满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大概在每年5月21日前后),这说明( )
A.小满节气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容易受沙尘暴影响 B.此时黄河进入枯水期
C.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降水逐渐增多 D.北方地区易出现寒潮
15.“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下列有关我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
C.陆地总面积约为9600万平方千米
D.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16.下列运输方式中,在我国客运、货运周转量都居第一位的是( )
A.内河运输 B.管道运输 C.铁路运输 D.高速公路
17.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发展工农业生产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东北平原相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粮食生产的突出优势是( )
A.水热充足 B.土壤肥沃 C.地广人稀 D.机械化程度高
18.下列属于南方地区的代表性的农作物是( )
A.甘蔗、小麦 B.小麦、花生 C.油菜、甜菜 D.水稻、油菜
19.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中,一般来说,运输量最大的交通工具是( )
A.飞机 B.轮船 C.火车 D.汽车
20.过去认为不属于自然资源的空气、风景等,现在也被纳入自然资源范围说明( )
A.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B.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C.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范围扩大
D.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21.造成我国海南省与黑龙江省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人类活动 D.地形
22.2023年9月1日,伴随着连日的降水,黑龙江漠河市(我国最北城市)已开始陆续供暖。此时的北京秋意渐浓。 “你在北京汗流满面露着腰,我在漠河烤着暖气吃雪糕”,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海拔高低 D.面积大小
23.我国华北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大豆 B.小麦 C.水稻 D.甜菜
24.下列有关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额尔齐斯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B.黄河的年径流量仅次于长江,是我国第二大河
C.长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D.我国南方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无结冰期
25.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和范围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 B.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
C.有辽阔的海域,便于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D.我国的最南端在海南省三亚
26.羊是我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食材,我国吃羊肉的传统由来已久,不同地区因自然环境差异形成不同的吃羊肉方式。读中国重要羊种养殖地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说出黑山羊主要分布在我国 (地形区)。地区干湿程度是绵羊与山羊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据图推测三河羊品种更耐 (湿/旱)。
(2)苏轼有诗云“秦烹唯羊羹”,羊羹常见于 省饮食中,该地耕地类型以 为主,羊羹烹制可融合肉香与 (麦香/稻香)。
(3)徐州“羊方藏鱼”将鱼置于大块羊肉中,试分析徐州形成此饮食习惯的原因是 。
(4)黔北地区农作物熟制是 ,该地居民喜食米粉和糍粑,从当地自然环境分析食材丰富的优势条件 。
(5)新疆、内蒙古地区羊多以放养为主,而华北平原羊多以圈养为主,试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任答两点) 。
27.读黄河水系简图,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曲折东流,注入 海。
(2)黄河最大的支流C是 ,最大的水利枢纽A是 。
(3)②河段流经的地形区是 ,其地表特征是 ,该河段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请你说出本河段的治理措施 (写出一点,符合题意即可)
(4)黄河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线B是 ,被誉为“地上河”是哪个河段 (写出代码)
28.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结合下图中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以月降水量达到100毫米为雨季,那么哈尔滨雨季为 月;上海雨季4月开始,9月结束。可见我国南方雨季 (长/短)。
(2)上海与成都纬度相同,成都的冬季气温比上海 ,其原因是成都地处 (地形区),其北面的 、大巴山等高大山脉能阻挡寒冷的 风。
(3)拉萨与成都纬度接近,但游客即使夏季到拉萨旅游,也需要准备较厚衣物,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 。
(4)上海属于 气候,请描述其气候特征 。
29.2023年春节期间,河南洛阳的小明到哈尔滨去探望爷爷奶奶,同学小强随爸爸妈妈到广州去旅游,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甲、乙、丙分别为三个城市(洛阳、哈尔滨、广州)的气温和降水柱状图,请在这三个城市后面的空白处写出与该城市相对应的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的代号:洛阳: 哈尔滨: 广州: 。
(2)广州处于 (温度带),主要作物有 ,作物熟制为 ;属于 (干湿类型)。
(3)小明出发前准备了厚厚的冬衣,小强则只带了T恤和毛衣,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4)读图,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很不均匀,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各地区的建筑也能反映降水的差异,如我国A地农村房屋的屋顶坡度较 ,原因是 。
参考答案:
1.A 2.A 3.C
4.D 5.C 6.D
7.B 8.A 9.B
10.B 11.D
12.D
13.C
14.C
15.C
16.C
17.A
18.D
19.B
20.C
21.A
22.B
23.B
24.D
25.C
26.(1) 云贵高原 旱
(2) 陕西 旱地 麦香
(3)濒临京杭运河,河湖较多,淡水渔业较发达
(4) 一年两熟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降水充沛。
(5)西北地区草场面积广阔,且地广人稀,有利于放养;北方地区草场面积小,人口密集,无放养条件,适合圈养。
27.(1)渤
(2) 渭河 小浪底
(3) 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植树种草(水土保持)
(4) 桃花峪 ③
28.(1) 7、8 长
(2) 高 四川盆地 秦岭 冬季
(3)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4)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9.(1) 乙 甲 丙
(2) 亚热带 水稻、油菜、甘薯、茶叶等 一年两熟到三熟 湿润区
(3) 南方温暖,北方寒冷 纬度因素
(4)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大 利于排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