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年华师版八上科学期末冲刺卷(四)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利用大气压的事例是( )
A.用吸管吸饮料 B.用压力锅煮饭
C.用真空采血管采血 D.用注射器注射药液
2.如图,一个鸡蛋恰好悬浮在盛有盐水的容器中,容器放在斜面上。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和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4D电影是立体影片的基础上增加了运动座椅,随着影片的播放,能让观众跟随座椅一起感受到颠簸、震颤等效果,增加观众身临其境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观众为参照物,座椅是运动的
B.以座椅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观众是静止的
D.以座椅为参照物,观众是静止的
4.梭子蟹,俗称“白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梭子。梭子蟹肉多,营养丰富。每百克蟹内含蛋白质14克,蛋白质经过人体消化系统最终消化为( )
A.氨基酸 B.葡萄糖
C.甘油和脂肪酸 D.二氧化碳、水和含氮废物
5.温瑞塘河是滋养着世世代代瑞安人的母亲河,曾经生态环境一度恶化,在河湖治理保护下,一场让母亲河重获新生的碧水保卫战由此打响。请回答下面小题。塘河治理初现成果,人们开始在塘河上生活生产增多。塘河上出现一种水翼船(如图),船体下安装了水翼。当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体整体抬高从而减小水对船体的阻力.则水翼安装正确的是( )
A.B.C.D.
6.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有( )
①放在盐水中的鸡蛋被腌咸了 ②在阳光照射下,看见空气中的尘土飞扬
③糖溶解在水中,使水变甜 ④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水中的微生物在游动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以上都是
7.分类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纯净物:蒸馏水、酒精、石灰石 B.单质:空气、铁、氢气
C.化合物:盐酸、氢氧化钠、硫磺 D.氧化物:水、二氧化锰、干冰
8.如图为伽利略斜面实验,如果没有摩擦力,无论斜面缓陡,小球从A点静止滚下总会滚到与A处等高的B处或C处,小球好像“记住”了其起始高度。如果考虑摩擦力的存在,则如图中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合理的是( )
A. B.
C. D.
9.现代农业越来越多的利用高科技手段增产增收。如图是利用无土栽培种植的草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草莓可以吸收营养液中的有机物
B.土壤对草莓的生长只有固定的作用
C.草莓植株叶片发黄可通过施加钾肥改善
D.为防止草莓根缺氧可增加营养液的含氧量
10.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A.1:2 B.2:1 C.2:9 D.9:2
11.叶是植物重要的营养器官,如图为叶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
A.图中③为气体进出的门户
B.植物可以通过④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C.植物的上表皮细胞①中分布大量的叶绿体
D.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②中的叶绿体中
12.人体心脏中左右两个“泵”是协同工作的,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如图为心脏某阶段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心脏位于腹部正中间,主要由心肌构成
B.右图为心室收缩阶段,此时房室瓣关闭
C.心脏四个腔中,①与③内流的是动脉血
D.糖尿病人,通过皮下注射到身体的胰岛素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图中的②
13.中科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锑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在元素周期表中铟与铝同族,铟原子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形成In3+,铟的有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稀有气体元素 B.一个In3+带3个单位正电荷
C.铟的原子核内有49个中子 D.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克
14.如图所示,天平在水平桌面上处于平衡状态,当细绳松开后,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4g
B.木块漂浮时,天平仍保持平衡
C.木块漂浮时,烧杯中水面不变
D.木块漂浮时,烧杯中水面升高
15.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C.乙实验中如果量筒采用俯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
16.下列关于人体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脉管壁厚,血流速度快 B.静脉有的分布较浅,如手臂上的“青筋”
C.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D.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方向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17.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放入水中后,甲球漂浮,乙球悬浮,丙球下沉,位置如图所示,则( )
A.三个小球所排开水的质量m甲<m乙<m丙
B.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F甲=F乙<F丙
C.三个小球的体积是V甲>V乙>V丙
D.三个小球的密度相等
18.如图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曲线,据图分析,观点正确的是( )
A.X代表的物质最终消化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B.Y代表的物质消化时需要肝脏分泌的胆汁
C.C表示胃,是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D.当血液流经D时,营养物质增加,含氧量降低
19.如图所示,密度、粗细均匀的木棒,一端悬挂重为G的小物块(体积忽略不计),棒的浮出水面,则棒所受重力的大小为( )
A.nG B.(n+1)G C.(n﹣1)G D.
20.如图甲所示,江南小组的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圆柱形金属块,使其缓慢匀速下降,并将其浸入平静的游泳池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金属块下底面下降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忽略金属块浸入水中时池水液面高度的变化,g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块所受重力大小为26N
B.金属块的密度为2.3×103kg/m3
C.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26N
D.金属块恰好完全浸没时,金属块下底面所受水的压强为5×103P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21.游泳时,人的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向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施力的同时受到了 的推力,这个力的方向向 ,这个现象说明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 。
22.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以 米/秒的速度向东运动,经过9s,甲、乙两物体相距 m。
23.在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其顶壁上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 (填“加速”、“匀速”、“减速’)运动。此时小球共受到 个力的作用(忽略空气阻力不计),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填“是”、“不是”、“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24.在科学课中,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瓶吞鸡蛋”的有趣实验: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内,然后迅速将去壳的熟鸡蛋密封在比它略小的玻璃瓶口上方(如图甲),待棉球熄灭并冷却,看到鸡蛋被吞入瓶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实验中,酒精棉球熄灭并冷却后,瓶内气压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大气压将鸡蛋压入瓶内。
(2)小科设计了图乙所示的实验,将注射器通过橡皮管连接有孔的瓶底部,若也要看到鸡蛋入瓶的现象,他的操作是:将注射器活塞 (填“向下拉”或“往上推”)。
25.在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在桌面上质量为0.2kg的木块相连。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3N砝码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4N的砝码时,木块正好做匀速运动;当小盘内放上重为0.6N砝码时,小盘拖动木块运动,在小盘落到地面后,木块由于 继续运动,此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N。
26.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对应的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54分)
27.习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森林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作用。绿色植物是如何“储碳”呢?小金同学通过实验进行了探究。
(1)将两盆天竺葵在黑暗中一昼夜,目的是通过 (填植物的生理过程)分解叶片中原有的淀粉。然后设计一组对照实验(如图甲)。
(2)将这组装置放在光照下4小时后,取A、B两片叶片进行处理,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以在图乙和图丙中间增加 (操作步骤)。预期在图丙装置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3)通过上述实验,可以说明植物的“储碳”就是将含碳无机物转化为 的过程。
28.pH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影响如图。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受pH影响活性下降后是否可恢复,小明用6支试管做了如下表的实验,并记录每支试管淀粉剩余量。
步骤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取1mL唾液淀粉酶溶液,将pH调节为特定值。 4.0 5.0 5.8 6.2 6.8 7.4
2.静置5分钟后,再将6支试管内液体的pH调至X。
3.加入2%的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2mL 2mL 2mL
4.37C水浴5分钟后,测出试管中淀粉剩余量。 100% 8% 3% 0 5% 10%
(1)表格中X的值最合理的是 。
(2)分析表格的实验数据,在pH= 时酶的活性无法恢复。
(3)当pH=5.8时,酶的催化能力下降,可能原因是: 。
A.部分酶的活性彻底消失 B.酶整体活性下降
29.如图(a)所示,将一根弯管中注满水、并将端B(入水口)放入水箱中,当另一端A(出水口)处于某高度时,水会自动从A流出,这种现象叫做虹吸现象。为了研究形成虹吸现象的条件,某小组同学多次改变A、B以及水面的高度,实验现象如图(b)(c)(d)和(e)所示。
①小王发现图(d)或(e)没有发生虹吸现象,得出结论:弯管中注满水,当A高于B时,不会发生虹吸现象。小张依据图 的现象认为小王的结论有误。
②小张分析比较图(a)(b)或(c)中A所处的高度,得到发生虹吸现象的条件是:弯管中注满水, 。
③他们进一步分析得出,只有图 可以通过虹吸将水箱中的水全部排完。
30.小云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分析c、d两次实验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浸没深度 。
(2)分析c、e两次实验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3)若先完成实验c,再完成实验a,则测得浮力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
(4)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云又利用如图乙的装置来测量实验中所用金属块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①将空烧杯漂浮在水槽内,用刻度尺测得水面高度为h1。②将金属块放在烧杯内,用刻度尺测得水面的高度为h2。③ ,用刻度尺测得水面高度为h3。④金属块的密度
ρ金属= (用ρ水,h1,h2,h3表示)。
31.学习了大气压的相关知识后,同学们想估测一下大气压的大小。他们准备了如下器材:A、B、C三个不同规格的注射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刻度尺、一个铁丝做成的T型钩、细线、橡皮帽等。某组同学在实验中选了B规格的注射器,发现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太小了。于是设计了图甲实验装置,顺利完成了测量任务。具体步骤如下:①先读出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V,用刻度尺量出其全部刻度的长度为L。②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③然后慢慢地拉注射器,刚好拉动活塞时,两个测力计示数均为F。
(1)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本次测量所得的大气压值p= 。(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
(2)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使得测量结果比当天大气压 (填“偏大”或“偏小”)。
(3)另外一组的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也完成了实验,请你分析他们选择的是 规格的注射器,理由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B 14.【答案】B 15.【答案】C
16.【答案】D 17.【答案】C 18.【答案】D 19.【答案】C 20.【答案】B
二.填空题(共7小题)
21.【答案】水;前;相互的。
22.【答案】5;45。
23.【答案】加速;两;不是。
24.【答案】(1)减小;(2)向下拉。
25.【答案】.3;惯性;0.4。
26.【答案】:2;4。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27.【答案】(1)呼吸作用。(2)清水漂洗;A不变蓝,B变蓝。(3)有机物。
28.【答案】(1)6.2。 (2)4.0。 (3)A。
29.【答案】(1)a;(2)A处水面低于容器中水面;(3)c。
30.【答案】(1)无关;(2)液体的密度;(3)偏大;(4)将烧杯内的金属块拿出直接放入水中;
31.【答案】(1); (2)偏小;
(3)C;因为大气压强是一定的,根据公式F=pS可知,受力面积越小,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也会越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