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4) 课件+教案+单元整体教学分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7章 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4) 课件+教案+单元整体教学分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04 16:03:1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 科 数学 年 级 九年级 设计者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册、章 九年级下册 第27章
课标要求 1)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的线段;通过建筑艺术上的实例了解黄金分割; 2)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了解相似多边形和相似比; 3)掌握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4)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 5)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6)了解图形的位似,知道利用位似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7)会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内容分析 中学阶段重点研究的两个平面图形间的关系是全等和相似,全等是一种特殊的相似.本章将在前面对全等形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全等三角形研究的基本套路对相似图形进行研究.本章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相似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研究的主要载体是三角形.此外,教科书在前面的章节中介绍了平移、轴对称和旋转三种图形的全等变换,本章将介绍一种新的图形变换-位似.
学情分析 本章有很多内容需要让学生用量角器、刻度尺来测量,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并体会数学知识是从实践中产生出来的,确认数学是有用的。所以教师在课堂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重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 识图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基本图形,并使学生会描述基本图形的对应关系,以及在复杂图形中分离出基本图形.
单元目标 (一)教学目标 1.加深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认识图形的相似、位似等概念和性质; 2.理解相似图形的性质与判定、位似的性质与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在同一坐标系下感受位似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2)位似的应用及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位似图形. 教学难点:把实际问题抽象为相似三角形、位似图形这一数学模型并求解.
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及课时安排 (一)单元知识结构框架 1.教材特点分析: 1.从实际间题引入数学内容,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得出结论,认识相似图形的特征与性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通过观察、测量、画图、推理等方法让学生探索得出结论,强调发现结论的过程,加强合情推理。3.逐步渗透一些逻辑思维方法,体现数学的理性特征. 4.教材中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索空间,也给教师的教学留有一定的余地,有助于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助于教师的创造性教学,也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合作. 5.强调相似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6.加强了坐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7.通过用坐标来研究图形变换的内容,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形间的关系. 2.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图形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探索并证明相似图形的一些重要性质,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描述物体的形状体会、理解图形的相似在刻画现实世界中的作用意义,而且可以通过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在判定图形的关系和证明图形性质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因此,本部分知识在中考中非常重要,相似三角形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位似图形在全国各地中考题中也经常出现. 3.本章教学建议: 1.在"用坐标来确定位置"中,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可以利用直角坐标系来确定方位,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查找城市地图中的某地点(一些地图用字母A、B、C.....和数字1、2、3.....来确定某个地点的位置,方便人们查找),让学生体会他的实际应用.然后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和背景建立怡当的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教材中小明通过角度和距离来表述物体的位置,实际上是极坐标方,教材中没有明确,但教学时可以告诉学生,这也是一种用坐标来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军事和地理中常常用到,也要求学生掌握. 3.到本章为止,我们己经学过平移、旋转、对称、相似等变换在本节中都可以让学生去体会图形经过这些变换后坐标的变化情况,这样对图形的变换有史深的认识而H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突出了以下三点:(1)图形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2)探索图形性质的有效工具:(3)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有机结合. 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 (二)课时安排 课时编号单元主要内容课时数27.1.1图形的相似(1) 127.1.227.1图形的相似(2) 127.2.1 (1)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 127.2.1 (2)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 127.2.1(3)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3) 127.2.1 (4)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4) 127.2.2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27.2.3 27.2.3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127.3.1(1)27.3.1位似(1)127.3.1(2)27.3.1位似(2)1
达成评价 课题课时目标达成评价评价任务27.1图形的相似(1) 1.理解并掌握两个图形相似的概念. 2.学会判断相似图形,在动手操作中认识相似图形. 3.联系生活实际初步认识相似图形,在观察、操作、比较、交流中,探索并发现相似图形的规律. 1.对相似图形概念的理解. 2.正确地运用相似图形的特征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活动一:学生自主探索出相似图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二:观察、操作、比较、交流中,探索并发现相似图形的规律.27.1图形的相似(2) 1.了解比例线段的定义. 2.掌握相似多边形的判定和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3.学会根据相似多边形判定来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会运用其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 4.经历相似图形的认识过程,观察相似图形的关系,得到相似多边形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的性质. 1.会根据相似多边形判定来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会运用其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 2.掌握相似多边形的判定和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活动一:学生思考、交流 . 活动二:共同探究关于相似多边形的判定. 活动三:探究巩固例题. 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 1.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基本事实、推论以及利用平行线法判定三角形相似; 3.应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平行线法判定三角形相似来解决问题; 经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认识过程,得到利用平行线法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质. 2.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基本事实、推论以及利用平行线法判定三角形相似.活动一:学习关于相似三角形的知识,熟记相似的表示符号. 活动二: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图形的相似多边形相关知识. 活动三:探究巩固例题.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 1.理解并掌握“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2.会运用“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3.经历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探索过程,体验分析归纳得出数学结论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交流能力. 1.会“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2.运用“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活动一: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掌握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知识. 活动二:完成例题学习巩固知识点.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3) 1.理解并掌握“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它们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的判定定理. 2.会运用“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它们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 1.“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它们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2.通过画图、观察猜想、度量验证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获得数学猜想的经验.活动一:从问题导入知识,引起学生的关注,提高学习的热情. 活动二:共同探究关于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知识. 活动三:完成例题学习巩固知识点.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4) 1.理解并掌握“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2.掌握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并能进行相关计算与推理. 3.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1.掌握“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2.运用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活动一:学生观察导入中的图片,认真思考问题. 活动二:共同探究关于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知识. 活动三:完成例题学习巩固知识点.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掌握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线、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比与相似比之间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及相似多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性质. 3.能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会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活动一:从问题导入知识,引起学生的关注,提高学习的热情。 活动二:完成例题学习巩固知识点.27.2.3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1.进一步巩固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长度和高度(如测量金字塔高度问题、测量河宽)问题. 2.通过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有关相似三角形的数学模型进一步了解数学建模的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相似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2.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有关相似三角形的数学模型,在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活动一:回顾相似三角形的内容,起到以旧引新,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的作用. 活动二:完成例题学习巩固知识点.27.3.1位似(1)1、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了解位似与相似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位似图形的性质. 2、掌握位似图形的画法,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1.了解位似与相似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位似图形的性质. 2.利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活动一:学生观察,认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活动二: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规范解答,教师出示练习题组,学生尝试练习师巡视,个别指导.27.3.1位似(2)1.掌握把一个图形按一定大小比例放大或缩小后,掌握对应点的坐标变化的规律. 2.学会用图形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 3.学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一个图形的位似图形1.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一个图形的位似图形. 2.掌握把一个图形按一定大小比例放大或缩小后,对应点的坐标变化的规律.活动一: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规范解答,教师出示练习题组,学生尝试练习师巡视,个别指导. 活动二:共同探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似图形坐标变换的规律. 活动三:完成例题学习巩固知识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27.1图形的相似(4)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教材分析
掌握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并能进行相关计算与推理.使学生了解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4及直角三角形相似定理的证明方法并会运用.类比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AAS,ASA,HL),通在探索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从认识上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认识事物,从思维上培养学生用类比的方法展开思维.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 探索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
2. 掌握利用两角分别相等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并能进行相关计算.(重点、难点)
3. 掌握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重点:.“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直角
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新知导入
情境引入
我们已学习过哪些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1 :(预备)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所在直线相交,所成的三角形与原来三角形相似。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2: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3 :
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它们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新知讲解
合作学习
观察两副三角尺如图,其中同样角度(30°与60°,或45°与45°)的两个三角尺大小可能不同,但它们看起来是相似的.
一般地,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组对应角相等,它们一定相似吗?
探究一:有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吗?
30o
30o
60o
110o
不相似!
探究二:有两个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吗?
问题1: 度量 AB,BC,AC,A′B′,B′C′,A′C′ 的长,并计算出它们的比值. 你有什么发现?
C
A
B
A'
B'
C'
与同伴合作,一人画 △ABC,另一人画 △A′B′C′,使
∠A=∠A′=50°,∠B=∠B′=45°,探究下列问题:
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你能证明这一结论吗?
证明:在△A′B′C′的边A′B′ (或延长线)上截取A′D=AB, 过点 D 作 DE∥B′C′.
∵ DE∥B′C′
∴ △A′DE ∽△A′B′C′.
∵∠B=∠B′,
∴∠ADE=∠B′.
又∵ AD=A′B′,∠A=∠A′,
∴△ADE ≌△A′B′C′,
∴△A′B′C′ ∽△ABC.
已知:如图,在△ABC和△A′B′C′中,∠A=∠A′ ,∠B=∠B′.
求证:△ABC∽△A′B′C′.
A
B
C
A
B
D
E
提炼概念
利用两组角来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称“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
符号语言:
∵, ∠B=∠B′
∴ △ ABC ∽ △A′B′C.
A
B
C
A′
B′
C′
典例精讲
【例1】如图,△ABC 和 △DEF 中,∠A=40°,∠B=80°,∠E=80 °,∠F=60 ° .求证:△ABC ∽△DEF.
证明:∵ 在△ ABC中,∠A=40 ° , ∠B=80 ° ,
∴ ∠C=180 °-∠A-∠B=60 °.
∵ 在△DEF中,∠E=80 °,∠F=60 °.
∴ ∠B=∠E,∠C=∠F.
∴ △ABC ∽△DEF.
A
C
B
F
E
D
【例2】如图,在 Rt△ABC 中,∠C = 90°,AB = 10,AC = 8. E 是 AC 上一点,AE = 5,ED⊥AB,垂足为D. 求AD的长.
解:∵ ED⊥AB,
∴∠EDA=90 ° .
又∵∠C=90 °,∠A=∠A,
∴ △AED ∽△ABC.

∴AD=.
D
A
B
C
E
思考: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我们还可以用 “HL”判定它们全等.
那么,满足斜边和一条直角边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吗?
分析:要证明Rt△ABC ∽ Rt△A′B′C′,可设法证
若设=k,则只需证k.
C
A
A'
B
B'
C'
已知:如图,在 Rt△ABC 和 Rt△A′B′C′ 中,∠C=90°,∠C′=90°, .求证:Rt△ABC ∽ Rt△A′B′C′.
C
A
A'
B
B'
C'
证明:设=k,则AB=kA′B′,AC=kA′C′
由勾股定理,得
BC=, B′C′ =
∴.

∴ Rt△ABC ∽ Rt△A′B′C′.
归纳概念
归纳总结
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的方法(2):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 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简称“斜边和一直角边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HL)
课堂练习
必做题
C
1.如图,∠1=∠2=∠3,则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DEC∽△ABC    B.△ADE∽△BEA
C.△ACE∽△BEA    D.△ACE∽△BCA
2.如图,在 Rt△ABC 中, ∠ABC = 90°,BD⊥AC于D. 若 AB=6,AD=2,则 AC= ,BD= ,BC= .
D
B
C
A
18
4
1
选做题
3.一次数学活动课上,为了测量河宽AB,小聪采用了如下方法:从A处沿与AB垂直的直线方向走40m到达C处,插一根标杆,然后沿同方向继续走15m到达D处,再右转90度走到E处,使B,C,E三点恰好在一条直线上,量得DE=20m,这样就可以求出河宽AB.请你算出结果(要求给出解题过程)
B.
A.
C
D
E

B.
A.
C
D
E
综合拓展题
4.如图,已知:∠ACB =∠ADC = 90°,AD = 2,CD = ,当 AB 的长为多长时,△ACB 与△ADC相似.
C
A
B
D

解:∵∠ADC = 90°,AD = 2,CD = ,
要使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有两种情况:
当 Rt△ABC ∽ Rt△ACD 时,
有 AC : AD =AB : AC, 即 : 2 =AB : ,
解得 AB=3;
C
A
B
D
(2) 当 Rt△ACB ∽ Rt△CDA 时,
有 AC : CD =AB : AC , 即 : =AB : ,
解得 AB= .
∴ 当 AB 的长为 3 或 时,这两个直
角三角形相似.
作业布置
必做题
1. 如图,△ABC中,AE 交 BC 于点 D,∠C=∠E,AD : DE=2 :3,
BD=6,则BC的长等于 ( )
A.4
B.6
C.8
D.10
D
C
A
B
D
E
选做题
证明: ∵ △ABC 的高AD、BE交于点F,
∴ ∠FEA=∠FDB=90°,
∵∠AFE =∠BFD (对顶角相等).
∴ △FEA ∽ △ FDB,

2. 如图,△ABC 的高 AD,BE 交于点 F.
求证:
D
C
A
B
E
F
综合拓展题
3、如图,弦 AB 和 CD 相交于 ⊙O 内一点 P,求证:PA · PB=
PC · PD.
证明:连接AC,DB.
∵∠A 和 ∠D 都是弧 CB 所对的圆周角,
∴ ∠A= ,
同理 ∠C= ,
∴ △PAC ∽ △PDB,
∴ 即PA ·PB = PC · PD.
∠D
∠B
O
D
C
B
A
P
课堂总结
说一说:
1、本节课我们学习哪个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需要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配套作业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6课时《 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4) 》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口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掌握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并能进行相关计算与推理.通在探索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从认识上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认识事物,从思维上培养学生用类比的方法展开思维.
学习者分析 使学生了解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4及直角三角形相似定理的证明方法并会运用.类比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AAS,ASA,HL),渗透和培养学生对类比思想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类比的意识,了解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掌握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并能进行相关计算与推理. 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1.“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2.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情境引入教师活动1: 判定两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1.定义法: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平行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 相似 . 3. 三边 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4. 两边 对应成比例且 夹角 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教师:观察两副三角尺如图,其中同样角度(30°与60°,或45°与45°)的两个三角尺大小可能不同,但它们看起来是相似的. 教师提问:一般地,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组对应角相等,它们一定相似吗? 学生活动1: 通过探究活动理解. 从问题导入知识,引起学生的关注,提高学习的热情. 活动意图说明: 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初步认识相似图形,类比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AAS,ASA,HL),渗透和培养学生对类比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环节二:新课讲解教师活动2: 如图,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任意绘制△ABC和△A'B'C' ,使得∠A=∠A' ,∠B=∠B' ,这时它们的第三个角满足∠C=∠C'吗?分别计算这两个三角形的边长,计算 ,你有什么发现? ∵∠A=∠A' ,∠B=∠B ' ∴∠C=∠C ' ∵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 ∴AB=3, A′B′=2,AC=6 , A′C′=4, BC=3, B′C′= ∴= ∴ ∴ △ABC ∽△A′B′C′. 探究结果: 如果∠A=∠A ,∠B=∠B 那么△ABC ∽△A′B′C′. 教师提问: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吗? 已知:如图,在△ABC和△A′B′C′中,∠B=∠B ,∠A=∠A′. 求证:△ABC∽△A′B′C′. 证明:在△A′B′C′的边A′B′ (或延长线)上截取A′D=AB, 过点 D 作 DE∥B′C′. ∵ DE∥B′C′ ∴△A′DE∽△A′B′C′. ∵∠B=∠B′, ∴∠ADE=∠B′. 又∵ AD=A′B′,∠A=∠A′, ∴△ADE ≌△A′B′C′, ∴△A′B′C′∽△ABC. 教师讲授知识: 利用两组角来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称“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符号语言: ∵, ∠B=∠B′ ∴ △ ABC ∽ △A′B′C. 【想一想】思考:对于△ABC和△A′B′C′,∠B=∠B′,这两个三角形一定会相似吗?不一定。 学生活动2: 学生相互交流. 了解两个判定定理的证明方法与思路. 活动意图说明: 引导学生建立模型,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师生共同探究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的方法,体验事物间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提高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环节三:例题讲解教师活动3: 【例1】如图,△ABC 和 △DEF 中,∠A=40°,∠B=80°,∠E=80 °,∠F=60 ° .求证:△ABC ∽△DEF. 证明:∵ 在△ABC中,∠A=40 °,∠B=80 ° , ∴ ∠C=180 °-∠A-∠B=60 °. ∵ 在△DEF中,∠E=80 °, ∠F=60 °. ∴ ∠B=∠E,∠C=∠F. ∴ △ABC ∽△DEF. 【例2】如图,在Rt△ABC 中,∠C=90°,AB=10,AC=8.E是AC 一点,AE =5,ED⊥AB,垂足为D.求AD的长. 解:∵ ED⊥AB, ∴∠EDA=90°. 又∵∠C=90°,∠A=∠A, ∴ △AED ∽△ABC. ∴ ∴AD=. 教师归纳知识点: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有一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想一想】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我们还可以用 “HL”判定它们全等. 那么,满足斜边和一条直角边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吗? 已知:如图,在 Rt△ABC 和 Rt△A′B′C′中,∠C=90°,∠C′=90°, . 求证:Rt△ABC ∽ Rt△A′B′C′. 分析:要证明Rt△ABC∽Rt△A′B′C′,可设法证若设=k,则只需证k. 证明:设=k,则AB=kA′B′,AC=kA′C′ 由勾股定理,得 BC=, B′C′ = ∴. ∴ ∴ Rt△ABC ∽ Rt△A′B′C′. 教师讲解: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的方法(2):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 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简称“斜边和一直角边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HL) 学生活动3: 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规范解答,教师出示练习题组,学生尝试练习师巡视,个别指导. 巩固例题. 活动意图说明: 让学生在一定的数学活动中去体验、感受数学,用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解决简单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让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不断的完善.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如图,∠1=∠2=∠3,则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DEC∽△ABC    B.△ADE∽△BEA C.△ACE∽△BEA    D.△ACE∽△BCA 答案: C 2.如图,在 Rt△ABC 中, ∠ABC = 90°,BD⊥AC于D. 若 AB=6,AD=2,则 AC= ,BD= ,BC= . 18,4√2,12√2 选做题: 3.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为了测量河宽AB,小聪采用了如下方法:从A处沿与AB垂直的直线方向走40m到达C处,插一根标杆,然后沿同方向继续走15m到达D处,再右转90度走到E处,使B,C,E三点恰好在一条直线上,量得DE=20m,这样就可以求出河宽AB.请你算出结果(要求给出解题过程) 解:∵ AB⊥AD,DE⊥AD. ∴ ∠BAC=∠EDC=Rt∠. 又∵ ∠ACB=∠DCE, ∴ △ABC∽△DEC(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彩相似), ∴ =. ∵ AC=45,CD=15,DE=20, ∴ =, ∴ AB==60(m). 答:河宽AB是60m. 【综合拓展类作业】 4.如图,已知:∠ACB =∠ADC = 90°,AD = 2,CD = ,当AB 的长为多少时,△ACB 与△ADC相似. 解:∵∠ADC = 90°,AD = 2,CD = , ∴ 要使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有两种情况: (1)当 Rt△ABC ∽ Rt△ACD 时, 有 , 即 ,解得 AB=3; (2) 当 Rt△ACB ∽ Rt△CDA 时, 有 , 即 ,解得 AB=3 . ∴当AB为3或3时,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 如图,△ABC中,AE 交 BC 于点 D,∠C=∠E,AD : DE=2 :3, BD=6,则BC的长等于 ( ) A.4 B.6 C.8 D.10 D 选做题: 2.如图,△ABC 的高 AD、BE 交于点 F.求证:. 证明: ∵ △ABC 的高AD、BE交于点F, ∴ ∠FEA=∠FDB=90°, ∠AFE =∠BFD (对顶角相等). ∴ △FEA ∽ △ FDB, ∴. 【综合拓展类作业】 3. 如图,弦 AB 和 CD 相交于 ⊙O 内一点 P,求证:PA ·PB = PC · PD 证明:连接AC,DB. ∵∠A 和 ∠D 都是弧 CB 所对的圆周角, ∴ ∠A= ∠D , 同理 ∠C= ∠D , ∴ △PAC ∽ △PDB, ∴ , ∴ . 即PA ·PB = PC · PD.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