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轻巧夺冠】第一单元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学案-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pdf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1轻巧夺冠】第一单元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学案-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pdf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6 09:03:16

文档简介

北教传螺
27世纪载言
AEHING EDUGTION MEDIA
uIUIIPTCn 7y com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学习泪标
1.掌握唐朝和日本友好交往的史实及唐文
化对日本的影响。
2.掌握玄奘西行天竺的时间、过程及结果。
3.分析唐朝对外交往发达的原因,找出玄奘和鉴
真的共同点。
回鉴真,唐朝僧人。
温故知新
他应日本僧人邀请东
渡,弘扬佛法,促进了中
1.通过讲述唐朝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
日两国文化的交流。日
本、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认识和平交往的重要
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
意义。
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
2.通过学习,了解鉴真、玄奘为完成使命奋不顾
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
身、历尽艰辛的过程,培养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
最高成就。
挠的精神。
课堂直搭间
就免所不能的你
1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重点)
学霸笔记。
1遣唐使的含义
日本向中国派出遗唐使的原因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早在公元
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
前二三世纪,中国文化就开始传入日本。唐朝
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时期,中国的封建经济得到空前发展,文化山
烂辉煌,同时,唐政府推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识多一点点日本遣唐使组织完备,设有大
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日本迫切需要从中国学
使、副使、判官、录事,成员有翻译、医师、阴阳
习先进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科学文化知识
师、水手等。跟随遣唐使来华的还有留学生、
和生产技术,这就出现了日本派遣大批使节、
留学僧等。日本派遗的留学生,被分配到长安
留学生和留学僧入唐通好、求学求法的高潮。
国子监学习各种专门知识。他们在中国长期
学习,与中国诗人、学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遣唐使的概况
其中最著名的是阿倍仲麻吕,他在中国度过
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
、了大半生,并取汉名晁衡。
的一次达到500多人,跟随使节来华
401队西历苯餐料为出版资源,盗版必究」
北教传媒
21世纪教言
LHING LOUCLTTON MEDIA
uIlPTCn 7y com
的,还有很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状元说
鉴真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和百折不)
3遣唐使的影响
挠的精神位得我们学习。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
6鉴真东渡的贡献
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
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
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
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
了深远的影响。
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学霸笔配。唐朝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图片360
领域
影响
进行政治改革。参照隋唐制度,改革
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仿隋唐科举
政治
制,采取考试的办法选官:参照隋唐律

令,制定了《大宝律令》
《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
弘法大师是日本历史上最杰出
经济
们收取赋税
的人物之一。他在日本人心目中的
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唐诗、书
地位绝不仅仅局限在佛教界,在精
文化
法等在日本广为流传
神文明乃至实务的贡献上,弘法大
建筑
依照长安建立都城
师的地位都相当高。此图描绘了弘
社会
饮食、服饰、茶道、重阳节登高等风俗
法大师渡海入唐的情形,是中日两
生活
国友好交往的见证。
4鉴真其人
1970年,在陕
鉴真是唐朝与日本文化交
西西安南郊出土了
视频讲解
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他
两瓮唐代文物,其
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
中有5枚日本银币。
人的邀请东渡日本。
郭沫若考证,此币
日本的和同开弥
5鉴真东渡的过程
始铸于708年(日本元明天皇和同元
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
年),然后作为礼物由遣唐使带到中
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矢志不
国。日本的和同开珎形制仿唐开元
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
通宝。钱文“开珎”为“开元通宝”简
754年抵达日本。
称,始为银铸,不久即大量制造铜钱。
×配人数版历史七年级下|41
本资料为出版资源,盗版必究:北教传娱
21世纪载言
HCHING CDUCTION MEDIA
uuIIPTEn Y com
七年级

附:本书参考答案及解析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
的“考取功名”及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
开放的时代
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
度;隋场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
极速特训营
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此后成为历
1A
、解析本题考查隋朝的建立时间和
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都城。隋朝建立于581年,都城是长
6C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作用。由题
安。故答案为A项。
干中的“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及
2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灭六国,
所学知识可知是指科举制。根据所学
完成统一大业;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
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创立,扩大了官更
国。两朝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统
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
一,C项正确;秦朝和隋朝都不是由少数
政,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读书
民族贵族建立的王朝,排除A项;秦朝定
人可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
都咸阳,排除B项;秦朝时期还没有出现
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给社会带
科举制,排除D项。故选C项。
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故A、B、D三
3C(解析本题考查隋朝统一的原因。隋
项正确。C项是明清时期的现象。
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
7D解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路线。
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
因此隋朝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统一
余杭,分为四段,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
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故从余杭
4C解析本题考查隋朝在历史上的贡
到洛阳需要依次经过江南河、邢沟、通
献。隋朝的历史贡献有重斯统一南北、
济渠。
开通大运河、创立科举制。郡县制在隋
8D
(解析本题考查大运河。由题干中
朝之前就已经出现,并非是隋朝的创
的有效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的
举,故答案为C项。
南北两端是杭州、北京,A项错误;隋朝
5D
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由题干中
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
21历苯餐料为出版资源,盗版必究!
北教传媒
21世纪载言
uuIIPTcn Jy com
七年级
河四段,而题干中还有其他的河段,与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3)科举

隋朝大运河不完全相同,B项错误;大
制。门第、出身不高的平民阶层。

运河最早开凿于隋场帝时期,C项
(4)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错误。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9B解析本题考查隋朝的特点。隋朝建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
立后,隋文帝励精图治,改草制度,发展
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

生产,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但隋场帝统
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

治残暴,耗尽国力,隋朝短命而亡。故
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
答案为B项。
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5)隋
10B解析隋场帝时,进士科的设立,标志
炀帝实行暴政(或统治残暴)。(6)积
极方面: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加强
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故答案为B项。
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11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开皇是
消极方面:加重了人民负担,是其暴政
隋文帝的年号,依据题干“开皇中,明
的表现,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经举”“开皇末,举秀才”可知,隋文帝
14(1)589年,南朝陈。隋朝。581年,隋
时期已经设立了明经等科目,这是科
文帝杨坚。(2)原因:隋统一后,发展
举的考试内容,D项正确;神让制是远
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
古时代后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
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
制度,夏朝建立后被世袭制所取代,排
率。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
除A项;察举制是汉武帝时期自下而
的迅速恢复和发展。(3)隋炀帝;605
上推荐人才的选官制度,排除B项;九
年。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
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
国的统治。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
度,主要依据门第的高低进行官员选
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海河、黄
拔,排除C项。故选D项。
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12D懈析本题联系实际考查隋朝大运
(4)北京、杭州。洛阳。(5)大运河的
河。解答本題的关键是准确掌握苏州
开通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
所处的地理位置。联系地理知识可
济的交流;便利了隋炀帝巡游江都,加
知,苏州位于扬州和杭州之间,根据隋
重了人民的负担
朝大运河的四段可知,苏州运河属于
15(1)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
隋朝大运河的江南河部分。
治、经济、文化交流,对于巩固国家统
13(1)隋朝大运河。(2)加强南北交通,
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
<配人数版历史七年级下1299
本资料为出版资源,盗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