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滚动练3 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基础双练+名篇名句默写
(时间:30分钟 分值:32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一般人把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解释为雨后绿叶繁茂,红花凋零。雨水把植物叶子表面的灰尘冲洗掉了,叶子表面的水起到了镜面的效果,就显得更加明亮。由于叶子中含有叶绿素,在下雨后,叶绿素充分吸收水分,使叶子显得饱满,比红花更精神。此外,“绿肥”的原因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能看到“可见光”,是因为在人的视网膜上,主要有两大感光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长得像锥子,视杆细胞长得像杆子,它们也因此得名。在视网膜的黄斑中央凹处,光线可直接到达视锥细胞,此处感光和辨色较敏锐,①其中感觉绿色的视锥细胞数量最多,②因为人眼更容易捕捉到绿光。③而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④对“蓝—绿光”最敏感的视杆细胞捕捉到的也是绿光。⑤这就是人对绿光格外青睐,⑥对其他光线不那么“待见”。
因此,在人类的视觉中,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可能不懂得这个科学道理,但“绿肥红瘦”正是对这种规律的真实反映。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
这是未庄赛神的晚上。这晚上照例有一台戏,戏台左近,也照例有许多的赌摊。做戏的锣鼓,在阿Q耳朵里仿佛在十里之外;他只听得桩家的歌唱了。他赢而又赢,铜钱变成角洋,角洋变成大洋,大洋又成了叠。他兴高采烈得非常:“天门两块!”
他不知道谁和谁为什么打起架来了。骂声打声脚步声,昏头昏脑的一大阵,他才爬起来,赌摊不见了,人们也不见了,身上有几处很似乎有些痛,似乎也挨了几拳几脚似的,几个人诧异的对他看。他如有所失的走进土谷祠,定一定神,知道他的一堆洋钱不见了。赶赛会的赌摊多不是本村人,还到那里去寻根柢呢?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还是忽忽不乐: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但他立刻转败为胜了。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剌剌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虽然还有些热剌剌,——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他睡着了。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赢钱本是幸事,这里却说成“不幸”,在看似矛盾中暗含着对人物的怜与哀。
B.明明很痛也挨了打,却连用“似乎”进行模糊化表达,阿Q 的得过且过跃然纸上。
C.“虫豸”一词使用借代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阿Q 丢钱后依然试图自欺欺人的心态。
D.“睡着”一词,一语双关,表面是安然入睡,实则表现阿Q 麻木不觉醒的状态。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果改写成“赢了一堆洋钱”,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句表达效果更好?(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部分破折号和冒号的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基础双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6分)
刘汉弼,字正甫,上虞人。生二岁而孤,母谢氏抚而教之。嘉定九年举进士,授吉州教授。召试馆职,改秘书省正字,改著作佐郎兼史馆校勘,权考功员外郎。出知温州。寻擢太常少卿,以左司谏召,擢侍御史兼侍讲,以户部侍郎致仕。汉弼学明义利之辨为正字时应诏言事极论致灾弭灾之道。为校书郎,转对,举苏轼所言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又论制阃当复其旧,戎司当各还其所,边郡守当用武臣。又公赏罚以励人心,广规抚以用人才。为考功员外,所陈皆切于时务。及为言官,帝奖谕曰:“以卿纯实不欺,故此亲擢,宜悉心以告。”
(节选自《宋史·刘汉弼传》,有删改)
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画“√”,每画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汉弼学明A义利B之辨C为正字时D应诏E言事F极论G致灾H弭灾之道。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孤,既有幼年丧父的意思,也有父母双亡的意思,文中是指幼年时没了父亲。
B.权,指暂时代理官职,与《过秦论》中“比权量力”的“权”意思相同。
C.致仕,指交还官职,“致”与《劝学》中“而致千里”的“致”意思不同。
D.时务,指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客观形势,与“识时务者为俊杰”中的“时务”意思相同。
三、名篇名句默写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魏征用对比的手法劝谏唐太宗要竭诚待人。
(2)古人善于借“雨”来描写音乐,如《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以“雨”烘托箜篌声的高亢嘹亮;又如《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用“雨”形容琵琶声的沉重急促。
(3)古诗词中,作者往往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来寄寓情感。其中,三国人物故事就经常被引用,如唐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滚动练3 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基础双练+名篇名句默写
1.(示例)A还与人类的视觉有关 B绿色总是比其他颜色显得明亮
解析 A处,顺承叶子自身的原因,说“绿肥”在人方面的原因,结合后文的阐释“因此,在人类的视觉中……”可推知和“视觉”有关,应填“还与人类的视觉有关”。B处,总结前文内容,应填“绿色总是比其他颜色显得明亮”。
2.句①修改为:其中感知绿色的视锥细胞数量最多。
句②修改为:因此人眼更容易捕捉到绿光。
句⑥修改为:对其他光线不那么“待见”的原因(或句⑤修改为:这就是人为什么对绿光格外青睐)。
解析 句①“感觉绿色”搭配不当,应改为“感知绿色”。句②“因为……”不合逻辑,此处是结果,应改为“因此……”。句⑤和句⑥,“这就是……”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⑥末尾加上“……的原因”;或句⑤修改为“这就是人为什么对绿光格外青睐”。
3.C [“‘虫豸’一词使用借代手法”分析有误。这里没有使用“借代手法”,应该是“暗喻”,把阿Q比喻成虫豸。]
4.①原句使用了排比手法,重在表现赢钱的过程;改句重在表现赢钱的结果。②原句使用了顶真手法,表现赢钱的愉快心情;改句表达较平淡。③原句连用短句,充满明快的节奏;改句无感彩。
解析 ①原句“铜钱变成角洋,角洋变成大洋,大洋又成了叠”句式整齐,结构一致,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重在表现赢钱的过程;改句“赢了一堆洋钱”重在表现赢钱的结果,不能体现赢钱的过程。②原句“铜钱变成角洋,角洋变成大洋,大洋又成了叠”使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表现阿Q赢钱的愉快心情;改句“赢了一堆洋钱”表达较平淡,不能体现人物当时的心情。③原句连用四个短句,充满明快的节奏,读来朗朗上口,给人愉快的感觉;改句“赢了一堆洋钱”则不能体现感彩。
5.①破折号:转折作用,表现了阿Q拥有金钱的快乐和失去金钱后的失落之间的巨大反差。②冒号:总结上文,表现了阿Q反复自欺欺人最终也没掩盖住内心的痛苦。
解析 ①破折号的作用:破折号的前句“而且是他的”表现了阿Q拥有所赢金钱的快乐,破折号的后句“现在不见了”表现了阿Q失去所赢金钱后的失落,两者之间令阿Q情绪反差巨大。可见,这里的破折号具有转折作用。②冒号的作用:冒号后面的句子“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是对前文“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还是忽忽不乐”阿Q在赢钱后被打又丢钱,“精神胜利法”在这件事上没有效果的总结,可见,这里的冒号对上文起总结作用,表现了阿Q反复自欺欺人最终也没掩盖住内心的痛苦。
6.CDF
解析 “学明”即学习懂得,“辨”是宾语中心词,应在C处断开;“为正字时”意为担任秘书省正字时,作后句的状语,应在D处断开;“极论”指竭力谈论,与“……之道”搭配,应在F处断开。
7.B [B项意思不同,“比权量力”的“权”意思是“权力”。C项“而致千里”的“致”意思是“到达”。]
参考译文
刘汉弼,字正甫,上虞人。两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谢氏抚养教育他。嘉定九年考中进士,授官吉州教授。皇上征召面试馆职,改任秘书省正字,(后来又)改任著作佐郎兼史馆校勘,暂代考功员外郎。出京担任温州知州。不久,被提拔为太常少卿,(后来朝廷)用左司谏的官职征召他,提拔为侍御史兼侍讲,(最后)以户部侍郎的身份退休。刘汉弼学习懂得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担任秘书省正字时,接受皇帝的诏命进谏(议论政事),竭力谈论导致灾祸和消除灾祸的道理。担任校书郎,在大臣每隔数日轮流上殿指陈时政得失时,刘汉弼提出苏轼所说的笼络人心,使民间风俗淳厚,让国家的法制保存下来。又谈论统兵在外的将领应当恢复他们的官职,戎司(官职名,即都统制)应当各自回到住所,边境郡守应当任用武将。又谈论赏罚公平以激励人心,推广法规以任用人才。担任考功员外郎,所陈述的都非常符合当时的重大事情或客观形势。等到担任言官时,皇上褒奖、表彰他说:“因为您纯良诚实,不欺骗人,所以我这样亲自提拔您,应当尽心地把该说的话告诉我。”
8.(1)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石破天惊逗秋雨 大弦嘈嘈如急雨 (3)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