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代表我们三年级教学研修团队,与大家分享我们对《海滨小城》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诗人艾青曾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话道出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而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篇课文,引导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激发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在接下来的说课中,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希望我们的教学设计能够得到各位评委和老师的认可与支持,让我们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谢谢大家!
教材分析
(一)单元简析
1.单元内容解读与统筹
《海滨小城》选自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围绕“祖国河山”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四篇课文。其中,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描写了山水美景;《富饶的西沙群岛》表现了海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海滨小城》描绘了南国美丽风光;《美丽的小兴安岭》展现了北国四季迷人景色。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富饶的西沙群岛》在文中以泡泡的形式提示学生关注关键语句。《海滨小城》的课后题引导学生从段落中找出关键语句。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重点讨论、梳理关键语句在段落中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词句段运用”安排了围绕一个句子说一段话的练习。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这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一阅读方法在习作中的运用,形成了“由读到写”的学习路径。
为此,我们确定本单元大情境为:“祖国河山美如画”,并安排四个任务来达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海滨小城 》属于任务三,安排在本单元的第三课时。
2.单元语文要素解读
对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2 年版,本单元可以归属于“语言文字梳理与积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拓展性任务群”三个学习任务群。根据这三个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要求,我们创设了单元整组“祖国河山”学习主题。
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引导学生尝试发现汉字的一些构字规律,初步学习分类整理认识的字。通过文学阅读,学生可以感受祖国河山之美,在创意表达中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同时,我们聚焦本单元关于“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一语文要素的教学目标,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为训练,让学生用学写代言词、为家乡代言的方式,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与富饶,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从而产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并学会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
(二)本课教材简析
《海滨小城》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全文围绕海滨小城的“景色”展开。海滨小城有浩瀚的大海、金黄色的沙滩、玲珑的贝壳、热闹的庭院、茂密的树林、整洁的街道。这些美丽的景色让人感受到了海滨小城的独特魅力。
教学目标
(一)依标扣本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在实施单元统整教学中,应当立足学生的学习起点,以单元统整的教学理念,挖掘语文要素的具体落脚点,通过多元化的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活动中,打开思维的宽度,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呈现完整而富有深度的学习样态,实现单元统整教学的实践突围。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想象思维和感性思维能力,也能够借助插图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以及通过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他们已经知道如何按照要求从文中提取信息,并与同学交流读文后的感想和体会,但理解较长或复杂的文章时,还需要教师的指导。
(三)教学目标
这次我们研讨的内容是第三课时,结合对课标、教材、学情的分析,我们将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设定如下: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句。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体会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其中目标 2 和目标 3 既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教法方法
在课堂中通过创设情境法、合作交流法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自主阅读、探究,学习表达方法,搭建用方法的平台,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们准备按以下四个环节展开:
(一)情景导入,明确任务
(二)精读课文,学习方法
(三)拓展练习,学以致用
(四)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情景导入,明确任务
同学们,第六单元我们跟着作者游览了祖国的许多壮美山河,欣赏了西湖、天门山、洞庭湖、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出示图片)。我们三江也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小城。为了把我们美丽的三江介绍给更多的人,三江正在寻找小小代言人呢!你们有兴趣参加吗?要成为小小代言人,要先学会写代言词。作家林遐就为她的家乡写了一篇很优美的散文,让我们去看看她是怎么写的吧,前面我们欣赏了那里的大海和沙滩,什么东西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精读课文,重点突破:跟着作者游览小城,学写代言词的方法
在这一任务中,我们设计以下3个活动。
活动 1:找关键句,明确特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6 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每段的关键句。然后请学生回答这三个自然段的关键句。写了小城哪几个地方的景色?这几个地方的特点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到每段的关键句,明确小城的特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活动 2:游览庭院,借助关键词体会特点
如何把特点写具体,是一项重要的写作技能。现在让我们先走进小城的庭院,
看看作者选择哪些事物来把庭院的特点写具体。
学生们先默读第四自然段的 2.3.4 句话,再想想每句分别写了什么景物,用圆圈圈出来,最后用三角符号标出体现这个景物特点的关键词。
分句交流:第二句话写了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等许多亚热带树木;第三句话写了初夏时桉树叶子散发的香味飘满街满院;第四句话写了凤凰树开花时,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结:作者围绕“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里都栽了很多树”这个关键句,选取有代表性的事物,并通过“散发”“飘”“笼罩”等关键词把特点写具体。
【设计意图:活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圈画关键景物,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具体事物来体现小城的特点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活动 3. 游览小城的公园、街道,感受小城之美
先进行小组合作,阅读第 5、6 自然段,用所学方法,思考作者如何将“公园美”和“街道美”写具体,并完成课中助学单的表格。然后小组汇报,最后小结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所学的方法,分析作者是如何将“公园美”和“街道美”写具体的,并完成课中助学单的表格。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拓展练习,学以致用:我为家乡代言
在这一任务中,我们设计以下2个活动。
活动 1:说一说家乡的美景
老师先展示三江美景图片,接着进行说一说的方法引导,随后同桌之间练习说,最后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活动 2:借助评价单评价
先教师带领同学们进行评价,再由同学进行互评。
【设计意图:通过“我为家乡代言”这一拓展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作业:把代言词写下来,拍一段小视频,宣传我们美丽的侗乡。
【设计意图:这个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写作、表达、摄影和剪辑等技能。通过撰写代言词和拍摄小视频,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发掘家乡的美丽和特色,并以创造性的方式进行宣传。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增强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文化认同感。】
板书设计
【我们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通过抓关键词来梳理故事发展的线索,有助于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板书也突出了本课的重、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以上是我的说课,谢谢大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