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除布旧新的梭伦改革(共5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除布旧新的梭伦改革(共5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6-02 17:0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9张PPT。梭伦改革改革的背景
改革的内容、特点
改革的影响生产关系: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工具标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机械化耕作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间关系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奴隶主货币地租
雇佣实物地租
上缴/剩余全部归奴隶主地主资产阶级完全归属人身依附雇 佣谁更进步/自由?原因?改 革 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方式还有?革 命比较?改革是否一定成功?1.前提——
2.关键——
3.其他因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生产力)掌握政权/人民支持有利的客观环境……肯定/否定一次改革/革命的标准是?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在不断发展,改革也在不断前进……改革什么时候才算结束?现代中国有两项改革措施明显违背这一原则的,它们分别是?1、爱琴文明包括哪两部分?2、什么是荷马时代?包括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两部分 《荷马史诗》是人们了解爱琴文明后三个世纪(公元前11-前9世纪)的历史的主要资料,这一段历史也被命名为”荷马时代”。阅读[历史纵横],思考: 古希腊文明史:
爱琴文明时代(前20-前12世纪)
荷马时代(前12世纪-前9世纪)
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形成时期(前8世纪-前6世纪)氏族社会-城邦国家
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时代(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基;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顶峰。)
前4世纪(前338年)被马其顿所灭,亚历山大帝国征服了希腊。
BC12世纪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
公元前8世纪,雅典城邦萌芽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激化
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1、雅典城邦是怎样形成的?
2、贵族政治主要表现为那些?
3、公元前8-6世纪雅典城邦的社会阶级结构?
4、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是怎样形成的?
5、工商业奴隶主与平民、贵族的关系如何?背景一、雅典的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对经济政治发展的影响:特点:多山、多岛、环海我们环绕着大海(爱琴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
——柏拉图 影响:雅典希腊半岛学思之窗大海文明经济生活多样性经济:
政治:
思想:大河文明小国林立农业/手工业/工商业难以统一小农经济幅员辽阔追求民主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武力统一竞争开阔积极专制满足保守
雅典的地理环境对经济政治发展的影响
经济:
经济生活多样性。近海居民商业航海贸易为主;山地居民游牧业为主;平原居民农业为主。总体上古希腊商业航海贸易比较发达。
政治:
被高山海洋分割成小块的山地半岛难以通过军事征服实现统一,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民主政治有迫切需求。二、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形成时间:
标志:
氏族成员:BC8C以雅典为中心的__________和_______的设立中央议事会行政机构特点:小国寡民贵族奴隶氏族成员三、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矛盾的激化:
(1)政治上:
贵族掌权,平民政治权力太少。
贵族:首席执政官(城邦首脑、内政权);
长老议事会(最高决策、监察、审判权)
平民:公民大会(名义最高权力机关,无实权)
(2)经济上:
实行债务奴隶制。贵族掌握大部分财富,通过高利贷和土地兼并方式使平民沦为“六一汉”直至债务奴隶。
(3)表现:前632年雅典平民武装暴动,给统治者敲响警钟,迫使统治者调整政策,进行社会政治改革。四、工商业的发展
1、原因:
2、发展表现:3、影响:(1)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
(2)雅典公民分化铁农具的使用,农业生产力提高 下图反映了公园前6世纪初雅典公民的一场辩论1、这场辩论可能的参与者?
2、他们的基本要求?
3、辩论的核心?平原派
(贵族寡头政治) 山地派
(激进民主政治改革)海岸派
(温和改革)反对贵族专权,要求改革你认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哪个派别最有可能进行有效的改革?为什么?√隐忧?思考:
1、萨拉米斯岛的地理位置如何?
2、雅典丧失萨拉米斯岛的原因有哪些?
3、丧失萨拉米斯岛对雅典将产生什么影响?
4、围绕萨拉米斯岛问题,雅典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
6、梭伦的政治命运与萨拉米斯岛问题有何关联?能否就此得出结论说“如果没有萨拉米斯岛问题,就不会有首席执政官梭伦,不会有梭伦改革”? (疯诗人事件;梭伦收复萨拉米斯岛)五.雅典社会矛盾激化:国内社会矛盾加剧社会动荡不安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萨拉米斯岛的丧失 梭伦的崛起解决社会矛盾改革内战一触即发为什么是梭伦?必然/偶然??  梭伦(约630—560BC.)是古希腊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和诗人。他出身于贵族家庭,年轻时一面经商,一面游历,到过许多地方,漫游名胜古迹,考察社会风情,后被誉为古希腊“七贤”之一。
梭伦早期的游历、经商生涯,不公丰富了他的知识和经验,而且使他了解了下层平民的疾苦,从而抛充弃了贵族的骄矜,奠定了后来执政的基础。
  梭伦在游历中写过许多诗篇,如“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受穷;但是,我们不愿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我们不难从中看出他的诗人品质,虽以经商为业,却坚信道德胜于财富。他还在诗中谴责、抨击贵族的贪婪、专横和残暴。这些诗篇为他赢得了“雅典第一位诗人”的美誉。 
  梭伦首席执政官任满后,即放弃全部权利离开雅典去远游了。据说他到过埃及、塞普路斯、小亚细亚等地,一路上留下不少佳话和美谈。
  晚年他退隐在家,从事研究和著述,死后骨灰撒在了他曾为之战斗过的美丽的萨拉米斯岛上。 总结:从政治、经济、个人三方面概括梭伦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能性。
政治:雅典的贵族政治和债务奴隶制,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平民武装暴动,工商业奴隶主要求分享权力,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改革势在必行。(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经济:尖锐的社会矛盾,严重阻碍了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使邻邦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赶上和超过了雅典,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工商业奴隶迫切要求改革,反对反对旧贵族专权,发展海外贸易。(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个人贡献:梭伦拥有丰富的知识,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领导收回萨拉米斯岛,得到人民拥护,适应改革的需要。公元前594年,当选执政官,承担起改革的重任。(改革的可能性)1.共同目标是反对贵族专权的雅典公民是:
①“平原派” ②“山地派”③“海岸派”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2.公元前8世纪中期的雅典公民不包括:
A.贵族 B.农民 C.手工业者 D.奴隶
3.“平原派”获取收入的手段主要有:
①放高利贷 ②收地租 ③奴役债务奴隶 ④发展海外贸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DDB 改革的内容、特点 这是公元前594年的一个清晨,古城雅典的中心广场上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农民、手工业者和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兴致勃勃的人们正急切地等待着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新上任的首席执政官梭伦将在此宣布一项重要的法律。 (1)“解负令”(具体内容)(2)占有土地最高限额(目的)(3)“遗嘱法” (目的)(4)安抚贵族(目的、举例)(1)限制了土地兼并,贵族失去扩张势力的物质基础(2)促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扩大了公民的基础(3)但并未废除奴隶制,积极向掠夺奴隶练一练:1、下列内容属于梭轮改革中的“解负令”措施的是
①废除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作抵押
②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
③释放所有奴隶,给予其雅典公民权
④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A2、梭伦“解负令”颁布的重大意义不包括
A、废除了雅典城邦的债务奴隶制
B、使不少因欠债为奴的平民重新获得土地
C、雅典城邦的居民都成为享有公民权的公民
D、使贵族的土地兼并受到制约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按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年收入>
500麦斗300~500
麦斗200~300
麦斗年收入<
200麦斗除司库外的高级官职;
提供骑兵,自备军械军装和马匹可担任一切官职;
提供骑兵,自备军械军装和马匹可担任低级官职;
提供重装步兵,自备军械军装无权担任公职;
提供轻装步兵和水手,带棍棒评价:(1)没有带来真正的平等(局限性)(2)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局面,
开辟了工商业奴隶主参政议政的途径(3)加强了工商业奴隶主地位(4)重新分配政治权利,为雅典
民主政治发展开辟道路练一练:3、财产等级制度确立的意义不包括
A、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
B、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
C、为下层平民参政议政开辟了道路
D、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C4、依据财产等级制度的划分,下列哪一阶层获得
利益最多
A、贵族 B、平民 C、奴隶 D、工商业奴隶主 D改革国家权力机构进一步打破贵族的专权(1)恢复公民大会的权利(2)建立“四百人会议”1.目的:2.措施:(3)公民陪审法庭(4)废除了严刑竣法,制定一些新法律练一练:5、公元前6世纪雅典的一个年收入100麦斗的平民,
他可以①参加公民大会②当选“四百人会议”的成员
③当选为陪审员④在战争中提供骑兵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B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实力1.目的:2.措施:(1)农业:(2)手工业:(3)商业:3.作用:大大推动了雅典社会的发展练一练:6、梭伦鼓励发展工商业的目的是
①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②削弱贵族的世袭特权
③壮大雅典城邦的实力④壮大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实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B颁布“解负令”等法令;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革命性与中庸式的基本特点;
打击对象:贵族;
获益者: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1、梭伦改革推动农工商业发展的措施有( )
①提倡种植经济作物,鼓励橄榄油等经济作物的出口 ②吸引有技术的外国人迁居雅典,对携带家属移民雅典的手工业者给予公民权 ③改革币制与度量衡制 ④确立私有制,承认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
A、①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①②③④
2、打破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举措是( )
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设立“四百人会议” D、鼓励农工商业发展DB巩固练习
3、非债务奴隶主要来自于( )
①奴隶市场 ②海外掠夺③对外战争 ④土地兼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按照财产等级制度,雅典第四等级可以参加或是担任官员的是( )
①公民大会 ②“四百人会议” ③陪审员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CD阅读探究材料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材料二: 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居优势。
材料三: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摘自新课标教材岳麓版必修11、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梭伦的哪些政治主张?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并分析下列问题: 反映梭伦对贵族的限制,平衡贵族和平民的利益,提高平民的地位;要求缩小贫富差距,节制财富集中;制定法律管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阅读探究材料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材料二: 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居优势。
材料三: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摘自新课标教材岳麓版必修12、以上材料体现梭伦改革的具有什么色彩?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并分析下列问题: 具有明显的“折中”色彩。阅读探究材料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材料二: 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居优势。
材料三: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摘自新课标教材岳麓版必修13、梭伦为何要“保护两方”“一视同仁”呢?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并分析下列问题: 调和矛盾,减轻改革阻力。反馈调查假设你就代表当时下列某阶层利益,
你对改革满意吗?有何要求?1、平原派2、山地派3、海岸派——恢复旧秩序——进一步改革——拥护梭伦政策在改革中利益受损较多,对改革不满 没有重新分配土地和广泛政治权力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信息反馈与调查认识反馈: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是 ,可见,梭伦所代表的是 阶级的利益。改革没有很好地满足 的要求, 和 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海岸派 工商业奴隶主下层人民认识:由于改革要调整与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势必要涉及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再分配,不可避免的遭到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和反对。因此,改革总会遭遇阻力,充满曲折,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建立 1、梭伦出走(原因)2、僭主政治的建立
1)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2)梭伦不愿建立僭主政治,践踏民主政治 1)背景: 雅典政局动荡,三派纷争 2)建立: 3)结果: 560BC 庇西特拉图 进一步推进民主进程比较分析1、贵族政治: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国家由世袭的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
2、民主政治:统治阶级中大多数人享有管理国家权力的政治制度。
3、僭主政治:指用武力夺取政权而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夺取政权后,大都装扮成平民群众的保护人,领导他们对付贵族的任何不公道的损害,实行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政策,然而政权则不向平民开放。僭主政治是从贵族政治到民主政治的过渡形式。贵族政治、僭主政治、民主政治的比较雅典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从梭伦改革到伯里克利改革,最终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你得到哪些启示?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1、说明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的完善的政治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制度保证。
2、说明改革是克服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3、说明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它往往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4、说明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适应社会需要作出变化;
5、改革是调整与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
…… 从梭伦改革到伯里克利改革,最终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你得到哪些启示?如何评价梭伦改革 1、梭伦改革是在怎样一个背景下进行的?
2、梭伦改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你认为这种改革不可避免的要带有哪些历史局限性? 思考:
扩大了平民的就业机会,大大促进了雅典经济的发展,壮大城邦实力,使雅典成为古代希腊最繁荣的工商业城邦。债务奴隶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民主政治的公民群体;限制贵族侵吞平民财产和扩张势力,缓和社会矛盾,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环境;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从根本上瓦解氏族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基础,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为民主政治发展开辟道路; 作   用积极意义: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加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削弱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尽管只有前三个等级的公民当选,但它取代“贵族会议”的权力,三个等级的公民集中议政,体现一定民主色彩 ;这是梭伦首创,使贵族对司法审判的长期垄断被打破,保证司法民主发展。 改革触及了当时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关系,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所以恩格斯称它是一场“革命” “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的占据优势。……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
----梭伦
局限性:1、梭伦以财产资格确定公民不同的政治权利,富有的第一、二等级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
2、氏族制度残余依然存在,贵族势力没有被彻底清除,他们凭借血缘门第,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没有实现农民重新分配土地的合理要求;同时,贵族凭借优越的经济地位,拥有更多的政治权利,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操纵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的选举。3、实质上是少数人的民主。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 …1、梭伦改革虽推动了雅典社会的发展,但他不得不出走他乡,原因有( )
①僭主政治的建立 ②梭伦成为平民和贵族矛盾的焦点 ③工商业奴隶主的反对
④贵族对梭伦改革不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僭主政治的建立 ( )
A、使贵族权益失而复得 B、贵族政治得到加强
C、削弱了平民的经济地位 D、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
3、财产等级制度之所以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关键是( )
A、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  B、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C、以财产资格来取代血缘资格确定公民权利 D、废除了债务奴隶制
4、克里斯梯尼改革( )
A、是建立在庇西特拉图僭主政治的基础上的 B、是对梭伦改革的继承和发展
C、延缓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D、使雅典开始走上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
CDDB5、梭伦改革( )
 A、其主要目的是打击贵族势力,使平民掌权 
 B、废除了财产资格对公民政治权利的限制
 C、 使贵族和平民的矛盾得以根本解决
 D、没有废除贵族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6、梭伦改革改变了贵族政治的权利分配原则,主要是指( )
A、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 B、债务奴隶制的废除
C、创立“四百人会议”   D、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7、梭伦改革后( )
A、贵族仍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
  B、平民比贵族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
C、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权利减小   
  D、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从根本上解决
8、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
A、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奴隶主民主政治
C、贵族专制政治 D、平民民主政治ADAB 平原派
(贵族寡头政治) 山地派
(激进民主政治) 海岸派
(温和改革) 反对贵族专权,要求改革① 平原派:企图恢复旧秩序
② 山地派:要求进一步改革
③ 海岸派:拥护梭伦政策,但要求强有力的政府,稳定秩序约前600-前527年,古希腊雅典僭主。2次被陶片放逐;制定过一系列奖励农工商的政策,大规模海外贸易、建设雅典,文化支持。 庇西特拉图1、“用僭主力量希冀成功,我所不乐”;
——梭伦诗句;
2、僭主政治将使人民“沦为卑贱的奴役地位”;
——梭伦诗句;
3、当他有机会使两党之一听命,自为城市僭主之时,他仍然宁招两方之怨,视国家的荣誉和安全尤高于他自己的崇高地位。
——亚里士多德关于梭伦改革的论述梭伦出走的主观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