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4张PPT。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实践一、四大发明一、四大发明火 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二、天文学二、天文学天象观测方面日食甲骨天文著作方面天文测量方面张 衡僧一行郭守敬天文学成就《甘石星经》《石氏星表》(中国最早)(世界最早) [问题探究1]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原因:
①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 的需要;
②为封建王朝统一天下提供“授命于天“的依据,宣示政权统治的合理性、合法性;
③朝廷集中人力对天文历法观测和研究,取得显著的成就。三、数学三、数学数学成就先进的计算方法
九九乘法口诀
数学专著 《周髀算经》
(西汉)《九章算术》
(东汉)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珠算筹算计算法祖冲之四、农学四、农学[问题探究2]以上三部农书有何异同?[问题探究2]以上三部农书有何异同?
1、相同点:①都体现农本思想,重视生产技术改进在农业中的地位;②都是以往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
2、 不同点:各自的特点五、医学五、医学医学成就黄帝内经东
汉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李时珍 《本草纲目》华佗 “麻沸散” 五禽戏 课堂小结高考演练:(07年广东)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B、实用技术发达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B(10年北京卷)14.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A.顾恺之《洛神赋图》
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C.王祯《农书》
D.李贽《焚书》C(10年北京卷)40.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衰”。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写出其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括该著作的成就。(8分)背景:瘟疫引起人口大量死亡;《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治疗学的理论经典(或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 62℅71℅57℅4℅38℅29℅43℅96℅件数百分比件数百分比材料一依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趋势。16世纪以前,中国科技发展在世界上占绝对领先地位,明清时期开始落后。材料1: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根据材料1说明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根据材料1说明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从领先转为落后(4分)欧洲是近代科学,中国是古典科技(4分)③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① 117年 ,张衡制造出大型天文计时仪器漏水转浑象仪。 (东汉)张衡②认为地球是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 僧一行
唐朝天文学家、 佛学家。 黄道游仪水运浑象仪郭守敬(1231—1316)
元朝天文学家、数学家和水利学家。 简仪 突破了浑仪环圈交错不便观测的缺点,将环组分别架立,装置简便,而效用更广,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天文仪器。 《授时历》主持天文和大地测量工作古代的象牙算筹 算筹记数摆法 算 盘祖冲之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
华佗的五禽戏华佗像李时珍像《本草纲目》书影《本草纲目》反映了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推进了世界生物学的发展,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青铜器竹木简 缣帛甲骨 曾经的书写载体 纸出现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器、竹木简、缣帛。(太笨重或太贵,很难推广)学富五车 西汉早期麻纸
(甘肃放马滩出土) 蔡伦像 东汉纸《金刚经》毕昇像泥活字版模型 印刷术元代 · 铜火铳宋代 · 火箭炼丹引爆图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汉代司南指南针(水浮法) 指 南 龟 指 南 鱼 指南针阅读材料:
《九章算术》收有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它们的主要内容分别是:第一章“方田”:田亩面积计算;第二章“粟米”: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第三章“衰分”:比例分配问题;第四章“少广”:已知面积、体积、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体积计算;第六章“均输”:合理摊派赋税……
思考: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数学的什么特点?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②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 【问题探究3】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有何特点?1、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2、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3、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