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事业的最忠实继承者。
——胡锦涛
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大庆市第十中学 历史组 张丹丹孙中山的民主追求第五单元 第二十二课2018/12/114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重点难点
重点: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难点: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课标及重难点构建框架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
(1895年提出)新三民主义
(1924年提出)推动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发 展自主学习新旧三民主义——内容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平均地权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平等;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改善农民和工人状况。 问题导学1. 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看书归纳) 2018/12/117三民主义的背景问题导学1.三民主义的背景:
(1)面对鸦片战争后 的危局,许多志士仁
人提出各种变法救国的主张,都以 而告终.
(2)孙中山上书改革失败后,认识到不推翻
根本不可能挽救危机。
(3)思想基础:
西方 美:民主共和思想法:启蒙思想中国传统思想:其他思想学说:进化论马克思《资本论》“单税社会主义”亡国灭种失败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天下为公” “大同”自主学习新旧三民主义——内容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平均地权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平等;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改善农民和工人状况。问题导学2. 三民主义真的能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吗, 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分组探究问题导学2. 三民主义真的能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吗, 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评价三民主义第三组:三民主义的积极、局限角度。第二组:三民主义的理论、实践角度。第一组:从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角度评价。参考提示2.三民主义的意义及评价:一、进步意义
①理论: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纲领,既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也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②实践: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二、局限:
评价三民主义深入探究评价三民主义材料一:局限1.民族主义未明确反帝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 评价三民主义材料二:局限2.民权主义资产阶级的民权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 深入探究评价三民主义材料三:局限3.民生主义 没有彻底的
土地纲领 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 深入探究参考提示2.三民主义的意义及评价:一、进步意义
①理论: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纲领,既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也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②实践: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二、局限:
未明确反帝;只是资产阶级的民权;
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未能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评价三民主义自主学习新旧三民主义——“新”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平均地权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平等;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改善农民和工人状况。民权普遍化民生更关注 问题导学3. 新三民主义的背景?(看书归纳) 明确反帝反对帝义侵略
---联俄反封建性进一步加强---扶助农工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盟 ---联共 问题导学4.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纲领、政治基础方法、手段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 问题导学4.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问题导学5. 新三民主义的历史意义? 意义:
①理论:是三民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核心和革命纲领;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②实践: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小结回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
(1895年提出)新三民主义
(1924年提出)推动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发 展1.(2011·重庆文综·18)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高考回放A孙中山的民主追求2.(2008·海南单科·17)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解析】C “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是指孙中山想在政权建立后,企图解决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制度后出现贫富分化的的弊端。这就是他所设计的资本主义经济纲领,也就是民生主义。故选C。C孙中山的民主追求高考回放3.(2007·天津文综·21)“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主张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卓有成效付诸实施的是中国共产党。这主要取决于后者( )
A.同情农民疾苦
B.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抑制贫富不均
D.制定了可行的土地纲领
【解析】D 由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土地革命纲领,使“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能够卓有成效辅助实施。而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D孙中山的民主追求高考回放有一定联系:民本思想是近代思想家认识和形成民主思想的基础。
有本质差异: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
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材料: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6分)高考回放材料: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孙中山全集》
2.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8分)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高考回放 今天,做为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继承者的我们,又该如何继承发扬孙中山的爱国主义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理解新时代的民族、民权、民生的问题呢?探究与交流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 十中学生与人大代表面对面 新时代的民权缩影新时代民生的喜与忧新时代民生的喜与忧新时代民生的喜与忧课后作业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