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04 22:1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安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周初实行分封制度以后,王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很大变化,即由过去夏、商之王以诸侯之“兄长”或“盟主”的身份,变而为诸侯之“君”。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
A.对地方的控制有所加强 B.贵族政治被打破
C.政治隶属关系有所弱化 D.王权与神权结合
2、春秋时,鲁有郊礼,此天子之礼也。季孙氏祭泰山,此诸侯之礼也。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祭祀后天子撤去祭品所唱之诗)彻。这反映了( )
A.君主专制遭到破坏 B.分封制走向崩溃 C.贵族阶级已经堕落 D.宗法制得到巩固
3、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属官则由长官自己选用。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皆由中央任命。这一调整旨在( )
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中央集权 C.监察文武百官 D.维护国家统一
4、唐玄宗时,设置了很多差遣使职。例如,差遣心腹任“翰林待诏”,负责禁中密命的起草以分担中书省的制诏任务:差遣他官担任度支使、户部使、盐铁使等负责财政诸务,户部则逐渐处于闲散地位。这一设置说明了( )
A.中枢决策发生转移 B.皇权突破制度架构 C.三省体制已然解体 D.行政效率逐渐降低
5、有学者认为,明朝内阁在一定时间内发挥过作用,但更多情况下却助长了皇帝的惰性。由此可以推知,明朝( )
A.内阁利于正确决策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发挥辅政功能 D.权力结构混乱无序
6、封禅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秦、汉、唐、宋先后有7位皇帝进行封禅,以证本朝“受命应天”。而明清两代却无一帝王封禅,明成祖以“在德不在封禅”驳回朝臣提议,清乾隆帝抨击封禅之举乃“矫诬(虚妄)侈大之事”。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清时期( )
A.宗教迷信思想淡化 B.君主集权体制空前强化
C.理性务实政风形成 D.以德治国观念得到实践
7、朱元璋规定宦官不得涉足军事领域,以杜绝汉、唐宦官掌兵危害社稷的现象。明成祖时期,将宦官参预军事制度化、固定化,形成宦官监军制度。明英宗时期,宦官王振监军擅权,致使英宗被俘,明军损失惨重。明代出现宦官监军擅权局面主要在于( )
A.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B.宰相制度废除 C.内阁议政功能丧失 D.君主集权加强
8、公元前6世纪,在雅典城邦中具有政治和宗教中心地位的政厅享用公餐已成为雅典公民的一种惯例。政厅免费公餐作为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誉,只奖励给那些对城邦有突出贡献的人,而不同时期,城邦对这些“突出贡献的人”有不同的定义。雅典设立公餐旨在( )
A.加强公民对城邦的认同 B.维护贵族权利和荣誉
C.引导公民牺牲个人利益 D.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
9、葬礼演说是古代雅典一项重要制度,演说赞颂的对象一般是城邦公民集体。但到了公元前4世纪末的演说中,将军成为主要的赞颂对象,公民集体只是作为陪衬出现。这说明,在古代雅典( )
A.直接民主导致腐败 B.个人凌驾于公民集体之上
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公民平等原则彻底被颠覆
10、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相距遥远,然而两者的历史发展可做一些比较。据如表,最适合描述中国与罗马共性的词汇是( )
历史时期 古代中国 古代罗马
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 秦国商鞅变法 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3世纪 秦始皇统一中国 罗马统一意大利
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 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 罗马强盛时期
A.秩序与统一 B.人治与法治 C.扩张与稳定 D.平乱与治世
11、学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使“联邦(政府)不再是各州的代理人,而是一个与州并列的独立的政府,可以自主地决定国家政策”。此观点意在说明,1787年宪法( )
A.剥夺了各州自治权 B.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C.实现了美国的政治独立 D.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
12、观察图1和图2上面的图片( )
图1古埃及文字 图2中国古代文字
A.反映了阶级对抗特征 B.体现了生产生活内容
C.说明了阶级分化本质 D.体现了文化多元特色
13、有学者认为,与乡村不同,中古时期西欧城市的兴起“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和集中”,形成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使封建社会发展到“顶点”。这表明欧洲城市的兴起( )
A.是与教权斗争的结果 B.推动社会形态的转型
C.商品经济发展的使然 D.植根封建社会多因素
14、史学界认为,奴隶贸易严重地破坏了非洲社会的发展。部族之间相互猎取对方人口,引起部落间冤冤相报的战争,导致部落和民族之间原有的社会联系被破坏。一些中世纪建立的国家消失了,新的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被中断,材料的核心观点是,奴隶贸易( )
A.阻滞了非洲地区的社会转型 B.打破了多元文明格局的平衡
C.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D.推动了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
15、孟德斯鸠认为暴君政体是恐惧来维持的,在这个政体下,君主把自己看成是一切,把其他一切人都视同草芥:同时他不要任何法律,他个人的意志就是法律。这说明了孟德斯鸠( )
A.主张人民主权 B.主张暴力革命 C.力推民主共和 D.反对君主专制
16、18世纪以前的英国社会在安于现状中停滞不前,人们普遍认为个人命运几乎是父辈的翻版,与自己的奋斗并无多少必然联系:18世纪时这种状态被打破,社会各阶层都加入到追求财富的行列中,他们认为凭借努力可以过和自己父辈完全不同的生活,甚至可以成为高不可攀的贵族。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结构的变动 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成为共识
C.经济发展影响了文化价值追求 D.民主政治冲击传统社会秩序
17、如表为欧洲、非洲、美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其变化反映了( )
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1650年 18.3 18.3 2.4
1750年 19.2 13.1 1.6
1850年 22.7 8.1 5.1
1900年 24.9 7.4 9.0
A.殖民活动影响世界人口分布 B.工业革命推动世界人口增长
C.地理大发现是美洲人口增长的根源 D.人口自然流动导致非洲占比的下降
18、如图是德国某漫画家的作品。漫画中德国士兵戴着头盔全副武装,一手向俄国挥拳,一手扼住法国的脖子:奥匈帝国正与俄国和塞尔维亚战斗;法国是一幅害怕的模样:英国则站在钱袋子上:俄国张开大嘴,想要吞掉德国与奥创帝国,手里拿着酒瓶子,脚边还放着一个火药桶。该漫画( )
A.揭示了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B.反映了欧洲民众对战争的不满
C.讽刺了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 D.体现了作者极端民族主义倾向
19、1914年-1918年,英国女汽车驾驶员从1700人增加到28900人;1914年,伍尔维奇兵工厂仅雇佣了125名女工,到1917年上升至28000人。这反映了( )
A.战争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结构 B.工人运动增加女性就业机会
C.政治地位的提高激发女性就业动力 D.低工业的发展促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20、巴黎和会规定,每个民族都享有建立主权国家的权利。但在划分主权国家的疆域时,英、法并未考虑实际情况,以至于新成立的民族国家也包含了其他民族。如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的德意志人,极力要求并入德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英、法按照自己意图瓜分世界 B.巴黎和会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
C.民族自决原则未得到真正落实 D.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发生了动摇
21、下表为美国和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变化表。该变化主要基于( )
国家 经济部门 1950年 1990年
美国 农业 12.2% 2.8%
工业 34.7% 25.8%
服务业 48.9% 71.4%
联邦德国 农业 23.2% 5.1%
工业 42.2% 40.5%
服务业 32.4% 54.4%
A.国家宏观调控全面而有力 B.社会中间阶层的不断壮大
C.科技新发展推动生产力进步 D.政府扩大开支推行社会福利
22、二战前,非洲仅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三个国家独立。二战后,非洲国家相继取得民族独立。20世纪90年代,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非洲的独立运动的胜利( )
A.根本原因是冷战期间美苏对峙 B.摧毁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C.促进非洲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D.标志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形成
23、在下表的选项中,史实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 1933年希特勒上台组阁 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 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 1945年成立联合国 实行“全体一致”原则
A.A B.B C.C D.D
24、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货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A.恢复自由放任的政策 B.将权力下放到各州政府
C.扩大福利国家的建设 D.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5、下表是不同层级国际治理组织和相应的治理机制。据此信息,可以说明国际社会( )
1999年 二十国集团组织成立
2001年 上海合作组织建立
2009年 金砖国家领导人首次会晤
2015年 新开发银行成立
2015年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认识到和平和发展遭遇了严重挑战 B.改革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
C.筑牢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意识 D.以国际组织和国际法推动了全球化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历代王朝不断调整君权和相权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汉武帝即位不久,就听任窦太后罢免卫绾的相位;接着,又在建元二年和建元六年,分别免去窦婴与许昌的相职。6年之中,他便轻而易举地免去三相。接着,他又将丞相“主臣”“除吏”的用人权力收归己有:旋设尚书令,分去了丞相拆读、审议天下奏章的权力;还让随侍左右的年青侍中参议朝政,以为牵制。这样便结束了丞相独尊、皇帝垂拱的现象。
——《天汉雄风与盛唐气象》
材料二:唐朝初年,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都是宰相。三省长官到门下省的政事堂议政,政事堂逐渐就演变成最高权力机构。自高宗以后,为宰相者必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有时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仆射、侍中不加“同平章事”或“同三品”就不能参与宰相机务了。参与中书门下的宰相们,在唐朝有时多达十几人,议政时由一人“执笔”,或称“执政事录”,“执笔”就是首席宰相了。唐朝制度,凡属于皇帝诏令,必须经政事堂议政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才能颁布生效。
——《中国传统文化十六讲》
材料三:内阁的正式建立是在明成祖朱棣执政时期。成祖即位之初,解缩、黄淮等并值文渊阁。参与诸如有关和战、立储、用人、征调或蠲免赋役等重大军国政务的审议,辅佐皇帝。当时殿阁学士和部院大臣相比,阁臣官秩不过五品。阁臣常有三五人或六七人,不拘定数。
——《中国行政管理史》
(1)据材料一、二,概括汉武帝削弱相权的措施,指出唐朝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情况。(8分)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初内阁制的特点。综合材料,说明历代王朝加强君权的基本策略。(12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2分)
20世纪20年代 战时共产主义政某、新经济政策 柯立芝繁荣、经济大危机胡佛自由放任
20世纪30年代 开展计划经济建设 罗斯福新政
20世纪40年代 苏联模式 凯恩斯主义盛行
20世纪50-60年代 苏联改革 建立福利国家推行四宋些断资本主义
20世纪70-80年代 中国改革开放戈尔巴乔夫改革 减少福利政策
根据表格内容,围绕20世纪的“政策探索与调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根据材料提炼山恰当的论题,观点明确,阐述合理,史论结合。)
28、美国1787年宪法对其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共18分)
材料一 1781年经13州批准的《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生效,它规定:“各州均保留其主权、自由与独立”……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创造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模式,明确提出了新的中央政府即联邦政府与州政府行使的权力,这被认为是“自由和绝对统治之间最成功的调和”。
——摘编自张定河《美国联邦制的基本原则及其历史演变》
材料二 2019年2月26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一项决议,废止总统特朗普颁布的南部边境“国家紧急状态”行政令。这意味着,特朗普试图借“紧急状态令”绕过国会正常拨款程序、筹集美国与墨西哥边境隔离墙建造经费的打算再次受阻。但随后,特朗普动用行政否决权,否决了国会的决议。
——《美国会众议院阻拦特朗普“紧急状态令”生效》
材料三 可以表明这种人权的特殊资产阶级性质的是美国宪法,它最先承认了人权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阶级特权被置于法律保护之外,种族特权被神圣化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建国之初国家结构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对美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2)材料二突出了美国宪法的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总统的“行政权”是如何受到限制的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
安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25选择题:ABBBC BDACA BBDAD AADAC CBCDB
26、答案为:(共20分)
(1)措施:频繁罢相:收回部分相权:分散相权:牵制相权。(4分)
演变: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提高宰相任职条件;多人同时担任宰相;皇帝诏令须政事堂同意。(4分)
(2)特点:明成祖时形成:参与议政:阁臣官品较低:阁臣人数不定:始终不是法定中央机构;职权大小由皇帝决定。(6分)
策略:分散权力:部门权力相互制约:变革制度。(6分)
27、论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管理模式的相互影响。(12分)
阐述:大危机发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模式,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逐渐摆脱困境,二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盛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借鉴了西方市场经济管理的合理成分,逐渐推行市场发展模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西方国家大多推行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经济管理模式。
综上所述,经济管理模式并无国界之分。历史证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8、答案为:(18分)
(1)变化:由邦联制到联邦制。(2分)
影响:较好的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6分)
(2)原则:分权与制衡。(2分)
限制: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只掌握行政权;受国会、最高法院的制约。(4分)
局限性: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等。(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