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导入: 沙尘暴的沙尘来自哪里?荒漠化的土地联合国大会确定
200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国际沙漠和荒漠化年?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全球:
40%的陆地表面已经受到荒漠化的影响
每年:
成为荒漠的耕地>1000万公顷
成为沙化土壤的陆地>5万~7万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420亿美元我国:
荒漠化土地面积262.2万km2,占全国总面积
的27.3%
荒漠化已涉及18个省区的471个县市
因荒漠化每年直接经济损失>540亿元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学习目标】
1.认识荒漠化的含义。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
3.理解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学习重点】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学习难点】
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治理保护措施。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思考:阅读36页1.什么是荒漠化
2.什么是土地退化
3.有人认为“荒漠化就是土地沙化”,
对此,你有何看法?
4.讲讲我国不同地区荒漠化的具体表现。
5.阅读37页,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和
荒漠化原因?
6.阅读39页,荒漠化有哪些危害?7.通过阅读39页—40页内容,根据荒漠化
的形成原因,请提出治理措施。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36页到40页
内容思考问题,用笔在课本上进行
勾画,同桌之间互相纠正:(5分钟) 小组合作议论探究,组内统一答案,
由代表发言。(5分钟) 思考、议论: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思考:阅读36页1.什么是荒漠化
2.什么是土地退化
3.有人认为“荒漠化就是土地沙化”,
对此,你有何看法?
4.讲讲我国不同地区荒漠化的具体表现。
5.阅读37页,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和
荒漠化原因?
6.阅读39页,荒漠化有哪些危害?7.通过阅读39页—40页内容,根据荒漠化
的形成原因,请提出治理措施。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评析:1.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
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2.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
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
的生产能力下降。严重的土地退化可使土
地完全丧失生产力3.调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
是土地退化,荒漠化并不是土地沙漠化,
所谓“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干旱、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区土地退化人类过度经济活动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耕地退化林地退化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荒漠化的概念分析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4.
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华北地区——盐碱化
云贵高原——?石漠化
江南丘陵——红漠化
东北地区——黑土退化
青藏地区——冻融荒漠化 石漠化 红漠化 盐碱化 冻融荒漠化 西北-沙漠化 次生盐碱化 西南-石漠化 东南丘陵
-红漠化 思考1、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周围有高大山脉,气候以____________为主,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大;河流多为_________,水量少;植被稀疏.植被从东向西表现为森林草原 草原 荒漠草原 荒漠,多大风。
高原.盆地 温带大陆性气候内流河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行政区划范围: 包括新、宁、甘(北部)、内蒙古(大部)2、议一议,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成因。自然原因: ①气候干旱少雨; ②植被稀少; ③地面土质疏松,多沙源物质; ④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促进土地荒漠化进程。
人为原因:①人口增长快②不合理生产活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③ 水资源利用不当④ 工程建设荒漠化90%以上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5.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和荒漠化成因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6.危害
从现象上看:农田、村庄、道路等受到威胁,
为沙尘暴提供沙源
从生态上看:生态环境恶化
从经济上看:丧失大量土地、引发饥荒、
贫困、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防治7.防治荒漠化措施(一)荒漠化防治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三)治理措施1.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2. 解决生活能源问题
3. 发展节水农业
4. 植树种草,防风固沙
5. 设置草沙障(二)防治的内容1.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探究方法总结:
一般思路:认识生态环境问题——分析该
问题产生的原因——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
危害——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防治该
问题的办法。
分析原因时应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
方面来分析,而自然原因应该从气候、地
形、植被、土壤、河流等方面来分析,措
施可分为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等。
学生积累常用的语言,如坡度大、降水集
中、植被覆盖率低、植树种草等。学生自主整理本节知识框架
用红笔强调本节重点
综合题的答题思路
1.针对荒漠化问题分析原因的时候一定要分层次,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
2. 荒漠化防治措施可以对应每个原因进行记忆课堂小结检测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荒漠、沙漠就是荒漠化
2.荒漠化和土地退化没有区别
3.荒漠化等于沙漠化××× 纠错
1.荒漠化是一个过程,荒漠、沙漠是一种景观。3.荒漠化概念广,沙漠化是荒漠化的一种。
受风蚀、水蚀、盐碱化、冻融等因素影响都可形成荒漠。荒漠化还包括红漠化、石漠化、盐碱化等2.土地退化概念广。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课堂巩固4. 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
区,正确的是( )
A. 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
B. 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
C. 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
D. 黄淮海平原——石漠化C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课堂巩固 5. 土地荒漠化问题是我国西北地区表现较为
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回
答(1)~(2)题。
(1)有关荒漠化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
B. 气候因素中,气温的变化对荒漠化进程影响最大
C. 自然因素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D. 植被退化和覆盖率降低是荒漠化的前兆
(2)我国目前荒漠化的发展趋势是( )
A. 局部逆转,整体扩大 B. 局部扩大,整体逆转
C. 治理速度超过破坏速度
D. 破坏速度超过治理速度BCAD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课堂巩固6.为实现再造祖国“秀美山川”的战略目标,国务院批准实施六大森林工程,其中与西北地区关系密切的有( )
①天然林保护工程
②“三北”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
③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④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
⑤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
⑥重点地区的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产业基地建
设工程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⑥
C. ①③④⑤⑥ D. ①②④⑤⑥A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课堂巩固上图所示的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下题。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课堂巩固 7.图中所示各河流
( )
A. 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
降水
B. 上游流量大于下游
C. 流量季节变化小 8.2003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
A. 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 B. 古长城遗迹
C. 西气东输工程设施 D. 草方格沙漠BAD. 侵蚀作用强烈,含沙量大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课堂巩固9.下列对图示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各地均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B. 图中A地区的土壤是由“水”冲来的
C. 图中E地河流水量多于B地河流水量
D. 图中A地比E地更有利于植树造林C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课堂巩固10.下列对图示地区地形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中B地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堑
B. 图中E地目前以外力作用为主
C. 图中A地地形特点是风力作用的结果
D. 图中C地水的溶蚀作用明显B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高考原题图12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你认为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内陆地区;高原地形;气候干旱;
植被稀少等。耕地和牧草地。沙地: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
旱地:保持水土。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作业1.科目自习完成并上交本节练习册
2.自主学习下一节内容本 节 内 容 结 束课件制作:赵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