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4 18:57:5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6张PPT)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
同学们:他就是毛泽东同志在
《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所说的闻
一多。他说:“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
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文中高度赞扬了闻一多的民族英雄气概。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赞扬说和做的文章。
新课导入
检查预习
走近作者
臧克家 (1905-2004),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1932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被誉为“农民诗人” 。最著名的诗作《有的人》。
走近闻一多
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7 月15日被特务暗杀。
闻一多 (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生于湖北省浠水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本文选自1980年2月12日《人民日报》。有改动。臧克家曾在山东大学学习,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闻一多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两人书信往来甚密,相知甚深。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1980年2月,臧克家写了本文,介绍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革命家的光荣事迹。
背景资料
正音识字
地壳 校补 赫然
函寄 漂白 衰微
卓越 深宵 钻探
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   警报迭起
潜心贯注  迥乎不同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无暇顾及   目不窥园  
仰之弥高 炯炯目光 沥尽心血
qiào
hán
zhuó
qiè
qián
dǒu

jiào
piǎo
xiāo

jiǒng
xiá

shuāi
zuān
dié
kǎi
kuī

诗兴不作:
不是不作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作,起。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出自《论语·子罕》,是颜渊赞美孔子的话,意思是“老师之道,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弥,更加。
目不窥园:
出自《汉书·董仲舒传》,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
词语记诵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
2.读完文章后可知,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3.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几件事?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的?
整体感知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
文章是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论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2.读完文章后可知,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
3.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几件事?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的?
文章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为学者”的方面,记述闻一多作为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
写了闻一多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部书的事情。
第二部分“作为民主战士(革命家)”的方面,记述闻一多作为革命家“说”了就“做”的特点。
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进行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用这些高度概括的话过渡,它的好处在于:衔接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衔接:
结构 第一部分(1—7) 第二部分    (8—20)
内容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的说和做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的说和做
特征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说”了就“做”,
既“说”又“做”
具体表现 从唐诗入手,几年辛苦,凝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十年艰辛撰写了楚词“补校”;又向“古典新义”迈进。 起草政治传单;在李公仆先生的追悼会上作《最后一次讲演》,壮烈献身。
目的 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献身民主事业。
整体感知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
领起全段,表现闻一多“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整体感知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什么意思?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指寻找使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目的在于救国。
精读细研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为什么不用“研究”而用“钻探”?
本来是叙述语言,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选用了“钻探”,这是比喻,更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钻研精神。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精读细研
作者选取哪几件事表现闻一多的“做”?
搞政治传单。
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大骂特务。
参加游行示威。
疑难探究
后半部分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品格?
表现闻先生言行一致,以生命为代价求民主反独裁的高尚人格。
疑难探究
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各有什么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从学者到斗士
前期:
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
【锲而不舍,沥尽心血】
后期
投身民主运动,做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
【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卓越的学者、
言行一致的志士、伟大的爱国斗士
【变化原因: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疑难探究
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历历在目,触手可及。
疑难探究
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的言行事迹,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主旨归纳
1.选材精当
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对于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他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这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于他“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他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闻一多先生一生经历丰富,可以记述的事有很多。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只选取了这六件事,就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写作特色
2.结构严谨
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第一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表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方面”的特点;第二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特点。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领起下文的段落,使文章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写作特色
拓展延伸
有人说闻一多这种“做了也不一定说”的做法已经过时,作为当今青年应该学会“推销自己”,争得为社会做贡献的机会。针对这种社会现象你是怎样看待的?
毛泽东赞扬闻一多: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别了,司徒雷登》
阅读《最后一次演讲》,体味作者的爱国情感,摘抄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课外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