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2023版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课件(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2023版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课件(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04 17:02:48

文档简介

(共9张PPT)
单元综合提升 一
·知识网络构建·
·核心知识必备·
1.区域概念: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区域特点
3.划分区域的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对区域开发利用。
4.区域划分指标
5.区域的特征:整体性 差异性 开放性
6.区域发展的相似性: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中某一地理要素或区域整体表现出的相似性,可以是某一地理要素的相似性,也可以是区域整体表现出的相似性,同时,区域发展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7.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不同区域地理位置不同,自然要素也存在差异,其中地形和气候是决定自然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同时各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区域发展方面也呈现不同的特点。
8.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存在差异,这是因地制宜的基础和出发点。
9.在区域发展中,既要考虑位置、气候、地形、矿产资源等自然条件,也要考虑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和科技等社会经济因素,充分发挥各区域的优势,做到因地制宜、物尽其用。
·学科技能突破·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方法
方法 含义 说明 举例
定性 分析 方法 对区域内地理特征进行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文字叙述、图像展示和列表归纳等 主要反映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和基本特点 描述区域的位置、范围、形状,以及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特点等
定量 分析 方法 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借助定量分析方法与手段对地理特征进行量化研究 探究地理特征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形成原因 对区域内气温、降水量和河流的流量等进行定量分析,了解河流流量与气温、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并预测河流流量的变化情况
综合 分析 方法 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能够综合分析区域发展中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在河流上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既要考虑发电、供水、防洪、航运等效益以及该工程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方面,也要考虑地质基础、淹没范围以及对河流上下游水文、生物、泥沙、河流侵蚀等生态环境的影响,甚至要考虑到国防安全等因素
学以致用
读我国长江沿岸部分城市分布图,回答1~2题。
1.要对长江沿岸的贵州省、湖南省、上海市进行区域发展差异分析,在收集资料时应(  )
①以实地考察和调查为主 ②以查阅资料为主 ③重点收集自然环境资料 ④收集社会经济资料和自然环境资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三省(市)的空间跨度大,不易进行实地考察;对不同区域进行差异分析时,其分析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
答案:D 
2.三省(市)的资料收集完成后,对区域发展差异进行分析比较时,可采用的方法有(  )
①定性分析法 ②定量分析法 
③综合分析法 ④局部分析法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第2题,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
答案:D (共54张PPT)
第二节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
新课学前预习
互动释疑解惑
课堂达标检测
【最新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
核心素养定位
1.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性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在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异同,并能归纳出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结合实例(如日本和英国),分析区域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熟练掌握区域差异比较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运用图表资料,分析说明我国的区域差异,并能结合实例,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知识体系导引
新课学前预习
知识点一 区域发展的异同
1.区域发展的相似性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中某一________或区域整体所表现出的相似性,同时,区域发展也存在一定的________。
2.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不同区域地理位置不同,自然要素也存在差异,其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决定自然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同时,各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________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特别提醒
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制约着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同时,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也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
地理要素
相似性
地形
气候
区域发展
知识点二 区域发展异同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1.自然环境的比较
(1)相似性:两国都是______,面积相差不大;气温都比较温暖湿润。
岛国
(2)差异性
  区域 要素   日本 英国
海陆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的____侧 位于亚欧大陆的____侧
地形 地表崎岖,以______、丘陵为主。______狭小,分布零散。多火山、地震 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
气候 南北差异显著:北部为________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南部为__________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受北大西洋暖流及西风带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是典型的__________气候

西
山地
平原
温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海洋性
植被 森林面积约占领土的2/3,植物种类多样 森林面积约占领土面积的1/9,以________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________
水文 河流________,多峡谷、瀑布,不利于________,但________资源丰富 河网________,流量平稳,各河之间分水岭不高,大多有________相通
矿产资源 贫乏 煤、铁、________
草地

短小湍急
航行
水力
较密
运河
石油
2.经济发展的比较
(1)相似性: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________的优势。
岛国
(2)差异性
  区域 要素   日本 英国
经济发 展特点 经济大国,工业化起步较晚 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工业及 其分布 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________”布局 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有“世界工厂”之称。“________”布局向“临海型”布局转变
农业 以________为主 以________为主
人口 与城市 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________沿岸地带 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
临海型
资源型
种植业
畜牧业
太平洋
思维拓展
日本和英国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侧,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热量充足,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利于发展种植业。英国是位于大西洋东部的岛国,属于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变化小、降水均匀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利于发展畜牧业。
知识点三 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
1.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存在________,这是因地制宜的基础和出发点。
2.在区域发展中,既要考虑位置、气候、地形、矿产资源等自然条件,又要考虑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和科技等________因素,充分发挥各区域的________,做到因地制宜、物尽其用。
差异
社会经济
优势
思维拓展
浙江省长兴县因地制宜发展的分析
区位 位于浙江省北部,东临太湖,山水环绕;扼守苏浙皖三省门户,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 发展 过去 以传统的工矿业为主 近年来 特色 农业 重点发展花卉苗木、名优水果、优质茶叶、高效竹林和特种水产
旅游业 发展百里古银杏园、太湖源生态园项目;建成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风景旅游区
互动释疑解惑
重点一 区域发展的异同
情境探究
读我国传统民居图,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其原因是什么?



问题2 从北到南,我国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北方地区特别是在冬春季节,气温比南方低,且多风沙天气,墙体严实厚重,利于防风保暖。
提示: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量从北到南逐渐增加,湿度也逐渐加大。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是为了便于排水、通风、除潮。

问题3 建同等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与南方相比要小得多,为使北方地区的楼房获得较充足的阳光,楼房的南北间距应比南方大。
知能升华
区域差异比较的一般思路
比较不同区域之间差异时常从共同性和差异性两大方面进行。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也包括人文地理要素的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地理要素
要素 主要内容
地理 位置 纬度位置→温度带→气候的光热条件的差异
海陆位置(沿海、内陆、岛国等)→气候的大陆性与海洋性差异
板块位置→地壳稳定性的差异
气候 气候类型及分布、特征、成因、光照、气象灾害等
地形 地形类型组成、地势、山脉及走向等
水文 河湖类型、河流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流速等
地质 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地层稳定性等
植被 植被类型、覆盖率等
土壤 土壤类型、肥力状况等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种类、数量、组合状况等
(2)人文地理要素
要素 主要内容
人口 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年龄结构及人口变化等
科技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交通、通讯 交通、通信的通达度、速度
政策 政策的合理性、对外开放程度
城市 城市的数量、规模、布局及发展、影响
农业 农业发展水平、农业结构、农业地域类型、农产品种类、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工业 工业发展水平、工业部门、工业地域及工业结构调整方向等
学以致用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D.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解析:读图可知,甲区域为塔里木盆地,乙区域为海南岛。第1题,甲区域气候干旱,周围山脉海拔高,有冰川分布,河流水源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以夏汛为主。
答案:D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2题,甲地夏季高温,乙地终年高温,故两地夏季热量充足;两地都是我国开发较晚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价格低。
答案:B
重点二 区域发展异同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情境探究
读英国和日本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1 日本和英国都是渔业资源丰富的国家,请说出两国著名渔场的名称及形成原因。



问题2 日本和英国气候差异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



提示: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和英国的北海渔场,都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成因都是由于寒暖流交汇,海水翻腾,鱼类饵料丰富。
提示: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侧、太平洋西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明显的季风气候,其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英国位于亚欧大陆西侧,终年受来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风影响,并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形成了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问题3 在农业生产上,为什么日本以种植业为主,而英国以畜牧业为主?






提示:日本属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生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降水均匀,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而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因而畜牧业发达,在农业中占主体。
问题4 日本和英国的资源差异表现是什么?资源差异对工业生产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提示:日本除了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较丰富以外,其他资源贫乏,经济发展所需原料、燃料大部分靠进口,因此,工业和城市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表现出明显的“临海型”特点。
英国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和天然气,在英国北海大陆架石油和天然气蕴藏丰富。
为减少对国际市场原料和燃料的依赖,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政策,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工业生产为充分利用他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开始向国外转移。
英国早期主要工业区和城市大部分建在煤炭产区,具有明显的“资源型”特点。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海油田的开发带动了北海沿岸英格兰地区的发展。
知能升华
区域差异形成原因及表现的分析方法
学以致用
由于区域所处的位置不同和自然环境的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甲国与乙国在自然环境方面的相似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都是岛国  B.面积相差不大
C.气候比较湿润  D.都多火山、地震
解析:第1题,英国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运动不活跃,火山、地震少;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答案:D  
2.下列关于甲国与乙国经济发展差异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国工业起步早,乙国工业起步晚
B.甲国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乙国农业以渔业为主
C.甲国工业为“资源型”布局,乙国工业为“临海型”布局
D.甲国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乙国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
解析:第2题,英国气候条件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乳畜业发达;日本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答案:B 
重点三 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
情境探究
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决定。地理标志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也是地区的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绍兴市的绍兴黄酒,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的中宁枸杞等。据此回答1~2题。
1.绍兴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宁县分别位于我国(  )
A.地势的第三、二、一级阶梯上
B.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
C.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宁夏平原
D.长江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
解析:第1题,浙江绍兴、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都处于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明显可以判断出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并不位于华北平原和淮河流域,因此A、C、D项可排除。绍兴市属于东部经济地带,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属于中部经济地带,中宁县属于西部经济地带。
答案:B 
2.中宁枸杞俗称“红宝”,这里所产的枸杞粒大、肉厚、籽少、含糖量高、营养成分多,近百年来已被引种到十几个省区。但中宁枸杞无论引种到何方,种出的枸杞在外观上与中宁枸杞都有十分明显的区别。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宁县独特的(  )
A.市场优势  B.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C.科技优势   D.地理环境优势
解析:第2题,中宁县所产的枸杞品质高,这主要得益于中宁县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地理环境优势。
答案:D
知能升华
1.三大自然区的形成
2.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区域 要素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 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形 海拔较低,以平原、丘陵、盆地为主 海拔较高,以高原、盆地为主 海拔最高,主要是高原、高山
气候 季风气候,夏季普遍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高原和高山气候,气温较低
植被、 土壤 植被以森林为主,土壤多为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植被为草原、荒漠,土壤为荒漠植被和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及高山草原灌丛,土壤发育程度很差,土层浅薄
代表性 动物 熊、松鼠、熊猫、梅花鹿 骆驼、黄羊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水文 外流河 多属内流河 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农业 农耕业发达 畜牧业为主,有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 高寒牧业、河谷农业
城市 众多 较少 很少
人口 稠密 较少 很少
3.三大自然区的内部特征及成因
(1)东部季风区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3)青藏高寒区
学以致用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图,回答1~3题。
1.下列不属于Ⅰ区的地形区是(  )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抓住影响我国区域自然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气候和地形。第1题,东部季风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内蒙古高原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答案:C 
2.下列关于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
②地表植被从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具有明显的干旱特征
③水系特征是流程短、水量小,多为内流河
④农业多为绿洲农业、灌溉农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第2题,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农业多绿洲农业、灌溉农业;多内流河;自东向西随降水量减少,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答案:B 
3.下列关于Ⅲ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高、气温低是其主要自然特征
B.全部位于非季风区
C.区内尚无铁路,陆上交通依靠公路
D.是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发源地
解析:第3题,青藏高寒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地势高、气温低;是长江、黄河等大河发源地;东南部属于季风区;建有青藏铁路。
答案:A
课堂达标检测
澳大利亚某地区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如图)。据此完成1~3题。
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左图所示的(  )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该类地下住宅分布于“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季气温较低”“躲避炎热天气”的地区。图中①地为地中海气候,②地为热带沙漠气候,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②地符合这一特征,故选B。
答案:B 
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
A.收集雨水 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 D.通风换气
解析:第2题,读图可知,地下住宅比较封闭,通天井直通地面,可以给地下住宅里的人员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从而保障其正常活动;同时也可以把地下住宅里的废气排到地面,因此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故D正确;根据材料该地区降水稀少,且通天井高出地面,其作用并非收集雨水,故A错误;读图通天井并未体现通信作用,通天井为竖井,采光的作用有限,故B、C错误,所以该题选D。
答案:D
3.下列中国传统民居中,与澳大利亚地下住宅室内温度季节变化最相似的是(  )
C
解析:第3题,地下住宅的室温季节变化小,云南竹楼、北京四合院、蒙古包均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室内温度季节变化大,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所以A、B、D错误,该题选C。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完成4~5题。
4.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地冬季漫长
B.乙地降水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C.丙地降水集中在夏秋,冬季寒冷干旱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解析:第4题,甲三江平原在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A不符合题意;乙黄淮海平原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同时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年降水量变率大,B不符合题意;丙浙江省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湿润,C符合题意;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因而我国南方(珠江流域)的雨季比北方开始早,比北方长,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
5.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乙地大面积开发宜农荒地
C.丙地开辟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D.丁地发展乳畜业、蔬菜种植业
解析:第5题,甲为三江平原,湖泊沼泽众多,是重要的湿地资源,扩大农耕地,会减少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恶化,A项错误;乙地位于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问题较严重,不适宜大面积开发,B项错误;丙地为浙江省,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但该省经济发达,其农业发展方向应为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粮食产量和发展特色农业,C项错误;丁地为珠三角地区,城市人口密集,耕地面积较少,在城郊地区发展附加值较高的乳畜业、蔬菜种植业,D项正确。故选D。
答案:D(共34张PPT)
第一节 认识区域
新课学前预习
互动释疑解惑
课堂达标检测
【最新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核心素养定位
1.结合实例,说出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说明区域的基本含义。(综合思维)
2.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主要类型,比较不同区域的差异。(综合思维)
知识体系导引
新课学前预习
知识点一 区域的含义
1.概念:一定范围的________,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________划分出来的。
2.特点
3.划分区域的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________对区域开发利用。

特别提醒
区域有一定的界线。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如国界、省界;而有的区域界线是模糊的,如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界线。
地理空间
指标
地域范围
相对一致
因地制宜
知识点二 区域的类型
1.划分指标
2.中国汉语方言区
(1)七大方言区:__________、吴方言区、________、粤方言区、闽方言区、__________、赣方言区。
(2)方言的形成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因素、社会历史因素和________的因素。

综合
北方方言区
湘方言区
客家方言区
自然
语言本身
知识点三 区域的特征
各地理要素
相对一致性
联系
思维拓展
区域空间尺度划分
若将我国作为一个空间单元,则空间尺度划分如下表所示:
类型 范围
大尺度 区域 包括几个甚至十几个省(区、市),如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带等
中等尺 度区域 包括一两个省(区、市)及其相邻省(区、市),如江苏省、京津冀地区等
小尺度 区域 某省(区、市)内的部分地区或城市内部某一区域,如辽中南工业区、上海自由贸易区等
一般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表达的区域特征越宏观;反之,尺度越小,表达的区域特点越具体、越详细。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同一区域的功能和开发利用也不尽相同。
易误辨析
区域特征中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内涵,既包括自然地理要素,又包括人文地理要素。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仅指自然环境要素的特征和联系。二者在含义、范围和适用角度上是有区别的。
互动释疑解惑
重点一 区域的含义和类型
情境探究
读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图甲)和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 甘肃省年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有何规律?甘肃省年降水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甘肃省东南部位于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年降水量较多;而西北部位于非季风区,随着距离海洋越来越远,加上地形的阻隔,年降水量也逐渐减少。
问题2 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是单一指标还是综合指标?A、B、C、D分别指什么干湿区?





提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单一指标。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问题3 同一干湿区内部和不同干湿区之间降水有什么特点?干湿区的界线是明确的还是过渡性的?

提示:同一干湿区内部,降水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不同干湿区之间,降水特征具有差异性。例如,甘肃省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湿润区内部降水量在800 mm以上,这个特定的性质是其他三个区都不具备的。干湿区的界线不是明确的,而是具有过渡性质。
知能升华
区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进行区域研究首先要明确区域的内涵,具体分析如下:
内涵 说明
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是地表的一部分,占有一定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如甘肃省占有一定空间
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 范围有大有小,如东部经济地带的范围大于京津唐工业基地;界线往往有过渡性特征,如干湿区;有的界线明确,如行政区
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每个区域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如甘肃省的干旱区位于该省西北部,湿润区位于该省的东南部
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如甘肃省的干旱区的内部年降水量大致为200 mm以下,湿润区的内部年降水量大致为800 mm以上
有一定的体系结构 分级性或多级性、层次性。分为大尺度的区域,如东部沿海经济带;中等尺度的区域,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更小尺度的区域,如上海市浦东新区等
客观存在性 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学以致用
我国“十二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1~2题。
1.以上划分是按(  )
A.单一指标划分的   B.自然指标划分的
C.综合指标划分的  D.地理位置划分的
解析:第1题,四类主体功能区由多个依据划分,既有自然指标也有社会经济指标,故属于综合指标。
答案:C 
2.下列关于所划分四类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
B.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
C.各区域间都有十分明确的界线
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
答案:A
解析:第2题,四类主体功能区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
重点二 区域的特征
情境探究
读青藏高原地理要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 该示意图体现了图示区域的哪种特征?图中各自然要素中最主要的要素是什么?
问题2 青藏高原北部以高寒牧业为主,人烟稀少;东南部则以“谷地农业”为主,人口相对密集。这体现了区域的哪种特征?



提示:整体性特征。地势。
提示:差异性特征。
问题3 结合示意图分析青藏高原各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并说明该区域自然环境对当地人文环境的影响。




提示:各要素之间的联系:青藏高原的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地势高,气温低,冰川冻土广布;动植物种类少且以耐寒为特征等。
自然环境对人文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制约着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以高寒农牧业为主)、人口和城市分布(人口和城市及农业区集中分布在河谷地带)等。
知能升华
1.区域三大特征及对人类活动的指导意义
特征 图解(A、B为两个不同的区域) 举例 指导意义
整体性 青藏高寒区的整体性、西北干旱区的整体性 人们必须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导致整体环境的恶化
表现为A、B内部各自的地理要素组成一个统一整体
差异性 表现为A、B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但A、B之间具有差异性 新疆长绒棉基地与陕西苹果基地之间存在差异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本区优势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开放性 表现为A、B之间的联系性,能提供彼此所需 我国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经济全球化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2.整体性、差异性及开放性之间的关系
整体性是区域的本质属性,没有整体性就没有差异性,没有差异性就无所谓开放性;而开放性又体现了差异性和整体性。所以,区域的三个特征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将它们分割开来,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
学以致用
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读图,完成1~2题。
1.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  )
A.连续性   B.差异性 
C.相似性   D.联系性
2.正确表示江苏省三大区域间人口主要流向和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
A.①→②→③ 开放性
B.③→②→① 整体性
C.②→①→③ 差异性
D.③→①→② 过渡性
解析:第1题,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的面积、人口、城镇化水平等各要素存在明显不同,所以主要反映区域的差异性。第2题,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水平苏南>苏中>苏北,所以人口主要从苏北到苏中到苏南,即从图中①→②→③,体现的区域特征是开放性。
B
A
课堂达标检测
2006年,阿曼的法拉吉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法拉吉主要依靠重力把山泉水、地下水引到村落中,其中有的水渠藏于地下,以免水被蒸发;有的水渠露出地面,便于人们使用。为了公平合理,利用珍贵的水资源,人们还遵循了一条严格的分段用水制度。据此完成1~2题。
1.景观反映了(  )
A.区域差异性 B.区域关联性
C.区域一致性 D.区域整体性
2.阿曼聚落和农业良性发展的人文要素是(  )
A.人口密度 B.文化制度
C.经济水平 D.宗教信仰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阿曼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文字材料信息说明本区水资源缺乏;图片景观也突出反映了本区干旱缺水,植被稀少特点。所以在同一区域内部各要素表现出来的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就是区域的整体性特征,D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2题,依据材料可知:在干旱环境条件下,阿曼聚落和农业良性发展的关键是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包括严格的用水制度,是社会制度也是文化现象,所以B正确。故选B。
D
B
3.下列区域中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A.热量带 B.行政区
C.干湿地区 D.植被带
解析:热量带属于自然区域,一般没有明确的界线,界线具有过渡性,A不符合题意;行政区一般是具有明确界线的,B符合题意;干湿地区属于自然区域,一般没有明确的界线,界线具有过渡性,C不符合题意;珠江三角洲属于自然区域,界线具有过渡性,没有明确的界线,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如北京的平谷大桃、湖南的浏阳花炮、江苏的阳澄湖大闸蟹等。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图,完成4~5题。
4.拥有地理标志商标的产品优于同类其他产品,主要在于其拥有独特的(  )
A.人才优势 B.政策优势
C.市场优势 D.地理环境优势
解析:第4题,由题目材料可知,拥有地理标志保护商标的产品产于特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下,这是其拥有的独特优势。所以选D。
答案:D 
5.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所在特定区域(  )
A.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
B.与周边区域缺少相互联系
C.与行政区边界相同
D.优势、特色和功能不突出
解析:第5题,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A正确;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B错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生产区并无明确的边界,与行政区不同,C错误;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D错误。
答案:A
6.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①哈尔滨市 ②季风气候区 ③北温带 ④三江平原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哈尔滨市属于行政区,有明确的边界;季风气候区属于气候区,北温带属于热量带,三江平原属于地形区,这三类区域都没有明确的边界。故选A。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