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三次学业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三次学业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05 09:3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杨村一中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三次学业质量检测
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是一种含铁的分泌蛋白,在破骨细胞和活化的吞噬细胞中
表达。测定血清中TRACP浓度,有助于了解骨代谢状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双缩脲试剂来检测破骨细胞中TRACP的氨基酸含量
B.重金属盐作用可直接使TRACP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C.TRACP基因及相关mRNA只存在于吞噬细胞,破骨细胞中
D.细胞中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参与使TRACP具有特定的功能
2.科研人员在多种细胞中发现了一种RNA上连接糖分子的“糖RNA”,而之前发现的糖修饰
的分子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下列有关糖NA、糖蛋白、糖脂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元素都含有C、H、O、N、P、S
B.都在细胞核中合成后转移到细胞膜
C.
糖蛋白和糖RNA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D.细胞膜的外表面有糖蛋白,这些糖蛋白也叫做糖被
3.下图所示的染色体来自同一个二倍体生物,字母表示基因,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F
g
h
h
K
0
A.染色体1、2、3、4中可能有同源染色体
B.染色体4、5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C.染色体1、2、3、4不可能在一个细胞中同时出现
D.染色体2、4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能联会
4.p53蛋白能延迟细胞周期进程以修复DNA损伤,或在DNA损伤严重时参与启动细胞调亡而
防止癌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推测p53基因可能为抑癌基因
B.连续分裂的细胞p53基因表达水平较高
C.p53蛋白能使细胞周期停滞在分裂间期
D.p53蛋白能参与启动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5.三刺鱼根据栖息环境可分为湖泊型和溪流型。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让湖泊型和溪流型三刺
鱼进行几代杂交,形成一个实验种群。之后将上述实验种群的幼鱼放生到一条没有三刺鱼的
天然溪流中。一年后,他们将这条溪流中的三刺鱼重新捕捞上来进行基因检测。发现溪流型
标志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了约2.5%,而湖泊型标志基因的基因频率则减少了。对上述材料分
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高三生物学科试卷第1页共8页
A.溪流型和湖泊型三刺鱼不属于同一物种,两个物种存在竞争关系
B.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导致基因频率改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但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D.湖泊型和溪流型的标志基因组成了三刺鱼的基因库
6.菜粉蝶幼虫细胞中NADH脱氢酶(一种催化[H](NADH)与氧反应的酶)对广泛存在于植物的
根韧皮部中的鱼藤酮十分敏感。生产上常利用鱼藤酮来防治害虫。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NADH是还原性辅酶Ⅱ,主要在菜粉蝶幼虫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产生
B.鱼藤酮主要抑制菜粉蝶幼虫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C.鱼藤酮作用机制是抑制ATP水解使菜粉蝶幼虫因为缺乏能量而死亡
D.长期使用鱼藤酮将导致菜粉蝶基因突变而使其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7.利用化学诱变法筛选得到昼夜节律失调的突变体果蝇,鉴定出了第一个生物钟相关基因
per。研究表明per基因编码的PER蛋白表达水平在24小时内与昼夜节律保持同步“振荡”,
呈现夜间积聚、白天降解的规律(关键分子调控机制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ER
TIM
per mRNA
000000000000000000000
per基因
A.化学诱变只作用于有丝分裂前的间期使果蝇发生基因突变
B.PER蛋白与TIM蛋白结合后穿过核膜进入细胞核
C.据图分析,per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可能存在负反馈调节
D.TIM蛋白通过抑制PER蛋白的翻译发挥作用
8.减数分裂Ⅱ时,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可分别将自身两端粘在一起,着丝粒分开后,2个环状
染色体互锁在一起,如图所示。2个环状染色体随机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段后分开,分别进
入2个子细胞,交换的部分大小可不相等,位置随机,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
0代表不含基因E、e。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染色体
A.若某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Ee,则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基因组成不可能为Ee
B。
基因组成为EE的次级卵母细胞所形成卵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为E、EE、O
C.若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Ee,则由第一极体形成的第二极体有4种可能
D.若第二极体的基因组成为E、ee、0,则卵细胞和第一极体的基因组成分别为E、ee
高三生物学科试卷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