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名著《昆虫记》自清、自查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查漏补缺复习专用课件(统编版)(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7 名著《昆虫记》自清、自查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查漏补缺复习专用课件(统编版)(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5 08:3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07
名著《昆虫记》自清、自查复习
第一步:《昆虫记》内容自清
文学常识
作者: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被誉为“昆虫诗人”。
主题:法布尔从不满足于仅仅记录昆虫的生活,他关注的是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他对于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这种敬畏生命的情怀,给《昆虫记》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使之成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主要内容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被称为“昆虫的史诗”。书中,法布尔根据观察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切叶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为了揭开这些奥秘,法布尔像侦探似的长时间追踪观察昆虫,不断地假设,反复地推理,严密地求证,一步一步地逼近真相。每个奥秘的揭开过程都充满了曲折和反复。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把法布尔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第二步:《昆虫记》典型昆虫自清
昆虫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蝉(夏天阳光下的“歌唱家”) 从壳中蜕变出来后,双翼湿润,沉重透明,上面有一条条的浅绿色脉络,胸部略呈褐色,身体的其余部分呈浅绿色,有一处处的白斑。经过两个半小时,体色终于变黑。羽化为蝉后有非常清晰的视觉,五只眼睛。 幼虫生活在土中四年,靠吸食植物根部汁液而活,出洞后,寻找到枝杈类的支点,便从壳中蜕变而出。蜕皮的整个过程需要半个小时左右。
螳螂(美丽的“杀手”) 体形矫健,体色淡绿,薄翼修长。小嘴尖尖,脖颈柔软,头可以左右旋转,俯仰自如。腰肢长而有力,前半段内侧有两行尖利的齿刺,外面只有四颗齿刺,小腿与大腿有关节相连,也是双排刃口钢锯,齿刺相较于大腿短一些,但更多更密。 专吃活食,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雌性能够建造十分精美的巢穴。
典型昆虫(一)
昆虫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绿蝈蝈(螽斯) 身轻体健,一对罗纱大翅膀,有极强的下颚和利爪。 嗜食昆虫,尤其爱吃没有过硬甲胄保护的昆虫;喜欢吃含糖浆蜜饯的食物;存在同类相残的情况;夜幕降临时分,最为活跃;吃饱之后很安静。平时隐藏于茂密的树丛草窠中,或在植物茎秆上爬行、栖息、觅食。
蟋蟀(田园中的“提琴家”) 细长、瘦弱、苍白。在各种小灌木上,在高高的草丛中,跳来蹦去,很少待在地上生活。 生性孤僻,善鸣好斗,歌声出自它的翅膀,翅膀是发声器。蟋蟀通常选择排水条件优良,有充足阳光的地方作为住处,还要自己动手建造且不停地修复,直至去世为止。
典型昆虫(二)
昆虫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萤火虫(食肉的“猎人”) 身体呈棕色,胸部呈粉红色,环形服饰的边缘点缀着两个红红的小斑点,长着略为坚韧的外皮。有六只短足,喜欢用足走路,还有两片作为武器的钩状的颚。雄性萤火虫成虫时会长出鞘翅和翅膀,雌性萤火虫终生处于幼虫状态。 俘虏对象主要是蜗牛,捕捉时,先要用颚给猎物注入毒液,将其麻醉,再将消化液注入其身体,将肉分解为液体。萤火虫无论雌雄、长幼,最后一个体节上的尾灯都是亮的;雌性萤火虫到婚育年龄前两节光带会发光,有时肚子里也发光。萤火虫发光的原因是氧化作用。
典型昆虫(三)
昆虫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小(圣)甲虫 身材小巧玲珑,穿戴庄重而且无可挑剔地光鲜,身子胖乎乎,呈短壮体形,额头和胸廓上都佩戴着奇异饰物。头部宽大扁平,上有六个细尖齿,既是挖掘和切割工具,又是撬起和抛撒无养分植物纤维的叉耙,还可以把好东西耙在一起积聚起来,前腿扁平,呈弓形,上有粗壮纹脉,外侧配备五个硬齿。 食粪虫中最大最负盛名的一种。储备食物的第一步是选料,剔除杂质,收拢成堆,然后清理一块场地,制作、储藏粪球。接着,把储备的食物运到一个安全地方。运送技艺令人拍案叫绝。消化力很强,可以不停进食,一直把储备粮吃完。
杨柳天牛 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食用一些树的树脂,基本没有攻击性。
典型昆虫(四)
第三步:《昆虫记》考题自查
1.下列关于《昆虫记》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
B.萤火虫的俘虏对象主要是蜗牛,捕捉俘虏时,先要给它打一针麻醉药。
C.螳螂外表纤细而优雅,淡绿色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柔软,头只能向左右方向转动。
D.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昆虫记》的了解。C.表述错误,螳螂颈部柔软,头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转动。故选C。
2.《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作者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阅读《昆虫记》时我们能发现,整本书的章节在内容安排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 )
A.绝大多数章节主要写同类多种昆虫,突出一种昆虫。
B.绝大多数章节只写一种昆虫,从各个角度展开描述。
C.绝大多数章节写两种不同类的昆虫,进行对比分析。
D.绝大多数章节写同类的多种昆虫,归纳它们的共性。
【答案】B
【解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重要情节的掌握程度。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根据对《昆虫记》的了解和阅读可知,整本书的章节在内容安排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绝大多数章节只写一种昆虫,从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等各个角度展开描述。故选B。。
3.下列有关《昆虫记》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毫不客气、抢劫时决不退缩的求食者是蝉,而甘愿与受苦者分享甘露的能工巧匠是蚂蚊。
B.蝉经过五六个星期漫长的欢唱之后,耗尽生命,从大树高处跌落下来。
C.象态橡栗象的嘴上叼着一个长烟斗。这烟斗细如马鬃,棕红色,几乎笔直,其长无比。
D.金步甲无愧于它那园丁的称号,是毛虫的天敌。它是菜园和花坛的警惕的田野卫士。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昆虫记》的识记。A.毫不客气、抢劫时绝不退缩的求食者是蚂蚁,而甘愿与受苦者分享甘露的能工巧匠是蝉;故选A。
4.依据《昆虫记》内容,下列各项的描述与括号内昆虫匹配错误的一项是( )
A.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蝉)
B.有仅次于人类的造房子技巧,歌声嘹亮,抑扬顿挫。(蟋蟀)
C.有残忍锋利的前肢,擅长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蝗虫)
D.看起来天真温顺,却是一种食肉动物,擅长用麻醉术捕捉猎物。(萤火虫)
【答案】C
【解析】C.错误,有残忍锋利的前肢,擅长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的是螳螂,不是蝗虫。故选C故选B。
5.下面对《昆虫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也译为《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
B.《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作品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
C.作者关注的是昆虫生命的过程,他对于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
D.《昆虫记》记录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观察与回忆,法布尔笔下的螳螂是温柔、漂亮、灵巧的小动物。
【答案】D
【解析】D.法布尔笔下的螳螂并不温柔,在繁殖期间交尾后,雌性会吃掉雄性。故选D。
6.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 )
A.《无常》里讲到作者在故乡看大戏,戏里的无常颇具人情味。阿嫂死了儿子,十分悲伤,无常同情阿嫂,放其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阎王捆打四十。
B.“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是鲁迅第一次在日本的同乡会看到的范爱农,当时两人因志趣相投,结为好友。
C.《昆虫记》书中,法布尔用生动话泼、轻松诙谐的笔调,让笔下的虫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尊重。
D.《昆虫记》中法布尔没采用解剖法,而是采取观察与实验的方法,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昆虫世界。
【答案】B
【解析】B项“当时两人因志趣相投,结为好友”错误。
精段(一)
【片段一】有螳螂以这种奇特姿态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盯住大蝗虫,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悄悄转动。……蝗虫本是个长腿的蹦跳者,善于高跳,轻而易举地就能跳出对方利爪的范围,可它却偏偏傻乎乎地待在原地,甚至还慢慢地向对方靠近。
【片段二】我放眼四周,只见一片废墟,唯有一堵断壁残垣危立其间。它就是我对科学真理的热爱与执着追求的真实写照。啊,我心灵手巧的膜翅目昆虫们,我的这份热爱能否让我有资格给你们的故事追加一些描述呀?我既然心存这份担忧,为何又把你们抛弃了这么长时间呢?有一些朋友已经因此而责备我了。啊,请你们去告诉他们,告诉那些既是你们的也是我的朋友:告诉他们我并不是因为懒惰和健忘才抛弃了你们的,告诉他们我一直惦记着你们,告诉他们我始终深信节腹泥蜂的秘密洞穴中还有许多尚待我们去探索的有趣的秘密,告诉他们飞蝗泥蜂的猎食活动还会向我们提供许多有趣的故事。
【答案】①昆虫记 ②法布尔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能力。从片段一“蝗虫本是个长腿的蹦跳者,善于高跳,轻而易举地就能跳出对方利爪的范围,可它却偏偏傻乎乎地待在原地,甚至还慢慢地向对方靠近”,片段二“它就是我对科学真理的热爱与执着追求的真实写照。啊,我心灵手巧的膜翅目昆虫们,我的这份热爱能否让我有资格给你们的故事追加一些描述呀?”可知,以上文段选自《昆虫记》,作者是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
1.以上文段选自《 》,作者是法国的昆虫学家 (人名)。
【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抓住关键句分析理解,简洁准确表述。示例1:片段一中螳螂“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盯住大蝗虫”“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悄悄转动”,作者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记录螳螂捕食蝗虫的过程,为读者展现了微小的昆虫世界中的一幕,富有画面感,十分有趣。示例2:从片段二“我心灵手巧的膜翅目昆虫们”“为何又把你们抛弃了这么长时间呢”可知,法布尔把昆虫当作自己的朋友,关注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体现着敬畏生命的情怀,这对我们如何看待生命会有有益的启迪。
2.阅读科普作品要关注艺术趣味,体会科学精神。鲁迅先生认为它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请任选一个片段,谈谈对“有趣”或“有益”的理解。
3.下面是一位同学读完《昆虫记》后写给法布尔笔下昆虫的小诗,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代表昆虫的字母后填上恰当的选项。
A.蚂蚁A.身后那条黑色的细线,其实是我刚刚狼吞虎咽下的美餐。
B.萤火虫B.为什么与自己的姐妹同类相残?为什么当妈妈前性情大变?
C.圣甲虫C.前人的寓言迷惑了我的眼,你真实的身份原来是疯狂抢劫犯。
D.螳螂D.早知你要将我吮吸进肚中,我就该拒绝你带着麻醉的亲吻。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答案】A-cB-dC-aD-b
【解析】(1)《昆虫记》中介绍一种红蚂蚁,红蚂蚁是一种既不会找食物,也不会干活的蚂蚁,甚至连放在面前的食物也不会自己吃,为了自己能够生存下去,红蚂蚁只好用不道德的方法去抢黑蚂蚁的幼虫放在家里喂养,等到那些黑蚂蚁长大了以后,红蚂蚁就把黑蚂蚁当作奴隶,黑蚂蚁只好把红蚂蚁一生当国王一样伺候,红蚂蚁等黑蚂蚁老了以后就会再去在抢一批黑蚂蚁的幼虫放在家里喂养。故A-c。
(2)《昆虫记》中的萤火虫是以允吸动物的肉为生的,萤火虫最喜欢允吸的是蜗牛的肉,萤火虫把蜗牛的肉允吸的干干净净只剩下一个空壳在里面。故B-d。
(3)《昆虫记》中圣甲虫也被称为金龟子,它是最大和最著名的蜣系食粪虫的一种。月牙形顶壳的前有六颗细尖的牙齿,它们不仅是挖掘工具和切割工具,又是插、举、抛、甩粪料中无养分植物纤维的叉子,而且还可以当耧耙,把好吃的东西全都耧过来。圣甲虫一旦把粪球运进地窖中,就日夜不停地吃着。并且后面还不断地排泄,排泄物像一条黑色细线,如同鞋匠的细腊绳!故C-a。
(4)《昆虫记》中螳螂是食肉性昆虫,平时吃蝗虫、苍蝇、蚊子、蝶、蛾等害虫,因而是益虫。生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交配后母螳螂通常会吃掉公螳螂。故D-b。
精段(二)
我在一个大玻璃瓶里面放上一些草,把捉到的几只萤火虫和几只蜗牛也放了进去。蜗牛个头儿正合适,不大不小,正在等待变形,正符合萤火虫的口味。我寸步不离地监视着玻璃瓶中的情况,因为萤火虫攻击猎物是瞬间的事情,不高度集中精力,必然会错过观察的机会。我终于发现是什么情况了。萤火虫稍微探了探捕猎对象。蜗牛通常是全身藏于壳内,只有外套膜的软肉露出一点点在壳的外面。萤火虫见状,便立刻打开它那极其简单、用放大镜才能看到的工具。这是两片呈钩状的颚,锋利无比,细若发丝。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弯钩上有一道细细的小槽沟。这就是它的工具。它用它的这种外科手术器械不停地轻轻击打蜗牛的外膜,其动作不像是在施以手术,而像是在与猎物亲吻。用孩子们的话来说,它像是与蜗牛“拉钧”。它在“拉钩”时,有条不紊,不慌不忙,每拉一次,都要稍事休息,似乎是在观察“拉钩”的效果如何。它“拉钩”的次数并不多,顶多五六次,就足以把猎物给制服,使之动弹不得。然后,它就要动嘴进食了,它很可能也是要用弯钩去啄,因为我几次都未观察清楚,所以对这一点我说不太准。总之,萤火虫在实施麻醉手术时,动作麻利,立竿见影,快如闪电,不用问,它利用带细槽的弯钩已经把毒液注入蜗牛体内,使之昏死过去。(节选自《昆虫记》)
1.阅读选文,梳理萤火虫捕食蜗牛的过程,完成复述提纲。
①   →打开工具→②   →观察效果→动嘴进食
【答案】示例:①试探猎物;②轻击外膜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萤火虫稍微探了探捕猎对象”,可概括出第一空为:试探蜗牛;根据“它用它的这种外科手术器械不停地轻轻击打蜗牛的外膜”,可知第二空为:轻击外膜。
2.某同学给萤火虫拟了一个绰号,请你从下列昆虫中任选一种,仿照示例为其拟写绰号并简述理由。①螳螂 ②红蚂蚁 ③大头黑布甲
昆虫:萤火虫
绰号:麻醉专家
理由:萤火虫对蜗牛施行麻醉手术时,动作麻利,立竿见影。
【答案】示例:
①昆虫:螳螂 绰号:刽子手
理由:螳螂嗜肉成性,专门吃活食,连自己的伴侣也要吃掉。
②昆虫:红蚂蚁 绰号:抢劫犯
理由:红蚂蚁只好用不道德的方法去抢黑蚂蚁的幼虫放在家里喂养,等到那些黑蚂蚁长大了以后红蚂蚁就把黑蚂蚁当作奴隶。
③昆虫:大头黑布甲 绰号:伪装高手
理由:当遇到威胁的时候、它通常采取装死的伎俩、来骗过敌人。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和对文本的概括。对于螳螂,《昆虫记》中说:“螳螂是肉食性动物,加上有两把大刀,说它是刽子手也不过分啊”,因此可拟写绰号:刽子手;对于红蚂蚁,《昆虫记》中说:“为了自己能够生存下去,红蚂蚁只好用不道德的方法去抢黑蚂蚁的幼虫放在家里喂养,等到那些黑蚂蚁长大了以后红蚂蚁就把黑蚂蚁当作奴隶”,可拟写绰号:抢劫犯;对于大头黑布甲,《昆虫记》中说:“把大头黑布甲捏在手里,使劲地摇晃,不久,大头黑布甲就‘死’了,过了一段时间,大头黑布甲‘复活’了”,可拟写绰号:伪装高手。
3.阅读《昆虫记》和《西游记》都很有“趣”。请结合作品,分享你们的发现。
【答案】示例:《昆虫记》语言生动有趣,运用了大量拟人手法,把昆虫描写得各具情态,有的外形可爱,有的动作滑稽,有的性格乖戾:作者观察方法有趣,既有野外实地观察,也有室内实验探究,观察时法布尔聚精会神、痴迷忘我。
《西游记》趣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其中的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尤为精彩、扣人心弦,趣在人物塑造栩栩如生,例如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主要人物个性鲜明,令人难忘。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的探究分析。抓住关键词“有趣”,结合两部作品,概括出它有趣在什么地方。比如《昆虫记》,里面记述了繁多的昆虫,特征鲜明,丰富多彩,文字生动,语调诙谐,都是有趣的点;对于《西游记》,里面数不胜数的妖魔鬼怪,将动物特征融入神魔妖怪,正如《昆虫记》一样多姿多彩,举例说明,如孙悟空、猪八戒、牛魔王等等即可。
精段(三)
①这个停滞不动的池塘,虽然它的直径不超过几尺,可是在阳光的孕育下,它却犹如一个辽阔神秘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它多能打动和引发一个孩子的好奇心啊!让我来告诉你,我记忆中的第一个池塘怎样深深地吸引了我并激发起我的好奇心。
②小时候,家里养了一群小鸭,我是放鸭的牧童。
③小鸭们一到池塘就飞奔过去寻找食物,吃饱喝足后,就到水里去洗澡,它们常常把身体倒竖起来,尾巴指向空中,仿佛在跳水中芭蕾。我美滋滋地欣赏着小鸭们优美的动作,看累了,就看看水中别的景物。
④那是什么 在泥土上,我看到有几段互相缠绕着的绳子又粗又松,黑沉沉的,像重满了烟灰,我走过去,想拾一段放到手掌里仔细观察,没想到这玩意儿又粘又滑,一下子就从我的手指缝里滑走了。我花费了好大的劲,才认出它们是蝌蚪。
⑤接着我的注意力又被别的东西吸引住了.我看着泉水流到小潭,江成小溪,突发奇想,如果把溪水看作一个小小的瀑布,定能去推动一个水磨,于是,我用草做成轴,用两个小石块支着它,成功地做了个磨子,可惜只有几只小鸭来欣赏我的杰作。
⑥接着,我在石头的窟座里发现了一些灿烂而美丽的东西.它使我想起神龙传奇的故事。难道它们就是神龙赐给我的珍宝吗 要给我数不清的金子吗 为了纪念我发现的“宝藏”,再加上好奇心的驱使,我把石头装进口袋里,塞得满满的。
⑦在回去的路上,我尽情地想着我的蓝衣甲虫一一像蜗牛一样的甲虫,还有那些神龙所赐的宝物、可是一踏进家门,父母的反应令我一下子大失所望。
⑧“赶紧把这些东西扔出去!”父亲冲着我吼道。
⑨“小鬼,准是什么东西把你迷住了!”那是大自然的魔力。几可怜的母亲,她说得不错,的确有一种东西把我速住了。半年后,我知道了那个池塘边的“钻石”,其实就是岩石的品体;所谓的“金粒”,也不过是云母而已,它们并不是什么神龙赐给我的宝物,尽管如此,对于我,那个池塘始终保持着它的诱感力,因为它充满了神秘,那些东西在我看来,其魅力远胜于钻石和黄金。
1. 法布尔记忆中的第一个池塘里,有哪些具体的事物激发了他的好奇心
【答案】鸭、蝌蚪、小溪、岩石的晶体、云母等。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文章所叙写的“我美滋滋地欣赏着小鸭们优美的动作”“我花费了好大的劲,才认出它们是蝌蚪”“接着我的注意力又被别的东西吸引住了.我看着泉水流到小潭,江成小溪”“我知道了那个池塘边的‘钻石’,其实就是岩石的品体;所谓的‘金粒’,也不过是云母而已”这些内容提取具体的事物作答。
2. 仔细揣摩文中的关键词句,说说法布尔具有哪些优良的学习品质。
【答案】观察力、想象力、好奇心、创造力等。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可从人物的具体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方面进行分析;也可以描写人物所使用的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进行分析。结合文中“我美滋滋地欣赏着小鸭们优美的动作,看累了,就看看水中别的景物。那是什么 在泥土上,我看到有几段互相缠绕着的绳子又粗又松,黑沉沉的,像重满了烟灰,我走过去,想拾一段放到手掌里仔细观察,没想到这玩意儿又粘又滑,一下子就从我的手指缝里滑走了。我花费了好大的劲,才认出它们是蝌蚪。接着我的注意力又被别的东西吸引住了.我看着泉水流到小潭,江成小溪”分析,法布尔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好奇心。“我用草做成轴,用两个小石块支着它,成功地做了个磨子”说明他创造力强。“它使我想起神龙传奇的故事。难道它们就是神龙赐给我的珍宝吗 要给我数不清的金子吗 ”说明他想象力丰富。
3.从法布尔后来的成就看,“那些东西”的魅力为什么远胜于“钻石和黄金”
【答案】那些东西虽然不是什么真正的“宝藏”,但它却激发了幼年法布尔心中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是未来科学事业的起点和萌芽。所以,在他看来,那些东西的魅力远胜于钻石和黄金。(意近即可)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他是一个著名的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家。此后的几年间,法布尔是在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度过的,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萤火虫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那些东西虽然不是什么真正的“宝藏”,但它却激发了幼年法布尔心中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法布尔作品中篇幅最长、地位最重要、最为世人所知的仍是《昆虫记》。这部作品不但展现了他科学观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学才华,同时还向读者传达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生命的无比热爱。据此理解作答。
4. 请准确列举出法布尔《昆虫记》目录中出现过的四种昆虫名称。
【答案】参阅《昆虫记》目录。
【解析】此题旨在抽查学生对必读经典名著的阅读情况。参考目录如:第二卷:第一章 猫的故事、第二章 睿智的红蚂蚁、第三章 燕子和麻雀、第四章 萤火虫的习性、第五章 绿色蝈蝈儿的故事、第六章 蟋蟀的歌唱和交配、第七章 蝗虫的角色和发音器、第八章 蓑蛾和它的产卵、第九章 迷人的大孔雀蝶、第十章 小阔条纹蝶。第三卷:第一章 蜘蛛的迁徙、第二章 蟹蛛的世界、第三章 我的邻居圆网蛛、第四章 圆网蛛的电报线、第五章 蛛网的几何学、第六章 圆网蛛的交配与捕猎、第七章 不凡的迷宫漏斗蛛、第八章 “恶毒女神”克罗多蛛等。
5. 蝉的歌唱源于它怎样的身体构造?
【答案】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梳理和分析概括能力。阅读文章,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梳理文章的说明层次,结合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语句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文章第1段中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这一语句概括作答。
6. 鲁迅称《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兴趣盎然。请你回顾书中内容,任选两种昆虫,说说作者是怎样用拟人的手法突出它们特征的。
【答案】①示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②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作品中以拟人的手法将昆虫的生活和习性揭示出来,如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5个星期;蟋蟀善建巢穴,管理家务;蜘蛛善于捕食、织网;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切叶蜂可以不用任何工具“剪”下圆叶片做巢穴盖子……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精段(四)
①一看见罩壁上傻乎乎靠近的大蝗虫,螳螂痉挛似的一颤,突然摆出吓人的姿态。电流击打也不会产生这么快的效应的。那转变是如此突然,样子是如此吓人,以致一个没有经验的的观察者会立即犹豫起来,把手缩回来,生怕发生意外。即使像我这么已习以为常的人,如果心不在焉的话,遇此情况也不免吓一大跳。
②鞘翅随即张开,斜拖在两侧;双翼整个展开来,似两张平行的船帆立着,宛如脊背上竖起阔大的鸡冠;腹端蜷成曲棍状,先翘起来,然后放下,再突然一抖,放松下来,随即发出噗噗的声响,宛如火鸡展屏时发出的声音一般,也像是突然受惊的游蛇吐芯儿时的声响。
③身子傲岸地支在四条后腿上,上身几乎呈垂直状。原先收缩相互贴在胸前的劫持爪,现在完全张开。呈十字形挺出,露出装点着排排珍珠粒的腋窝,中间还露出一个白心黑圆点。这黑的圆点恍如孔雀尾羽上的斑点,再加上那些纤细凸纹,是它战斗时的法宝,平时是密藏着的,只是在打斗时为了显得凶恶可怕,盛气凌人,才展露出来。
④螳螂以这种奇特姿态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盯住大蝗虫,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稍稍转动。这种架势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螳螂是想震慑、吓瘫强壮的猎物,如果后者没被吓破了胆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⑤它成功了吗?谁也搞不清楚蝗虫那长脸后面在想些什么,它那麻木的面罩上没有任何的惊恐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但是,可以肯定被威胁者是知道危险的存在的。它看见自己面前挺立着一个怪物,高举着双钩,准备扑下来;它感到自己面对着死亡,但还来得及时它却并没有逃走。它本是个长腿的蹦跳者,善于高跳,轻而易举地就能跳出对方利爪的范围,可它却偏偏蠢乎乎地待在原地,甚至还慢慢地向对方靠近。
⑥据说,小鸟见到蛇张开的大嘴会吓瘫,看见蛇的凶狠目光会动弹不得,任由对方吞食。许多时候,蝗虫差不多也是这么一种状态。现在它已落入对方威慑的范围。螳螂将两只大弯钩猛压下来,爪子一抓,双锯合拢,夹紧。不幸的蝗虫已无还手之力:它的大颚咬不着螳螂,后腿只是胡乱地蹬踢。它的小命休矣。螳螂收起它的战旗翅膀,复现常态,开始美餐
1.选文中螳螂在捕食时表现出哪些特征?请简要概括。
【答案】①震慑对方,凶恶可怕,盛气凌人;②出击迅猛,干净利落,一气呵成。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文章的第一、二、三段具体写螳螂在气势上震慑对方的做法:“螳螂痉挛似的一颤”“鞘翅随即张开”“身子傲岸地支在四条后腿上,上身几乎呈垂直状;第六段主要写螳螂从行动上“迅猛”“利落”地解决猎物,据此概括即可。
2.选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在说明中兼用文学的笔法。请具体分析第②段中画线句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答案】比喻,把螳螂展开的“双翼”比作“船帆”和“鸡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螳螂双翼展开后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结合划线语句分析其所运用的修辞,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要指出其本体、喻体,再分析其起到的作用。“双翼整个展开来,似两张平行的船帆立着,宛如脊背上竖起阔大的鸡冠”,把螳螂的“双翼”比作“船帆”和“鸡冠”,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螳螂双翼展开后的形态特点。
3.阅读了《昆虫记》全书,你认为法布尔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①充满好奇,勇于探索;②注重观察和实验;③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来研究。【解析】本题考查作品评价。先知道啥叫科学精神,再结合阅读材料分析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科学精神是指科学实现其社会文化职能的重要形式。集中表现在:主张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科学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和认识发展的动力;主张科学的自由探索,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对不同意见采取宽容态度,不迷信权威;提倡怀疑、批判、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等。
知识梳理要仔细,不放过一个易错点,
查漏补缺,勤学勤思是关键。
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期末冲刺,勇往直前,挑战自我,创造佳绩!
期末复习自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