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三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三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6-02 20:5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7C-5C神创论自然哲学智者学派NO.111.5C4 C14 C16 C基督教诞生成为封建社会精神支柱 神本主义 文艺复兴 NO.12一、文艺复兴概述
1.含义:
14至17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一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核心),形成的人文主义社会思潮。
材料一:上帝赋予了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人文主义者皮柯
材料二:在教父们的著作中有不少表面上的矛盾甚至难解之处。我们崇拜他们的权威,不应该使自己追求真理的努力停滞不前。……读这类著作都要有充分的自由进行批判,而没有不加怀疑接受的义务。——人文主义者阿贝
人文主义:
提倡人性,重视人的价值,要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探究学习一、文艺复兴概述
2.实质: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思维拓展:为什么要“复兴古典”?
①天主教会势力强大,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②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3.背景:
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与对外观察都一样——一直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的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他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思考:面纱是指什么?为什么在意大利最先“烟消云散”?探究学习一、文艺复兴概述
3.背景:
材料二:14、15世纪先后在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一些城市里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三:教会统治了人的思想,垄断了社会的文化和教育,推行愚民政策和禁欲主义,宣扬“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基督教教义含有明显反商意识,也禁止商业文化带来的世俗享乐和物质追求。14世纪崛起于意大利中北部城市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于人的生命于尊严的价值观。
材料四:意大利同拜占庭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联系,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和文稿和艺术古迹。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后,大批学者逃亡意大利。探究学习一、文艺复兴概述
3.背景:
(1)经济(根本):
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政治:
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迫切要求摧毁教会的神学世界观,铲除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
(3)文化:
意大利较多的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4)直接原因:
教会和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5)导火线:
黑死病在欧洲流行,促使人们反省。
当时,欧洲四分之一的人死于此病。探究学习二、文艺复兴的兴起(14世纪)
概况探究学习二、文艺复兴的兴起(14世纪)
代表人物探究学习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文艺复兴前三杰二、文艺复兴的兴起(14世纪)
《十日谈》赏析
小说的主旨在抨击禁欲主义,歌颂爱情,肯定人的自然欲望。在第四天的故事开头,作家自己出面讲了个“绿鹅”的故事,颇能表达薄伽丘的创作意图。一位父亲将儿子从小带至深山中隐修,以杜绝人欲横流的尘世生活的诱惑。儿子到了18岁,随父亲下山到佛罗伦萨,迎面碰上一群健康、美丽的少女。头一次见到女性的小伙子问父亲这是些什么东西,父亲要他赶快低下头去,说这是些名叫“绿鹅”的“祸水”。岂料一路上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的儿子却偏偏爱上“绿鹅”,恳求父亲让他带一只回去喂养。老头儿这时才明白,“自然的力量比他的教诫要强得多了”。探究学习二、文艺复兴的兴起(14世纪)
《十日谈》赏析
对那些利用宗教身份为幌子,专行男盗女娼之事的主教、院长、教士们,作家则毫不留情地予以辛辣的讽刺。一位神父竟给自己装上一对假“翅膀”,冒充天使,去诱奸教区内的一位农妇。第九天第二个故事里,有一位平日道貌岸然的女修道院长。一天她接到报告,一位修女竟与情人在修道院里幽会。大堂之上,院长气急败坏地痛骂不休。满面羞惭的小修女猛一抬头,却发现院长头上戴的不是头巾而是男人的短裤,院长顿时狼狈不堪,原来当别人向她报告之时,她正与男人鬼混,因起床匆忙,乱中出错,这才有了这戏剧性的一幕。探究学习二、文艺复兴的兴起(14世纪)
材料: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是意大利人★,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思考:它是谁?
但丁。《神曲》全诗唱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三行,由《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组成。探究学习与但丁讨论神曲三、文艺复兴的鼎盛(15世纪后期)
概况(开创了现实主义新时代)探究学习拿破仑将《蒙》挂在卧室内,每日独自欣赏多次;
法国总统戴高乐心绪不宁时,便前往卢浮宫赏画;
《蒙》每半年体检一次,启程时,30辆警车押队,200余名荷枪实弹的彪形大汉前呼后拥。目前全世界已有假的《蒙》200余幅,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收藏了四幅。导入新课难档神秘之笑,历数政界要人与《蒙娜丽莎》之缘《蒙》曾四次出国,荣耀无比。1951年,他在西班牙受到国家元首级别的隆重礼遇,1954年英国首相丘吉尔派出六架专机和300多名礼仪小姐,将它从巴黎接到伦敦,法国破例允许丘吉尔用手指摸画,但规定必须手指必须反复洗刷和严格消毒。
《蒙》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美丽?!它不仅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寄托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向往。导入新课难档神秘之笑,历数政界要人与《蒙娜丽莎》之缘蒙娜丽莎 油画 1503—1506年
77×53厘米
现藏巴黎卢浮宫 “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你悲哀吗?这微笑就变成感伤的,和你一起悲哀了。你快乐了吗?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笑容在扩大,她面前的世界好像与你的同样光明同样快乐。”
—— 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返回比较下列绘画作品,有什么不同?课程过渡表情凝固、动作呆板母性的慈爱比较下列绘画作品,有什么不同?课程过渡禁欲主义个性解放比较下列绘画作品,有什么不同?课程过渡死气沉沉浪漫的爱情三、文艺复兴的鼎盛(15世纪后期)
《大卫》、《摩西》赏析探究学习三、文艺复兴的鼎盛(15世纪后期)
《西斯廷圣母》赏析探究学习中世纪圣母形象三、文艺复兴的鼎盛(15世纪后期)
“艺坛三杰”的共性:
1.都以宗教为题材,体现人文主义精神,追求人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
2.批判封建教会的腐朽黑暗。
3.艺术特色上都采用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
不同点:
材料:有人形象地说:达芬奇的艺术精巧含蓄,富于哲理;米开朗琪罗的艺术雄伟壮丽,充满激情;拉斐尔的艺术婉雅和谐,抒情优美
为什么“艺坛三杰”的作品多取材于《圣经》?
1.中世纪欧洲基督教会垄断一切,艺术作品职能为荣圣经故事来表现;
2.取材于《圣经》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容易表现和宣扬人文主义精神。
与宗教画区别: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探究学习四、文艺复兴的扩展(16世纪英国)
莎士比亚
代表作:
《哈姆雷特》
艺术成就:
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富有
个性的人物形象,反映了人
生矛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人文精神:
哈姆雷特是他精心的人文主义形象。揭示出人文主义思想与社会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对人的力量的赞扬。(赋予人类更高的追求,讴歌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和尊严)
影响探究学习四、文艺复兴的扩展(16世纪英国)
莎士比亚
“坚贞的爱情、忠诚的友谊—一个人文主义者所宝贵的生活理想开始破灭。”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探究学习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与薄伽丘对人性的肯定有哪些发展变化?
薄伽丘讴歌了人性,但大多数集中在人性本能方面,说的都是男欢女爱。
莎士比亚赋予人类更高的追求,讴歌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和尊严。 探究学习五、文艺复兴的影响
材料:文艺复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人文主义的伟大思想光辉和永恒艺术魅力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因为文艺复兴期间人文主义者的启发,欧洲随之而来的是商业革命,宗教改革,政治革命,并且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世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思考:文艺复兴的影响是什么?
1.批判天主教,把人从天主教那里解放出来,还原人的本来欲求。动摇了神学的无上权威,对宗教改革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2.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思想障碍。
3.后来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个人私欲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探究学习特贴提醒天主教会封建专制文艺复兴启蒙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