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初中美术八年级
第一课《文明之光——青铜器》
昔夏之方有德也
远方图物
贡金九牧
铸鼎象物
百物而为之备
……
文明之光
青铜器
后母戊鼎 商代
高133厘米,重875千克
青铜是红铜加锡或铅制作的合金,色相为青,故称青铜。
早在夏初,华夏先民就开始制作青铜器,进入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
青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体现了高度的艺术成就。
利簋(guǐ ) 西周
思考:
为什么有了青铜器之后便有了朝代?
血流漂杵
后母戊鼎 商代
高133厘米,重875千克
鼎耳:双虎与人头图案
四足:兽面纹
饰带:双龙组成的兽面纹
口
耳
腹
足
饕餮是传说中的一种贪食的恶兽。《吕氏春秋·先识》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描述这个形象,谈谈你的感受。
夔,主要形态近似蛇,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有的夔纹已发展为几何图形。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商的夔身短,作单独纹样构成的较多;西周的夔纹身长,通常作成二方连续纹样。在当时的玉器上,亦常见雕琢有夔纹。
螭(chi)是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蟠屈。有的作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一般都作主纹应用。
蟠螭纹
夔纹
凤纹
龙纹
四羊方尊 商代
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形成丰富精细的视觉效果。
四羊与器身巧妙地结合为一体,器物的造型十分生动。
边缘的棱脊增强了器物造型的气势。
利簋(guǐ ) 西周
口
耳
腹
圈足
座
利簋(guǐ )西周
簋腹内底部4行32字铭文记载了武王伐商 “牧野之战”的具体时间。
双兽头耳及垂珥
方座饰有
兽面纹
云雷纹为地,
分别再饰兽面纹、夔纹
夔纹组成的
兽面纹
毛公鼎铭文长度接近五百字,在目前所见青铜器铭文中为最长。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最后颁赠命服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
莲鹤方壶 春秋
高118厘米, 重64.28千克
通体满饰蟠螭纹。
腹部四角各攀附立体飞龙。
两侧用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
盛开的双层莲瓣,中立一鹤,昂首舒翅。
圈足下两个卷尾兽侧首吐舌。
比较不同时代的两件器物,它们给你什么不同感受?
高118厘米
高133厘米
思考·练习
对不同时代青铜器的感受比较
后母戊鼎
莲鹤方壶
时代
器型
纹饰
风格
春秋
商代
自由、灵活、富有生命力
方正、厚重
立体纹
平面纹
观课答题:
1、我国从( )正式进入青铜时代。
A 商代 B春秋时期 C夏朝
2、青铜器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多选)
A造型 B铭文 C纹饰
3、一位对历史、文字书法感兴趣的人更喜欢下面哪个青铜器?
A、莲鹤方壶 B毛公鼎 C、四羊方尊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