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下列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月考题
A.e2(S0,)3溶液中加人足量B(0H)2溶液:Fe3·+30H=Pe(0H)3↓
高一化学
B.FeCl,溶液中加过量NaS溶液:S2-+2Fe3+=S↓+2Fe2+
C.将FeS0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混合:
注意事项:
5Fe2·+Mn0,+8H*=5Fe3++Mn2++4H20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D.四氧化三铁溶于稀硝酸中:Fe04+8H'=2Fe·+Fe2++4H20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6.为探究$O,与3+间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险(夹持、加热仪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器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32Na23K39Mn55
·尼气处卵
Fe 56 Cu 64.Bal37
u片
试剂a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唐代《新修本草》中有如下描述:“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陶及今
A.A中的反应仅体现了浓硫酸的氧化性
人谓之石胆,烧之赤色,故名绛矾矣”。“绛矾”指
B.试剂a为饱和NaHC0,溶液,其作用是观菜气体流速
A.硫酸铜晶体B.疏酸亚铁晶体C.芒硝
D,疏酸锌晶体
C,C中滴加酸性KMm0,溶液褪色,说明Fe3·氧化S02
2.化学与生活生产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C中滴加B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Fe3+氧化SO:
A.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氨气转变成硝酸盐属于自然固氮
7,研究发现,空气中少量的02能参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反应过程如下:
B.“铁质菜刀生锈”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①S02+N02→S03+N0②S03+H,0-+H,S0,
③2N0+0,+2iN0,
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信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人生石灰
NO2在上述过程中的作用①氧化性②还原性③催化作用④酸性
D.维生素C可将Fe3+转变为Fe2+,所以维生萦C具有还原性
A.③④
B.①③
C.①
D.②④
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8.向浓硫酸中分别圳大下列三种固体,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0
B.将浓疏酸加人蔗糖中搅拌,观察现象证明浓疏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NaBr(s)△
冂试管上部有红棕色气体
C.将灼热的木炭投入浓硝酸中观察是否产生红棕色气体,检验浓硝酸能否氧化木炭
实验①
D.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C03溶液,除去C02中的S0,
4.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NaCl(s)A
门试管上部无象,管口
出现白雾
A.除去粗盐中含有的硫酸钙杂质
实验②
一浓1,S0
粗盐新足摄候酸钠溶液风化似溶流蒸发站品,精盐
Na,SO,(g)
产生有郝微性气味的气
B.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
体,能使品红游液褪色
试样静整清防位领溶流清加秘松酸白色沉淀不溶解一→试样已变质
实验③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知还原性:Brˉ>Cl
C.证明酸性条件H,O2的氧化性比12强
B.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知氧化性:Br2>S02
NaI溶液30%过氧化氢、移前酸淀松溶液变蓝色一→氧化性:H,0>,
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知酸性:H2S04>HCl>H,S0,
D.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心2+
D由实验可知浓硫酸具有强酸性、难挥发性、氧化性、脱水性
试祥如破氧化解溶液,溶液颜色无变化滴加氯水,溶液变红色一→溶液中含有F心+
高一化学第1页(共8页)
高一化学第2页(共8页)高一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 2.C 3.B 4.D 5.C 6.D 7.B 8.A 9.B 10.C 11.AD 12.AC 13.BC 14.B 15.AB
16.(11分)
(1)(2分)
(2)使NO充分吸收转化为HNO3(2分)
(3)(2分)
(4)(2分)
(5) 还原剂(1分)
(6) B(1分) 二氧化碳(1分)
17.(12分)
(1) 增大接触面积,使其充分溶解(1分) 盐酸 (1分) KSCN溶液(1分)
(2)Fe3+(1分)
(3)加入H2O2溶液后,溶液②由浅红色变成深红色(2分)
(4)2H++2Fe2++H2O2=2Fe3++2H2O(2分)
(5)SCN-中硫元素为-2价,具有还原性;H2O2中氧元素为-1价,具有氧化性(2分) 取少量无色溶液④于试管中,滴入足量KSCN溶液,溶液变红;或取少量无色溶液④于试管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2分)
18.(11分)(1)4:1 (1分) CaSO3、CaCO3、Ca(OH)2 (2分)
(2) (2分) CO(1分)
(3)NH+OH-NH3↑+H2O (2分)
(4) N2 (1分) NaCl(1分)
(5)c(1分)
19.(12分)(1) 7:4(1分) Fe2O3、SO2(1分)
(2)ACD(2分)
(3)2NH3 H2O+SO2=(NH4)2SO3+H2O(2分)
(4)Fe2O3+6H+=2Fe3++3H2O(2分) SiO2(1分)
(5) 2Fe3++Fe=3Fe2+(2分)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1分)
20.(14分)(1)bca(2分)
(2)B(2分) (2分)
(3)(2分) 空气中氧气、水会进入装置A中,NaNH2会与氧气、水反应(2分) (4)(2分) 偏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