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县2024届高三年级1月份教学质量检测
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准确填涂;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按照题号在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对某些蛋白质可发挥作用,在特定氨基酸位点发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参与细胞信号传递,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之间能形成氢键
B.图中所示过程可以体现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C.作为能量“通货”的ATP能参与细胞信号传递过程
D.蛋白质特定磷酸化位点的氨基酸缺失,不影响细胞信号传递
2.自噬意为自体吞噬,是真核细胞在自噬相关基因的调控下利用溶酶体降解自身细胞质蛋白和受损细胞器的过程。在鼻咽癌细胞中抑制基因NOR1的启动子呈高度甲基化状态,NOR1蛋白 含量低,而用DNA甲基化抑制剂处理后的鼻咽癌细胞,NOR1基因的表达得到恢复,自噬体囊泡难以形成,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自噬在细胞废物清除、结构重建、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B.甲基化的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转录受到抑制
C.细胞自噬作用受到相关基因调控,与细胞编程性死亡有关
D.癌细胞增殖迅速,当处于营养缺乏状态时,可通过细胞自噬获得维持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3.下列有关生命科学研究方法及结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卡尔文用 C标记的 CO 供应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暗反应中碳的转移途径
B.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是因为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都是可信的
C.科学家向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 H标记的亮氨酸,揭示了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的途径
D.格里菲思通过实验推想,认为S型死细菌中的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4.高等动物体内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两种重要的细胞分裂方式,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与有性生殖的基础。下列关于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包括染色体的复制次数
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前期均会发生联会、染色体互换
C.减数分裂Ⅱ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D.有丝分裂全过程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都有同源染色体
5.深海中生存着一种通体透明的超深渊狮子鱼。该环境具有高压、终年无光等特殊极端条件。研究发现超深渊狮子鱼与栖息于海岸岩礁的狮子鱼相比,色素、视觉相关基因大量丢失,与细胞膜稳定有关的基因也发生了变化,增强了该鱼的抗压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深渊狮子鱼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基因大量丢失属于基因突变
B.超深渊狮子鱼种群与栖息于海岸岩礁的狮子鱼种群的基因库不同,两者存在生殖隔离
C.超深渊狮子鱼个体间在争夺食物和栖息空间中相互选择,协同进化
D.超深渊狮子鱼产生的眼睛退化的突变适应环境并被保留下来
6.下列关于酒精的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用50%的酒精洗去卡诺氏液
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15%盐酸混合液进行解离
C.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无水碳酸钠提取叶绿体中光合色素
D.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进行检测
7.如图为某DNA复制的过程,其中一条子链连续复制,另一条子链先合成小片段(冈崎片段),最后由酶将这些小片段连接成一条链,图中字母表示位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c、f均表示DNA一条链的3'端,该端有一个游离的羟基
B.酶乙为DNA聚合酶,只能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加在子链酶乙的3'端
C.酶乙的作用是催化碱基对间氢键的形成
D.两条新合成的子链的碱基序列能互补配对,且(A+G)/(C+T)的值互为倒数
8.鲫鱼的骨骼肌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将丙酮酸转化为酒精,其他组织细胞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能够通过循环系统被运输到骨骼肌细胞中转化为丙酮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骨骼肌细胞产生乳酸的同时还产生二氧化碳
B.乳酸在骨骼肌细胞转化为酒精过程中有 ATP合成
C.酒精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出骨骼肌细胞
D.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或酒精的场所均是细胞质基质
9.布美他尼是一种利尿剂,它能阻断钠-钾-氯共同转运体,抑制肾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从而影响肾脏浓缩功能,利尿作用强大,因而常用于治疗组织性水肿、高血压等疾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布美他尼能促进有毒物质随尿排出,可用于抢救急性药物中毒病人
B.静脉注射布美他尼,可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布美他尼可能通过加快Na+,Cl-的排出及减少血容量来降低血压
D.布美他尼可以使尿液渗透压降低,用于治疗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的患者
10.隐花色素2(CRY2)是一种蓝光受体。对野生型和CRY2功能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在不同光周期诱导下的开花时间进行研究,结果如图,开花时茎基部叶片越多代表开花越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日照条件下CRY2不参与拟南芥开花的调控
B.相对于长日照,短日照下拟南芥开花延迟
C.长日照、22℃是最适宜拟南芥开花的条件
D.蓝光、温度都可作为信号直接调节生命活动
11.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与繁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的变异是一种普遍现象
B.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多个不同种群及其无机环境组成
C.一种当地从未分布的新杂草出现在某农田生态系统中,排挤了原有的杂草而成为主要的杂草种类,该过程属于群落演替
D.生态系统依靠正反馈调节机制实现系统的稳态
12.我国科学家利用体细胞诱导产生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并将其注射到无法发育到成体阶段的四倍体囊胚中,最终获得克隆鼠,经鉴定证实克隆鼠确实从iPS细胞发育而来,并可繁殖后代。实验流程见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使用到细胞融合、多能干细胞移植、体外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
B.四倍体囊胚由两个二倍体细胞融合发育而来,一定能发育为成体
C.小鼠iPS细胞在特定条件下,不可恢复受精卵时期的功能
D.克隆鼠的肝脏移植给黑鼠也不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
13.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施旺、施莱登运用完全归纳法得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B.果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打开瓶盖,释放酵母菌发酵产生的CO2
C.拜尔的实验在黑暗中进行是为了排除光照对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的影响
D.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测定中,在发酵过程中出现白膜可能是由于酵母菌大量增殖而引起的
14.生物科技已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修复工程可帮助受损生态系统更快恢复原有结构与功能,移栽绿植需要适应当地环境且无生物入侵危害
B.胚胎移植时需要选择合适发育时期的胚胎,这与胚胎发育中细胞分化程度及胚胎是否处于游离状态有重要关系
C.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细胞筛选,这表明产生抗体的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D.基因工程可实现同一基因在不同生物体内表达,这表明生物界在遗传物质种类及遗传密码方面具有统一性
15.基因组印记(通过甲基化实现受精卵中来自双亲的两个等位基因一个表达另一个不表达)阻碍了哺乳动物孤雌生殖的实现。某研究团队利用甲基化酶、去甲基化酶以及基因编辑技术增加了两个父系基因组印记控制区域的甲基化,以及母系控制区域的5个去甲基化,经修饰的卵母细胞经早期胚胎培养后进行胚胎移植,成功培育出可育的孤雌小鼠,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组印记导致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发生突变而不能表达
B.卵母细胞的体外培养除需加入血清等营养,还需加入干扰素
C.生育出的孤雌小鼠为只含有母系基因的单倍体小鼠
D.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孤雌小鼠的遗传多样性降低,野外生存能力下降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结构决定功能,下列选项中与“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符合的是( )
A. 水是极性分子,带电离子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B. 载体蛋白转运物质时不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C. 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保证细胞内多种反应同时进行、互不干扰
D. 染色体在分裂期结束后解螺旋成染色质,利于DNA复制和基因表达
17.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倍体无子番茄的无子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
B. 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后培育而成,其体细胞中有8个染色体组
C. 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了新物种——三倍体无子西瓜
D. 对豌豆(2N=14)的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定7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18.下图是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铁离子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1运输亚铁血红素的动力是浓度差
B.蛋白2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C.蛋白3运输Fe2+不消耗ATP,属于被动运输
D.蛋白4运输Fe2+需要消耗ATP
19. 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其包囊膜上的棘突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2)分子结合,随后包囊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病毒衣壳与遗传物质进入细胞内,完成感染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包囊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进入宿主细胞,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是相对的
B. 给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注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C. 注射利用新冠病毒表面棘突蛋白研制的疫苗后,人体可产生识别ACE2蛋白的抗体
D. 再次接触相同的新冠病毒时,抗原呈递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速度不会明显加快
2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
B.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细菌营腐生生活时是分解者,营寄生生活时是消费者
C. 生态系统的稳定存在负反馈调节
D.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进行的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生活在干旱沙漠中的仙人掌,其叶肉细胞中存在特殊的固碳模式,具体过程如图甲所示,图丙表示在密闭恒温(温度为25℃)小室内测定的a、b两种不同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分析并回答:
(
图甲
)
(1)仙人掌夜间能吸收来自大气中的CO2,通过一系列反应生成 ,并储存于液泡中,达到固定CO2的目的。但该过程中叶绿体却没有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其原因是 。
(2)白天气温升高,植物将气孔关闭以减少蒸腾作用,此时叶肉细胞中固定CO2的场所是 ,该段时间内进行光合作用的机制是 。
(3)图丙中光照强度为Z时,a、b植物制造葡萄糖速率之比为 ,对a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平均光照强度在 klx以上才能使该植物处于生长状态。若a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若将温度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则图中M点的位置理论上会向 (选填“左”“左下”、“右”或“右上”)移动。
22.Ⅰ.某XY型雌雄异株的植物,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两对基因与花色性状的关系如下图。研究人员用纯合紫花雄株与纯合蓝花雌株杂交,F1全为蓝花植株,F1杂交获得F2,表型及比例为蓝花:紫花=13:3,且紫花全为雄株。回答下列问题:
(1)A、a 和B、b两对基因的遗传 (“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判断,B、b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该种植物蓝花植株基因型有 种。
(2)将 F2中的紫花雄株与蓝花雌株随机交配,得到的F3中蓝花植株的比例为 。
Ⅱ某种性别决定为XY型的昆虫有白色、黄色和绿色三种体色,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B/b控制,已知其中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与色素形成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现用白色雄性昆虫与黄色雌性昆虫杂交,中雌性昆虫全为绿色,雄性昆虫全为黄色。让雌雄昆虫杂交,中出现三种体色。请回答:
(3)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是 (A/a或B/b),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
(4)F2中出现三种体色表现型及比例是 。
23.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通过机体各个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寒假中,小达从家中进入冰雪大世界看冰雕,环境温度下降,其下丘脑可分泌TRH,通过作用于垂体促进腺体A分泌 激素增加产热。进入一段时间后,机体的
中枢通过 (调节方式)实现产热和散热的平衡,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除A产生的激素外, 激素的释放也可使产热增加,该类激素的具体作用表现为 ,该激素产生的反射弧为 。
(2)人体感染感冒病毒后,体温一段时间内升高到39℃左右,此过程中人体产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 重吸收水,从而减少尿量。
(3)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被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该病在免疫学上属于 病。
(4)破伤风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它产生的破伤风毒素,当破伤风杆菌初次入侵时,进入机体的毒素丧失毒性主要是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 免疫发挥作用。
24. 现发现一种水鸟主要在某湖区的浅水和泥滩中栖息,以湖区的某些植物为其主要的食物来源。回答下列问题。
(1)湖区的植物、水鸟、细菌等生物成分和无机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能量流经食物链上该种水鸟的示意图如下,①、②、③表示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其中①是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
(2)若研究某植物的生态位,需要研究的方面有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该生态系统中水鸟等各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其意义是__________。
(3)若要了解湖区某季节水鸟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请围绕食物指出需调查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3点即可)。
(4)该湖区生态系统多样性具有较高的间接价值,该价值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打出2点即可)
25.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改造乳酸杆菌,将其添加于饲料中,以提高家禽养殖效率。枯草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可降解纤维素的酶,这种酶由W基因编码。为在乳酸杆菌中表达W基因,需使用图1中质粒为载体,图2为含W基因的DNA片段。
(1)采用 技术可以快速、大量获得W基因。利用该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 等作为原料和直接能源物质。
(2)启动子是 识别和结合的部位。很多启动子具有物种特异性,在图1质粒中插入W基因,其上游启动子应选择 (填写字母)。
A.枯草芽孢杆菌启动子 B.乳酸杆菌启子 C.农杆菌启动子
(3)根据图1和图2,应使用限制酶 切割图2中含W基因的DNA片段,导入质粒以获得能正确表达W基因的重组质粒。所得重组质粒转化乳酸杆菌后,使用含 的培养基筛选,以得到转入W基因的乳酸杆菌。
(4)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常用 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出降解纤维素的酶。
(5)为确定导入重组质粒的乳酸杆菌是否具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研究人员用液体培养基分别培养下表所示菌种。取部分菌液上清液测定酶活力,实验方案及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的X应为 。
菌种 酶活性相对值
乳酸杆菌 未检出
X 未检出
导入了重组质粒的乳酸杆菌 0.96林甸县2024届高三年级1月份教学质量检测生物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B D D D C D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D C D ACD ABD AB AD BC
三、非选择题:共 5 题,共 55 分。
21.除标记外,每空 1 分,共 10 分。
苹果酸 夜间没有光照,无法通过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ATP 和[H](2 分)
叶绿体基质 苹果酸分解为丙酮酸和 CO2,CO2可以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2 分)
10:7 (2 分) Y 左下方
22.除标记外,每空 1 分,共 11 分。
遵循 X 11
19/24(2 分)
B/b aaXBY×AAXbXb(2 分)
黄色∶绿色∶白色=3∶3∶2(3 分)
23.除标记外,每空 1 分,共 12 分。
(1)甲状腺 下丘脑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 肾上腺素 使肝及其他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2 分) 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
—下丘脑—传出神经—肾上腺髓质(2 分)
大于 肾小管和集合管
自身免疫
体液
24.除标记外,每空 1 分,共 11 分。
①. 水鸟的同化量 ②. 水鸟呼吸作用(细胞呼吸)散失的能量 ③. 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①. 在区域中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与其他物种的关系(2 分) ②.
有利于不同生物之间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水鸟甲的取食面积,取食种类和成分比例(3 分)
含蓄水源,固碳供氧,净化水质,调节气候,蓄洪防旱(2 分)
试卷第 1页,共 2页
25.除标记外,每空 1 分,共 11 分。
PCR 四种脱氧核苷酸、ATP(2 分)
RNA 聚合酶 B
EcoR Ⅰ、Hind Ⅲ (2 分) 氨苄青霉素
抗原-抗体杂交
导入空质粒(或“空载体”)的乳酸菌(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