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知识梳理·自主探究
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随堂集训·学业达标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素养目标
1.结合示意图,根据所学气压带、风带知识,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影响。(综合思维)
2.运用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其对气候形成的影响。(综合思维)
3.学会分析不同自然地理景观的形成与气候之间的关系。(综合思维)
知识导引
知识梳理·自主探究
一、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主要分布区 赤道及其南北两侧(赤道附近), 、刚果盆地、马来群岛是世界主要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形成原因 全年处在 的控制之下,盛行上升气流
特征 (全年皆夏,气温季节变化小,年平均气温在26 ℃左右;全年多雨,分配比较均匀,年降水量大多在2 000毫米以上)
对自然景 观的影响 ①森林高大茂密,生物种类丰富;②土壤为砖红壤;③全年高温高湿,化学风化强烈,风化壳厚度大
亚马孙平原
赤道低气压带
全年高温多雨
赤道附近都分布着热带雨林气候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东非高原虽地处赤道附近,却没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而是分布着热带草原气候。原因:地势高,气温较低,大气对流活动较弱,降水较少,不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二、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分布区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地区,欧洲大西洋沿岸、美洲太平洋沿岸等地区都属于这种气候
形成原因 全年盛行 ,受海洋暖湿空气的影响
特征 全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年变化较小;全年 ,冬雨较多,年降水量一般为700~1 000毫米)
对自然景 观的影响 ①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②叶片宽阔,夏季盛叶,冬季落叶,群落外貌上的季相更替明显;③树干和树枝皮层厚,以御冬寒
西风
湿润
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地中海气候
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
主要分布区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区,以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还分布在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沿海、南美洲智利中部、非洲南端好望角地区,以及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和西南海岸等地
形成原因 夏季受 控制,冬季受 控制
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自然景 观的影响 ①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②许多树木的叶子坚硬,叶片不大,叶面多有“蜡质层”,常覆盖茸毛,有些植物的叶子甚至退化或缩小变成刺;③森林上层乔木生长稀疏,林木也不甚高大,但林下常绿植物多,生长茂密
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风带
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暖湿多雨
[易误辨析]信风带控制地区降水普遍较少,对吗?
提示:不对。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多晴朗干燥天气,降水稀少;大陆东部因受温暖海洋上的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降水较多。
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核心归纳]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对流雨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2)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候特征
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干季受信风带控制,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两季分明
热带季风气候 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风向随季节明显转换
状元随笔 大气环流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会形成不同的气候。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成因如下图所示。
[应用体验]
读部分区域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1~3题。
1.常年受甲地附近气压带影响的区域,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甲地位于赤道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具有高温多雨的天气特点,为赤道低气压带。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的区域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B正确;热带沙漠气候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而形成的,全年炎热干燥的气候特点,A错误;热带季风气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而形成的气候类型,C错误;热带草原气候是由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D错误。
2.乙地气候特点是( )
A.炎热干燥 B.寒冷干燥
C.高温多雨 D.温和湿润
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乙地位于副热带地区,气温高;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A正确,B、C、D错误。
3.丙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A.干冷的极地东风 B.冷湿的极地东风
C.干冷的中纬西风 D.暖湿的中纬西风
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丙地位于副极地地区,由极地东风和中纬西风相遇,形成的极锋;其中极地东风来自极地地区,并由较高纬度向较低纬度运动,性质是干冷的;中纬西风是来自较低纬度大洋的,由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运动,性质是暖湿的。冷空气较重,在锋面下方,暖湿的中纬西风暖而轻,爬升到锋面上方,冷却成云致雨,因此丙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暖湿的中纬西风,D正确,A、B、C错误。
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读图,回答4~6题。
4.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存在( )
A.两种气候类型 B.三种气候类型
C.四种气候类型 D.五种气候类型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①地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②地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它们都会形成热带沙漠气候;③地和④地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交替控制,会形成地中海气候;⑤地全年受西风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故这五地最可能分属三种气候类型。
5.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
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 ②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
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 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
6.下列地点与图中数码对应可能性最大的是( )
A.惠灵顿—② B.巴黎—③
C.威尼斯—④ D.开普敦—⑤
答案:C
解析:惠灵顿、巴黎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⑤;开普敦属地中海气候,对应③或④;威尼斯属纬度较高的地中海气候,受西风控制的时间较长,对应④。
探究点二 植被与气候
[核心归纳]
植被类型 对应气候 景观特征
森林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气候 植被高大茂密,物种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常见茎花、板根等景观
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
落叶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亚寒带针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植被以松、杉为主,叶片呈针状,以抗寒抗旱
草原 热带草原 热带草原气候 湿季草原葱绿,干季草类枯黄
温带草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
荒漠 热带荒漠 热带沙漠气候 荒漠景观,植被稀疏,以旱生灌木为主,具有忍耐干旱的形态与结构
温带荒漠 温带大陆性气候 [应用体验]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静寂的恐怖,不仅仅是声音的静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这是一篇文章中对世界某地区的描述。据此完成1~3题。
1.文章中描述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
A.欧洲西部 B.非洲南部
C.中国西北部 D.马来群岛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地无明显的季节变化,且分布有植被、山地。欧洲西部气候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盛行西风的影响,不会出现“烟缕垂直地升起”,A项错误;非洲南部气候主要有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有明显的四季更替,热带草原气候区有干湿季之分,热带沙漠气候区一般降水少,植被也少,B项错误;中国西北部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植被稀少,C项错误;马来群岛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四季更替,植被覆盖率高,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多对流雨,风力微弱,会出现“烟缕垂直地升起”,D项正确。
2.“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其原因可能是( )
A.位于赤道无风带 B.雨、烟受重力作用
C.地转偏向力为零 D.受人为因素干扰
答案:A
解析:由上题可知,该地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纬度低,赤道无风带是指赤道附近南、北纬5°之间的地带,该地带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多对流雨,风力微弱,会出现“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的现象,A项正确;地转偏向力、重力作用、人为因素干扰都不是导致“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的原因,B、C、D错误。
3.推测“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
B.地处热带,全年炎热
C.地处雨林,土壤比较贫瘠
D.地处低纬,无四季变化
答案:B
解析: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说明该地没有季节变化。该地位于赤道附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A项错误;地处热带,全年气候炎热,没有明显的四季更替,B项正确;土壤肥力对季节更替无影响,C项错误;低纬度范围为0°~30°之间,包括部分温带,而温带存在季节更替,D项错误。
随堂集训·学业达标
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
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
D.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西北风
答案:A
解析:由图2中风带、风向可知,甲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图1中其位置北移,说明为北半球夏季,此时的巴西高原处于冬季,也即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草木枯黄,A正确;我国东北地区昼长夜短,B错误;北半球的密西西比河进入丰水季节,C错误;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东南信风,D错误。
2.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
B.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
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
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夏季多雨
答案:B
解析:图示乙丙丁分别为盛行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的交替控制,A错误;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B正确;丙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该地区形成极锋,降水相对较多,C错误;南亚夏季多雨是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偏转形成的西南季风的影响而成,并非丁风带的影响,D错误。
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里,树处于休眠状态,到了春天(或某些地方的雨季),树就开始生长了。新的细胞长在上一年的树轮与树皮之间。刚开始的时候,新生细胞长得比较大,形成的是“早材”,随着季节的变化,以后长出的细胞就越来越小了,较小细胞的颜色也会逐渐变深,这时形成的是“晚材”。晚材与来年长出的早材之间会形成一道明显的界线,前后两条界线之间的那部分木材,就形成了“年轮”,它是大自然的记录者。据此完成3~4题。
3.影响树木“年轮”出现宽窄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
A.风力强弱 B.水热条件
C.海拔高低 D.土壤肥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气候对植被的影响。水热条件好的年份,树木的新生细胞多,树木生长快,“年轮”就宽,相反“年轮”就窄;“年轮”与风力强弱、海拔高低、土壤肥力关系不大。故B正确。
4.在自然界,有些地区的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这些树木最有可能是(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答案:A
解析:气候季节变化大的地区,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里,树木处于休眠状态,在适合生长的季节,树木开始生长,因此形成明显的“年轮”。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树木一直在生长,所以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故A正确。
5.下图为理想大陆气候分布示意图(北半球局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其成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气候特点是 。
(2)乙区域a、b两地属同一种气候类型,但降水有差异,降水较多的地点是_____(填a或b),请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说出戊、己、庚三区域气候类型的共同成因及共同的气候特点。
(4)M为一岛屿,1月份岛屿西部的月平均气温大于0 ℃,且降水较多。试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湿润,降水均匀
b
b地受西风带控制时间较长,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较短
答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雨热同期。
答案:岛屿由于受海洋影响,冬季降温速度慢,所以1月平均气温大于0 ℃;1月,来自陆地的西北季风,经过海洋上空,湿度增大,在岛屿西部,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多。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甲地位于北纬40°~50°大陆西岸,可判断甲区域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丰富且季节分配较均匀。
第(2)题,读图可知,乙区域a、b两地都位于北纬30°~40°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由于a、b两地纬度不同,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影响的时间不同,b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较短,受西风影响时间更长,所以降水多于a地。
第(3)题,戊、己、庚三区域均位于大陆东岸,均属于季风气候,共同的气候特点是雨热同期。其中戊为温带季风气候,己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二者成因均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庚为热带季风气候,其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故三区域气候类型的共同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第(4)题,在大陆,1月0 ℃等温线大致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图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大致是35°N。M为海岛,受海洋影响大,降温速度较慢,1月平均气温高于0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M岛位于大陆东部,1月该岛盛行西北风,西北风经过海洋之后会携带大量水汽,岛屿西部为迎风坡,降水较多。
[教材活动点拨]
P67~68·活动 [参考答案]
1.亚马孙平原大部分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终年高温多雨。亚马孙平原面积广阔,南北侧为高原,西面是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平原东面向大西洋敞开,利于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从大西洋携带大量的水汽西进,受西部高大山脉阻挡,气流抬升,形成大量降水。从而形成世界上面积最大、发育最为充分和典型的热带雨林区。
2.刚果盆地位于非洲大陆内部,距海较远,且地形较为封闭,因此其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大陆性较强。马来群岛多为岛屿,陆地面积狭小,周围海域广阔,深受海洋影响,所以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海洋性较为明显。
3.亚马孙河、刚果河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较小,水位较为稳定,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流速较缓。马来群岛的河流径流量相对较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含沙量较小,无结冰期,但流速快。亚马孙河、刚果河和马来群岛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形成原因是: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以雨水补给为主,年降水量大,且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较小,导致三者径流量大、季节变化较小;热带雨林广布,水土保持能力强,含沙量较小;位于热带气候区,无结冰期。亚马孙河、刚果河和马来群岛河流水文特征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流域面积大,流经平原和盆地,地势平坦,流速缓慢;而马来群岛的河流流域面积较小,地形起伏较大,流速较快。
P69~70·活动 [参考答案]
1.虚线区域位于北纬50°到北纬60°的大陆西岸,冬季受来自海洋暖湿的盛行西风影响,且该区域东侧为高大的山脉,西风遇地形阻挡,气流抬升,多地形雨;东侧山脉阻挡来自高纬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且西侧沿海暖流又有增温增湿作用。因此,在多要素的综合作用下,虚线区域内形成了冬季气候温和多雨的特征。
2.9月中旬该区域河水的温度适宜,降水量较少,河流进入枯水期,流量较小,流速较慢,鲑鱼洄游阻力较小,利于其洄游到河流上游。
3.人类过度的商业性采伐破坏了柯莫德熊生存的环境,导致栖息地减少;鲑鱼洄游减少,食物数量减少;人类过度猎杀;等等。完善并落实法律;设立自然保护区;禁止砍伐森林,恢复生态环境;禁止猎杀柯莫德熊;等等。
P73~74·活动 [参考答案]
1.三幅植被景观均位于温带地区,其景观特征的差异主要是降水量不同所致。
2.(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 ⑩⑨⑦⑧⑤⑥①④③②
(2)略。
(3)气候的形成除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受到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的影响。例如在地形因素的作用下,高大的山地或高原形成高原山地气候;在洋流的作用下,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延伸到了北极圈以北地区;在海陆位置因素的作用下,中亚、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形成了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地形和暖流等作用下,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等纬度相对较高的地方出现了热带雨林气候。(共68张PPT)
第三节 天气系统
知识梳理·自主探究
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随堂集训·学业达标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素养目标
1.理解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形成及对天气的影响。(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理解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的形成及对天气的影响。(综合思维)
3.学会判读锋面气旋图。
4.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地理实践力)
知识导引
知识梳理·自主探究
一、锋与天气
1.相关概念
(1)气团
①概念: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
围内,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相对均匀的 。
②分类: 和 。如图中A表示冷气团,B表示 气团。
(2)锋面:冷暖气团的 叫作锋面。
(3)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作锋线。如图中字母 所示。
(4)锋: 的统称。
天气特征:锋面两侧空气的 、 、 都有明显的差异,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现象。
大团空气
冷气团
暖气团
暖
交界面
C
锋面和锋线
温度
湿度
气压
暖气团的温度不一定比冷气团温度高。冷暖气团的分类是根据气团与其经过地区的热力差异来确定的,暖气团比所经地区温度高,如从低纬移向高纬的气团;冷气团比所经地区的温度低,如从高纬移向低纬的气团。
2.锋的分类及其天气
(1)冷锋
①概念: 主动向 移动的锋。
②降水原理:冷气团的前缘插入暖气团的下面,使暖气团 ,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云致雨。
冷气团
暖气团
被迫抬升
③天气特征
气温
气压
雨、雪
④对我国的影响
主要季节 夏季、冬季
典型天气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锋面雨
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就是冷锋南下时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2)暖锋
①概念: 主动向 移动的锋。
②降水原理: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水汽冷却凝结产生云、雨等天气。
③天气特征
暖气团
冷气团
气温
气压
连续性
(3)准静止锋
①概念:冷暖气团势力 ,或遇 阻挡,锋面移动幅度很小的锋。
②天气特征
相当
地形
阴雨连绵
③典型案例
锋面 时间 成因 出现地区 天气
江淮准静止锋 初夏 冷暖气团 势均力敌 长江中下游地区 持续一个月左右的 天气
准静止锋 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 南下冷空气遇云贵高原阻挡 昆明和贵阳之间 给 等地带来持续的阴雨天气
梅雨
昆明
贵阳
特别提醒:①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
②明显的暖锋在我国出现得较少,大多伴随着气旋出现。冬、秋季一般出现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
二、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
1.内涵:低气压或 ,高气压或 ,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
(1)低气压与高气压:是对天气系统 状况的描述。
(2)气旋与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 状况的描述。
2.低气压与高气压
(1)低气压: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 四周气压的区域。
(2)高气压: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 四周气压的区域。
气旋
反气旋
气压分布
气流
低于
高于
3.低气压(气旋)与天气
气流运动状况 (近地面)水平气流 由四周向 辐合。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 垂直气流 旋转_____ 天气状况 形成原因 空气上升,温度 ,其中所含水汽凝结成云和雨 特征 常出现 天气 举例 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生成地 西北太平洋
生消规律 受洋面水热补给,一般会不断加强,登陆后会逐渐减弱
发生季节 夏秋季节
中心
上升
降低
阴雨
4.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
气流运动状况 (近地面)水平气流 由 向四周辐散。北半球呈 方向,南半球呈 方向
垂直气流 以 为主
天气状况 形成原因 空气下沉,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
特征 多 天气
举例 秋季 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出现的 天气
中心
顺时针
逆时针
下沉
晴朗
秋高气爽
“东暖西冷”——气旋东侧为暖锋,西侧为冷锋;“前暖后冷”——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
三、锋面气旋
1.概念:气旋常常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2.分布:经常出现在 地区。
3.特点:从平面看,北半球锋面气旋气流呈 方向旋转,中心气压最低,自中心向前方伸展出一条暖锋(乙),向后方伸展出一条冷锋(甲)。A处为暖空气,B、C处为冷空气。
中纬
逆时针
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锋与天气
[核心归纳]
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的比较
比较项目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锋面剖面示意图
锋面符号 冷气团 暖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冷气团 暖气团
气团位置 冷气团在锋下,暖气团在锋上(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 锋面坡度 较大 较小 很小
降水区的位置
天气特征 过境时 云层增厚,出现大风和雨、雪天气 云层加厚,连续性降水 降水强度小,阴雨连绵的天气
慢行冷锋:连续性降水 快行冷锋:狂风暴雨或沙尘暴天气 过境后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
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 ①北方夏季的暴雨 ②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 ③冬季暴发的寒潮 ④一场秋雨一场寒 ①华南地区:春暖多晴,春寒雨起 ②一场春雨一场暖 ①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②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
状元随笔 冬、夏季影响我国的气团及该气团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我国冬季受形成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的大陆气团影响,天气寒冷干燥。
我国夏季受形成于副热带太平洋上的热带海洋气团和来自印度洋的赤道气团的控制,水汽丰足,雨量充沛。
确定锋面雨带位置的方法
关键是理解“锋前”和“锋后”中“前”和“后”的含义。“前”“后”既相对于锋面移动的方向而言,也相对于锋线(锋面与地面的交线)而言。也可以这样来记,无论是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多在冷气团一侧。
特别提醒
冷锋和暖锋的判断方法
(1)看符号
利用符号确定锋面运动的方向:符号所指方向为锋面前进方向。
(2)看冷气团运动方向
若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
(3)看锋面坡度
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陡;而暖气团运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缓。
(4)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不论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主要在冷气团控制范围内。
(5)气象资料图判断法
[应用体验]
读锋面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甲、图乙所示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甲为暖锋,图乙为冷锋
B.图甲为冷锋,图乙为暖锋
C.图甲、图乙均为暖锋
D.图甲、图乙均为冷锋
答案:B
解析:图甲中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故图甲为冷锋;图乙中冷气团被迫后退,故图乙为暖锋。
2.两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后,出现的共同天气现象是( )
A.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B.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C.连续性降水 D.天气转晴
答案:D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甲所示天气系统为冷锋,图乙所示天气系统为暖锋。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取代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取代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故两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后,出现的共同天气现象是天气转晴。
读“昆明准静止锋图”,完成3~4题。
3.此锋面形成的季节及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 )
A.冬季——大雪纷飞 B.夏季——暴风骤雨
C.夏季——晴空万里 D.冬季——阴雨冷湿
答案:D
解析:昆明准静止锋形成于冬季,是南下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相遇形成锋面,受云贵高原阻滞而形成,贵阳位于锋面的冷空气一侧,气温较低,多阴雨天气,贵州属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大雪纷飞的概率不大。故D正确,A、B、C错。
4.据图分析昆明准静止锋的成因主要是( )
A.暖气团势力强 B.冷气团势力强
C.地形影响 D.海陆位置影响
答案:C
解析:由于昆明准静止锋形成于冬季,冬季不是暖气团势力强盛的季节,A错;源地位于西伯利亚的冷空气经过长途跋涉,到达我国南方地区时,冷空气已经势力减弱,B错;据图可知昆明准静止锋为冬季北方冷空气南下,遇云贵高原地形阻挡而形成,因此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形,故C正确;准静止锋与海陆位置无关,D错。
探究点二 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
[核心归纳]
1.气旋和反气旋
气旋和反气旋是相对气流运动状况而言的,是大气运动的常见形式,也是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其特点比较如下:
类型 项目 气旋 反气旋
气压状况 低气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 高气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
水平气流 北半球 低空逆时针辐合,高空顺时针辐散 低空顺时针辐散,高空逆时针辐合
南半球 低空顺时针辐合,高空逆时针辐散 低空逆时针辐散,高空顺时针辐合
垂直气流 上升 下沉
天气状况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示意图(北半球)
我国典型的天气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 长江流域七八月份的伏旱,冬季暴发的寒潮,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2.锋面气旋
(1)锋面气旋的平面结构(以北半球为例)。
(2)经常出现的地带:中纬地区。
(3)锋面气旋系统影响下的天气:一般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在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3.锋面气旋的判读方法(以北半球为例)
3.锋面气旋的判读方法(以北半球为例)
(1)锋面位置的判断: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AB和CD处。
(2)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F、G处为偏北风,E、H处为偏南风。
(3)锋面类型及移动:图中F、G处都在锋面的北侧(纬度较高的地区),为冷气团。E、H则相反,为暖气团。根据图中E、F、G、H各处的风向及冷暖气团的性质,可确定AB为冷锋,CD为暖锋。而且还可确定,锋面应随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
(4)天气特点:由图中可知,CD为暖锋,故在锋前G处等地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AB为冷锋,故在锋后F处等地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状元随笔 手势判断气旋与反气旋
(1)北半球气旋:右手大拇指朝上(表示垂直上升气流),四手指半握(则为逆时针方向)。
北半球反气旋:右手大拇指朝下(表示垂直下沉气流),四手指半握(则为顺时针方向),如图所示:
(2)南半球气旋:左手大拇指朝上(表示垂直上升气流),四手指半握(则为顺时针方向)。
南半球反气旋:左手大拇指朝下(表示垂直下沉气流),四手指半握(则为逆时针方向)。
[应用体验]
读某区域高空“500百帕等压面海拔高度(单位:米)分布图”,完成1~2题。
1.若A地近地面吹东风,则该天气系统为( )
A.北半球的反气旋 B.南半球的气旋
C.北半球的气旋 D.南半球的反气旋
答案:B
解析:读500百帕等压面海拔高度(单位:米)分布图,图示高空等压面中间高、四周低,等压面向上凸起,表明在高空同一水平面上中心气压高,周围低,形成高气压中心,高空和近地面气压形势往往相反,所以对应的近地面就是低气压中心,即气旋天气系统,由此排除A、D;若A地近地面吹东风,风向相对A地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偏转,该气旋天气系统则位于南半球,B符合题意,排除C。
2.当该类天气系统控制亚洲大陆时( )
A.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南移
B.北京寒冷干燥
C.北极处于极昼到极夜过渡时期
D.上海盛行东南风
答案:D
解析:根据前题判断可知,图示天气系统为低气压,当低气压控制亚洲大陆时,表明亚洲受热低压控制,则北半球是夏季。北半球夏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应北移,A错误;北半球夏季,北京受夏季风影响,形成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B错误;北半球夏季,直射点在北半球,北极附近应处于极昼时期,北极处于极昼到极夜过渡时期应是北半球的秋季,C错误;上海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夏季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当地的夏季风主要是东南季风,D正确。
如图为南半球的锋面气旋天气系统示意图,图中甲地位于低压中心。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四地受暖气团控制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解析:在锋面气旋中,低压槽线是冷、暖气团的分界线,因该锋面气旋位于南半球,南部为冷气团,北部为暖气团。故受暖气团控制的是①③。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盛行下沉气流
B.②地吹偏北风
C.③地吹偏北风
D.③地出现连续性降水
答案:C
解析:甲地位于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A项错误;南半球气旋呈顺时针方向运动,②地吹偏南风,③地吹偏北风,B项错误,C项正确;锋面系统中降水主要在冷气团一侧,②④降水多,D项错误。
随堂集训·学业达标
2021年11月25日早晨,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天空出现“阴阳天”景观,陆地一边是蔚蓝的天空,大海一边则是阴沉沉的乌云,云层分界十分明显,好像给天空盖上了半层薄被。下图示意“阴阳天”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阴阳天”景观形成的原因是( )
A.海洋污染严重 B.冷暖空气交锋
C.城市污染严重 D.海陆气温差异
答案:B
解析:“阴阳天”这种现象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此时处于秋末,冷空气势力增强,造成冷锋过境,陆上来的干冷气流与海洋上暖湿气流在高空狭路相逢,发生正面对峙的结果,因此B正确;污染严重时,一般会形成雾霾天气,能见度低,不会出现蔚蓝的晴朗天空和乌云密布,因此A、C错误;至于海陆气温差异,对该景观形成没什么影响,排除D。
2.此时该市陆地的大气状况为( )
A.干冷 B.湿冷
C.暖湿 D.干热
答案:A
解析:由于“阴阳天”景观是由于冷锋过境造成的,陆地上此时受冷空气影响,天气状况是晴朗的,所以推断此时陆地上大气状况是又干又冷的冷气团控制。因此A正确,排除其他三个选项。
2021年12月23日至26日,入冬后最强寒潮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此轮寒潮呈现移动速度快、降温剧烈、大风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天气现象的成因与本次强冷空气活动成因相同的是( )
A.华南地区的“清明时节雨纷纷”
B.贵阳冬季的“天无三日晴”
C.北方地区的“天雨新晴,北风寒彻”
D.江南地区的“黄梅时节家家雨”
答案:C
解析:寒潮的实质是冷锋过境。华南地区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是暖锋过境;贵阳冬季的“天无三日晴”是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北方地区的“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冷锋过境;江南地区的“黄梅时节家家雨”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C正确,A、B、D错误。
4.“锋前增温”是指冷空气来临前气温异常偏高现象,锋前增温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
A.暖气团聚集增温 B.暖气团受热抬升
C.冷气团势力较弱 D.冷气团被迫抬升
答案:A
解析:“锋前增温”是指冷空气来临前气温异常偏高现象,据以上材料信息可知,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移动,所以这里的锋是冷锋。冷空气来临前,冷锋锋面前方,为暖湿气流控制,随着冷锋逼近,冷空气把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暖气团迅速挤压到狭窄区域聚集增温,导致气温异常偏高,A正确。冷锋过境时,暖气团被迫抬升,不是受热抬升,B、D错误。冷空气来临,意味着冷气团主动向前移动,表明其势力较强,C错误。
下表为2021年11月4日北京市气象局发布的天气预报信息。读下表,完成5~6题。
北京地区 11月5日 11月6日 11月7日 11月8日
白天(℃) 17 14 2 6
晚上(℃) 6 1 -3 -2
天气 多云 雨 雪 晴
5.表中所示时段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为( )
A.气旋 B.暖锋
C.反气旋 D.冷锋
答案:D
解析:由表中天气预报信息可知,北京将经历雨、雪天气,并且伴随着较大幅度的降温过程,而此时又处于深秋季节,故该时段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为冷锋,D正确;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故B错;气旋过境时,气温的变化幅度不大,A错;反气旋控制时,天气晴朗,C错。
6.下列推测比较合理的是( )
A.5日洗车指数小 B.6~7日大气质量较差
C.6~7日天气系统过境 D.8日大气逆辐射较强
答案:C
解析:洗车指数是指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广大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建议。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由表中天气预报信息可知,未来48小时(6~7日)北京将经历雨、雪天气,故5日洗车指数大,A错;由于6~7日将经历雨、雪天气,降水过程中,由于大气中尘埃可作为水汽的凝结核,降落至地面,空气清新,大气质量变好,B错;由于6~7日将经历雨、雪天气,故6~7日天气系统过境,C正确;8日天气转晴,云量减少,大气逆辐射较弱,D错。
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12月1日下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受西西伯利亚南下东移的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2月3日午后到4日夜间新疆北疆、东疆将出现入冬以来首次寒潮天气,局部地区会出现大雪、大风和剧烈降温天气,各地各部门和公众一定要做好防寒准备。
材料二 天气系统示意图
(1)受此次强冷空气影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分地区的主要风向为 风,造成此次北疆、东疆剧烈降温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 图(填字母),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北疆、东疆的天气状况将发生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亚欧大陆上形成A天气系统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风,其成因是: 。该盛行风给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带来 天气。
(3)若图中A天气系统形成于西北太平洋,并得到强烈发展时,会给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带来什么天气?
西北(偏北)
C
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好
东南(偏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高温多雨天气
答案:狂风暴雨天气。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中新疆受西伯利亚南下东移的强冷空气影响,可知新疆大部分地区的主要风向为西北(偏北)风。材料二中A表示低压,B表示高压,C表示冷锋,D表示暖锋;寒潮是一种快行冷锋,图C与之相符。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第(2)题,图A所示为低压系统,亚欧大陆上被低压控制,应为夏季;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东亚地区季风形成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
第(3)题,图A所示为低压系统,如果形成于西北太平洋,并得到强烈发展时,则为台风,台风过境会带来狂风暴雨天气。
[教材活动点拨]
P78~79·活动 [参考答案]
1.(1)
项目 时段 冷锋 暖锋
天气特征 过境前 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 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
过境时 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温、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2)冷锋的降水区域主要在锋线之后的冷气团一侧,暖锋的降水区域主要在锋线之前的冷气团一侧。
(3)两图中均会出现逆温现象。因为当冷暖气团相遇出现锋面时,暖空气会沿锋面向上运动,运移到冷空气之上,形成上暖下冷的形势,如果锋面上下冷暖空气的温度差较大,则形成逆温现象。这种现象一般会出现在冷锋锋线后和暖锋锋线前。
2.(1)冷锋。依据: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
(2)次日14时前一段时间,云层逐渐增厚,风速逐渐增大;次日14时左右,冷锋过境,出现雨、雪天气;冷锋过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3)气温突然下降,对老人和婴幼儿不利,易患感冒、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故儿科、内科门诊的就诊人数会增加。冷锋过境气压变化大,易造成脑溢血等,故神经内科或脑外科的就诊人数会增加。
P82·活动 [参考答案]
1.绘图略。
项目 气旋 反气旋
气流运动状况 水平方向 北半球 逆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旋转流入 顺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旋转流出
南半球 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旋转流入 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旋转流出
垂直方向 上升 下沉
风向 北半球 东部 偏南风 偏北风
西部 偏北风 偏南风
南半球 东部 偏北风 偏南风
西部 偏南风 偏北风
2.气旋东部吹偏南风,北上与冷空气相遇形成暖锋,气旋西部吹偏北风,南下与暖空气相遇形成冷锋。由于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是锋面上气流上升更为强烈,故锋面的东部、西部往往会产生云、雨,甚至造成暴雨、雷雨、大风等天气。而气旋中心的气流由于做上升运动,故形成阴雨天气。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风力小。东侧吹偏北风,气温相对较低,天气晴朗;西侧吹偏南风,气温相对较高,天气晴朗。
3.(1)7~8月,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多晴朗天气,气温高,蒸发旺盛,形成伏旱。每年秋季,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受高压(反气旋)控制,降水少,晴朗天气多,出现“秋高气爽”的现象。
(2)冬季,欧亚大陆上形成高压中心,尤以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最为强大,而我国东北、华北地区主要位于高压中心的东部及东南部,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吹西北季风;而我国江南地区主要位于高压中心的南部,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吹东北季风。
4.(1)画图略(在图中找到高压中心、低压中心,按照提示绘制即可)。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冷锋系统、暖锋系统、锋面气旋系统等。
(3)甲为阴雨天气,甲云团比较浓厚,位于冷锋中冷气团一侧;乙为阴雨天气,乙云量较多,位于锋面气旋中心附近;丙为晴朗天气,丙无明显云团,位于高压脊附近;丁为阴雨天气,丁云量多,位于暖锋中冷气团一侧。(共37张PPT)
第1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
知识梳理·自主探究
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随堂集训·学业达标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素养目标
1.理解风的形成。(综合思维)
2.结合等压线图判断风向和风力的大小。(地理实践力)
知识导引
知识梳理·自主探究
1.概念
(1)气压梯度:是指单位距离间的________。气压梯度大小决定风力的强弱。
(2)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存在着________,产生促使大气由________流向________的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力。
(3)风:空气的________形成风。
2.作用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_____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_______,此力是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
(3)摩擦力:方向与风向_____,大小与距离地面高度成反比,高空可忽略不计。
气压差
气压梯度
高气压区
低气压区
水平运动
垂直
低压
相反
3.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以北半球为例)
图示 受力状况 风向
理想风向 只受F(____________)影响 垂直于______指向______
高空风向 受F和P(_________)共同影响 与等压线____
近地面风向 受F、P和f(_______)共同影响 与等压线之间成一______
水平气压梯度力
等压线
低压
地转偏向力
平行
摩擦力
夹角
借助手势快速判断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用右手定则,南半球用左手定则,手心向着自己,四个手指伸直的方向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拇指伸直的方向代表地转偏向力的方向,食指偏向大拇指的方向就代表风向。
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风的形成
[核心归纳]
1.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力
大气的水平运动主要受三种力的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它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三种力的特征及其对风的影响见下表。
作用力 方向 大小 对风的影响 风速 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一般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 始终与风向垂直 随纬度升高而增大 不影响风速的大小 北半球风向右偏,南半球风向左偏
摩擦力 始终与风向相反 下垫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 使风速减小 与其他两力共同作用,使风向斜穿等压线
2.风的形成
(1)大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大气受到的作用力不同,风向也就有差别。如下图所示:
(2)不同高度的风的受力状况和风向
风的类型 作用力 风的受力及风向(北半球) 名称 方向 受力分析 风向
高空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受两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地转偏向力 垂直于风向
近地面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 受三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 垂直于风向 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 状元随笔 风压定律
(1)高空的空气主要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因此空气流动方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如果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则高压在右方、低压在左方。如下图所示。
(2)由于近地面大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该处的大气最终沿斜交于等压线的方向运动。如果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则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某同学在图中A点处,绘出了近地面的风向和风的受力情况。图中P是______________,F是__________,f是________,V是________。
(2)一般摩擦力的影响可达离地面1 500米左右的高度,在这个范围内的风向______等压线。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______。
(3)越往高空,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_____。
(4)风速随高度增加而______。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
斜穿
越大
越小
增大
解析:风向的判断可用右手判别法确定。风的受力情况: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并指向右侧;摩擦力与风向相反。
探究点二 风向和风速的判读
[核心归纳]
1.风向表示方法
2.在等压线图中判断风向和风速
①判断风向:如图(以北半球为例)
第一步:定水平气压梯度力。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该点的切线,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定地转偏向力。分清图示是哪个半球,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若是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若是南半球,风向向左偏。
第三步:定最终风向:
a.近地面:在三力作用下,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呈一定夹角(30°~45°)。
b.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按以上步骤绘出的风向(绘成实线箭头)如下:
②判断风速
a.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反之,等压线稀疏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速小。
b.相同图幅、相同等压距的地图相比,比例尺越大,表示单位距离间的等压线就越密集,则风力越大;反之,比例尺越小,则风力就越小。
c.相同图幅、相同比例尺的地图相比,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数值差越小,风力就越小。
d.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的情况下,摩擦力越小,风速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如海面上的风力大于沿海陆地、内陆荒漠地区的风力大于绿洲。
状元随笔 ①一般摩擦力的影响可达离地面1 500米左右的高空,在这范围内的风向都斜穿等压线,摩擦力愈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摩擦力愈小,其夹角愈小。风速则随高度增加而加大。②陆地表面和海洋表面的摩擦力不同,陆地摩擦力大,海洋摩擦力小,所以在相同的气压条件下,陆地表面的风与等压线间的夹角大,风速小;海洋表面的风与等压线的夹角小,风速大。
[应用体验]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压线分布图中风向的判断和风力大小的比较。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风向应该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右偏而形成,而水平气压梯度力应由高压指向低压,所以图中③正确。
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表明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就越大。从图中四处看,③处等压线最密集。
随堂集训·学业达标
1.下列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等压线越密集,表明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
B.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
C.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相反
D.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等压线垂直并指向低压
答案:D
解析: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它决定风力的大小和方向,其方向始终与等压线垂直并指向低压,D选项正确。
2.下图四个箭头中,正确反映南半球风向的是( )
答案:B
解析:看清高压区与低压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从高压吹向低压,所以可排除C、D。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转,所以排除A,B正确。
3.下图示意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飞机左侧是高压,可以判断 ( )
A.飞机顺风飞行 B.飞机逆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 D.风从南侧吹来
答案:B
解析:高空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和等压线平行。据图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风向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最终偏转至与等压线平行,即风由西向东吹,由此可知该飞机逆风飞行。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读图,完成4~5题。
4.若图示为北半球,P1>P2,则O点风向为( )
A.④或⑤ B.③或④
C.⑥或⑦ D.⑤或⑥
答案:B
解析:图示为北半球,P1>P2,由此可知O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P1指向P2,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根据近地面的风斜穿等压线,高空的风与等压线平行的规律,因此O点风向为③或④,B正确。
5.若图示为高空等压面,P1<P2,则O点风向为( )
A.③或⑦ B.①或⑧
C.⑦或⑧ D.②或③
答案:A
解析:图示为高空等压面,P1<P2,由此可知O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P2指向P1,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再根据高空的风与等压线平行的规律,因此O点的风向为③或⑦,A正确。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甲处箭头表示甲点空气运动及受力情况。据此完成6~7题。
6.图中A、B、C、D四个箭头表示风向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据图可知,A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为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也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故C为风向,图示为南半球,则D为地转偏向力,B与风向相反为摩擦力。综合上述分析,C正确,A、B、D错误。
7.图中甲、乙、丙、丁四处风速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解析:图中丁处的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速最大,D正确;与丁处相比,甲、乙、丙三处的等压线较稀疏,风速较小,A、B、C错误。
[教材活动点拨]
P57·活动 [参考答案]
1.将等高线看作等压线,阶梯坡度好比气压梯度。(言之有理即可)
2.(1)风力最大的是②。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等压线密度与风力呈正相关);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作切线),风向为东北风(绘图略)。
(2)风力最大的是C处。理由是等压线较为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向为偏南风(绘图略)。(共29张PPT)
第2课时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知识梳理·自主探究
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随堂集训·学业达标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素养目标
1.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综合思维)
2.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综合思维)
3.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区域认知)
知识导引
知识梳理·自主探究
1.大气环流
(1)概念: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 称为大气环流。
(2)意义: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某一地区输送到其他地区,调节了 之间、 之间的水热分布,对各地的 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3)理想状况下( 、 、 ),赤道与极地间形成的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
高低纬度
海陆
天气
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
地球静止不动
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1.气压带的位置大体上位于0 °、南北纬30 °、南北纬60 °、南北纬90 °共七条纬线附近,两个气压带之间就是风带。
2.在赤道、南北纬30 °和60 °地区都没有风,是因为它们是气压带,只盛行上升和下沉气流。
2.三圈环流
(1)形成原因: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 。
(2)组成:①为 ,②为 ,③为 。
地转偏向力
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3.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
(1)七个气压带:A为 (1个),G为极地高气压带(2个),C为 (2个),E为 (2个)。
(2)六个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东北
西南
东北
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探究点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核心归纳]
1.地球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三抓”
(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全球气压带形成的原因是不同的。气压带形成有两大原因:热力原因和动力原因。
①热力原因: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膨胀上升或收缩下沉,从而导致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或高气压。例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
②动力原因:气流运动造成空气在一定区域内辐合或辐散,从而导致气压发生变化。例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
(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
①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和极点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
②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③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常涉及的局部图和变式图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模式图的判读
气压带、风带模式图是建立在假设地球
表面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原因只有
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判读技巧
[应用体验]
如图为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名称正确的是( )
A.a为东北信风带
B.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C.c为东南信风带
D.d为极地东风带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a为东南信风带,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为盛行西风带,d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2)下列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空气受热膨胀形成的
B.极地高气压带是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
C.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相遇
D.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固定不变
答案:B
解析: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暖气流抬升,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是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
随堂集训·学业达标
下面四幅图为某地近地面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四个风带位于北半球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图中①风带和④风带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相比向右偏转,该风带位于北半球;②风带和③风带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相比向左偏转,该风带位于南半球,A正确,B、C、D错误。
2.四个风带中信风带有(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北半球的信风为东北信风,南半球的信风为东南信风。图中②④位于60°附近,不属于低纬地区,②④错误,A、B、D错误。①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③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因此四个风带中信风带有①③,C正确。
3.①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①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③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①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A正确。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极地东风带与西风带之间;极地高气压带位于两极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信风带与西风带之间,B、C、D错误。
如图中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箭头表示大气环流的方向。读图,完成4~5题。
4.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环流圈为高纬度环流圈
B.该环流圈为低纬度环流圈
C.甲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乙地为赤道低气压带
答案:C
解析:甲地纬度低于乙地,且甲地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乙地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可判断甲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乙地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5.若南半球出现类似下图的环流,下列模拟绘制的甲气压带两侧风带的分布,正确的是 ( )
答案:C
解析:甲气压带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两侧风带为东南信风带和盛行西风带(西北风),③符合。
[教材活动点拨]
P58·活动 [参考答案]
1.见下图。
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闭合环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不能维持。以北半球为例,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南风逐渐向右偏转成西南风,到达北纬30°附近上空时,风向偏转成了西风。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不能再继续北流。赤道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但又不能继续北进,便在北纬30°附近积聚下沉,赤道与极地之间的闭合环流被破坏而难以维持。在地球表面会呈现出三圈环流态势。
P59·活动 [参考答案]
1.如下图所示。
窍门略。
2.(1)
(2)略。(共40张PPT)
第3课时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知识梳理·自主探究
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随堂集训·学业达标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素养目标
1.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综合思维)
2.理解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综合思维)
3.学会判断不同季节东亚和南亚地区季风环流的特点及性质。(区域认知)
知识导引
知识梳理·自主探究
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规律:气压带、风带随 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 移,冬季 移。
太阳直射点
北
南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1)北半球
①冬季:北半球的 气压带被大陆上的高气压所切断,尤以 (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控制范围最广,这就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
②夏季:北半球的 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低气压所切断,其中 (又称印度低压)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
(2)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的纬向分布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 分布。
副极地低
亚洲高压
副热带高
亚洲低压
带状
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也会随之移动。两者的关系:
1.移动方向一致。
2.移动幅度和范围:气压带和风带小于太阳直射点。
3.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3.季风环流
(1)季风: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2)因素: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3)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4)亚洲的季风环流
地区 东亚 东南亚、南亚
冬季 季风 ① 季风 ② 季风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 季风 ③ 季风 ④ 季风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亚洲东部
西北
东北
东南
西南
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核心归纳]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
状元随笔 利用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判断季节
①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中的判断:
气压带未偏移时,各气压带的中心线与相应纬度是重合的(如图中a),气压带发生偏移时判断可依据气压带中心线与相应纬度的位置,如图中b,气压带偏向对应纬度南侧,即南半球的高纬,则相应季节是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
②在大气环流示意图中的判断:
气压带、风带未偏移时,在纬度0 °、30 °、60 °、90 °气流分别上升、下沉、上升、下沉,可依据垂直气流对应位置的变化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方向,进而判断出季节。如下图所示,垂直气流对应位置向对应纬度北侧偏移,对应季节是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
[应用体验]
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回答1~2题。
1.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②气压带位于30°S附近,所以该气压带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该气压带此日南移至30°S以南,由此判断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故该日北半球正处于冬季。
2.①气压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分别为( )
A.下沉 热干
B.上升 暖湿
C.由高纬流向低纬 冷干
D.由高纬流向低纬 暖湿
答案:B
解析:①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气流性质为暖湿。
探究点二 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
[核心归纳]
1.1月、7月大气活动中心分布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月份和7月份海洋和陆地气压中心在改变。
几个气压中心列表比较:
气压中心 分布 原因 特征 存在季节
亚洲低压 亚洲大陆 热力因素 热低压 夏季
夏威夷高压 北太平洋 动力因素 热高压 全年存在,夏季势力强
亚速尔高压 北大西洋 亚洲高压 亚洲大陆 热力因素 冷高压 冬季
阿留申低压 北太平洋 动力因素 冷低压 全年存在,冬季势力强
冰岛低压 北大西洋 [高效记忆] 南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的差异
2.季风环流
(1)概念: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季风。全球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
(2)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如下图所示:
(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比较
原因 冬季风 夏季风 分布地区 冬夏季风比较
源地 风向 性质 源地 风向 性质 东亚季风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西伯利亚、蒙古 西北风 寒冷干燥 副热带太平洋 东南风 温暖湿润 我国东部、日本、朝鲜半岛等地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南亚季风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和气压带 风带的季 节移动 西伯利亚、蒙古 东北风 低温干燥 赤道附近印度洋 西南风 高温多雨 印度半岛、我国西南 等地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状元随笔 东亚冬季风势力比夏季风强,南亚夏季风势力比冬季风强。
①东亚季风区冬季时由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与阿留申低压形成的气压梯度极大,远大于夏季由夏威夷高压与亚洲低压形成的气压梯度,因而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
②南亚季风区冬季时因远离冬季风的源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并且有青藏高原等高大地形区的阻挡作用,再加上陆地面积狭小,又处于低纬,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已不十分显著,因此冬季风势力较弱;夏季,亚洲低压中心就位于印度北部,与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之间形成明显的气压梯度,气流又来自广大的热带洋面,高温潮湿很不稳定,因而形成强盛的夏季风。
[应用体验]
1.当亚欧大陆被大陆高气压控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热低压切断
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冷高压切断
C.此时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
D.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
答案:B
解析:当亚欧大陆被大陆高气压控制时正处于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冷高压切断,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
如图为某月世界局部地区的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此季节,图中①处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澳大利亚大陆为高气压,此时应为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的夏季,①处盛行东南风。
3.此季节,图中②处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气压差异
B.赤道低气压与亚洲低气压之间的气压差异
C.大西洋与亚欧大陆之间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答案:D
解析:南亚夏季的西南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共同作用形成的。该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形成②处的西南季风,由印度洋吹向亚欧大陆。
随堂集训·学业达标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各序号( )
A.①的形成为热力作用 B.③影响下多阴雨天气
C.④以暖湿气流为主 D.极锋由⑤⑥交汇形成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①地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气温高,气流受热上升,A正确。③地位于30°N以北,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B错误。④地位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吹东北信风,以暖干气流为主,C错误。极锋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交汇而成,D错误。
2.出现图示环流状况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 )
A.草长莺飞二月天 B.黄梅时节家家雨
C.秋雨梧桐叶落时 D.忽如一夜春风来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此时为北半球夏季。“草长莺飞二月天”出现在春季,A错误。“黄梅时节家家雨”出现在6月份,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梅雨天气,B正确。“秋雨梧桐叶落时”出现在秋季,C错误。“忽如一夜春风来”出现在春季,D错误。
3.推测气流②风向的变化过程( )
A.西风——偏西风——西北风——北风
B.北风——偏北风——东北风——东风
C.东风——偏东风——东南风——南风
D.南风——偏南风——西南风——西风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气流②为北半球低纬度高空气流。①气流上升到高空,在高空形成高压后部分气流(即气流②)向北半球中纬度流去,即由南向北流动,此时为南风。在运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不断向右偏转形成偏南风、西南风,最终偏转达到90°形成西风,D正确。气流②最初由南向北流动,为南风,排除A、B、C选项。
如图,图中圆柱为气压柱。据此完成4~5题。
4.关于a、b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表示冬季、高气压
B.图b表示冬季、低气压
C.图a表示夏季、低气压
D.图b表示夏季、高气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北半球高、低气压中心的分布。图a在副极地低气压带附近出现高气压中心,故为冬季。图b在副热带高气压带附近出现低气压中心,故为夏季。A正确。
5.a图中因气压变化切断的气压带是( )
A.极地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北半球气压带的判读。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流下沉,在蒙古—西伯利亚附近形成一个高气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夏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流上升,在印度半岛附近形成一个低气压中心,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B正确。
6.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 季。此时 气压带被切断,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里。
(2)半年后,A处盛行 风(填风向),该盛行风的性质是 。
(3)季风环流使我国东部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4)南亚地区西南季风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
副热带高
西北
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北半球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后向右偏形成西南风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盛行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北半球的夏季,由于陆地增温快,亚欧大陆上形成低压,低压中心在印度半岛北部,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使高压留在海洋上。
第(2)题,据上题分析,图示季节为夏季,半年后为冬季,亚洲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A处吹西北风,来自亚洲高压,所以性质是寒冷干燥。
第(3)题,当我国东部受夏季风影响时,形成高温多雨的特征,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形成寒冷干燥的特征。
第(4)题,南亚地区西南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的,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由于地转偏向力发生改变(向右偏),偏转为西南季风。
[教材活动点拨]
P63·活动 [参考答案]
1.略。
2.(1)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在海洋上,大陆上出现冷高压中心(如亚洲高压);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较为完整,接近带状分布。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大致呈块状分布在海洋上,大陆上出现热低压中心(如亚洲低压);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较为完整,接近带状分布。
(2)
亚洲冬季风来自高纬度的大陆,性质干冷;夏季风来自低纬度的海洋,性质暖湿。
1月 7月
东亚 西北风 东南风
南亚 东北风 西南风
(3)冬季,在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副极地低气压带被欧亚大陆的冷高压切断,在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保留在海洋上,在北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夏季,在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在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保留在海洋上,在北太平洋上形成了夏威夷高压。亚洲东部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东部,而且面向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南濒印度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巨大。因此,形成季风的气压梯度大,范围广,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冬季东亚盛行西北季风,南亚盛行东北季风;夏季亚洲东部盛行东南季风,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在亚洲东部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环流。
3.(1)丹霞对大气环流内在逻辑线索的把握准确。从三个假设条件开始逐一否定,实现从理想模式到现实的思维演变。遵循认知规律,突出逻辑思维,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把握准确到位。
(2)形成复杂的天气变化和典型的季风气候。理由略。
(3)略。(共16张PPT)
章末专题复习
专题 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判读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 对气候(气温、降水)的影响
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决定热量带
大气环流 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风带 信风:一般温暖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则温暖湿润;西风:温凉湿润,易带来阴雨天气;极地东风:寒冷干燥
注意:(1)分析气候的区域差异要抓住主导因素,如南北差异重点考虑纬度和大气环流因素,东西差异优先考虑海陆和洋流因素,局部差异首先考虑地形因素。
(2)分析每种因素的影响时,都要落实到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上。
下垫面 海陆位置 大陆东西两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内陆和沿海的大陆性和海洋性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洋流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地形 地形轮廓、山脉走向、地势高低等对气候都有一定的影响
人类活动 热岛效应、绿岛效应、水库效应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1)热带、亚热带气候
气候带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 热带雨 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 原气候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南美巴西、澳大利亚大陆北部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明显
热带 热带季风气候 北纬10°~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全年气温高,旱、雨季分明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干旱少雨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2)温带、亚寒带、寒带和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带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日本和朝鲜半岛北部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地区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西欧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亚寒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50°N~70°N之间的大陆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冬长严寒,夏短温暖
寒带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高原山地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3.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读
(1)以“温”定球
根据气温较高时段对应月份,进而判断所在半球。6、7、8月气温高则为北半球,12、1、2月气温高则为南半球。
(2)以“温”定带
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确定温度带,温度带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具体如下表所示:
类型 气候带 气温特点 气候类型
全年高温型 热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 ℃以上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温和型 亚热带和温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为0~15 ℃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季寒冷型 温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 ℃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亚寒带 亚寒带针叶林(大陆性)气候
寒带 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10 ℃ 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3)以“水”定型
根据降水量多少确定降水类型。降水类型有少雨型、年雨型、夏雨型和冬雨型。具体如下表所示:
类型 降水季节变化特点 气候类型及年降水量
年雨型 全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2 000 mm以上)、温带海洋性气候(750~1 000 mm)
夏雨型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或干旱 热带草原气候(750~1 000 mm)、热带季风气候(1 500~2 000 mm)、亚热带季风气候(800~1 500 mm)、温带季风气候(500~800 mm)
冬雨型 冬季多雨,夏季干旱 地中海气候(300~1 000 mm)
少雨型 全年降水稀少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250 mm以下)
[应用体验]
1.读下列“四地气温和降水资料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
A.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甲地全年气温在20 ℃以上,全年高温,降水总量达到1 500~2 000 mm,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乙地7月气温低,在0~10 ℃之间,降水多,1月份气温高,降水少,属于雨热不同期的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丙地1月气温低,降水少,但1月最低气温在0~7.5 ℃之间,7月气温高,降水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丁地1月份气温低,在0 ℃以下,降水少,7月份气温高,降水多,全年降水量在400 mm以上,为温带季风气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下图为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最热月平均气温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2.该地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A
解析:如图所示,该地降水量11~次年4月降水量较少,累计曲线增加数值小,7月、8月降水最丰富。该地7月气温差最大,温度最低,2月温度最高。结合降水量及气温的信息可知该地雨热不同期,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下列有关该气候特点或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7月温度高
B.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
C.冬季温和多雨
D.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气候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7月为南半球冬季,温度低,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C正确,A、B、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