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04 19:05:12

文档简介

腾八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物 理 试 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30分)
1.浙江某中学组织了一次迷你马拉松比赛,男生组的路线设置是“起点(校田径场主席台前发令处)出发→绕田径场1圈→绕校园1圈→绕田径场1圈→终点(校田径场主席台前发令处)”大约2 000 m。有位男生的成绩是10 min,在跨越终点时速度是7 m/s。关于上述情景,下列相关物理学描述正确的是 (  )
A.2 000 m是指位移的大小B.该同学的平均速度约为3.3 m/s
C.7 m/s是指瞬时速度 D.在整个过程中该男生不能被看做质点
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关于该质点在前8 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s内的加速度最大且方向向右
B.t=2 s和t=4 s时加速度等大反向
C.3~5 s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向右
D.5~8 s内质点的加速度最小且方向向左
3、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4、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三段路程所用时间分别为1 s、2 s、3 s,这三段路程之比应是(  )
A.1∶2∶3 B.1∶3∶5
C.12∶22∶32 D.13∶23∶33
5、中国著名女子排球运动员朱婷于2017年4月24日获得2017年欧洲女排俱乐部冠军联赛MVP,2017年5月14日获得2017女排世俱杯MVP。在比赛中朱婷跳起将以18 m/s 速度水平飞来的排球迎面击出,球以22 m/s的速率水平返回(如图3),假设排球被击打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200 m/s2,则运动员对排球的击打时间为(  )
A.0.02 s B.0.20 s
C.0.11 s D.0.09 s
6、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 m,BC=10 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 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
A.2 m/s,3 m/s,4 m/s  B.2 m/s,4 m/s,6 m/s
C.3 m/s,4 m/s,5 m/s  D.3 m/s,5 m/s,7 m/s
7、某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 s内通过的位移是x(单位:m),则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  )
A.(m/s2) B.(m/s2) C.(m/s2) D.(m/s2)
8、某列车离开车站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前1 s内的位移为10 m,前2 s内的位移为25 m,则前3秒内的位移为 (  )
A.40 m B.45 m C.50 m D.55 m
9、.假设某无人机靶机以300 m/s的速度匀速向某个目标飞来,在无人机离目标尚有一段距离时发射导弹,导弹以80 m/s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1 200 m/s的速度在目标位置击中该无人机,则导弹发射后击中无人机所需的时间为(  )
A.3.75 s B.15 s C.30 s D.45 s
10、如图4所示,一小球(可视为质点)沿斜面匀加速下滑,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18 m,BC=30 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 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
A.12 m/s,13 m/s,14 m/s
B.10 m/s,14 m/s,18 m/s
C.8 m/s,10 m/s,16 m/s  
D.6 m/s,12 m/s,18 m/s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  )
A.加速度的大小为6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B.加速度的大小为6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C.加速度的大小为14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D.加速度的大小为14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12、湖中O处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处出发一直向东行驶4 km,又向北直线行驶3 k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in 37°=0.6)(  )
A.相对于O处的观察员,小船运动的路程为7 km
B.相对于小船,O处的观察员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C.相对于O处的观察员,小船最终位于东偏北37°方向5 km处
D.相对于湖岸上的另一观察员,小船不可能是静止的
13、如图5所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xAB=2 m,xBC=3 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均为0.2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为20 m/s2 B.物体的加速度为25 m/s2
C.xCD=4 m D.xCD=5 m
14、某时刻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下列关于两车的位移x、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能反映t1时刻两车相遇的是(  )
实验题(15题每空2分,16题每空3分,共18分。)
15、某同学用如图7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他采用电火花计时器进行实验。
(1)请在下面列出的实验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填在横线上(填编号)________。
①电火花计时器 ②天平 ③4~6 V低压交流电源
④细绳和纸带 ⑤砝码、托盘和小车 ⑥刻度尺 ⑦秒表 ⑧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
(2)搭建好实验装置后,先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纸带被打出一系列点,其中一段如图乙所示,可知纸带的________(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
(3)如图乙所示的纸带上,A、B、C、D、E为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则vB=________m/s,a=________m/s2。
16、某实验小组为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如图8所示,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光电门A和B安放在粗糙的水平导轨上,用导轨标尺量出两光电门之间距离s;
②滑块上安装一宽度为d的遮光板,滑块以初速度v0沿水平导轨匀减速地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A和B,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通过A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通过B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
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出通过光电门A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用所给字母表示);
(2)利用题目已知的数据,请用字母表示出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8分)如图9为某高速公路出口的ETC通道示意图。一汽车驶入ETC车道,到达O点的速度v0=30 m/s,此时开始减速,到达M点时速度减至v=6 m/s,并以6 m/s的速度匀速通过MN区。已知MN的长度d=36 m,汽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3 m/s2,求:
(1)O、M间的距离x;
(2)汽车从O点到N点所用的时间t。
18、(8分)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 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8 m,求:(1)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多少。
(2)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多少。
19、(10分)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 m和64 m,每一个时间间隔为4S,求:
物体在这两个时间间隔内的初速度大小和末速度大小.
物体的加速度。
20、(10分)2017年4月16日,国产大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进行了首次高速滑行测试。某次测试中,C919在平直跑道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行,经t1=20 s达到最大速度vmax=288 km/h,之后匀速滑行一段时间,再匀减速滑行,最后停下来。若滑行总距离x=3 200 m,且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与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取g=10 m/s2,求:
(1)C919减速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
(2)C919在整个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腾八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物 理 试 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30分)
1.浙江某中学组织了一次迷你马拉松比赛,男生组的路线设置是“起点(校田径场主席台前发令处)出发→绕田径场1圈→绕校园1圈→绕田径场1圈→终点(校田径场主席台前发令处)”大约2 000 m。有位男生的成绩是10 min,在跨越终点时速度是7 m/s。关于上述情景,下列相关物理学描述正确的是 (  )
A.2 000 m是指位移的大小
B.该同学的平均速度约为3.3 m/s
C.7 m/s是指瞬时速度
D.在整个过程中该男生一定不能被看做质点
解析 选项A中2 000 m指路程,平均速度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全程中人可以看做质点,选项A、B、D错误,C正确。
答案 C
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关于该质点在前8 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s内的加速度最大且方向向右
B.t=2 s和t=4 s时加速度等大反向
C.3~5 s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向右
D.5~8 s内质点的加速度最小且方向向左
解析 由题图可知0~1 s内质点的加速度为a1=2 m/s2,方向向右;1~5 s内质点的加速度不变,为a2=-1 m/s2,方向向左;5~8 s内质点的加速度a3= m/s2,方向向右,综上可知A正确,B、C、D错误。
答案 A
3、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解析 当a与v0方向相同时,质点做加速运动,速度v逐渐增大,并且当加速度a减小到零时,速度v达到最大值,A错误,B正确;在此过程中,质点的位移逐渐增大,C、D错误。
答案 B
4、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三段路程所用时间分别为1 s、2 s、3 s,这三段路程之比应是(  )
A.1∶2∶3 B.1∶3∶5
C.12∶22∶32 D.13∶23∶33
解析 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一个推论:从t=0开始计时,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xⅠ∶xⅡ∶xⅢ∶…=1∶3∶5∶…,所以,所求路程之比为1∶(3+5)∶(7+9+11)=13∶23∶33,D正确。
答案 D
5、中国著名女子排球运动员朱婷于2017年4月24日获得2017年欧洲女排俱乐部冠军联赛MVP,2017年5月14日获得2017女排世俱杯MVP。在比赛中朱婷跳起将以18 m/s 速度水平飞来的排球迎面击出,球以22 m/s的速率水平返回(如图3),假设排球被击打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200 m/s2,则运动员对排球的击打时间为(  )
图3
A.0.02 s B.0.20 s C.0.11 s D.0.09 s
解析 由a=得Δt== s=0.20 s,故B项正确。
答案 B
6、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 m,BC=10 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 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
A.2 m/s,3 m/s,4 m/s  B.2 m/s,4 m/s,6 m/s
C.3 m/s,4 m/s,5 m/s  D.3 m/s,5 m/s,7 m/s
解析 根据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B点的速度就是AC段的平均速度,vB==4 m/s。又因为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等于恒量,即Δx=at2,则由Δx=BC-AB=at2解得a=1 m/s2,再由速度公式v=v0+at,解得vA=2 m/s,vC=6 m/s,故选项B正确。
答案 B
7、某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 s内通过的位移是x(单位:m),则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  )
A.(m/s2) B.(m/s2) C.(m/s2) D.(m/s2)
解析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知第3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t=2.5 s时的瞬时速度v2.5=(m/s)=x(m/s),得a==(m/s2)=(m/s2),C正确。
答案 C
8、某列车离开车站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前1 s内的位移为10 m,前2 s内的位移为25 m,则前3秒内的位移为 (  )
A.40 m B.45 m C.50 m D.55 m
解析 第1 s内的位移x1=10 m,第2 s内的位移x2=(25-10) m=15 m,由x2-x1=x3-x2得第3秒内的位移x3=20 m,前3 s的位移x=x1+x2+x3=45 m,故B项正确。
答案 B
9、.假设某无人机靶机以300 m/s的速度匀速向某个目标飞来,在无人机离目标尚有一段距离时发射导弹,导弹以80 m/s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1 200 m/s的速度在目标位置击中该无人机,则导弹发射后击中无人机所需的时间为(  )
A.3.75 s B.15 s C.30 s D.45 s
解析 导弹由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即v0=0,a=80 m/s2,据公式v=v0+at,有t== s=15 s,即导弹发射后经15 s击中无人机,选项B正确。
答案 B
10、如图4所示,一小球(可视为质点)沿斜面匀加速下滑,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18 m,BC=30 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 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
图4
A.12 m/s,13 m/s,14 m/s  B.10 m/s,14 m/s,18 m/s
C.8 m/s,10 m/s,16 m/s   D.6 m/s,12 m/s,18 m/s
解析 根据Δx=at2得a== m/s2=3 m/s2,小球在B点的瞬时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则vB== m/s=12 m/s,小球在C点的速度vC=vB+at=(12+3×2) m/s=18 m/s,小球在A点的速度vA=vB-at=(12-3×2) m/s=6 m/s,故D正确。
答案 D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  )
A.加速度的大小为6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B.加速度的大小为6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C.加速度的大小为14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D.加速度的大小为14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解析 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若初、末速度方向相同,a== m/s2=6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选项A正确,B错误;若初、末速度方向相反,a== m/s2=-14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 AD
12、湖中O处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处出发一直向东行驶4 km,又向北直线行驶3 k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in 37°=0.6)(  )
A.相对于O处的观察员,小船运动的路程为7 km
B.相对于小船,O处的观察员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C.相对于O处的观察员,小船最终位于东偏北37°方向5 km处
D.相对于湖岸上的另一观察员,小船不可能是静止的
解析 在O处的观察员看来,小船最终离自己的距离为 km=5 km,方向为东偏北θ,满足sin θ=,即θ=37°,运动的路程为7 km,选项A、C正确;由运动的相对性可知B错误;若湖岸上的观察员运行速度大小、方向均与小船一样,则小船相对观察员而言是静止的,选项D错误。
答案 AC
13、如图5所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xAB=2 m,xBC=3 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均为0.2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为20 m/s2
B.物体的加速度为25 m/s2
C.xCD=4 m
D.xCD=5 m
解析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常数,即Δx=aT2可得a==25 m/s2,故A错误,B正确;根据xCD-xBC=xBC-xAB,可知xCD=4 m,故C正确,D错误。
答案 BC
14、某时刻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下列关于两车的位移x、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能反映t1时刻两车相遇的是(  )
解析 x-t图象中图线上的点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由图A可知,t1时刻两车不会相遇,A错误;由图B可知,t1时刻两线相交,故两车相遇,B正确;v-t图象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由图C可知,在0~t1时间内两车的位移不同,故不会相遇,C错误;由图D可知,两车在0~t1时间内位移相同,故D正确。
答案 BD
实验题(15题每空2分,16题每空3分,共18分。)
15、某同学用如图7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他采用电火花计时器进行实验。
图7
(1)请在下面列出的实验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填在横线上(填编号)________。
①电火花计时器 ②天平 ③4~6 V低压交流电源
④细绳和纸带 ⑤砝码、托盘和小车 ⑥刻度尺 ⑦秒表 ⑧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
(2)搭建好实验装置后,先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纸带被打出一系列点,其中一段如图乙所示,可知纸带的________(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
(3)如图乙所示的纸带上,A、B、C、D、E为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则vB=________m/s,a=________m/s2。
解析 (1)本实验不需要天平测质量,电火花计时器应用220 V交流电源,也不用秒表测时间,故不需要的器材为②③⑦。
(2)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在搭建好实验装置后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纸带和小车相连的一端先被打点,此时纸带速度较小,点间距离较小,故纸带的左端与小车相连。
(3)B点对应的速度是vB==×10-3 m/s=0.26 m/s,a==0.40 m/s2。
答案 (1)②③⑦  (2)接通电源 释放小车 左
(3)0.26 0.40
16、某实验小组为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如图8所示,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光电门A和B安放在粗糙的水平导轨上,用导轨标尺量出两光电门之间距离s;
②滑块上安装一宽度为d的遮光板,滑块以初速度v0沿水平导轨匀减速地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A和B,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通过A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通过B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
图8
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出通过光电门A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用所给字母表示);
(2)利用题目已知的数据,请用字母表示出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解析 (1)滑块通过光电门A的瞬时速度近似等于滑块通过光电门A的平均速度,即vA=,同理滑块通过光电门B的瞬时速度vB=。
(2)滑块沿水平导轨做匀减速运动,设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有v-v=2as,解得a=。
答案 (1) (2)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8分)如图9为某高速公路出口的ETC通道示意图。一汽车驶入ETC车道,到达O点的速度v0=30 m/s,此时开始减速,到达M点时速度减至v=6 m/s,并以6 m/s的速度匀速通过MN区。已知MN的长度d=36 m,汽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3 m/s2,求:
图9
(1)O、M间的距离x;
(2)汽车从O点到N点所用的时间t。
解析 (1)根据v2-v=-2ax得,x==144 m。
(2)从O点到达M点所用的时间t1==8 s,
匀速通过MN区所用的时间t2==6 s,
汽车从O点到N点所用的时间t=t1+t2=14 s。
答案 (1)144 m (2)14 s
18、(8分)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 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8 m,求:(1)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多少。
(2)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多少。
解析 由Δx=aT2和逐差法可得质点运动的加速度a==0.3 m/s2,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中间时刻的速度v=0.2 m/s,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v1=v-a×=0.2 m/s-0.3×0.5 m/s=0.05 m/s,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v2=v+a×=0.2 m/s+0.3×0.5 m/s=0.35 m/s,
答案 (1)0.3 m/s2 (2)0.35 m/s
19、(10分)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 m和64 m,每一个时间间隔为4S,求:
物体在这两个时间间隔内的初速度大小和末速度大小.
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 (1)1 m/s 21 m/s (2)2.5 m/s2
20、(10分)2017年4月16日,国产大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进行了首次高速滑行测试。某次测试中,C919在平直跑道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行,经t1=20 s达到最大速度vmax=288 km/h,之后匀速滑行一段时间,再匀减速滑行,最后停下来。若滑行总距离x=3 200 m,且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与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取g=10 m/s2,求:
图10
(1)C919减速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
(2)C919在整个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 (1)最大速度vmax=288 km/h=80 m/s,
在0~20 s内C919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vmax=at1,
代入数据解得a=4 m/s2
则可知C919减速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a′=a=4 m/s2。
(2)减速过程的时间设为t3,则0=vmax-a′t3
加速过程的位移大小x1=at
减速过程的位移大小x3=vmaxt3+(-a′)t
匀速运动过程的时间设为t2,则有
x-x1-x3=vmaxt2
C919在整个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联立以上式子,代入数据解得=53.3 m/s。
答案 (1)4 m/s2 (2)53.3 m/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