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3 桂 花 雨
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字,会写“桂花、木兰花”等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语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重点)
4.联系课后“阅读链接”,理解课文中重点语句“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含义。(重难点)
学习目标
背景知识
琦君,1917年7月24日生,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主要著作《青灯有味似儿时》《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等。
背景知识
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琦君,一起走进她童年的桂花雨。请同学们打开书,大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要多拼读几次,注意把课文读通读顺。
默读课文,本文是怎样开头引入桂花雨的?
课文解读
意思是:
开的繁茂,盛大
总起全文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一个“浸”字写出了桂花的香气不是一缕,而是弥漫在空气中,人们好像就浸泡在桂花的香气里。“浸” 字将桂花香无处不在展示得淋漓尽致。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喜爱桂花的感情。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此处的“浸”说明桂花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仅可以闻,还可以吃,一年四季带给全村人花香和甜蜜。桂花的香气不受季节的限制永远甜在人们的心里。使村子里的人的生活更加甜美。
为什么要摇花?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一直
我对摇桂花的喜爱
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一件大事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一件大事
我对摇桂花的喜爱
“乐”字体现出“我”对摇桂花的喜爱之情;“使劲”写出了“我”摇桂花的状态。这句话是“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的具体化。
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细细香风淡淡烟,
竞收桂子庆丰年。
儿童解得摇花乐,
花雨缤纷入梦甜。
桂花摇落后,全家人怎么做的?
挑 铺 晒
收 泡茶 糕饼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母亲家乡的生活离不开桂花,家乡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比较下面句子。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
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
香里的。
(2)杭州有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
那才是香飘十里。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都让我对桂花魂牵梦萦,但仅此而已吗?还有更特殊的原因吗?
思桂花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作者回忆儿时在故乡自家院里摇桂花的往事,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更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板书设计
桂花雨
爱桂花
摇桂花
喜欢他迷人的香气
摇落桂花 如雨纷纷
四季不断 香甜不断
深埋心中
桂花盛开 香气弥漫
思乡情难却
桂花雨缤纷
思桂花
一、读拼音,写词语。
1.我非常喜欢lán huā( ),喜欢它那优雅的外形,幽幽的香气。
2.这个卖dà bǐnɡ( )的pó po( )非常慈祥。
3.你越动,它就chán( )得越紧。
二、写出下列划横线词语的反义词。
1.我喜欢的是桂花。( )
2.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 )
3.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
厌恶
缠
婆婆
大饼
兰花
残缺
放心
课堂作业
品 桂
【清】张云敖
西湖八月足清游,
何处香通鼻观幽?
满觉陇旁金粟遍,
天风吹堕万山秋。
品桂诗文
细细香风淡淡烟,
竞收桂子庆丰年。
儿童解得摇花乐,
花雨缤纷入梦甜。
品桂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