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1
课时
·
八年级 下册 第九章 第二节
三江源
·
·
学习目标
三江源地区成为大江大河发源地的自然原因。
根据资料,说出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影响及保护措施,从而理解三江源保护区建立的意义。
QINGZANGDIQU
青藏地区
·
澜沧江
长江
黄河
三江源地区
主要位于
省区:
青海省南部
地形区:
青藏高原腹地
江河的源地——中华水塔
黄河源区
长江源区
澜沧江源区
三江源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三江源
中华水塔
这里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
这里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
这里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
三江源
120%
100%
80%
60%
40%
20%
长江
黄河
澜沧江
其他地区
三江源地区
25%
49%
15%
0%
一 江河的源地
中华水塔
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的49%,澜沧江的15%均来源于三江源。
三江源地区如同一个巨大蓄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像一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向下游地区输水。
分析三江源地区降水少,为什么会成为众多河流的发源地?
三江源地区的地形
气候特征
冬寒夏凉,降水少
冰川广布
“固体水库”
气温回升,
雪山、冰川融水汇成河流
江河最初水源
水的来源
三江源地区湿地中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
冰雪融水
丰水期
沼泽 湿地
削减洪峰
冰雪融水
枯水期
沼泽 湿地
补给河水
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沼泽、河流的天然调蓄器
冰雪融水
冰雪融水
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
寻找黄河源头,首先要了解黄河源头区状况。阅读图9.19,找出黄河源流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并就下面的对话发表你的看法。
图9.19 黄河源区的水系
根据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找出长度最长、流量最大的河流。
1952年,黄河河源考察队认为约古宗列曲为黄河正源;
1978年,科学考察队对约古宗列曲、卡日曲等源流进行了考察,认为卡日曲是黄河的正源。
在追溯河源的过程中,考察活动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1952年和1978年两次科学考察活动确定的黄河源头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图9.19 黄河源区的水系
沼泽广布
支流众多
水域较大
冰川融化地点变动
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
根据黄河源头科学考察资料,你认为哪条源流是黄河源头,并说明理由。
源流 河流长度/千米 河流特征 流域面积/千米2
约古宗列曲 326.09 宽1~1.5米,深0.1~0.2米,水量较小,流量为2.5米3/秒 2372
卡日曲 362.63 有5处泉水从谷中涌出,汇成宽约3米、深0.3~0.5米、流速约3米/秒的一条小河,终年有水,流量为6.3米3/秒 3126
黄河源流资料
正源
①根据河流唯远的原则,卡日曲长于约古宗列曲;
②根据河流流量唯大原则,卡日曲流量大于约古宗列曲;
③卡日曲流域面积大于约古宗列曲。
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
三江源地区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地位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三江源地区孕育了大江大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这里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
这里是江河之源,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藏羚羊
野驴
黑颈鹤
冬虫夏草
野牦牛
岩羊
雪豹
盘羊
白唇鹿
秃鹫
三江源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加剧
野生动物锐减
虫鼠猖獗
草地沙化严重
归纳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过度放牧
乱采
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全球变暖,冰川萎缩,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水源补给。
人为原因
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生态环境的恶化。
滥挖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保护三江源的措施
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缩,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三江源区水源枯竭,黄河中下游会出现断流,长江中下游可能会出现干旱灾害。
认识保护高原湿地的意义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与同学们讨论如下问题
2.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会导致我国长江、黄河下游地区生态环境严重退化,如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会加剧,黄河断流时间会增长等,农业生产不稳定,严重制约了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认识保护高原湿地的意义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与同学们讨论如下问题
课堂总结
高原湿地
——三江源地区
江河的源地
位置:
河流水源: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问题:
原因:
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湖区 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
雪山和冰川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自然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人为原因有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冰川不断消退、水土流失加剧等
保护:
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地位: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最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三江源地区境内可可西里山及唐古拉山脉横贯其间,这些高大山脉的雪线以上分布有终年不化的积雪,雪山冰川广布,是中国冰川集中分布地之一。
1.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像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 河流下游输水。( )
A.长江、黄河、怒江 B.长江、澜沧江、怒江
C.黄河、澜沧江、怒江 D.黄河、长江、澜沧江
2.三江源地区的调蓄器指的是( )
A.河流 B.湖泊、沼泽
C.地下水 D.雪山和冰川的融水
D
B
达标测评
3.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会带来的影响有( )
①湖泊面积缩小 ②湿地面积扩大 ③草场退化严重
④水土流失加剧 ⑤虫鼠猖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4.我国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水源污染 B.禁止乱捕滥猎
C.增加木材蓄积量 D.保护生态环境
C
D
达标测评
5.被称为“中华水塔”的地区是( )
A.长江三角洲 B.东北三省
C.黄土高原 D.三江源地区
6.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的冰川逐年萎缩,这反映了( )
A.地壳活动强烈 B.海陆变迁剧烈
C.开采活动频繁 D.全球气候变暖
7.三江源地区中的“三江”不包括下列河流中的哪一条( )
A.怒江 B.长江 C.黄河 D.澜沧江
达标测评
D
D
A
8.关于三江源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B.位于青海省北部的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区
C.生态环境恶化,草地沙化严重,野生动物锐减等问题尤为突出
D.湖泊、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9.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是( )
A.滥采砂金 B.全面禁猎 C.乱砍滥伐 D.过度放牧
达标测评
A
B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