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05 09:3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测试时间:20分钟
一、选择题
1.如图标注的眼球结构中,能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不同人种,眼睛的颜色会有所不同,有的呈黑色,有的呈蓝色。决定眼睛颜色的是下列哪种结构(  )
A.角膜  B.虹膜  C.视网膜  D.巩膜
3.(2023湖北天门中考)青少年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危害很大,不但会影响学习,还会引起眼球中某个结构发生改变,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眼球中某个结构”是(  )
A.角膜  B.玻璃体  C.晶状体  D.视网膜
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若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落在眼睛的视网膜上,我们就能看清楚物像。光到达视网膜依次经过的结构是(  )
A.角膜→晶状体→瞳孔→玻璃体→视网膜  
B.角膜→玻璃体→晶状体→瞳孔→视网膜
C.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瞳孔→视网膜  
D.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5.如图是人的眼球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⑦是形成视觉的部位   B.近视可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C.③是感受光线刺激的部位  D.④的曲度过大可导致近视
6.在日常生活中,下列有利于保护耳的做法是(  )
A.遇到巨响时赶紧捂住嘴巴  B.用微型耳机大声听音乐
C.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   D.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
7.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的老年人在听别人说话时,把手掌托在耳郭后边,这样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大,这说明耳郭能够(  )
A.产生声波  B.传递声波  C.收集声波  D.感受声波
8.(2023湖南湘潭中考)眼和耳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的听觉是在耳蜗内形成的  
B.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闭嘴、堵耳
C.在强光下,瞳孔会缩小  
D.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9.如图表示耳的结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②鼓膜造成损伤
B.③是听小骨,有传导和放大声波的作用
C.⑥是耳蜗,能感受声波信息
D.①属于中耳部分
10.长时间戴耳机可能会损伤听觉感受器,造成听力下降。听觉感受器位于哪一结构内(  )
A.鼓膜  B.外耳道  C.耳蜗  D.咽鼓管
11.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
A.触觉 B.味觉 C.嗅觉 D.痛觉
12.平安出行,幸“盔”有你!今天你戴头盔了吗?为保证行人安全,从2022年5月1日起,《山东省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开始实施。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应成为我们的行为规范。人们在十字路口红灯亮起时,注视汽车慢慢启动驶向远方的过程中,眼球晶状体曲度变化情况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3.ICL晶体植入手术可以矫正近视,其原理可理解为在眼球虹膜后、晶状体前植入一个“隐形眼镜”,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骨传导耳机可将声波通过骨头传导至内耳,其开放双耳的设计受到户外运动爱好者青睐。请据图回答:

(1)ICL晶体植入手术前,患者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物像落到了视觉感受器—— 的 (填“前”或“后”)方。植入的ICL晶体相当于一个 透镜。
(2)ICL晶体植入手术后,拆掉遮盖眼睛的纱布后眼前一亮,这时瞳孔会在 的调节下变 。
(3)课间休息时,同学们通过窗户由近及远的远眺过程中,晶状体发生的变化是 ,这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
(4)骨传导耳机可以减小声音对鼓膜的损伤,戴上耳机听音乐时,感受声音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部位是 ,最终在 形成听觉。
(5)有的人乘车时会晕车,与晕车有关的结构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14.如图为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假如你能看到一只黄蜂朝你飞来,是因为它身上反射的光线所形成的物像落在了眼球的[8]    上,这个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视觉中枢,从而形成视觉。
(2)眼球中有一个能灵敏地调节曲度的结构是[2]    ,它有折射光线的功能。长时间使用电脑或手机,会导致这个结构的调节性变差,从而导致近视眼。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    加以矫正。
(3)为了更好地预防近视,请你写出至少一条建议:          。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B 视觉形成的大致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眼球结构中,能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主要结构是②晶状体。
2.B 眼球的虹膜具有色素,不同的人种虹膜上色素的颜色不一样,所以不同人种眼睛的颜色会有所不同。决定眼睛颜色的结构是虹膜。
3.C 青少年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眼睛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导致晶状体曲度增大且不易恢复原状,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
4.D 视觉形成的大致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了视觉。
5.D 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而不是⑦视网膜,A错误;近视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B错误;⑦视网膜是感受光线刺激的部位,C错误;如果④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D正确。
6.D 遇到巨响时的正确做法是迅速张开口,或闭嘴的同时用双手堵耳;用微型耳机大声听音乐,容易对鼓膜造成损伤,使听力下降;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容易损伤外耳道,甚至戳破鼓膜。
7.C 把手掌托在耳郭后边,增大了接收声波的面积,故人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大,这说明耳郭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8.A 人的听觉形成于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A错误。
9.D 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②鼓膜造成损伤,A正确;③听小骨能传导声波,并放大声波,B正确;⑥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C正确;①外耳道和耳郭属于外耳部分,D错误。
10.C 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因此听觉感受器位于内耳的耳蜗内。
11.A
【分析】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是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的中枢,盲人不会产生视觉,但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神经冲动传到语言中枢,例如听觉、触觉等。
【详解】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使皮肤得到营养,还能够接受冷、热、痛、触等刺激。盲文或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所以盲人用手“阅读”盲文时是依靠皮肤中的触压觉感受器。
故选A。
12.A
【分析】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正好相反。
【详解】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近物时,正好相反。注视汽车慢慢启动驶向远方的过程中,眼球晶状体曲度变化情况是曲度越来越小,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13.(1) 视网膜 前 凹
(2) 虹膜 小
(3)曲度由大变小
(4) 耳蜗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5)前庭和半规管
【分析】视觉形成的过程是: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详解】(1)近视眼的原理: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的物体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视网膜上有许多感光细胞,其为视觉感受器;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进行校正,所以植入的ICL晶体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2)瞳孔可以调节光线进入眼球的量,可以在虹膜的调节下变化,光线强时,瞳孔变小,光线弱时,瞳孔变大,拆掉遮盖眼睛的纱布后眼前一亮,光线由弱变强,所以瞳孔变小。
(3)晶状体曲度的变化可以使人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看远物时,晶状体曲度变小,看近物时,晶状体曲度变大,所以同学们通过窗户由近及远的远眺过程中,晶状体发生的变化是曲度由大变小。
(4)耳蜗内有许多感觉细胞,能接受声音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到达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最终形成听觉。
(5)前庭和半规管可以感知头部位置变化,较敏感时会导致晕车、晕船等。
14.答案 (1)视网膜 (2)晶状体 凹透镜 (3)读写姿势要正确;使用电脑或手机学习后要休息一会儿,远眺几分钟;认真做眼保健操等(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解析 (1)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1角膜、3瞳孔、2晶状体和9玻璃体,经过2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8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2)睫状体内有平滑肌,人眼通过睫状体内的平滑肌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如果用眼不当,就会使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甚至使眼球的前后径变长,导致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来矫正近视。(3)为了更好地预防近视,我们应该做到:读写姿势要正确;使用电脑或手机学习后要休息一会儿,远眺几分钟;认真做眼保健操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