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湘教版
必修1
第2章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
2.1指数函数
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2.1指数函数(2份)课件湘教版必修1(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2.1指数函数(2份)课件湘教版必修1(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6-03 21:50:00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课标要求】
2.1 指数函数2.1.1 指数概念的推广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体会引入有理指数幂的必要性.
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知道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1.2.自学导引an1am+nam-namnan·bn若一个(实)数x的n次方(n∈N,n≥2)等于a即xn=a,就说x是a的________ (nth root).3次方根也称为_______.
3.n次方根立方根两相反数算术根0偶次方根根式根指数被开方数a奇数偶数对任意的正有理数r和正数a,若a>1则_____;若a<1则_____ .根据负指数的意义和倒数的性质可得:
对任意的负有理数r和正数a,若a>1,则_____ ;若a<1则_____ .
am+nam-namnam·bm0负分数7.ar>1ar<1ar<1ar>1任意正数a的无理数次幂有确定的意义.于是,给了任意正数a,对任意实数x,a的x次幂ax都有了定义.可以证明,有理数次幂的前述运算规律,对_________仍然成立.类似地,还有不等式:
对任意的正实数x和正数a,若a>1则_____;若a<1则_____.
对任意的负实数x和正数a,若a>1则_____;若a<1则_____.
8.实数次幂ax>1ax<1ax<1ax>1自主探究答案 A
预习测评A.0个 B.1个 C.2个 D.3个
解析 100a·10b=102a+b=10
∴2a+b=1.故④正确.
答案 B
答案 4
利用分数指数幂进行根式与幂的计算
在进行幂和根式的化简时,一般是先将根式化成幂的形式,并化小数指数幂为分数指数幂,并尽可能地统一成分数指数幂形式,再利用幂的运算性质进行化简、求值、计算,以利于运算,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
对于根式计算结果,并不强求统一的表示形式.一般地用分数指数幂的形式来表示.如果有特殊要求,则按要求给出结果.但结果中不能同时含有根号和分数指数,也不能既有分母又含有负指数,即结果必须化为最简形式.
名师点睛1.带有附加条件的求值问题
化简求值是考试中经常遇到的题型之一.先化简,再求值是常用的解题方法,化简包括已知条件和所求式子的化简,如果只对所求式子进行化简有时也很难用上已知条件,因此有些题目对已知条件也经常进行化简处理.
2.题型一 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化简与求值
【例1】典例剖析【变式1】题型二 有理指数幂的运算【例2】点评 使用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将同底的指数合并,使结果最简即可.
【变式2】题型三 乘法公式的应用【例3】点评 对于幂的四则混合运算,运用乘法公式来进行化简,能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
要注意三次方的乘法公式的应用,三次方公式有:
(a+b)3=a3+3a2b+3ab2+b3,(a-b)3=a3-3a2b+3ab2-b3,a3+b3=(a+b)(a2-ab+b2),a3-b3=(a-b)(a2+ab+b2).
【变式3】 误区警示 【例4】理解好方根的概念,是进行根式的计算和化简的关键.
将根式转化为分数指数幂是化简求值的关键.
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实数指数幂仍然适用,只是底数的范围缩小为a>0.(想一想,为什么?)
课堂总结1.2.3.课件29张PPT。【课标要求】
2.1.2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
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2.函数y=ax叫作_____函数(exponential fun_ction),其中a是不等于1的_______ ,函数的定义域是___.
从图象可以“读”出的指数函数y=ax(a>1)的性质有:
(1)图象总在__轴上方,且图象在y轴上的射影是_________
(不包括原点).由此,函数的值域是___;
(2)图象恒过点______,用式子表示就是_____;
(3)函数是区间(-∞,+∞)上的递___函数,由此有:
当x>0时,有ax>a0=1;当x<0时,有0
自学导引1.2.指数正实数xy轴正半轴R+(0,1)a0=1增R(1)图象总在____上方,且图象在y轴上的射影是__________
(不包括原点).由此,函数的值域是R+;
(2)图象恒过点______,用式子表示就是______;
(3)函数是区间(-∞,+∞)上的递___函数,由此有:当x>0时,有0
a0=1.
y轴x轴y轴正半轴(0,1)a0=1减函数y=f(x)与y=f(-x)的图象关于____对称.
指数函数,y=f(x)有如下性质:f(m+n)= ________ ,这是指数函数的最基本的性质.
4.5.y轴f(m)·f(n)在指数函数y=ax中,为什么规定a>0,且a≠1?
自主探究如果a=1,y=1x=1,是一个常量,没有研究的必要.
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所以规定a>0且a≠1.
1.对于指数函数y=ax(a>0,且a≠1),当a的取值变化时,函数的图象变化有什么规律?
提示 (1)当a>1时,底数a越大,图象在第一象限越靠近y轴,在第二象限越靠近x轴;(2)当0
在同一坐标系中,无论在y轴的左侧还是右侧,底数按逆时针方向变大.
2.下列一定是指数函数的是 ( ).
A.形如y=ax的函数
B.y=xa(a>0且a≠1)
C.y=(|a|+2)-x
D.y=(a-2)ax
预习测评答案 C
1.当x>0时,函数f(x)=(a2-1)x的值总大于1,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
答案 D
2.答案 >
理解指数函数定义,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因为a>0,x是任意一个实数时,ax是一个确定的实数,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R.
(2)规定底数a大于零且不等于1的理由:
名师点睛 题型一 指数函数定义的理解【例1】典例剖析点评 (1)切入点:利用指数函数的定义来判断.
(2)关键点:一个函数是指数函数要求系数为1,底数是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数,指数必须是自变量x.
函数y=(a2-3a+3)ax是指数函数,求a的值.
【变式1】解 (1)由ax-1≥0,得ax≥1,
当a>1时,x≥0;当0
∴当a>1时,定义域为[0,+∞);
当0
题型二 定义域值域问题【例2】∴函数的值域为(0,1)∪(1,+∞).
(3)函数的定义域为R.
y=4x+2x+1+1=(2x)2+2·2x+1=(2x+1)2,
∵2x>0,∴y>1,即函数的值域为(1,+∞).
(4)∵ax-1≠0,∴ax≠1.
∴x≠0,即函数的定义域为{x∈R|x≠0}.
【变式2】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1)1.72.5,1.73; (2)0.8-0.1,1.250.2;
(3)1.70.3,0.93.1; (4)4.54.1,3.73.6.
解 (1)由于底数1.7>1,所以指数函数y=1.7x在(-∞,
+∞)上是递增函数,∵2.5<3,∴1.72.5<1.73.
(2)1.250.2=0.8-0.2,∵0<0.8<1,
∴指数函数y=0.8x在(-∞,+∞)上为递减函数,
∴0.8-0.1<1.250.2.
(3)由指数函数的性质得,1.70.3>1.70=1,0.93.1<0.90=1.
∴1.70.3>0.93.1.
(4)利用指数函数的增减性知4.54.1>4.53.6,
题型三 单调性的应用
【例3】点评 两数比较大小问题,一般方法是将其转化为同一函数的两个函数值的大小比较问题.对于1.70.3与0.93.1,不能直接看成某一个指数函数的两个函数值,所以(3)题无法用(1)、(2)两题的方法来进行比较.可在这两个数值之间找到中间量1,使这两个数值分别与数值1进行比较,进而比较出1.70.3与0.93.1的大小.(4)题直接比较有困难,可找中间变量4.53.6.
【变式3】 右图是指数函数①y=ax,②y=bx,③y=cx,④y=dx的图象,则a,b,c,d与1的关系是( ).
A.a
B.b
C.1
D.a
题型四 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应用
【例4】解析 可先分两类:③④的底数一定大于1,①②的底数一定小于1.当指数函数底数大于1时,图象上升,且当底数越大,图象向上越靠近y轴;当底数大于0小于1时,图象下降,底数越小,图象向右越靠近x轴.故选B.
答案 B
点评 本题也可令x=1,则四个函数所得函数值分别为a,b,c,d,从各点处的位置可知答案.
函数f(x)=ax-b的图象如图,其中a、b为常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a>1,b<0
B.a>1,b>0
C.0
0
D.0
∴-b>0,即b<0.
从而D正确.
答案 D
误区警示 因忽略指数函数的值域而出错
【例5】错因分析 在解题过程中忽视了指数函数的值域{y|y>0}这个隐含条件,而只是根据题目条件得出y≠1是不全面的.
纠错心得 指数函数y=af(x)(a>0,且a≠1)的值域只能是(0,+∞)的子集,解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分析讨论.
指数函数的定义及图象是本节的关键.通过图象可以求函数的值域及单调区间.
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可以比较两个指数幂的大小
(1)当两个正数指数幂的底数相同时,直接利用指数函数的增减性比较大小.
(2)当两个正数指数幂的底数不同而指数相同时,可利用两个指数函数的图象比较它们的大小.
(3)当两个正数指数幂的底数不同而且指数也不相同时,可考虑能否利用“媒介”数来比较它们的大小.
课堂总结1.2.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特征,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指数函数的性质解题,比较两个或多个不同底的指数函数图象,可以总结出指数函数图象随常数a的变化规律,进而可以比较两个同指数不同底数的幂的大小.
指数函数的增减性是指数函数性质中应用最广的,运用此性质可以求与指数函数有关的一般函数的值域、单调区间等.
3.4.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1章 集合与函数
1.1集合
1.2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第2章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
2.1指数函数
2.2对数函数
2.3幂函数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