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守株待兔》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守株待兔》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5 08:5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寓言单元,《守株待兔》是这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课文中选入的第一篇文言文形式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选自《韩非子·五蠹》,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当然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夫也被宋国人笑话。
课文篇幅短小,寓意却很深刻。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想着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同时也告诫人们不要把生活中的偶然事件当成必然发生。
教学本课时,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本课课后习题以及文言文的学法、寓言的学法等,综合确定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些寓言,对寓言有过感性的认识。这次专门编排寓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寓言,帮助学生形成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还要关注寓言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诵读成诵,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重点)
2.能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懂得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难点)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题目,了解作者
1.教师:同学们看,你知道下面这些图讲的是什么寓言故事吗?
(课件出示画蛇添足 刻舟求剑 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图片)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这些故事有什么共同点吗?
2.教师:小小的故事蕴含着大大的道理,这就是寓言。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寓言故事,题目叫做《守株待兔》。
师板书题目,生齐读题目。
理解“株”和题目的意思(出示“树桩”的图片及“株”的意思)。“株”的意思是树桩,树被砍去留在地面的部分。“待”是等待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3.教师: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本篇寓言的作者,他就是韩非子。(课件出示关于韩非子的简介)
他的书中记载了很多故事。今天我们要学的《守株待兔》就是其中的一篇。
设计意图:展示图片,了解题目,介绍作者,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出示朗读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1)认读生字。(课件出示本课会写字)
①自由读文圈画生字
②检查自读情况,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平舌音“宋”,翘舌音“守、株、触、释”,后鼻音“耕、颈”。
③读准词语:宋人 耕者 释其耒 冀复得兔
⑤读准多音字:而身为(二声)宋国笑
3.同桌互相听读课文,互相纠错,巩固对生字、新词的认识。
4.教师范读,注意停顿。
①教师范读,学生仔细听,注意停顿。
②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③分组齐读,互相评价,纠错。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学习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难度,这一环节帮助学生解决生字问题,为接下来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扫清障碍。
三、读懂文言,知晓大意
(一)明确要求,初步感知
教师:《守株待兔》是很著名的寓言故事,相信很多学生都知道,请一位学生来讲,其他学生认真听,了解故事大意,再试着自己读一读课文。
学生讲故事,再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二)朗读理解,关注停顿
我们已经知道了《守株待兔》的大致内容,但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文言文。请你们回忆一下,学习文言文的“三步走”。(课件出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第一步:读准字音,读好句子,读出韵味。
第二步: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
第三步:展开想象,复述故事,感悟道理。
设计意图: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步骤,为下文的学习作好铺垫。
1.读懂第一句:宋人有耕者。
(1)教师:这个故事说了谁守株待兔?
学生:农夫,耕者
(2)白板出示:宋人有耕者。指名朗读,读好停顿
(3)板贴“耕者”图与文字,知道耕者就是——种田的人
(4)拓展:现代也有很多包含“者”的称呼,阅读书刊、文章的人就是——读者;很有学问的人叫——学者;很有智慧的人叫——智者。
2.读懂第二、三句: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1)教师:耕者为什么会去守株待兔?
(2)交流:
预设一:学生读文中的句子。指名读句子,读好停顿。
预设二:学生用现代文回答。引导学生找文中的句子: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
(3)知道兔子是怎么死的吗?(理解句子意思:折颈而死;走是跑的意思。)
(4)指名好读句子。
3.学习第四句: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1)教师:农夫白捡了一只兔子,接下来他是怎么做的呢?你能找出文中的句子吗?画下来读一读。
(2)指名读句子。比较不同的停顿。
(3)教师:怎么停顿合适呢?自己读读旁边的注释,想想这句话的意思。
谁能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学生回答:于是,……)
(4)学习“耒”:看插图找出“耒”并板贴。
耒:上面有把手,下面有犁头,它是翻土用的农具。
字理演示:这耒字就像是一把翻土的农具。
现在这个耒字已经演化成汉字的一个部首。这篇课文中哪个字就是以耒做偏旁的——耕。
(5)学习“释其耒”。
“释”是什么意思?(放下)
“释其耒”就是——放下农具
拓展“释”,比如,有的小朋友很爱看书,手里总是整天拿着一本书,几乎没在放下的,叫——手不释卷;喜欢一件东西,舍不得放手,这就叫——爱不释手。
拓展:释其耒——是他放下了农具(放下板贴中的耒的图片);他放下了书,可以说——释其书;他放下了笔,可以说——释其笔。
(6)指名再读句子,边读边标上停顿记号。
(7)教师:练习读好这句话。小古文看起来很短,想要读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自己做上记号。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学习第五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结果怎样?(学生回答后找出文中的句子)
(2)读好句子。指名读——集体读。
四、多种形式,趣读课文
1.连读全文。
(1)各自读。读懂了句子的意思,读好了停顿,课文一定能读得更味道了,自己连起来读一读。
(2)指名读。提示:要停顿的前一个字拉长,这样更能读出小古文的韵味。
刚才,我们把短短的小古文已经读成了长长的一段现代文。自己读读现代文。(白板出示全文解释)
2.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古今对对碰。
(1)同桌合作读,一个小朋友读一句现代文,另一个小朋友读一句对应的小古文(读小古文的小朋友要注意古文朗读的节奏)
(2)师生合作读。
3.看配图朗读课文。
(1)这个故事可真有意思,有人把它编成了连环画,想看吗?连环画展示课文朗读。
(2)看着连环画,读这个故事。
4.仿古朗读
古人写文章是从上写到下,从右写到左,还不写标点符号的呢!出示竖排的文章。(自由读——集体配乐朗读。)
5.试着配乐背诵全文。
设计意图:多种行形式的朗读,能够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并且有利于学生的背诵。
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耕地 脖颈 释放 其他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