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和鹿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并能规范书写汉字“鹿”。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2.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学习“鹿”字。
1.寓言是一门能给我们带来启示的语言艺术,而且常读常新,今天我们再次走进寓言故事《鹿角和鹿腿》。
2.猜一猜
出示图片,猜猜是什么(鹿),再出示甲骨文的“鹿”,再猜,讲解并协同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汉字“鹿”的发展演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写一写
师生共同书空,注意笔画顺序,完成后学生在田字格里认真书写两遍。
三、聚焦语言描写,感受心情变化
(一)自读课文,整体回顾
1.出示学习要求:
①跟录音小声读课文,读到哪儿,右手食指指向哪儿。
②课文中小鹿一共说了四次话,用横线画出来。
2.指名说说自己找到的句子
(二)聚焦语言描写
1、交流“标点”
四个句子所用的标点要么是感叹号,要么是问号,用来表达强烈的语气,进而表达鹿的心情。
2、交流“语气词”
出示:咦?这是我吗?
从这里你读出了鹿的什么心情?
出示:这是我吗?
品味区别,指导学生读好语气词。
3、出示第二处语言描写
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1)指名读语言描写,尝试读好语气词“啊”
(2)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鹿,此刻你是什么心情?指名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
(3)关注动作、神态,“摆摆身子”在干什么?“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怎么欣赏?
4、出示第三次语言描写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1)生活中什么时候你会“不禁撅起嘴”或者“皱起眉头”呢
(2)小鹿们,此刻你又是什么样的心情?用不同的词语表达
(3)朗读训练
5、借助情境,感受心情
(1)创设情境,师生合作配乐读文。
鹿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2)角色体验,移情想象
采访“小鹿”刚才突遇险境,中途脱险,再遇险情,最终脱险的心情变化。
6、出示第四次语言描写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两只美丽的鹿角差点儿让我送了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小鹿们,经历了一番惊心动魄的大逃亡,此刻你是什么心情?
(2)鹿的最后一句话虽然没有语气词,但我们根据小鹿此刻的心情,也给这句话加个语气词,哪个词合适?
四、体会寓意,延学寓言
1、一声叹气,五味杂陈,小鹿明白了什么呢?
2、道理往往藏在故事里,需要我们细致思索、寻找,那么这个故事里,你又明白了什么道理?
3、自读《公鸡学叫》,关注语言描写,找到藏在故事里的道理。
4、出示《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引导学生读更多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鹿角和鹿腿
咦?啊! 唉! 唉!
开心 满意 嫌弃 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