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全册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二节 氧气(24张PPT 含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八年级全册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二节 氧气(24张PPT 含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6-03 21:42:09

文档简介

在前面我们学过有哪些方法可以得到氧气的? 第二节:氧气 第一课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 气体的方法、 验满、及注意事项。 2.认识催化剂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以及学会 选择组装氧气的发生与收集装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 收集气体的方法、验满、及注意事项。知识前置1、分离液态空气:工业上获得氧气是以 为原料,根据氧气和氮气的 的不同而分离出氧气的。从变化过程看,该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电解水:原料广泛,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反应速度慢。空气沸点物理变化1、药品选择 (1)、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依据是什么? ?水?二氧化碳?氯化钠④高锰酸钾 ⑤过氧化氢⑥甲烷(2)、选择药品考虑哪些因素?1.药品廉价易得 2.反应条件容易控制 3.发生的反应环保 分离液态空气能得到氧气,电解水也可得到氧气,除此之外,在实验室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制的氧气呢??3、分解过氧化氢溶液(H2O2) 1、加热高锰酸钾(KMnO4)2、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的混合物 根据以上我们分析的因素,你认为那种药品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 H2O2 H2O O2↑过氧化氢 水+氧气 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是一种催化剂,是反应条件,所以二氧化锰写在箭头的上方。2、反应原理什么是催化剂?它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86左下角及P87多识一点。完成下列问题:催化剂的特点: 1、一变: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 ,这里的“改变”包括 和 两种含义(一般指加快)。 2、二不变: 和 。 3、可能变: 。速率加快减慢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变1、对于化学反应,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不能增多或减少生成物的量,不用催化剂并不意味着该反应不能进行,只是反应速率不一样而已。 2、催化剂并不具有通用性。如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能够起催化作用,是催化剂,但对于其他反应就不一定了。 3、同一化学反应可有多种催化剂。如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时,既可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也可用硫酸铜溶液做催化剂。多识一点目标一: 1、速率、加快、减慢、质量、化学性质、不同物质 2、C 3、C自主学习一: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上目标一的练习。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剧烈,怎样控制反应速率呢?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的想法?3、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包括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思考:1、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是什么?1、选择依据 a、反应物的状态 b、反应发生的条件固固加热型: 适用于: 反应物是固体(一种或多种), 反应需要加热固液不加热: 适用于: 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 反应不需加热。这个装置适用什么反应?这样的装置适用什么反应?思考:2、选择气体收集装置的依据是什么?1、选择依据: a、气体的密度 b、溶解性 c、是否与空气和水反应不易或难溶解于水, 不与水反应。排水法:使用范围?排水法: 优点:收集的气体较纯。 缺点:不干燥。 此装置有什么优缺点?向上排空气法 适用范围?向下排空气法 适用范围?排空气法排空气法优点:气体干燥。缺点:不纯净。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 不与空气中成份反应。向下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 不与空气中成份反应。思考: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反应制取氧气,应该选择什么实验装置呢?1、制取装置固液不需加热2、收集装置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实验装置小结或4、收集氧气方法思考:如何收集一瓶一瓶纯净的氧气呢?方法一:排水法。思考:1、何时开始收集? 思考:2、何时收集满? 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冒出时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不纯。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方法二:向上排空气法。注意事项: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便于排出空气)。思考: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何时收集满呢?5、验满验满: 排空气法: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如木条复燃,说明瓶内氧气已满。思考:2、如何知道一瓶气体是不是氧气呢?6、检验检验: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 如木条复燃,说明瓶内装的是氧气。1.组装仪器; 2.检查装置气密性; 3.加药品(先向锥形瓶中加二氧化锰粉末,再向分液漏斗中加过氧化氢溶液,即先固后液); 4.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待气泡连续冒出时开始收集; 5.当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说明收集满了。水下盖好玻璃片,取出正放。 7、实验步骤用排水法收集目标二: 1、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水+氧气 2、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正、氧气密度比空气密 度大 3、倒、正、底 4、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气泡冒出 5、瓶内、复燃 6、瓶口、复燃 7、C自主学习二: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上目标二的练习。动手试试吧比一比:看谁最先集满一瓶氧气温馨提示: 1、要检验装置气密性,确保不漏气。 2、用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 3、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要放在瓶口。课堂小结达标检测1B、2D、3D、4A 5、(1)、B、催化 (2)、高锰酸钾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A (3)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木条复燃,则收集满。 6、(1)、酒精灯、铁架台 (2)、B、催化作用 (3)、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木条复燃,则收集满。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