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练
优化集训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基础巩固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一位参加典礼的亲历者这样回忆:从下午 3 点一直待到晚上 10 点,虽然几乎长达一整天,却是并无丝毫倦意,整整 7 小时都是在极端兴奋中度过的。……只能自己脑子里不断重复“今天的感情绝不是用文字所能表达的”这样一句话。结合所学,“感情绝不是用文字所能表达”很可能是因为( )
①“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③为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④“三座大山”长期压迫人民的历史结束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023浙江杭州八县区高一下期末)1950年,上海一位民族资本家评价某事指出,6月银元风潮,中国共产党是用政治力量压下去的,这次仅用经济力量就能压住,是上海工商界所料想不到的。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 )
A.三大改造 B.银元之战
C.“一五”计划 D.米棉之战
3.(2023浙江湖州高一下期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包含四个‘互’字,一个‘共’字……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下列属于四个“互”之一的是( )
A.文明互鉴 B.相互依存
C.团结互助 D.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4.(2023浙江绍兴高一上期末) 20世纪60年代初,大庆工人吃大苦,耐大劳,坚持“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和“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风貌,出色地完成了石油会战,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一时代精神的是( )
①自力更生 ②敬业守信 ③艰苦奋斗 ④敢于创新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2023浙江慈溪高一下期末)下图是 1972 年 4 月我国政府赠送美国的两只大熊猫“玲玲”和“兴兴”,中美“熊猫外交”从此翻开了全新的一页。“玲玲”和“兴兴”不辱使命,不仅成为美国国家动物园的镇园之宝,而且还是传媒宠儿。下列促成“玲玲”和“兴兴”赴美的直接因素是 ( )
大熊猫“玲玲”和“兴兴”在华盛顿动物园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中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能力提升
6.(2023浙江杭州高一上期末)王人博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诞生归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调和。他意在强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A.是各股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
B.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
C.具有比较明显的时代局限性
D.本质是社会主义性质
7.(2023浙江学考适应性考试)以长津湖战役为代表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近代中国人来讲,都是极为了不起的事情。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A.结束了列强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
B.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取得彻底胜利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
D.打破了西方对华封锁的状态
8.(2023浙江诸暨高一上期末)1949年,一些国家的外长(见下表)纷纷致电周恩来总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时间 国别
10月3日 保加利亚外长、罗马尼亚外长
10月4日 匈牙利外长、朝鲜外相
10月5日 捷克斯洛伐克副总理代外长、波兰副外长
A.“一边倒”方针的实施
B.“另起炉灶”方针的实施
C.“求同存异”方针的实施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推行
9.(2023浙江名校联盟高一下期中)周恩来在某次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有关这次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
A.周恩来在会上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解决了印度支那问题,但没有解决朝鲜问题
C.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D.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与会议讨论
10.(2023浙江绍兴高一上期末)下图为1952—1956年我国经济成分比重变化统计数据,据此可知,我国 ( )
A.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果显著
11.(2023浙江G2高一下期中)毛泽东在1961年末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期间讲道:“这十二年,恐怕还是做对了的是主要的,占第一位,错误占第二位。我们十二年,已经有了两方面的经验……”下列史实属于“这十二年”成功经验的是( )
A.中共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C.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的开展 D.“三线建设”开发西部地区
12.(2023浙江名校联盟高一下期中)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社会主义道路遭遇曲折,但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仍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里所说的“遭遇曲折”包含( )
①“大跃进”运动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1960年底至1961年初,毛泽东先后三次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毛泽东建议下,中共中央将1961年定为实事求是年、调查研究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双百”方针的提出与贯彻 B.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各项调整
C.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 D.“左”倾错误已经在全党全面纠正
14.(2023浙江宁波九校高一下联考)某校的历史学习小组通过收集图片来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史。下列图片的主题是( )
“铁人”王进喜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
1961年,上海江南造船厂成功制造出我国第一台1.2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
A.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B.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探索中取得伟大成就
C.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D.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位世界前列
15.(2023浙江G2高一下期中)土地一直是亿万农民最关心的核心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八七会议中,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他响亮地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个重要论断。毛泽东的高明之处在于把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真正明白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的思想。
——摘编自刘启春等《历史的选择:
中共早期领导人纪实》
材料二 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各根据地的土地改革政策开始向彻底分田的方向变化,对地主不再给予照顾,并开始触动富农的土地,但各地土地改革的政策与方法未尽一致,迫切需要有统一的政策指导。1947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工委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有各根据地代表参加的全国土地会议,9月13日,通过了《 》,明确提出以彻底平分土地为原则,提出没收地主土地,不分男女老幼,按人口统一平均分配,同时分配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废除土地改革前的一切债务。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材料三 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共中央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土地改革的完成是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首要条件。刘少奇在会上作了关于土地改革的报告:“……过去老区的土地改革,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谁胜谁负还不明朗的条件下进行的,土地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尽量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动员农村的人力物力参加和支援人民解放战争,争取战争的胜利。新区的土地改革,是在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统一的人民政权已经建立,全国转入和平的经济建设的条件下进行的。土地改革除了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尽快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这一中心任务。”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共中央在八七会议上确定的革命方针。简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贯彻这一方针的。
(2)请写出材料二空格处的文件名称。根据材料二,概括该文件实施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述“新区的土地改革”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优化集训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1.D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描述的事件是 1949 年 10 月1日下午三点开始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为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基础,①②③④均正确,故 D项正确。
2.D 解析 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中国共产党在平息了6月银元风暴后进行的“米棉之战”,故D项正确;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C两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3.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中都强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D项正确;文明互鉴一般是指两种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排除A项;相互依存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排除B项;团结互助不属于两者的原则,排除C项。
4.D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因此体现的时代精神有自力更生、敬业守信、艰苦奋斗和敢于创新,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5.C 解析 根据材料的时间可得出1972年尼克松访华,使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促成了熊猫赴美,故C项正确;中美建交在1979年,排除A项;中日建交与熊猫赴美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B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1971年,与美国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D项。
6.B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反映了工人、农民以及各民主阶级的政治诉求,是一种政治调和,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故B项正确。
7.C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中取得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故C项正确。
8.A 解析 表中的国家都是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这体现了“一边倒”方针的实施,故A项正确;按照“另起炉灶”等方针,我国先后和一些非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排除B项;“求同存异”是在1955年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9.C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是万隆会议,万隆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故C项正确;1953年,周恩来是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并解决印度支那问题,故排除B、D两项。
10.B 解析 依据图片信息可知,1952—1956年,公有制经济比重迅速增长,占据绝对优势,私有制经济比重迅速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故B项正确。
11.A 解析 根据材料,“这十二年”指的是1949—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设的十二年,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这次大会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背景下召开,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主要任务,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故A项正确;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不属于成功经验,故排除B、C两项;“三线建设”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排除D项。
12.B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掀起“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1976年开展“文化大革命”,这都属于“社会主义道路遭遇曲折”,①②④正确,③不属于“社会主义道路遭遇曲折”,故B项正确。
13.B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1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八字方针”,针对“大跃进”造成的比例关系失调,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各项调整,故B项正确;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1964年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14.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时期是1956—1966年,与图中时间一致,图中信息反映了探索中取得伟大成就,故B项正确;通过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与图片时间不符,排除A项;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排除C项;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位居世界前列,排除D项。
15.参考答案 (1)方针: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措施: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上“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中国土地法大纲》。
背景:国共全面内战的爆发,要求推动解放区加快土地改革;各地土改的政策和方法有差异,需要统一的政策指导。
(3)影响: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