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学森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学森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05 06:10:25

文档简介

郑州学森实验学校月考试卷
高一地理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于 2020 年 7 月 23 日发射升空。2021 年 5 月 22 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并开始巡视探测。下图为太阳系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前往火星过程中穿过的等级最低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2.“祝融号”着陆的天体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北京时间 2021 年 11 月 2 日上午 10 时 55 分,风云三号卫星的空间望远镜拍到太阳日面局部区域出现突然“增亮”现象。8 分 30 秒后,位于地球上空约三万六千公里地球同步轨道的气象卫星观测到射线能量的突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突然“增亮”现象发生在(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 D.太阳内部4.该现象发生时,地球上可能会出现( )
①极昼现象②指南针失灵③极光现象④卫星通信中断⑤森林大火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地质记录中的断代是指沉积岩层的地质记录并不总是连续的。下左图为地质年代表,下右图为 甲、乙两地地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质年代划分的主要依据有( )
A.生物演化 B.地层深度 C.岩石类型 D.地形类型
6.D 岩层形成时代最可能是( )
A.二叠纪 B.三叠纪 C.侏罗纪 D.白垩纪7.根据甲地岩层分布可推断出乙地( )
A.V 与 X 出现断代 B.X 与 Y 出现断代 C.Y 与 Z 出现断代 D.没有出现断代
2022 年 9 月 10 日“霍姆礁”的海底火山喷发,11 个小时后,岩浆和火山灰形成的一座小岛冒
出海面,9 月 20 日小岛增至 2.4 万平方米。下图示意地球内部圈层划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该小岛物质主要来源于( )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④层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不连续圈层 B.②以上为岩石圈
C.③为地幔 D.纵波无法穿过④
民航客机在飞过蔚蓝的天空时,其身后经常拖着白色的尾巴,被称为航迹云(下图)。它是飞机排出的废气与空气相混合而出现的水汽凝结现象。当客机水平飞行在气温为-60℃~-40℃的大气层且空气湿度较大时,容易产生航迹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民航飞机多飞行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高层大气11.航迹云多出现在( )
A.对流层中部 B.平流层顶部和高层大气底部C.平流层中部 D.对流层顶部和平流层底部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气温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市区比乡村气温高的原因是( )
①建筑和硬化地面多②建筑高大密集有利散热③生产生活排放废热多④排放酸性气体,酸雨严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若只考虑城市热岛环流的影响,可能产生大气污染的工业最适合布局在图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热反射涂层材料是指涂覆在物体外表面,对太阳辐射具有高反射率,从而降低物体表面及内部温度的功能性材料。目前,热反射材料多用于覆盖沥青路面。下图是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沥青路面涂覆热反射涂层可以增强( )
A.太阳辐射 B.地面反射 C.大气辐射D.大气反射15.城市道路涂覆热反射涂层技术的广泛使用能够( )
A.缓解热岛效应 B.增加空气湿度C.增强城市风速 D.增大昼夜温差
与路面涂覆热反射涂层降温相比,传统沥青路面多采用洒水降温。道路洒水除降温外还会( )
A.增多空气尘埃 B.增加空气湿度
C.加重城市污染 D.加剧城市内涝
图示意 M 点所在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及空气质点的瞬时受力平衡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等压线①②③数值的大小是( ) A.③>②>①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②>①>③
图中字母( )
A.a 是风向 B.b 是摩擦力 C.c 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D.d 是地转偏向力
该地位于( )
A.北半球高空 B.北半球近地面 C.南半球高空 D.南半球近地面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海水质量,其大小取决于盐度、温度和压力。下图示意某大洋局部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曲线①②③分别代表( )
A.温度、盐度、密度 B.温度、密度、盐度
C.盐度、温度、密度 D.密度、温度、盐度21.下列关于该海域表层海水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盐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30°S 海水温度最高、盐度最低
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 D.海水密度与温度大致呈负相关
全球首座商用海浪发电厂 LIMPET500 海浪发电厂(外观和原理示意见图)位于苏格兰西海岸的艾菜依岛,于 2000 年的开始发电。该发电厂面向大海的一侧有一部分水下建筑。海浪涌入时,结构内的水位上升并压缩空气,上升的水通过一个涡轮并推动它旋转,产生电力。海浪后退时,水位下降,涡轮重新吸入空气,推动涡轮机继续旋转,再次产生电力。其能量转化过程为:海浪带动气压变化再带动涡轮机旋转进而产生电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该类发电厂的能量主要来自( )
A.海面强风 B.海底地震 C.水下滑坡 D.天体引力23.与太阳能发电相比,海浪发电的优势是( )
A.清洁且可再生 B.发电相对稳定
C.能量分布广泛 D.能量损失较低
地处沂蒙山腹地的沂水县地下大峡谷,是我国的特大型溶洞之一。洞内流水潺潺,钟乳石奇形 怪状,石笋、石瀑布、石花等千姿百态,形成天然的“地下画廊”。下图示意沂水大峡谷某溶洞剖 面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塑造沂水大峡谷洞内千姿百态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海浪侵蚀C.流水溶蚀和淀积 D.生物堆积
与沂水大峡谷地貌成因相似的是( )
A.甘肃鸣沙山 B.新疆魔鬼城C.青岛石老人 D.重庆武隆天坑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我国第三大岛和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1300 多年来,崇明岛的形状一直在变化,但它从未停止“生长”,直到今天,它还在以每年百余米的速度向东海推进(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形成崇明岛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海浪侵蚀 B.流水堆积 C.冰川堆积 D.风力堆积27.据图推断,1300 多年来崇明岛东滩海岸线扩展最快的方向是( )
A.向东 B.向西 C.向南 D.向北28.1998 年后崇明岛东滩扩展速度明显减缓,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
A.长江径流量增加 B.长江上游植被恢复
C.海平面大幅下降 D.长三角地区地壳抬升
某中学研学小组到我国西北某低山区开展研学活动,四个小组分别在甲、乙、丙、丁处展开植被调查。下图为该区域等高线简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该区域的山顶 M 与河谷最低处高差可能为( )
A.590m B.660m C.810m
甲、乙、丙、丁四处的研学小组能够互相对望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二、综合题(共 40 分)
小明同学酷爱体育,他在新闻中了解到我国运动员赛前都会到青海多巴进行特训,除训练装备 外,防晒霜和保暖衣物也是必需物品。小明对此很感兴趣,通过查阅资料,将其原因绘制成思维导 图。结合资料完成思维导图相关内容。(5 分)
资料一:体育科学研究表明高原训练在竞技体育中能够激发运动员的无氧代谢水平,通过低氧 刺激复合强化体能,增加血氧含量,改善心、肺、血液功能,从而促进运动能力水平的提升。
资料二:多巴基地海拔高度 2388 米,年平均气温在 6.5C,盛夏平均气温 17.8C,冬季最冷月份平均气温-9.5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污染小、噪音低是青海多巴独特环境条件。
资料三: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是中国乃至亚洲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最适合耐力性项目训练的国家高原体育基地。近些年国家队在这里训练后屡屡取得优异成绩,多巴因此被国内外体育界誉为“高原训练的风水宝地”和“培养世界冠军的摇篮”。
① ,② ,③ ,④ ,⑤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各种人类活动集中在城区,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也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会造成城区与郊区之间的气温差异。图为某城市中心地带与周围郊区的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分布示意图。
说出图示中心城区与周围郊区的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存在的差异, 并分析原因。(8 分)
绘制中心城区与周围郊区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4 分)
简述有效减小中心城区和周围郊区的温差可采取的措施。(4 分)
(

) (
近地表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较强,易形成顶大基小的③
(图
2

考察过程
实地考察中另外发现了与图
2
景观成因相似的地貌有④
、⑤

该地沙丘形态多样。图
3
为沙丘等高线图。该沙丘的形态特征是⑥

考察总结
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动沙丘

沙漠边缘

流动沙丘的主要危害是⑦

应对措施是⑧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 分)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2)图示水循环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填序号)。
有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选择填空)
A.水循环在地球的外部圈层中不断进行 B.水在循环运动的过程中是不连续的C.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D.沙漠地区没有水循环过程
若上图中植被被大面积破坏,该地的地表径流季节变化会 (填“增大”或“减小”),地下径流会 (填“增大”或“减小”)。
(
考察主题
野外地貌考察
考察地区

考察准备
该地区地表多沙漠和戈壁,风大而频繁,风蚀作用明显(

1


过程

风吹走泥沙和黏土
过程

碎石在地表聚积
过程


)暑假期间,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深入我国某地区进行典型地貌野外考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考 察手册。(8 分)1-5 ABBCA
6-10 BBBBA
11-15 DBDBA
16-20 BAABA
21-25 DABCD
26-30 BABBC
31. 二氧化碳、水汽 含氧量低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 昼夜温差大或夜晚温度低
32.(1)差异:中心城区温度高于郊区。
原因:中心城区植被覆盖率低,地面以水泥、沥青、砖石等硬化路面为主,升温更快;中心城区人口密集,车辆较多,排放大量废热;城区排放的污染物多,保温作用强;建筑物高大密集,不宜散热。
(2)
(3)在中心城区建设绿地公园,增加中心城区植被覆盖率;增加中心城区的河湖水域面积;在中心城区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性工厂外迁出中心城区。
33.(1)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下渗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植物蒸腾
(2)D
(3)C
(4) 增大 减少
34.①西北地区 ②地层变薄,地表只剩下砾石 ③风蚀蘑菇 ④风蚀洼地 ⑤雅丹地貌 ⑥相对高度40-50米,迎风坡平缓,背风坡陡峻,形状呈新月形 ⑦埋没房屋、路道,侵蚀农田、牧场 ⑧种植固沙植物或者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沙丘固定
中心
郊区
城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