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 本 单元名称
物理 八年级 第一学期 人教版 质量与密度
单元组织 方式 团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质量 第六章第一节
2 密度 第六章第二节
3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六章第三节
4 密度与社会生活 第六章第四节
二、课时作业
第 1 节 质量 (第一课时 认识质量)
(一) 课前作业
题目编号 0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5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观看的本节课微课视频《6.11质量的概念和单位》《6.12 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6.13 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视频总长 3 分钟, 提前发到家长群里),并 填写下面的空格。 1.质量的概念:在物理学中 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 表示。 2.质量的国际主单位及符号: 常用单位: 、 、 。 3.单位换算: 1t= kg, 1 kg= g, 1g= mg 4.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 、 、 和 而改变。 5.请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包方便面的质量约是1.210一4 ______. (2)一粒药片的质量约为0.25 ______. 6.一把铁锤比一根铁钉含有的铁______ (填“多”或“少”),它们的质量 (填“相同”或“不同”);1 kg 铁和 1 kg 棉花含有物质的多少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 7.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25 mg=25×______kg=______kg; (2)6.8 t=______g; (3)350 kg=350×______t=______t; (4)5.4 g=______mg.
答案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m 2.千克 kg 吨 t 克 g 毫克 mg 3.1000 1000 1000 4.形状 状态 位置 温度 5 . t g 6.多 不同 相同 7. (1)10-6 2.5×10-5 (2)6.8×106 (3)10-3 0.35 (4)5.4×103
作业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提前预习,梳理本节主要的物理观念,明确自己学习的疑惑处
作业 分析 难度 团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团改编 □原创
6
(二) 课堂作业
题目编号 0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4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1.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 3×10-4t 的可能是( ) A.一颗草莓 B.一个苹果 C.一个西瓜 D.一颗葡萄 2.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的质量不变 B.水结冰时,质量变小 C.一瓶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 D.1kg 铁比 1kg 棉花质量大 3.一块质量为 100g 的冰熔化成水后, 质量 (选填“大于”“小于”“等 于”) 100g。 4.2021 年 6 月 17 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 汤洪波 3 名宇航员送入太空,随后三名航天员进驻天和核 心舱。 火箭发射升空后,神州十二号飞船相对于火箭 是 ,相对于地球是 ;如果神州十二号在太空 发射很强的超声波,在地球上 (填“能”或者“不 能”) 收到信号, 原因是 ;宇航员聂 海胜出发前测得质量约为 65kg,在进驻天和核心舱后其质 量 (选填“大于” “等于” “小于”) 65kg。(g=10N/kg)
答案 1.B。考察科学计数法以及单位换算。 2.C。考察对质量的认识。 3.等于。考察对物体质量的理解。 4.静止;运动;不能;真空不能传声; 等于。复习之前章节的相关内容, 并考察对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认识。
作业评价 1.乐于思考, 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优秀 □良好 □合格
2.能独立思考,对质量的概念有自己的体会 □优秀 □良好 □合格
3.能熟练掌握质量的单位换算和属性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对质量概念,质量单位的换算,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结合国家时 事,感受科技的力量,增加民族自豪感。顺便复习之前章节所学知识。
作业 分析 难度 团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团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A 组)
题目编号 003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1. 叫质量。神州十二号宇航员聂海胜从地球飞到太空 某位置, 他携带的一瓶未开口的饮料的质量将______,当他喝了半瓶之后, 饮 料的质量将______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单位换算:(1) 25mg=___________kg;(2) 350kg=___________t; (3) 6.8t=___________g;(4) 5.4g=___________mg。 3.宇航员将质量为 50 克的矿石从地球带到月球,其质量为_______千克.一 块冰熔化成水,其质量是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所以质量是物体的一种______,不会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 而改变。
7
答案 1.物体所含物质多少,不变,变小。 2.2.5×10-5,0.35,6.8×106,5.4×103 3.0.05,不变,属性,形状,物态,位置,温度
作业评价 1.乐于思考, 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优秀 □良好 □合格
2.能独立思考,对质量的概念有自己的体会 □优秀 □良好 □合格
3.能熟练掌握质量的单位换算和属性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对质量概念,质量单位的换算,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作业 分析 难度 团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团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B 组)
题目编号 004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有一种小儿用药的用法用量写到: 【用法用量】溶于 40℃以下的温开水内服, 成人一天 8-16 袋,分 2-3 次服用; 小儿一天 25mg/kg 体重,分 2 次服用,共有: 0.125×12 袋。根据以上数据, 如果一个小孩的质量是 20kg,则每次用量是________袋, ________天内能将 此盒药用完.
答案 质量是 20kg 的小孩每天的服用量: 20kg×25mg/1kg=500mg=0.5g,,一天分两 次服, 所以一次服的量是: 0.25g,由于一袋的质量是 0.125g,所以每次用量 是 0.25/0.125=2 袋。因为一天服用两次,是 4 袋,所以 3 天内就能将此盒的 12 袋药用完。故答案为: 2;3。
作业评价 1.计算及单位换算正确 □优秀 □良好 □合格
2.能将所学物理知识联系实际 □优秀 □良好 □合格
3.能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对质量概念,质量单位的换算, 感受物理来源于生活,学以致用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团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团原创
(三) 课后作业(C 组)
题目编号 005 作业性质 实践活动 完成时长 3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课外实践活动:调查家庭中常见物品的质量大小,填入下表。
物品 ……
质量 ……
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
作业评价 1.能独立按步骤完成调查 □优秀 □良好 □合格
2.能进行数据收集 □优秀 □良好 □合格
3.能准确记录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本题涉及的内容贴近我们的生活,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团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团原创
8
第 1 节 质量(第二课时 天平的使用)
(一) 课前作业
题目编号 0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5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观看的本节课微课视频《6.14 天平的使用》(视频总长 3 分钟, 提前发到家长 群里),并填写下面的空格。 托盘天平的使用: 1. “看”:使用前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 。 2. “放”:把天平放在上 ,用镊子把游码调到处 。 3.“调”:用手调节天平横梁两端 的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处。 4. “称”:把被测物体放在 盘里,砝码放在 盘里。 5.“记”:被测质量=盘中 的质量 +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 。 6. “收”:取下被测物体,用 夹取砝码放回砝码盒里。 简记:放平调零、左物右砝、记数收拾。
答案 1.分度值 2.水平台 零刻度 3.平衡螺母 中央刻度线 4.左 右 5.砝码 示数 6.镊子
作业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提前预习,梳理本节主要的物理观念,明确自己学习的疑惑处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
(二) 课堂作业
题目编号 0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8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1. 关于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过程中可以调节平衡螺母 B.潮湿的物体可以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 C.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 D.称量粉末状药品时只在左盘垫一张纸即可 2. 如图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左端平衡螺母向右旋进一些 C.称量时,如果物码颠倒,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质量为 32.2g D.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确定天平已平衡 3. 小明做“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实验时, 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
9
量,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侧, 要使天平平衡他接着应该 (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盘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4. 某同学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 称一物体的质量, 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 码后, 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 指针偏右; 若将这最小的砝码取出, 指针偏 左,要测出物体的质量,正确方法是( ) A.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螺母向右调 B.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螺母向右调 C.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 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 5. 小欣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将被称量的物体放在右盘, 并 向左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恢复了平衡。此时, 他将左盘中砝码的质量 与游码所对的刻度值相加之和是 112g,则物体的质量为( ) A.104g B.112g C.108g D.110g 6.在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时, 应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_工作台上, 游码移 至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_处,发现 指针左右摆动幅度如图甲所示, 此时 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 (选填 “左”或“右”) 调节, 使天平平衡。 把矿石放到天平___________盘,当 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 天平再次平衡。则矿石的质量是 ___________g。
答案 1.C 2.C 3.D 4.D 5.C 6. 水平,零刻度,右,右, 78.4
作业评价 1.乐于思考, 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优秀 □良好 □合格
2.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使用步骤 □优秀 □良好 □合格
3.能熟练掌握天平的使用要领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对天平使用的掌握
作业 分析 难度 团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团改编 □原创
10
(三) 课后作业(A 组)
题目编号 003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4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1.实验室用的托盘天平, 砝码盒中常配备的砝码规格有: 100g、50g、20g、10g、 5g。现要测量一物体的质量。 (1)调节横梁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侧的垫圈,指针就开始 摆动。稳定后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下一步为: ________。 A. 向右移动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向左移动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C. 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D.将游码移到左端的零刻度线 (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镊子由大到小在右盘中加 减砝码……,当放入 5g 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乙所示。则
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3)另一组同学正确操作后, 砝码和游码如下图所示, 则结果应记为_______。 2.小明同学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甲所示. (1)他在操作中的错误有: ①_ ;② . (2)小明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量过程中未调节平衡螺母)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当横梁平衡时天平左盘所放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 g. (3)测量完毕后小明发现 50g 砝码缺了一个角,分析可知上述的测量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1. (1) D (2)取下 5g 砝码,向右移动游码(3) 46.2g 2. (1)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在测量过程中调节了平衡螺母 (2)68.6 (3)偏大
作业评价 1.乐于思考, 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优秀 □良好 □合格
2.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使用步骤 □优秀 □良好 □合格
3.能熟练掌握天平的使用要领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对天平使用的掌握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团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团改编 □原创
11
(三) 课后作业(B 组)
题目编号 004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5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1.小一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于是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在测量金属块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然后将游码移至 ___________; (2) 若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 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调, 直到指针 指在___________,说明此时天平平衡; (3) 把金属块放到天平___________盘称量, 然后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天 平平衡; (4)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矿石的质量 是___________g; (5)小一的同学小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一个鸡蛋的质量, 操作情景如图丙 所示,其错误之处是: 。 2.下面是用托盘天平称量盐水质量的几个步骤, 请你按正确的顺序将代表各步 骤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横线上。 A.称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总 B.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杯 C.计算盐水的质量: M 盐水 =M总 -M杯 D.将盐水倒入空烧杯中 E.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 正确的顺序是 。
答案 1. (1)零刻度处(2) 左,分度盘中央刻度线(3)左(4) 38.4 (5)称量阶 段天平不平衡,不能移动平衡螺母来调节平衡 2.EBDAC
作业评价 1.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使用步骤 □优秀 □良好 □合格
2.能熟练掌握天平的使用要领 □优秀 □良好 □合格
3.密切联系生活和实际, 解决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对天平使用的掌握,感受物理来源于生活,学以致用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团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团原创
(三) 课后作业(C 组)
题目编号 005 作业性质 实践活动 完成时长 3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课外实践活动:调查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和测量工具还有哪些,填入下表。
质量单位 ……
质量测量工具 ……
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
作业评价 1.能独立按步骤完成调查 □优秀 □良好 □合格
2.能进行数据收集 □优秀 □良好 □合格
3.能准确记录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对使用天平测量固体质量的方案设计通过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知识联 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感受“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去”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团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团原创
12
第 2 节 密度
第三课时 探究物质的密度
(一) 课前作业
题目编号 001 作业性质 观察思考 完成时间 5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观看班级群视频 6.2-1 思考下列问题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由相同物质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越大,则质量越 。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
答案 越大 一定
作业评价 能认真看视频自学,收集有用信息;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分析、处理有用信息,得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视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总结规律能力, 以及表达能力
作业 分析 难度 团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团原创
(二) 课堂作业
题目编号 0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间 2 分钟
具 体 内容 题目 纯水的密度是 1g/cm3 ,合 kg/m3 ,物理意义是 。
答案 1×103 每一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 1000 千克
作业评价 乐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独立思考,对相关密度的概念提出自己的 见解;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考查的是密度单位的换算和密度的物理意义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团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团原创
13
题目编号 003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间 1 分钟
具 体 内容 题目 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滴水的密度小于一桶水的密度 B.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 C.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答案 D
作业评价 能理解密度的概念 知道密度是物质的属性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用生活中熟悉的物质和物体,帮助学生理解密度是物质的属性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团中等 □较难
来源 团引用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A 组)
题量 1 题 完成时间 5 分钟
题目 1.分别由不同物质 a、b、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
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 物质的密度最大 B.b 物质的密度是 1.0×103kg/m3 C.c 物质的密度是a 的两倍 D.c 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答案 1、B 【解析】(了解密度图像的物理意义, 体积相同时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作业评价 了解密度图像的物理意义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了解密度图像的物理意义,并会在图像中找到有用信息解决问题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团较难
来源 团引用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B 组)
14
题量 1 题 完成时间 6 分钟
题目 1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性质,小刚用水和酒精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时, 他用 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数据如下所示. (1)小刚同学已经在坐标纸上画出了酒精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 如下图所 示.请在图上画出水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 (2)小刚仔细地分析了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归纳出了以下的结论: ①分析表 1 或表 2 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结论:同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表 1 和表 2 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结论:不同物质
答案 1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作业评价 能将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用物理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物理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既考察了密度的属性, 又考察了密度图像的意义, 能很好的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此两题为综合考察题,主要是为本节课结束后加深学生对密度概念建立的理解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团较难
来源 □引用 团改编 □原创
15
第 2 节 密度
第四课时 密度的综合应用
(一) 课前作业
题目编号 001 作业性质 观察思考 完成时间 6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观看班级群视频 6.2-2 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观看视频知道密度公式,可变形为和,理解知二求一的应用
答案 越大 一定
作业评价 能积极参与, 并亲自实践收集信息;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视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总结规律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团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团原创
(二) 课堂作业
题目编号 0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间 3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2.某氧气瓶中的氧气被用去一部分后,瓶中氧气的质量将 ,体积 将 ,密度将_____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2.变小 不变 变小 密度变小 【解析】 质量减小 体积等于氧气瓶容积不变
作业评价 能将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
乐于思考, 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 求知欲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了解质量是物质的量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并且知道同种物质外界条件不同 密度也会发生变化。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团中等 □较难
来源 团引用 □改编 □原创
16
题目编号 003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间 5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宣酒产于安徽宣城市, 因小窖酿造闻名全国, 宣酒小窖体积为 8 立方米,检验员 从小窖中取出 30ml 白酒,测得质量为 27.9g, 求 1) 整窖酒的质量为多少吨? 2) 宣酒年产量 600 吨,需要酿造多少窖?
答案 1) ρ=m/v=27.9g/30ml=0.93 g/cm3 =0.93×103kg/m3 m2 = ρv2 =0.93×103kg/m3 ×8 m3 =7.44×103kg=7.44t 2)n=600t/7.44t /窖=81 窖
作业评价 能在题目中找到有效数据进行计算; □优秀 □良好 □合格
在体积变换时能灵活利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了解自己的家乡特产,能灵活的应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团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改编 □团原创
(三) 课后作业(A 组)
题量 2 题 完成时间 8 分钟
题目 1.一个瓶子里有不多的水, 乌鸦喝不到水, 聪明的乌鸦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 瓶子里, 水面上升了, 乌鸦喝到了水。若瓶子 的容积为 450mL,内有 0.2kg 的水, 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cm3,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_g。(石块密度 为 2.6×103kg/m3 ) 2.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三个空心球, 它们的材料分别是铝、铜和铅, 则空心部分 最大的是( ) A.铝球 B.铜球 C.铅球 D.无法判断
答案 1. 250 0.65 2. C 【解析】铜球密度最大,质量相同时实心部分体积最小,所以空心部分体积 最大
作业评价 能从物理系角度解释有关现象;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熟练用密度知识进行相关计算。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1 考察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联系小时候听过的故事,增 加题目的趣味性,让学生快乐解题,快乐学习。 2 考察 质量相等时, 密度越大体积越小, 了解铅、铝、铜的密度大小关系, 增加 生活常识, 了解空心球中物质体积、物体体积、空心体积。
作业 分析 难度 1. □较易 2. □较易 团中等 □中等 □较难 团较难
来源 1. 团引用 2. 团引用 □改编 □改编 □原创 □原创
17
(三) 课后作业(B 组)
题量 1 题 完成时间 6 分钟
题目 1.现代宇宙学告诉我们,恒星在演变过程中, 会形成密度很大的天体,如白矮 星、中子星或黑洞.据推测, 1cm3 中子星物质的质量是 1.5×109t,则中子星的 密度约( ) A.1.5×1012kg/m3 B.1.5×1015 kg/m3 C.1.5×1018 kg/m3 D.1.5×1021 kg/m3
答案 C 【解析】ρ=m/v=1.5×1012kg/1×10-6 m3=1.5× 1018kg/m3
作业评价 能将物理知识与情境联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够接受新事物, 相信自己的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用相关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认识新事物,增加知识面,更加热爱科学。
作业 分析 难度 1. □较易 团中等 □较难
来源 1. 团引用 □改编 □原创
(四) 实践作业——查一查、算一算,比比谁的密度大
材料 家中标注了体积与质量的物质 网络查询
步骤 1.找寻家中标注了体积与质量物体; 2.上网查询家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或者体积(标注体积的查质量, 标注质量的查体 积); 3. 设计表格,记录查询到的数据。 4、计算各物品的密度并比较大小。
观察分析 1.能在身边找寻符合物理探究的物品。 2.能快速在网络上查询所需要的数据; 3.给所测物品密度排队,了解生活中常见物品密度的大小关系。
作业评价 能独立按步骤完成实验; □优秀 □良好 □合格
基于实验现象记录数据,能简单 分析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
作业分析及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实践类作业, 通过对各数据的测量或者查询计算各物品的密度, 知道物 理来源于生活, 与生活密不可分, 知道物理实验不一定要专业的实验器材, 家中 常见的物品都可以进行物理探究。
18
第五课时 测量物质的质量
(一) 课前作业
题目编号 001-0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间 5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建议同学们观看的本节内容视频, 6.3-1 和 6.3-2 两视频共长 2 分 20 秒左右, 视 频会提前发到家长群里,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密度时, 应分别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再利用公式 ρ=m/V,计算出物体的密度;测量质量和体积时,应先测量 ,这样做的目 的是 (选填“A”或“B”)。 A.操作更方便 B.防止物体粘有水,测量质量时误差会很大 2.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为使测量误差更小,第一步测量的是 (选填“A”或“B”)。 A.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答案 1. 质量 B; 2. B.
作业评价 能认真看视频自学, 收集有用信息;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分析、处理有用信息, 得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让学生思考不同的操作会产生不同的误差, 通过思考, 重点帮助同学们理解液体 测量步骤的关键,从而化解难点。
作业 分析 难度 1. 团较易 2. □较易 □中等 团中等 □较难 □较难
来源 1. □引用 2. □引用 □改编 □改编 团原创 团原创
(二) 课堂作业
题目编号 003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间 3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杯测一块雨花石的密度. 当他 用调好的天平测雨花石的质量时, 发现指针偏向如 图甲所示, 此时他应该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 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 示,雨花石的质量为 g,用量杯测出它的体积 为 20cm3,则雨花石的密度等于 g/cm3.雨花石被磨损后,它的密度将 (选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答案 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53.4 2.67 不变
19
作业评价 据所学知识,正确测量固体密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会利用密度公式正确计算密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考察了天平的使用和固体密度的测量, 可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固体密度的测量方 法。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团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团改编 □原创
题目编号 004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间 4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小华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色拉油的品质。 (1) 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的桌面上, 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刻度处, 发现指 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 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 调节,使横梁平衡。 (2) 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 70g,然 后把烧杯中一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 如图 a 所示; 再称 烧杯和剩下色拉油的总质量, 天平再次 平衡时所用砝码 和游码的位置如图 b 所示, 烧杯和剩下色拉油的总质量 为 g。该色拉油的密度为 g/cm3。
答案 右 51.6 0.92
作业评价 据所学知识,正确测量物体密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会用密度公式正确计算固体密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会用密度公式正确计算液体密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进一步考察了天平的使用和液体密度的测量, 可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液体密度的 测量方法。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团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团改编 □原创
20
(三) 课后作业(A 组)
题量 3 题 完成时间 5 分钟
题目 1.形状规则的固体物质, 体积可以用 来测量, 液态物质和形状不规则的 固体,体积可以用 来测量。 2.小明想用量筒一次准确获得密度为 0.8g/cm3 的酒精 100g,可选用的量筒的量 程及分度值最好是 ( ) A.100ml,5ml B.150ml,10ml C.100ml,10ml D.150ml,5ml 3.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 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 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 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 ( ) A、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 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方案非常完美 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 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答案 1.刻度尺 量筒 2.D 【解析】为了减小误差,量取液体一般要求“一次性完成”,即量筒的量程 需大于量取液体的体积,且量筒分度值小的测量误差小。 3.D 【解析】量筒由于“太高”,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容易打碎,所以不提倡。
作业评价 能将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用物理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物理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考察了根据需要对测量工具的选择, 并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以减小误差为目的测 量工具选择。
作业 分析 难度 团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团引用 □改编 □原创
21
(三) 课后作业(B 组)
题量 1 题 完成时间 6 分钟
题目 将 22g 盐完全溶解在如图所示的量筒内的水中, 液面升高后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盐水的密度为多少? 小红同学的解答是这样: 解: ρ=m/v=22g/10 ㎝ 3=2.2g/㎝ 3=2.2×103kg/m3。 小红同学的解答是否正确,请你做出评价。如果有错误, 请写出正确的过程。
答案 小红同学的解答是错误的; 正确解答:m 水= ρV=1g/cm3 ×50cm3=50g 【解析】盐水密度是计算混合物的平均密度,利用公式 ρ=m 总/V 总 进行计算即可。
作业评价 能将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用物理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物理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掌握混合物密度的计算,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相关能力。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团中等 □较难
来源 团引用 □改编 □原创
(四) 实践作业——鉴别厨房中色拉油和酱油, 谁的密度更大
材料 筷子(或细竹棍)、细线、矿泉水瓶 1 个、 纸杯 2 个等
步骤 1.制作简易天平;
22
2.矿泉水瓶切割并做好标记; 3.分别将色拉油和酱油倒入切割的矿泉水瓶中,直至标记处。 4.将色拉油和酱油分别倒入天平左右矿泉水瓶中,比较质量大小。 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观察分析 1.制作简易天平时, 调整两杯质量,使天平平衡。(选填“需要”或“不 需要”) 2.分别将色拉油和酱油倒入纸杯中, 直至标记处, 是为了使倒入纸杯的色拉油和 酱油的 相等。 3.根据质量比较,得出 的密度较大。
作业评价 能独立按步骤完成制作; □优秀 □良好 □合格
基于实验现象,能简单分析。 □优秀 □良好 □合格
作业分析及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制作应用类作业。通过简易天平制作,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进一 步理解天平原理, 并通过利用天平来比较等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 从而比较得 出物质密度大小,进一步掌握密度知识。
23
第六课时 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 课前作业
题目编号 001-0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间 6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建议同学们观看的本节内容视频, 6.4 视频总长 1 分 22 秒,视频会提前发到家长 群里,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观察小区的水泥路面, 发现每隔几米就留有一条缝, 请通过相关信息收集, 关 于“缝”的存在,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为了美观 B. 为了流淌雨水 C. 防止路面热胀冷缩而损坏 D. 为了防止路面打滑 2.寒冷的冬天,室外的自来水管会经常“冻裂”,请通过相关信息收集,回答原 因可能是 ( ) A. 水管的质量差 B. 水凝固体积变大,将水管“撑裂” C. 水管的自然损坏 D. 温度低使水管发生“开裂”
答案 1.C; 2. B.
作业评价 能积极参与, 并亲自实践收集信息;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从生活走向物理,认识“热胀冷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并帮助学生认识“水的反常膨胀”,并学会学以致用,冬天知道怎样保护自来水 管。
作业 分析 难度 1. 2. 团较易 团较易 □中等 □中等 □较难 □较难
来源 1. 2. □引用 □引用 □改编 □改编 团原创 团原创
(二) 课堂作业
24
题目编号 003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间 3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由水的反常膨胀知道,水的密度在 4℃时是最大的。我们通常说的水的密度为 1 ×103 kg/m3 , 一般是就是该温度下的密度;当水的温度从 10℃下降到 0℃时, 水的密度变化是 。
答案 先变大后变小
作业评价 能将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对水 0-4℃才有反常膨胀精准认 识。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认识“水的反常膨胀”,并学会学以致用。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团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团改编 □原创
题目编号 004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间 5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一个球的质量是 2133g、体积是 800cm3,(1) 若球是用铁制成的, 球是否空心的? 空心体积有多大?(2)若这个球的空心体积为 10 cm3 ,则该球是用什么材料制 成的?( ρ 铁=7.9×103kg/m3, ρ 铜=8.9×103kg/m3 , ρ 铝=2.7×103kg/m3 )
答案
作业评价 会就空心判断等问题进行计算;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用所学密度知识解决空心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可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空心问题的判断和相关计算。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团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团改编 □原创
25
(三) 课后作业(A 组)
题量 3 题 完成时间 8 分钟
题目 1. 能改变物质的密度, 升高时, 体积 ,密度 ;风的 形成原因是 。 2.小丽买了一件工艺品, 但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金属制成的, 于是她用天平和量筒 对该工艺品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得到以下表格中的一些数据,请将表格填完整: 金属块的 质量水的 体积金属块和 水的体积金 属 块 体积金属块 密度35.6g14ml18ml
通过测量, 发现这件工艺品是用金属 制成的; 这种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广泛,例如: 。 3. 某工厂生产酒精, 要求含水量(按质量计算) 不超过 10%,他们用抽测密度方 法对产品进行检査,则合格酒精的密度应在 kg/m3 至 kg/m3 的范围内.(不考虑酒 精与水混合后的体积变化)( ρ 酒精=0.8×103kg/m3 )
答案 1. 温度 温度 变大 变小 空气温度升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而 上升,周围冷空气流进形成了风。 2.铜 电线等等,答案合理即可 3.0.8×103 0.82×103
作业评价 能从物理系角度解释有关现象;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熟练用密度知识进行相关计算。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进一步熟悉密度计算, 并学会查密度表, 鉴别物质种类, 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密 度计算,掌握简单混合物密度的计算。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团中等 □较难
来源 □引用 团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B 组)
题量 1 题 完成时间 5 分钟
题目 由于近几十年长江流域植被的破坏, 长江水的含沙量大大增加, 此事引起举国上 下的重视.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量长江水的含沙量(即 1m3 江水含有泥沙的质量), 取了 100mL 江水,测得其质量为 101.2g,他们查得泥沙密度为 2.5×103kg/m3 , 那么长江水的含沙量是多少?
26
答案
作业评价 能将物理知识与情境联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
对混合物平均密度的熟练计算;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用相关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掌握混合物密度的计算,提高学生相关计算能力。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团较难
来源 □引用 团改编 □原创
(四) 实践作业——观察水凝固成冰的体积变化
材料 纸杯、水等
步骤 1.取一个矿泉水瓶,截去上面部分,用笔在剩下的部分上部画上一记号; 2.将水倒入矿泉水瓶,直至标记处。; 3.将矿泉水瓶直立放入冰箱 2 小时左右。 4、取出水已凝固的矿泉水瓶,观察冰面位置与记号部分的位置。
观察分析 1.如果矿泉水瓶在冰箱中倾斜, 对实验 有影响(选填“会”或“不会”)。 2.根据冰面与记号位置比较,得出水凝固成冰时体积 。
作业评价 能独立按步骤完成制作; □优秀 □良好 □合格
基于实验现象,能简单分析。 □优秀 □良好 □合格
作业分析及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实践类作业, 通过对水凝固过程的观察实践, 认识水凝固过程的“反常 膨胀”。
27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检测内容 质量 题量 14 完成时间 18 分钟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3 分,共 24 分) 1.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 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 且能承受 1400℃的高温, 而 密度只有 3kg/m3 。一架用钢材( ρ 钢=7.9×103kg/m3 )制成的质量约 160 吨的大型飞机,如果 用“气凝胶”做成,其质量相当于( ) A.一片鸡毛的质量 B.一只鸡蛋的质量 C.一个中成人的质量 D.一台大卡车的质量 2.小明同学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一块鹅卵石的质量, 当在天平右盘 上放置一定的砝码后, 发现此时天平虽然不平衡, 但通过增减砝码的方法, 无法使天平平衡. 则 此时要想使天平平衡,应采取的操作是 ( ) A.若横梁左端下沉,应用镊子向右拨动游码 B.若横梁右端下沉,应用镊子向右拨动游码 C.若横梁左端下沉,应向右旋动平衡螺母 D.若横梁右端下沉,应将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右旋动 3.在只有量筒的情况下,要取出 21g 汽油 (汽油的密度为 0.7×103kg/m3),下列做法正 确的是 ( ) A.用量筒量出 7cm3 的汽油 B.用量筒量出 21cm3 的汽油 C.用量筒量出 30cm3 的汽油 D.单用量筒是做不到的,必须用天平 4.以下各组器材中, 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 ) A. 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B.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C. 电子秤、刻度尺、细线 D. 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5.有大小相等、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甲、乙两实心球, 当天平的右盘放上两个甲球, 左盘放 上三个乙球时,天平恰好处于平衡状态,那么( ) A.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是 1 ∶ 1 B.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是 2 ∶3 C.甲、乙两球的密度之比是 3 ∶2 D.甲、乙两球的密度之比是 2 ∶3 6.三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有部分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依次放入甲、乙、 丙三个杯中,水面恰好相平,则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 ρ铜 > ρ铁 > ρ铝 )( ) A.甲杯 B.乙杯 C.丙杯 D.原来装水一样多 7.由于连续作战和强烈的高原反应, 参加玉树大地震抗震救灾的人员常 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胸闷等一系列高原反应,如图为一位救援人员在玉树 机场大厅吸氧。若瓶的容积为 10 dm3 ,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2.5kg/m3 ,本次 输氧用去了 5g 氧气, 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1kg/m3 B.2kg/m3 C.2.2kg/m3 D.2.5kg/m3 8.分别用铝和铁做成一个实心球,在下列四种情况中,哪一种措施是不可能的 ( ) A.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铁球小 B.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铁球大 C.铝球的体积大于铁球,但质量小于铁球 D.铝球的体积小于铁球,质量大于铁球
28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12 分) 9.市场上出售的“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 瓶上标有“5 L”字样,已知瓶内调和油的密 度为 0.92 × 103 kg/m3 ,即 g/cm3 ,如果调和油用去一半, 则剩余的半瓶调和油的密度 为 。 10.者从造雪机销售厂家了解到,通常 1 吨水可以造两立方米的雪, 由这则报道可知,人 工造雪的造出的“雪”的密度约为 kg/m3。 11.一个不锈钢水杯最多能装 400g 的水,它最多能装 kg 的水银;最多能装 m3 的酒精。(ρ水银=13.6×103kg/m3, ρ酒精=0.8×103kg/m3 ) 12.热气球是利用球内的热空气比球外的冷空气的密度要而能够上升的,当热气球的体积 增大时,则球内的气体质量 ,密度 。 三、实验题(每空 2 分, 共 6 分) 13.小强的奶奶有一只玉镯, 他通过网络了解到: 密度是玉器品 质的重要参数, 通过实验他测出了 玉镯的密度, 以下是他测量玉镯的 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玉 镯的质量, 当天平平衡时, 右盘中 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玉镯的质量是 g。 (2)按图所示的方法测出玉镯的体积,玉镯的体积是 。 (3)玉镯的密度为 。 四、计算题(4 分+4 分, 共 8 分) 14.一辆载重汽车的车厢容积为 3.5m×2m×0.6m,额定载货量为 4t。问: (1)如果车厢装满泥沙(泥沙的体积等于车厢容积),汽车载货量为多少? 已知泥沙的密度为 2.4×103 kg/m3。 (2)为了行车安全,汽车不能超载。如果不超载,此车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泥沙?
29
答案 第六章质量检测作业答案解析 1.C 【解析】根据计算可知,等体积的气凝胶约为 60Kg 2.A 【解析】横梁左端下沉,即说明物体一侧较重,应该向右调节游码,相当于在右盘 中添加小砝码 3.C 【解析】根据公式计算可知, 21g 汽油的体积为 30 cm3 4.A 【解析】使用 A 组器材无法测量出金属块的质量 5.C 【解析】天平平衡,即两侧物体的质量相等,因而两球的质量之比为 3 ∶2;两球的 体积相同,因而两球的密度之比为 3 ∶2 6.A 【解析】在质量一定时,铜块密度最大,体积最小 7.B 【解析】根据 m=ρV 计算可知,瓶内氧气的质量为 25g;用去 5g 后,剩余氧气质量 为 20g 8.D【解析】铝球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 且铝球的体积小于铁球, 根据 m=ρV,铝球的质 量一定小于铁球 9.0.92 0.92×103 kg/m3 10.0.5×103 kg/m3 【解析】:根据ρ=m/V 计算可知 11.5.44 4×10-4 【解析】:水杯中在盛入水银或酒精时,水杯的容积不变 12.小;不变;减小 13. (1) 60.4 【解析】:根据质量测量知识,物体的总质量等于砝码总质量与游码 所对的刻度之和。游码示数为 0.4g,所以玉镯的总质量为 50g+10g+0.4g=60.4g。 (2) 20 玉镯的体积不便于直接测量,所以采用排水法测量。根据 A 图可知,当把玉 镯浸入溢水杯后, 会溢出同体积的水, 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B 图),测出溢出水的体 积 20cm3,即测出玉镯的体积为 20cm3。 (3) 3.02×103. p= m = 60 .4g = 3.02g / cm3 【解析】:根据密度计算公式可得,玉镯的密度为 V 20cm3 =3.02×103Kg/m3。 14. (1) 泥沙的体积等于车厢容积,即: V=3.5m×2m×0.6m=4.2m3 汽车载货量就等于汽车内装的沙子的质量 m = pV=2.4×103 kg/m3 ×4.2m3=1.008×104kg=10.08t (2)汽车的额定载货量为 4t=4000kg。若汽车不超载,最多能装的泥沙的体积为: V1 = = 1.67m3
30
(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序号 类型 对应单元 作业目标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
了解 理解 应用
1 选择题 1 较易 改编 18 分钟
2 选择题 1 √ 较易 选编
3 选择题 3 √ √ 较难 改编
4 选择题 2 √ √ 较难 改编
5 选择题 2 √ √ 中等 改编
6 选择题 2 √ 较易 选编
7 选择题 2 √ 中等 改编
8 选择题 2 √ 较易 改编
9 填空题 1 √ 较难 选编
10 填空题 2 √ 中等 选编
11 填空题 2 √ 中等 改编
12 填空题 4 √ 较难 改编
13 实验题 3 √ √ 中等 选编
14 计算题 1、2 √ √ 中等 改编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