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中国的疆域和人口2023-2024中考总复习真题选编(解析+ 原卷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6中国的疆域和人口2023-2024中考总复习真题选编(解析+ 原卷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06 17:28:19

文档简介

专题16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2023-2024中考总复习真题选编
一、选择题
(2023·海南·统考中考真题)读下图“中国疆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我国得地理位置,叙述正确得是( )
A.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B.位于太平洋东岸
C.地跨低、中、高纬 D.地跨南北半球
2.我国钓鱼岛位于( )
A.黄海大陆架上 B.东海大陆架上 C.南海大陆架上 D.渤海大陆架上
【答案】1.A 2.B
【解析】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兼备,A正确,B错误。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温带地区,小部分位于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C错误。 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D错误。 故选A。
2.中国的钓鱼岛位于东海大陆架东南边缘上。故选B
【点睛】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2023·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当A地区洒满阳光时,B地区还是满天星斗,这种现象是因为我国( )
A.地形复杂多样 B.海陆兼备 C.纬度跨度大 D.经度跨度大
4.图中C地区所在的省级行政区( )
A.是沿海省区 B.与朝鲜接壤 C.与3个国家相邻 D.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
【答案】3.D 4.D
【解析】3.A地区位于我国黑龙江东部,其经度位于135°E附近;而B地区位于新疆西部,其经度位于75°E附近,两地相差接近60°,由于两地经度跨度大,导致两地的日出时间早晚差异大,D正确;日出早晚与地形、海陆位置和纬度无关,ABC错误。故选D。
4.据图可知,C为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该省区是内陆省区,与俄罗斯、蒙古两国相邻,未与朝鲜接壤,其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同时由于地球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一个地方的光明就代表着另一个地方的黑暗,所以全球经度分成360度,每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5.(2023·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多样,为多种卫星的发射与回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中纬度地区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C.海陆兼备,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边境贸易
D.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和寒带
【答案】C
【详解】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说法,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小部分位于低纬度,故A错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故B错误。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边境贸易,故C正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分布,故D错误。故选C。
(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5月20日,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该船以“船载舱养”模式常年游弋在黄海、东海和南海之间,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鱼等名贵鱼种,被称为“移动的海洋牧场”。下图为中国疆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我国地理位置优越,体现在( )
A.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光热丰富 B.地跨寒、温、热三带,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C.海陆兼备,利于发展陆上和海上贸易 D.东靠亚欧大陆,西临太平洋,季风气候显著
7.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有利条件是( )
A.山区面积广大,草场面积广阔 B.陆上国界线长,邻国多
C.东西距离长,陆地面积广阔 D.南北跨纬度广,海域面积辽阔
8.2023年5月1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及北纬12°以北的南海(含北部湾)海域全面进入伏季休渔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其主要目的是( )
A.保护渔业资源 B.维护海洋权益 C.发展海洋旅游 D.减少海洋污染
【答案】6.C 7.D 8.A
【解析】6.结合所学知识,我国主要位于北温带,少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分布,A、B错误;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大国,利于发展陆上和海上贸易,C正确;我国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季风气候显著,D错误。故选C。
7.由题可知,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鱼等名贵鱼种,被称为“移动的海洋牧场”,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有利条件是南北跨纬度广,海域面积辽阔。A、B、C错误,D正确。故选D。
8.结合所学知识,“休渔期”是指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任何人在规定的海域内捕捞作业,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其主要目的是保护渔业资源。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中国位于北半球,处在世界最大的大洲——亚洲的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一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我国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从海陆位置看,我国幅员辽阔,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023·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革命圣地延安孕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精神动力。读遵义会议会址(左图)和延安毛泽东旧居(右图)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9.遵义会议会址和延安毛泽东旧居所在的省区简称分别是( )
A.滇、陕 B.桂、冀 C.黔、陕 D.川、晋
10.图中建筑景观反映出两地( )
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②自然环境相似③地方文化存在差异④建筑特点相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延安精神”的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未来延安的建设中应( )
①保护革命文化景观,传承“延安精神”②依托革命遗址,发展红色旅游业
③拆除所有旧窑洞,建设现代化楼房④利用矿产资源,打造工矿城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9.C 10.B 11.A
【解析】9.结合所学知识,遵义会议会址在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简称“贵”或“黔”,延安位于陕西省,简称“陕”或“秦”,C正确;云或滇是云南省的简称,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冀是河北省的简称,川或蜀是四川省的简称,晋是山西省的简称,A、B、D错误。故选C。
10.结合所学知识,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毛泽东旧居位于陕西省,地处黄土高原,为典型的窑洞建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也反映了两地地域文化的差异,①③正确;遵义会议会址位于云贵高原,毛泽东旧居位于黄土高原,两地的自然环境不同,而且建筑风格也各有千秋,②④错误。故选B。
11.结合所学知识,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部地区,是著名的革命圣地,在未来延安的建设中应保护革命文化景观,传承"延安精神",依托红色遗迹,开发旅游项目。①②正确。拆除所有旧窑洞,建设现代化楼房,不能起到传承延安精神的作用,利用矿产资源,打造工矿城市会破坏延安的生态环境,③④错误。故选A。
【点睛】在城市和乡村发展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旧建筑与新建筑之间的关系,对于旧建筑既不能全部保存,也不能全部拆除,城市建设中,应保护好有价值的建筑群和遗址,而且聚落的发展和保护不仅是政府要尽力,个人也要积极参与。
12.(2023·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写道“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结合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简称,读图,推测“渝州”属于现在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详解】渝是重庆市的简称,所以说“ 渝州”属于现在的重庆市,三峡也位于重庆境内。①代表湖北省,简称鄂;②代表重庆市,简称渝;③代表黑龙江省,简称黑;④代表广东省,简称粤。故B符合题意,排除ACD,选B。
(2023·广西·中考真题)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帕米尔高原。当地塔吉克族男性常戴“吐马克”帽,帽身围有一圈羊绒,拉下羊绒可以护住耳朵,隔绝寒风。图左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置示意图,图右为“吐马克”帽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我国领土的( )
A.东端附近 B.西端附近 C.南端附近 D.北端附近
14.塔吉克族男性常戴“吐马克”帽,说明当地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高寒 B.潮湿 C.干燥 D.炎热
【答案】13.B 14.A
【解析】13.由题目可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新疆西部,是位于我国领土的西端附近,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4.读题目可知,塔吉克族男性常戴“吐马克”帽,帽身围有一圈羊绒,拉下羊绒可以护住耳朵,隔绝寒风,该地区由于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由于海拔高、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A正确。排除BCD,故选A。
【点睛】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是: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西端-帕米尔高原,73°E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附近。
(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山东淄博、广东江门、陕西西安和浙江杭州等城市火爆出圈,完成下面小题。
15.四个城市所在省份轮廓图代码与其名称、简称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①-广东-粤 B.②-山东-鲁 C.③-陕西-秦 D.④-浙江-沪
16.“小火炉”“小饼”“蘸料”是山东淄博烧烤灵魂三件套,山东作为面食大省,在吃烧烤的时候自然少不了面食的存在。淄博烧烤就完美的将面食融入了烧烤,下列属于山东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
A.耕地以水田为主 B.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C.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D.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
【答案】15.C 16.B
【解析】15.读图可知,①-山东-鲁, ②-广东省-粤, ③-陕西省-秦或陕, ④-宁夏回族自治区-宁,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6.山东位于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A错误;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B正确;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C错误;油料作物以花生为主,D错误。故选B。
【点睛】山东省耕地率属全国最高省份,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农业增加值长期稳居中国各省第一位。山东不仅栽培植物、饲养畜禽品种资源丰富,而且可资利用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山东省的粮食产量较高,粮食作物种植分夏、秋两季。夏粮主要是冬小麦,秋粮主要是玉米、地瓜、大豆、水稻、谷子、高粱和小杂粮。其中小麦、玉米、地瓜是山东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
(2023·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左图为全国人口数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右图为1964年和2020年全国6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构成比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左图信息显示,我国( )
A.人口数量大,近十年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B.人口数量先增多后减少
C.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在1964年达到高峰 D.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持续下降
18.右图信息显示,我国( )
A.人口数量的变化 B.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
C.人口受教育程度各学段比例都在提高 D.人口素质整体提升
【答案】17.A 18.D
【解析】17.读左图,近十年我国人口2010年133972人,2020年141178人,人口数量大,但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缓慢,A正确;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B错误;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在1982年达到高峰,C错误;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先上升后下降,D错误;排除BCD,选A。
18.读右图,一个圆环不同的颜色图案表示不同的学历,1964年时未上过学和只上过小学的人数占比大,2020年未上过学和只上过小学的人数占比小,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的人数占比大,说明人口素质整体提升,D正确;人口受教育程度各学段比例有的提高,有的降低,C错误;与AB无关;排除ABC,选D。
【点睛】中国幅员辽阔,但人口规模却十分庞大。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从1970年的2.58%降低到2010年的0.48%,使“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较大。
19.(2023·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
A.东多西少 B.西多东少 C.分布均匀 D.西北多,东南少
【答案】A
【详解】以腾冲-黑河一线为分界线,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即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南多北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3·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11月15日为世界80亿人口日。与2021年相比,2022年中国人口总数减少了85万。读图1、图2,完成下面小题。

20.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时间总体来说( )
A.越来越长 B.越来越短 C.保持不变 D.先短后长
21.2012~2022年,中国人口总数最多的年份是( )
A.2014年 B.2016年 C.2021年 D.2022年
22.2022年,中国人口近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为此,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适当鼓励生育②均衡人口分布③降低生育成本④提倡晚婚晚育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20.B 21.C 22.D
【解析】20.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的时间越来越短,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1.读图可知,2012~2021年中国净增人口一直大于零,人口数量不断增多;2022年变成负数,人口数量减少。因此,到2021年中国人口总数达到最多,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2.2022年,中国人口近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负担加重,应当适当鼓励生育、降低生育成本,①③正确;均衡人口分布无法应对人口减少的趋势,提倡晚婚晚育会加剧人口老龄化问题,②④错误。故选D。
【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
(2023·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图示意我国2020年四个省份的面积和人口数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山东、新疆、山西、西藏四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
A.豫、新、冀、藏 B.鲁、新、晋、藏
C.皖、新、晋、西 D.鲁、疆、晋、藏
24.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2020年四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山东 B.新疆 C.山西 D.西藏
25.该图反映了我国的人口( )
A.老龄化问题严重 B.增长速度放慢
C.地区分布不均匀 D.城市化水平较高
【答案】23.B 24.A 25.C
【解析】23.山东简称鲁,新疆简称新,山西简称晋,西藏简称藏,B对D错;豫是河南的简称,A错;皖是安徽的简称,C错;故选B。
24.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通过计算得知,山东的人口密度约是651人/平方千米,新疆的人口密度约是15.6人/平方千米,山西的人口密度约是222.36人/平方千米,西藏的人口密度约是2.98人/平方千米,由此可知,山东省区人口密度最大。结合题意,故选A项。
25.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强调老年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图示信息无法判定,A错;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与自然增长率及机械增长率有关,图示信息无法判定,B错;我国的人口地区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C对;城市化水平高低要考虑城镇人口与总人口比值,图示未出现城镇人口,无法判定,D错;故选C。
【点睛】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中部地区人口次之,而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
(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江西省1980~2020年城乡人口数量与城镇化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该省城镇化率变化最小的时段是( )
A.1980~1990年 B.1990~2000年 C.2000~2010年 D.2010~2020年
27.2000~2020年间,该省( )
A.乡村人口不断增加 B.城镇人口不断减少
C.城镇化率持续增长 D.城乡人口差值变小
28.如果城市短时间内人口增加过多,产生的影响有( )
①就业压力变大 ②医疗资源紧张 ③环境压力变小 ④交通压力变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26.A 27.C 28.A
【解析】26.1980~1990年镇化率曲线起伏最小,故该省城镇化率变化最小的时段是1980~1990年,A正确;1990~2000年、 2000~2010年、 2010~2020年镇化率曲线起伏相对较大,变化较1980~1990年大,排除BCD;故选A。
27.2000~2020年间,该省乡村人口不断减少,排除A;城镇人口不断增加,排除B;城镇化率持续增长,C正确;城镇人口越来越多,乡村人口越来越少,城乡人口差值变大,排除D;故选C。
28.如果城市短时间内人口增加过多,产生的影响有①就业压力变大、②医疗资源紧张,A正确;环境压力变大,交通压力变大,③④错误,排除BCD;故选A。
【点睛】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成为人口问题。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给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更大压力,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等社会问题;若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出现负增长,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等问题。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人口发展主题】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图为2010—2022年我国年末总人口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29.2010-2022年,我国人口总数减少的年份是( )
A.2012年 B.2016年 C.2021年 D.2022年
30.近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政策调整②养老观念转变③生育观念转变④育儿成本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1.为扭转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的趋势,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优化生育政策 B.完善养老制度 C.实施延迟退休 D.加快城市化进程
【答案】29.D 30.B 31.A
【解析】29.读图中柱状图代表的年末总人口数可知,2022年年末总人口14.118亿,低于2021年末总人口,说明2022年我国人口总数减少。其余年份人口总数均有增长。ABC错误,D正确,故选D。
30.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育儿成本在增加,生育观念、养老观念的转变,使得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②③④符合。我国依据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三孩政策,这些政策是为了减缓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①不符合。故选B。
31.为了扭转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的趋势,缓减人口老龄化,我国应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从而改善我国人口结构、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A正确。BCD无关,故选A。
【点睛】我国依据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为了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请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32.下列关于我国疆域描述,正确的是( )
A.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
B.跨东西、南北半球,面积广大
C.南北跨度大,南至赤道以南的曾母暗沙
D.东西跨经度广,时间差异小
33.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大势是( )
A.北方地区人口数量远大于南方地区
B.西北地区人口增长远高于青藏地区
C.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密集
D.黑河—腾冲线以西人口增长较慢
34.对比2010-2020年山东省和广东省的人口增长差异,山东省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做好人才引进及配套保障工作
②探索提前退休制度,帮助子女家庭看管孩子
③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培育“银发”经济
④优化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推进“放开三孩”工作落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32.A 33.C 34.C
【解析】32.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A正确;我国全部位于东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B错误;曾母暗沙在赤道以北的4°N左右,C错误;东西跨经度广,时间差异大,D错误。故选A。
33.根据图示,北方地区人口数量远小于南方地区,A错误;西北地区自然增长率为19%,青藏地区自然增长率为22%,西北地区人口增长低于青藏地区,B错误;通过图示,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数量多,密度大,黑河—腾冲线以西人口数量少,密度小,人口增长较慢,C正确,D错误。故选C。
34.通过图示可知,山东人口数量多,密度大,人口结构不合理,将面对老龄化问题,因此要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打造人力资源强省,做好人才引进及配套保障工作,促进产业创新发展,①正确;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培育“银发”经济,不能探索提前退休制度,而要合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②错误,③正确;优化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推进“放开三孩”工作落实,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④正确。①③④正确,故选C。
【点睛】-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成为人口问题。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给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更大压力,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等社会问题;若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出现负增长,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等问题。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41175万人,比上年减少85万人。下图为2010-2022年中国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图示信息显示,2012年以来( )
A.人口总数持续增长 B.人口总数持续下降
C.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D.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
36.针对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持续上升的状况,下列应对措施合理的是( )
A.推迟结婚生育年龄 B.促进人口性别比例趋于平衡
C.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 D.促进东部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
【答案】35.D 36.C
【解析】35.2022年较2021年人口总数有所下降,但是2012-2022年人口总数一直在上升,所以AB错误。由图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故选D。
36.推迟结婚生育年龄会导致出生率下降,劳动人口得不到补充,不能缓解人口老龄化。A错误。人口性别比例与人口老龄化无关,B错误。人口迁移,只能改变人口分布,并不能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D错误。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持续上升,应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C正确,故选C。
【点睛】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2021上·全国·八年级期末)图为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各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量分布图(单位:千万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7.我国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 )
A.鲁、冀 B.冀、鄂 C.豫、川 D.鲁、粤
38.甲省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 B.气候湿热 C.森林茂密 D.高寒缺氧
【答案】37.D 38.D
【分析】37.由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超过1亿的省区有广东省和山东省,广东省简称粤,山东省简称鲁,故选D。
38.甲是位于青藏地区的青海省,人口稀少的原因是由于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高寒缺氧导致,D正确。气候湿热、森林茂密不是青海省的环境特征,B、C错误。太阳辐射强不是导致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A错误。故选D。
【点睛】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总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温湿地区多,干寒地区少;开发早的地区多,开发迟的地区少;沿江、海、交通线的地区多,交通不便的地区少。
39.(2023·湖北十堰·统考中考真题)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地理界线是黑龙江黑河一云南腾冲 B.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中部地区
C.人口总数最多的民族是壮族 D.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是雪顿节
【答案】A
【详解】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龙江黑河一云南腾冲一线,A正确;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B错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C错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是那达慕大会,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
(2023·湖北黄石·统考中考真题)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从事平面设计工作的一位设计师,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为上海市、重庆市、台湾省和云南省设计了不同的“福”字。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0.四幅图与省级行政区全称、简称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上海市—渝 B.乙—台湾省—台 C.丙—云南省—滇 D.丁—重庆市—泸
41.甲地的火锅以麻辣著称,该口味与当地的( )
A.海拔高有关 B.气候干旱有关 C.地形崎岖有关 D.气候湿热有关
【答案】40.C 41.D
【解析】40.从图中可知,甲图有个火锅是描述的是重庆市——渝;乙图有东方明珠电视塔,描述的是上海市——沪;丙图是彩云之南的云南省——云或滇;丁图中的轮廓可以说明是台湾省——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1.气候与人们的饮食密切相关,甲是重庆市,该地区比较湿热,当地居民喜欢麻辣味的火锅,主要是为了祛除体内湿气,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根据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我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各省区的风俗习惯和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2023·海南·统考中考真题)海南省是多民族的聚居地,黎、苗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市县。读下图“海南岛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2.利用黎、苗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设美丽乡村,优先选择(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3.位于甲市的海南省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对象是( )
A.海南坡鹿 B.金丝雀 C.海南黑冠长臂猿 D.海南孔雀雉
【答案】42.D 43.A
【解析】42.根据题干可知,黎、苗文化传统村落主要公布在中部和南部各市县。所以优先选择④地。D正确,排除A、B、C。故选D。
43.位于甲市的海南省国家自然保护区是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海南坡鹿及其生境为主的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A正确,排除B、C、D。故选A。
【点睛】海南省,除海南岛外,还包括南海中的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屿。
(2023·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读图“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4.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45.每年农历6月初,牧民们聚集在一起举行赛马、摔跤、射箭等竞赛活动,该民族主要聚居的省级行政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44.D 45.D
【解析】44.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为青海省,乙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丙为吉林省,丁为内蒙古自治区,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乙、丁,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45.甲为青海省,乙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丙为吉林省,丁为内蒙古自治区,赛马、摔跤、射箭等竞赛活动是内蒙古地区的传统体育活动,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四到初八,内蒙古地区的牧民会举行那达慕大会,期间牧民们聚集在草原上,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竞赛,以表达丰收的喜悦,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前五名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射箭、摔跤等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
二、解答题
46.(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中国疆域广大,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发展中大国。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中国疆域广大,领土最南端①的名称是 (4°N附近)。
(2)中国陆地幅员辽阔,山川壮丽,河流②的名称是 。
(3)中国海岸线漫长,边缘海众多。海洋③为 海。
(4)中国拥有众多的良港及岛屿。岛屿④是 岛。
(5)说出中国海陆兼备的地理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至少列举两条)
【答案】(1)曾母暗沙
(2)长江
(3)渤
(4)台湾
(5)中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东临太平洋,气候湿润,有利农业生产;沿海多良港,利于发展海洋事业。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且古有“丝绸之路”,现有横贯亚欧大陆的铁路线,更方便了对外交流及贸易往来。
【分析】本题以中国疆域图为材料,涉及中国的临海、地形、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由图分析可知,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领土最南端①的名称是位于南海的曾母暗沙。
(2)由图分析可知,河流②的名称是长江。
(3)由图分析可知,海洋③为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所环抱的渤海。
(4)由图分析可知,岛屿④是台湾岛。
(5)我国海陆兼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中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气候湿润,有利农业生产;沿海多良港,利于发展海洋事业。海上交通便利,便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便于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而海洋资源丰富,鱼米虾盐较为富足,为内陆居民提供了生活保障。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且古有“丝绸之路”,现有横贯亚欧大陆的铁路线,更方便了对外交流及贸易往来。
47.(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读“中国地图”,回答问题。

(1)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 的国家。
(2)2023年5月18日中国-中亚峰会于古都西安揭幕。该城市所在省区①的简称是 。中亚五国中与我国相邻的国家③ 是世界最大内陆国。
(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民族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②是 。
(4)图中我国近海C、D、E、G中是我国内海的是 (填名称)。
(5)图中A山脉是 ,其南侧的地形区是 高原;其北侧盆地中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B 。
(6)南水北调工程把图中 (F或H)河流的水调入我国缺水严重的华北地区和 地区。
【答案】(1)海陆兼备
(2) 陕或秦 哈萨克斯坦
(3)云南
(4)渤海
(5) 昆仑山 青藏 塔里木河
(6) F 西北
【分析】本题以中国地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的海陆位置、三级行政区划、海洋国土、山脉、河流、南水北调工程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根据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2023年5月18日中国-中亚峰会于古都西安揭幕。西安是陕西省的行政中心,陕西省简称陕或秦。中亚五国中和我国接壤的国家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内陆国。
(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②是云南省,该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我国一半以上的少数民族在云南省都有分布,云南省简称云或滇。
(4)读图分析可知,我国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C渤海、D黄海、E东海和G南海,C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5)读图分析可知,图中A山脉是昆仑山,其南侧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其北侧盆地中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B塔里木河。
(6)南水北调工程是指将F长江水系的丰富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该工程分为西线、中线和东线三个方案。
48.(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泰山天山根连根,鲁喀人民心连心。2023年5月15日,泰安援疆人员到达喀什岳普湖县,开启为期三年的援疆工作,为岳普湖县的经济发展、教育等事业提供有力支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行前篇】
(1)卓老师上中学的儿子小航知道爸爸要去援疆的消息非常高兴,马上查阅( )(选择),了解喀什岳普湖的气候情况。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区划图 B.岳普湖气候资料图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形图 D.岳普湖电子地图
(2)小航利用自己所了解的地理知识为爸爸准备了“援疆随身物品储备包”,你认为小航应该准备哪些物品? 。(至少两种)
【出行篇】
(3)卓老师乘飞机在新疆上空领略“西部胜景”,沙漠中一条“巨龙”映入眼帘,美丽的空姐告诉他,这是“悬挂”在沙漠中的和若铁路。沙漠中铁路“悬挂”的原因是 ,该铁路开通对本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有 。
【践行篇】
(4)卓老师在受援学校的第一节课上这样说道:我来自五岳之首的泰山脚下,它位于山东省中部,我们省的行政中心是 市,人口9000多万,居全国第二位……。
(5)周末,卓老师在与同事艾买提老师的聊天中了解到:骆驼的红细胞和部分基因与其耐渴能力有关,在长时间缺水时,可由驼峰和腹腔的脂肪氧化形成代谢水。由此卓老师终于明白了骆驼为什么能适应本地 的自然环境。同时,卓老师还品尝了艾买提老师带来的葡萄,感觉味道比家乡的葡萄还要甜,试说出其原因。 。艾买提老师说:这是你们援建的葡萄园里的葡萄,它给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请你为当地葡萄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
【答案】(1)B
(2)防晒衣;防晒帽;防晒霜;太阳镜;羽绒服等
(3) 防止被沙漠掩埋 方便沿线人们出行;加强区域联系,带动沿线资源开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缩短货物通行时间;完善新疆铁路网结构;维护民族团结;巩固边疆国防等
(4)济南
(5) 干旱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发展葡萄深加工产业 扩大葡萄销售渠道;提高葡萄产量等。
【分析】本大题以援疆资料为材料,共设置五道小题,涉及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的气候、新疆的交通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需要了解喀什岳普湖的气候情况,需要查阅岳普湖气候资料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区划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形图、岳普湖电子地图不能提供岳普湖气候信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白天太阳辐射强,要携带防晒衣、防晒帽、防晒霜、太阳镜等防晒用品;昼夜温差大,夜晚气温低,需携带羽绒服等保暖衣物。
(3)和若铁路线路多架桥,主要是沿线地区沙漠广布,风沙大,防止铁路被沙漠掩埋;和若铁路的开通,方便了沿线人们出行;有利于加强区域联系,带动沿线资源开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缩短货物通行时间;完善新疆铁路网结构;维护民族团结;巩固边疆国防等。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东省的行政中心是济南市。
(5)骆驼的红细胞和部分基因与其耐渴能力有关,在长时间缺水时,可由驼峰和腹腔的脂肪氧化形成代谢水,主要是因为该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为促进新疆地区葡萄产业发展可以发展葡萄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葡萄销售渠道;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提高葡萄产量等。
49.(2023·广西·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人口的分布状况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图左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县区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图右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形和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请据此开展探究。
探究一:探求人口分布规律
(1)广西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密度99人/千米2以下地区相对集中分布在 部(填方位)。广西部分城市人口密集,人口密度在500人/千米2以上,如 市(填城市名,1个即可)。
探究二:探索人地关系
(2)广西人口疏密与地形关系密切,盆地与 (填地形类型)人口稠密,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人口稀疏。为获得更好的水源与交通条件,广西很多城市沿 分布。
探究三:模仿地理学家研究问题
上世纪30年代,地理学家胡焕庸绘制了中国人口密度图,提出了黑河——腾冲人口地理界线,该线被称为“胡焕庸线”。这条分界线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图为胡焕庸线示意图。
(3)请模仿胡焕庸的研究方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县区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上,用一条线段绘制人口分布界线,并说出你所绘制的界线的特点。
【答案】(1) 西北 南宁
(2) 平原 河流
(3)
【分析】本题以广西人口分布特点为材料,涉及到广西人口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结合地图解答分析即可。
【详解】(1)由图可以出,广西人口密度在99人/千米2以下地区相对集中分布在西北部;广西部分城市人口密集,人口密度在500人千米2以上,如南宁市等。
(2)广西人口疏密与地形关系密切,盆地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自然条件优越,人口较稠密;而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地人口稀疏;为获得更好的水源和交通条件,广西很多城市沿河分布。
(3)由图可以看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呈东南部密集,西北部稀疏的特点,如下图:

试卷第24页,共24页
试卷第23页,共24页专题16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2023-2024中考总复习真题选编
一、选择题
(2023·海南·统考中考真题)读下图“中国疆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我国得地理位置,叙述正确得是( )
A.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B.位于太平洋东岸
C.地跨低、中、高纬 D.地跨南北半球
2.我国钓鱼岛位于( )
A.黄海大陆架上 B.东海大陆架上 C.南海大陆架上 D.渤海大陆架上
(2023·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当A地区洒满阳光时,B地区还是满天星斗,这种现象是因为我国( )
A.地形复杂多样 B.海陆兼备 C.纬度跨度大 D.经度跨度大
4.图中C地区所在的省级行政区( )
A.是沿海省区 B.与朝鲜接壤 C.与3个国家相邻 D.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
5.(2023·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多样,为多种卫星的发射与回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中纬度地区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C.海陆兼备,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边境贸易
D.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和寒带
(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5月20日,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该船以“船载舱养”模式常年游弋在黄海、东海和南海之间,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鱼等名贵鱼种,被称为“移动的海洋牧场”。下图为中国疆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我国地理位置优越,体现在( )
A.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光热丰富 B.地跨寒、温、热三带,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C.海陆兼备,利于发展陆上和海上贸易 D.东靠亚欧大陆,西临太平洋,季风气候显著
7.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有利条件是( )
A.山区面积广大,草场面积广阔 B.陆上国界线长,邻国多
C.东西距离长,陆地面积广阔 D.南北跨纬度广,海域面积辽阔
8.2023年5月1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及北纬12°以北的南海(含北部湾)海域全面进入伏季休渔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其主要目的是( )
A.保护渔业资源 B.维护海洋权益 C.发展海洋旅游 D.减少海洋污染
(2023·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革命圣地延安孕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精神动力。读遵义会议会址(左图)和延安毛泽东旧居(右图)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9.遵义会议会址和延安毛泽东旧居所在的省区简称分别是( )
A.滇、陕 B.桂、冀 C.黔、陕 D.川、晋
10.图中建筑景观反映出两地( )
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②自然环境相似③地方文化存在差异④建筑特点相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延安精神”的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未来延安的建设中应( )
①保护革命文化景观,传承“延安精神”②依托革命遗址,发展红色旅游业
③拆除所有旧窑洞,建设现代化楼房④利用矿产资源,打造工矿城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3·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写道“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结合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简称,读图,推测“渝州”属于现在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3·广西·中考真题)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帕米尔高原。当地塔吉克族男性常戴“吐马克”帽,帽身围有一圈羊绒,拉下羊绒可以护住耳朵,隔绝寒风。图左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置示意图,图右为“吐马克”帽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我国领土的( )
A.东端附近 B.西端附近 C.南端附近 D.北端附近
14.塔吉克族男性常戴“吐马克”帽,说明当地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高寒 B.潮湿 C.干燥 D.炎热
(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山东淄博、广东江门、陕西西安和浙江杭州等城市火爆出圈,完成下面小题。
15.四个城市所在省份轮廓图代码与其名称、简称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①-广东-粤 B.②-山东-鲁 C.③-陕西-秦 D.④-浙江-沪
16.“小火炉”“小饼”“蘸料”是山东淄博烧烤灵魂三件套,山东作为面食大省,在吃烧烤的时候自然少不了面食的存在。淄博烧烤就完美的将面食融入了烧烤,下列属于山东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
A.耕地以水田为主 B.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C.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D.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
(2023·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左图为全国人口数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右图为1964年和2020年全国6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构成比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左图信息显示,我国( )
A.人口数量大,近十年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B.人口数量先增多后减少
C.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在1964年达到高峰 D.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持续下降
18.右图信息显示,我国( )
A.人口数量的变化 B.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
C.人口受教育程度各学段比例都在提高 D.人口素质整体提升
19.(2023·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
A.东多西少 B.西多东少 C.分布均匀 D.西北多,东南少
(2023·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11月15日为世界80亿人口日。与2021年相比,2022年中国人口总数减少了85万。读图1、图2,完成下面小题。

20.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时间总体来说( )
A.越来越长 B.越来越短 C.保持不变 D.先短后长
21.2012~2022年,中国人口总数最多的年份是( )
A.2014年 B.2016年 C.2021年 D.2022年
22.2022年,中国人口近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为此,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适当鼓励生育②均衡人口分布③降低生育成本④提倡晚婚晚育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023·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图示意我国2020年四个省份的面积和人口数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山东、新疆、山西、西藏四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
A.豫、新、冀、藏 B.鲁、新、晋、藏
C.皖、新、晋、西 D.鲁、疆、晋、藏
24.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2020年四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山东 B.新疆 C.山西 D.西藏
25.该图反映了我国的人口( )
A.老龄化问题严重 B.增长速度放慢
C.地区分布不均匀 D.城市化水平较高
(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江西省1980~2020年城乡人口数量与城镇化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该省城镇化率变化最小的时段是( )
A.1980~1990年 B.1990~2000年 C.2000~2010年 D.2010~2020年
27.2000~2020年间,该省( )
A.乡村人口不断增加 B.城镇人口不断减少
C.城镇化率持续增长 D.城乡人口差值变小
28.如果城市短时间内人口增加过多,产生的影响有( )
①就业压力变大 ②医疗资源紧张 ③环境压力变小 ④交通压力变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人口发展主题】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图为2010—2022年我国年末总人口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29.2010-2022年,我国人口总数减少的年份是( )
A.2012年 B.2016年 C.2021年 D.2022年
30.近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政策调整②养老观念转变③生育观念转变④育儿成本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1.为扭转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的趋势,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优化生育政策 B.完善养老制度 C.实施延迟退休 D.加快城市化进程
(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请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32.下列关于我国疆域描述,正确的是( )
A.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
B.跨东西、南北半球,面积广大
C.南北跨度大,南至赤道以南的曾母暗沙
D.东西跨经度广,时间差异小
33.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大势是( )
A.北方地区人口数量远大于南方地区
B.西北地区人口增长远高于青藏地区
C.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密集
D.黑河—腾冲线以西人口增长较慢
34.对比2010-2020年山东省和广东省的人口增长差异,山东省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做好人才引进及配套保障工作
②探索提前退休制度,帮助子女家庭看管孩子
③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培育“银发”经济
④优化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推进“放开三孩”工作落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41175万人,比上年减少85万人。下图为2010-2022年中国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图示信息显示,2012年以来( )
A.人口总数持续增长 B.人口总数持续下降
C.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D.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
36.针对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持续上升的状况,下列应对措施合理的是( )
A.推迟结婚生育年龄 B.促进人口性别比例趋于平衡
C.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 D.促进东部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
(2021上·全国·八年级期末)图为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各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量分布图(单位:千万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7.我国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 )
A.鲁、冀 B.冀、鄂 C.豫、川 D.鲁、粤
38.甲省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 B.气候湿热 C.森林茂密 D.高寒缺氧
39.(2023·湖北十堰·统考中考真题)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地理界线是黑龙江黑河一云南腾冲 B.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中部地区
C.人口总数最多的民族是壮族 D.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是雪顿节
(2023·湖北黄石·统考中考真题)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从事平面设计工作的一位设计师,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为上海市、重庆市、台湾省和云南省设计了不同的“福”字。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0.四幅图与省级行政区全称、简称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上海市—渝 B.乙—台湾省—台 C.丙—云南省—滇 D.丁—重庆市—泸
41.甲地的火锅以麻辣著称,该口味与当地的( )
A.海拔高有关 B.气候干旱有关 C.地形崎岖有关 D.气候湿热有关
(2023·海南·统考中考真题)海南省是多民族的聚居地,黎、苗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市县。读下图“海南岛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2.利用黎、苗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设美丽乡村,优先选择(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3.位于甲市的海南省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对象是( )
A.海南坡鹿 B.金丝雀 C.海南黑冠长臂猿 D.海南孔雀雉
(2023·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读图“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4.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45.每年农历6月初,牧民们聚集在一起举行赛马、摔跤、射箭等竞赛活动,该民族主要聚居的省级行政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解答题
46.(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中国疆域广大,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发展中大国。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中国疆域广大,领土最南端①的名称是 (4°N附近)。
(2)中国陆地幅员辽阔,山川壮丽,河流②的名称是 。
(3)中国海岸线漫长,边缘海众多。海洋③为 海。
(4)中国拥有众多的良港及岛屿。岛屿④是 岛。
(5)说出中国海陆兼备的地理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至少列举两条)
47.(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读“中国地图”,回答问题。

(1)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 的国家。
(2)2023年5月18日中国-中亚峰会于古都西安揭幕。该城市所在省区①的简称是 。中亚五国中与我国相邻的国家③ 是世界最大内陆国。
(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民族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②是 。
(4)图中我国近海C、D、E、G中是我国内海的是 (填名称)。
(5)图中A山脉是 ,其南侧的地形区是 高原;其北侧盆地中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B 。
(6)南水北调工程把图中 (F或H)河流的水调入我国缺水严重的华北地区和 地区。
48.(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泰山天山根连根,鲁喀人民心连心。2023年5月15日,泰安援疆人员到达喀什岳普湖县,开启为期三年的援疆工作,为岳普湖县的经济发展、教育等事业提供有力支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行前篇】
(1)卓老师上中学的儿子小航知道爸爸要去援疆的消息非常高兴,马上查阅( )(选择),了解喀什岳普湖的气候情况。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区划图 B.岳普湖气候资料图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形图 D.岳普湖电子地图
(2)小航利用自己所了解的地理知识为爸爸准备了“援疆随身物品储备包”,你认为小航应该准备哪些物品? 。(至少两种)
【出行篇】
(3)卓老师乘飞机在新疆上空领略“西部胜景”,沙漠中一条“巨龙”映入眼帘,美丽的空姐告诉他,这是“悬挂”在沙漠中的和若铁路。沙漠中铁路“悬挂”的原因是 ,该铁路开通对本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有 。
【践行篇】
(4)卓老师在受援学校的第一节课上这样说道:我来自五岳之首的泰山脚下,它位于山东省中部,我们省的行政中心是 市,人口9000多万,居全国第二位……。
(5)周末,卓老师在与同事艾买提老师的聊天中了解到:骆驼的红细胞和部分基因与其耐渴能力有关,在长时间缺水时,可由驼峰和腹腔的脂肪氧化形成代谢水。由此卓老师终于明白了骆驼为什么能适应本地 的自然环境。同时,卓老师还品尝了艾买提老师带来的葡萄,感觉味道比家乡的葡萄还要甜,试说出其原因。 。艾买提老师说:这是你们援建的葡萄园里的葡萄,它给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请你为当地葡萄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
49.(2023·广西·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人口的分布状况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图左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县区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图右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形和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请据此开展探究。
探究一:探求人口分布规律
(1)广西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密度99人/千米2以下地区相对集中分布在 部(填方位)。广西部分城市人口密集,人口密度在500人/千米2以上,如 市(填城市名,1个即可)。
探究二:探索人地关系
(2)广西人口疏密与地形关系密切,盆地与 (填地形类型)人口稠密,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人口稀疏。为获得更好的水源与交通条件,广西很多城市沿 分布。
探究三:模仿地理学家研究问题
上世纪30年代,地理学家胡焕庸绘制了中国人口密度图,提出了黑河——腾冲人口地理界线,该线被称为“胡焕庸线”。这条分界线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图为胡焕庸线示意图。
(3)请模仿胡焕庸的研究方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县区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上,用一条线段绘制人口分布界线,并说出你所绘制的界线的特点。
试卷第2页,共15页
试卷第1页,共15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