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无机非金属材料同步训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SO2有漂白性:将SO2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B.提纯含少量苯酚的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取有机层
C.比较Mg和Al金属性:向MgCl2和AlCl3溶液中分别加入氨水至过量
D.比较H2CO3和H2SiO3的酸性:向NaHCO3溶液中滴加浓盐酸,将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Na2SiO3溶液
2.原子利用率=期望产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比,原子利用率越高对环境污染越小。在下列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
A.3+2H2O+HOCH2CH2—O—CH2CH2OH
B.CH2=CH2+Ca(OH)2+CaCl2+H2O
C.CH2=CH2+ (过氧乙酸) +CH3COOH
D.2CH2=CH2+O22
3.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4.下列产品的主要成分不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硅
B.水泥——硅酸盐
C.漂白粉——次氯酸钙和氯化钙
D.苏打——碳酸钠
5.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不锈钢 B.石英 C.塑料 D.水泥
6.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硫酸与足量铜加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B.0.1mol晶体中所含中子总数为
C.常温下,60g含有的分子数为
D.0.1mol和0.3mol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其生成的数目为
7.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工业用硅石(SiO2)冶炼粗硅发生反应:2C+SiO22CO↑+Si
B.常温下,形状和大小相同的Mg、Al与同浓度盐酸反应,Mg条反应更剧烈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F>H2O
D.将 Cl2通入淀粉KI溶液中,溶液变蓝色,因为生成I2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属于两性氧化物
B.因为,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C.和都能与碳反应,且都作氧化剂
D.和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所以二者物理性质相似
9.下列有关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B.硅的导电性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D.加热到一定程度时,硅能与氯气、氧气等非金属反应
10.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②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11.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I 叙述Ⅱ
A 铁片插入稀硝酸中,无明显现象 铁片表面被硝酸钝化
B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遇到氨气变红 氨气溶于水呈碱性
C 氢氟酸可与反应得到 二氧化硅是一种两性氧化物
D 蔗糖遇浓硫酸变黑,同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A.A B.B C.C D.D
12.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乙醇结构 B.用图示的方法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 C.制取少量碳酸钙 D.高温熔融烧碱
A.A B.B C.C D.D
13.陶瓷被公认为是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陶瓷由黏土和石英砂烧制而成 B.陶皿可用于盛放盐酸,但不能用于盛放氢氟酸
C.钢化玻璃是一种陶瓷材料 D.陶瓷坩埚可用于煅烧石灰石制备生石灰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任何酸
B.氯气泄漏后,人应顺风且往低处跑
C.因高温时SiO2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所以H2SiO3酸性比H2CO3强
D.木材浸过水玻璃后,不易着火
15.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H和CuSO4 5H2O均为离子化合物 B.O2和O3互为同分异构体
C.“中国芯”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D.将Fe(OH)3胶体过滤,在滤纸上能得到分散质
16.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HNO3NO2NO B.N2NH3NO
C.H2SiO3SiO2SiCl4 D.SSO3H2SO4
17.我国在航天、航海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问一号”火星车的热控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B.北斗导航卫星的芯片与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相同
C.海洋开发走向“深蓝时代”,大型舰船的底部常镶嵌锌块,防止船底腐蚀
D.航空母舰“福建舰”,相控阵雷达使用的碳化硅属于新型无机材料
18.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可用于环境的杀菌消毒
B.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S2,是工业生产硫酸的原料
C.“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D.北斗导航系统所含芯片的主要成分是SiO2
1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硅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2H2↑
B.硅与烧碱溶液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
C.硅与盐酸反应:Si+4HCl=SiCl4+2H2↑
D.二氧化硅在高温下被C还原:SiO2+2CSi+2CO↑
20.中国天宫空间站的太阳翼伸展机构的部件由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其组成可表示为SiC/Al)制成,该材料不具有的性质是
A.耐高温 B.密度大 C.耐腐蚀 D.抗磨损
21.下列有关物质特征判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纳米材料的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故纳米铜属于胶体
B.、均能与酸和碱发生反应,故二者均为两性化合物
C.由反应可知为一元酸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实验室不能使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气体
22.你认为下列说法无科学性错误的是
①铅笔芯的原料是重金属铅,儿童在使用时不可用嘴吮咬铅笔,以免引起铅中毒。
②二氧化硅硬度大,故可用来生产光导纤维。
③“汽水”浇灌植物有一定道理,其中二氧化碳的缓释,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④硅的提纯与应用,促进了半导体元件与集成芯业的发展,可以说“硅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催化剂”。
⑤碳酸钡可作X光透视肠胃的药剂。
⑥富勒烯、石墨烯、碳纳米管都是碳元素的单质,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A.①③⑥ B.③④⑥ C.①④ D.②③⑤
23.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a b c
A Al AlCl3 Al(OH)3
B HNO3 NO NO2
C Si SiO2 H2SiO3
D SO3 H2SO4 S
A.A B.B C.C D.D
24.开发和利用矿物资源有重要的意义。某厂用无机矿物资源生产部分材料,其产品流程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制粗硅的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生产铝、铜、高纯硅及玻璃的过程中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黄铜矿冶炼钢时,产生的可用于生产硫酸,产生的FeO可用作冶炼铁的原料
D.黄铜(CuFeS2)与反应产生的、均是还原产物
25.解释下列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石英和焦炭制取粗硅:SiO2+CSi+CO2
B.氢氟酸雕刻玻璃发生的离子反应:4H++4F-+SiO2=SiF4↑+2H2O
C.将氧化铁溶于氢碘酸的离子反应:Fe2O3+6H+=2Fe3++3H2O
D.单质铝溶于烧碱溶液中:2Al+2NaOH+6H2O=2Na[Al(OH)4]+3H2↑
二、填空题
26.请根据题意选择下列物质,并用其字母代号填空:A.明矾KAl(SO4)2 B.Fe2O3 C.NaHCO3 D.水玻璃
(1)使焙制糕点松软可以添加 ;
(2)要使含泥沙的水变澄清,可使用 ;
(3)一种红棕色粉末,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的是 ;
(4)可用作防火材料的是 ;
27.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约占地壳质量的90%以上。
(1)下列物质不属于硅酸盐的是_______。
A.陶瓷 B.玻璃 C.水泥 D.生石灰
(2)SiO2是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Si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工艺师常用 (填物质名称)来雕刻玻璃。
(3)Na2SiO3可通过SiO2与纯碱混合高温熔融反应制得,高温熔融纯碱时下列坩埚可选用的是 。
A.普通玻璃坩埚 B.石英玻璃坩埚 C.铁坩埚
(4)工业上常利用反应2C+SiO2Si+2CO↑制备硅单质,该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氧化剂是 。
28.现有下列十种物质:
①0.1mol/L硫酸②小苏打③纯碱④二氧化碳⑤葡萄糖⑥0.1mol/LNaOH溶液⑦SiO2⑧氨水⑨Al2O3⑩硫酸铁溶液
(1)上述十种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填序号)。
(2)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可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OH-=H2O,这两种物质的序号是 (填序号)。
(3)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 (填序号)。
(4)标准状况下, L④中含有0.4mol氧原子。
(5)⑥与⑦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写出工业上用⑦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7)在Cu+2H2SO4(浓)CuSO4+SO2↑+2H2O反应中,请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得失的情况 。Cu+2H2SO4(浓)CuSO4+SO2↑+2H2O。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若参加反应的Cu有12.8克,则被还原H2SO4的物质的量为 。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 SO2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使溶液紫色褪去,体现的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A项错误;
B. 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而溶于水,振荡后静置分液,取有机层,即为苯,B项正确;
C. 向MgCl2和AlCl3溶液中分别加入氨水至过量,均生成白色沉淀,不能比较Mg和Al的金属性,C项错误;
D. 向NaHCO3溶液中滴加浓盐酸,生成二氧化碳,但浓盐酸易挥发,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氯化氢与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干扰二氧化碳与Na2SiO3溶液的反应,不能用此方法比较H2CO3和H2SiO3的酸性,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二氧化硫有多重性质,学生们总是容易记混,可总结如下:
1、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相似,溶于水显酸性,也可与碱反应;
2、还原性:二氧化硫可与酸性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强氧化性的物质反应;
3、弱氧化性:二氧化硫可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单质等,
4、漂白性: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体现在可漂白品红等物质,
尤其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和还原性,需要加强理解记忆。
2.D
【分析】生成物只有一种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详解】A.生成2种副产物,原子利用率不高,A不符题意;
B.生成2种副产物,原子利用率不高,B不符题意;
C.生成1种副产物,原子利用率不高,C不符题意;
D.生成物只有环氧乙烷,原子利用率为100%,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3.C
【详解】A.瓷器烧制的主要原料为黏土,故A合理;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故B合理;
C.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发生水解反应,还发生氧化反应,故C不合理;
D.青蒿素易溶于乙醚,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故D合理。
综上所述,答案为C。
4.A
【详解】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选项错误,A符合题意;
B.水泥属于硅酸盐,选项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 ,选项正确,C不符合题意;
D.苏打的主要成分是Na2CO3 ,选项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C
【详解】A、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A选项错误;
B、石英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选项错误;
C、塑料袋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C选项正确;
D、水泥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选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材料知识,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6.B
【详解】A.铜与浓硫酸反应方程式为,消耗2mol浓硫酸时转移2mol电子,虽浓硫酸物质的量为0.18mol,但随着反应进行硫酸浓度变稀,稀硫酸和铜不反应,即转移电子数小于,A错误;
B.因镁原子质子数为12、硫原子质子数为16,所以含有中子数为28,即0.1mol晶体中所含中子总数为,B正确;
C.是原子晶体,不含有分子,C错误;
D.反应为可逆反应,即0.1mol和0.3mol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其生成的数目小于,D错误;
故选B。
7.A
【详解】A.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根据反应方程式,C元素化合价升高,C为还原剂,Si元素化合价降低,Si为还原产物,C还原性强于Si,与上述规律不符,故A符合题意;
B.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金属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剧烈,Mg的金属性强于Al,则Mg反应更剧烈,故B不符合题意;
C.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越强(稀有气体除外),F的非金属性强于O,则HF的稳定性强于H2O,故C不符合题意;
D.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氯气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单质,氯气与I-发生Cl2+2I-=2Cl-+I2,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A。
8.C
【详解】A. 能和氢氧化钠等强碱溶液反应,只能和氢氟酸反应而不能与其他酸反应,故属于酸性氧化物,A项错误;
B. 反应是利用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的原理,不能据此说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事实上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B项错误;
C. 和都能与碳反应,反应中碳是还原剂,和都作氧化剂,C项正确;
D. 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由硅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的化合物,不存在单个的分子,二者结构不同,物理性质相差较大,D项错误;
答案选C。
9.C
【详解】A、晶体硅常用作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实现太阳能转化成电能,故A说法正确;B、硅元素介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硅的导电性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故B说法正确;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常温下能与F2、HF等物质发生反应,故C错误;D、在加热条件下,硅单质能与氯气、氧气等物质发生反应,故D正确。
10.A
【详解】①氨气的催化氧化会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易被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得到硝酸,故①错误;
②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硅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硅酸和氯化钠,故②正确;
③电解氯化镁溶液,氯离子和氢离子放电,不能得到金属镁,故③错误;
④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故④正确;
故②④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11.D
【详解】A.铁片插入稀硝酸中,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来产生气泡,铁片遇见浓硝酸才发生钝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应该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到氨气变蓝,说明氨气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故B不符合题意;
C.氢氟酸可与反应得到,但是酸性氧化物,不是两性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
D.蔗糖遇浓硫酸变黑,说明有脱水性,同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碳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则体现浓硫酸强氧化性,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2.D
【详解】A.一定体积的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用排液法收集生成的,并将乙醇的体积、氢气的体积都转换成物质的量,从而得出1 mol乙醇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也就得出1个乙醇分子中所含活泼氢原子的数目,最终确定乙醇的结构,A能达到实验目的,A不符合题意;
B.向量气管中加入水,若装置不漏气,甲管和乙管中会形成稳定的液面差,B能达到实验目的,B不符合题意;
C.通入溶有的溶液中,从而发生反应:,C能达到实验目的,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所以不能用石英坩埚高温熔融烧碱,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3.B
【详解】A.陶瓷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不需要石英砂,故A错误;
B.陶皿中成分二氧化硅不与盐酸反应,但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不能用于盛放氢氟酸,故B正确;
C.钢化玻璃和普通玻璃的组成基本相同,属于玻璃,不是陶瓷材料,故C错误;
D.陶瓷坩埚中的成分中含有二氧化硅,碳酸钙与二氧化硅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硅酸钙和二氧化碳,所以陶瓷坩埚不能用于煅烧石灰石制备生石灰,故D错误;
故选:B。
14.D
【详解】A.Si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属于酸性氧化物,但SiO2与能HF反应四氟化硅和水,A错误;
B.氯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氯气泄漏后,人应逆风且往高处跑,B错误;
C.要证明H2CO3酸性比H2SiO3强,应该采用常温下强酸制取弱酸的方法,应该将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就说明H2CO3酸性比H2SiO3强,C错误;
D.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它既不能燃烧也不易腐蚀,所以木材和织物用水玻璃浸泡后既可防腐又不易着火,D正确;
故答案为:D。
15.A
【详解】A.NaH和属于离子化合物,A项正确;
B.和互为同素异形体,B项错误;
C.芯片的主要成分为单质硅,不是二氧化硅,C项错误;
D.胶体能透过滤纸,则将胶体过滤,在滤纸上不能得到分散质,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16.A
【详解】A.HNO3见光或受热分解为NO2,反应方程式为:,NO2又能和水反应生成HNO3和NO,反应方程式为:,均能一步转化,A项正确;
B.N2和H2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合成氨气,氨气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被氧化为NO,反应条件不是点燃,B项错误;
C.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在常温下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SiCl4,C项错误;
D.硫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生成三氧化硫,D项错误;
答案选A。
17.B
【详解】A.纳米气凝胶为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A项正确;
B.芯片为Si,而光导纤维为SiO2,B项错误;
C.加入锌块与Fe形成原电池,Zn作负极发生反应,而Fe作正极被保护,C项正确;
D.碳化硅高硬度和高熔点,耐腐蚀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项正确;
故选B。
18.D
【详解】A. 制备“84”消毒液的原理是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ClO和NaCl,其有效成分是NaClO,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环境的杀菌消毒,故A正确;
B. 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S2,高温条件下FeS2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再被氧气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再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故B正确;
C. 焰色反应为元素的性质,则节日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故“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故C正确;
D. 北斗导航系统所含芯片的主要成分是Si,故D错误;
故选D。
19.C
【详解】A. 硅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Si+4HF=SiF4↑+2H2↑,A正确;
B. 硅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Si+2NaOH+H2O=Na2SiO3+2H2↑,B正确;
C. 硅不与盐酸反应,C不正确;
D. 二氧化硅在高温下被C还原生成硅和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SiO2+2CSi+2CO↑,D正确。
答案选C。
20.B
【详解】中国天宫空间站的太阳翼伸展机构的部件由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其组成可表示为SiC/Al)制成,该材料应该具备的特点是:耐高温、耐腐蚀、抗磨损等,但由于从地球向太空发射时需克服地磁场强大的吸引作用,因此应该具有密度小、质量轻的特点,若材料的密度大,发射时就需消耗更高的能量,增大发射火箭的体积,无形会增加发射难度,故答案应选B。
21.C
【详解】A.胶体属于分散系,是由分散质和分散剂构成,纳米材料只是达到了胶体分散质的要求,缺少分散剂不能形成胶体,A项错误;
B.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B项错误;
C.与过量的NaOH反应,分子中只有1个参与了反应,故属于一元酸,C项正确;
D.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由+6价硫体现,的强还原性由+4硫体现,而+6价硫和+4价硫之间无中间价态,无法发生归中反应,可以使用浓硫酸干燥,D项错误。
故选C。
22.B
【详解】①铅笔芯的原料是石墨,故错误;
②SiO2具有良好的导光性,故错误;
③“汽水”浇灌植物有一定道理,其中二氧化碳的缓释,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故正确;
④硅的提纯与应用,促进了半导体元件与集成芯业的发展,可以说“硅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催化剂”,故正确;
⑤碳酸钡溶于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产生有毒的氯化钡,不能作X光透视肠胃的药剂,故错误;
⑥富勒烯、石墨烯、碳纳米管都属于碳纳米材料,是一类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正确;
答案选B。
23.B
【详解】试题分析:A、氢氧化铝不能直接转化为金属铝,电解氧化铝才能产生铝,A不正确;B、稀硝酸被还原生成NO,NO可以被氧化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和NO,B正确;C、二氧化硅不能直接转化为硅酸,且硅酸也不能直接转化为单质硅,C不正确;D、单质硫不能直接转化为三氧化硫,D不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常见无机物转化的有关判断
24.C
【详解】A.制粗硅的反应为:SiO2+2CSi+2CO↑,该反应中C是还原剂、SiO2是氧化剂,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A错误;
B.生产玻璃涉及到的反应有SiO2+Na2CO3Na2SiO3+CO2↑和SiO2+CaCO3CaSiO3+CO2↑,反应中没有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黄铜矿冶炼钢时,产生的可用于生产硫酸,产生的FeO可用作冶炼铁的原料,故C正确;
D.黄铜(CuFeS2)与反应产生、的过程中Cu、O元素化合价降低,S元素化合价上升,是还原产物,SO2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D错误;
故选C。
25.D
【详解】A.工业生产中焦炭为足量的炭变为CO,方程式为,A项错误;
B.HF为弱酸不拆开,方程式为4HF+SiO2 =SiF4↑ +H2O,B项错误;
C.HI为还原性强酸,I-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Fe2O3+6H++2I-=2Fe2++I2 +H2O,C项错误;
D.Al为两性金属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强碱进行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Al+ 2NaOH+6H2O= 2Na[Al(OH)4]+3H2↑,D项正确;
答案选D。
26. C A B D
【详解】(1)为了使焙制糕点松软可加入小苏打,答案选C;
(2)为了使溶液变澄清,可加入明矾,明矾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用于净水,答案选A;
(3)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可用于制作油漆、涂料,答案选B;
(4)硅酸钠的水溶液可用于木材防火材料,答案选D。
27.(1)D
(2) SiO2+2NaOH=Na2SiO3+H2O 氢氟酸(或氟化氢)
(3)C
(4) C SiO2
【详解】(1)陶瓷、玻璃、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所以都属于硅酸盐,而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属于氧化物,所以答案为D;
(2)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反应,但SiO2能与氢氟酸反应,所以常用氢氟酸来雕刻玻璃;
(3)Na2SiO3可通过SiO2与纯碱混合高温熔融反应制得,反应的方程式为SiO2+Na2CO3Na2SiO3+CO2↑,普通玻璃坩埚、石英玻璃坩埚都含有SiO2,因此熔融纯碱时都不能用,铁与纯碱不反应,且能耐适当的高温,所以可选用铁坩埚熔融纯碱,答案选C。
(4)在反应2C+SiO2Si+2CO↑中,C元素化合价升高,则C作还原剂,SiO2中Si元素化合价降低,则SiO2作氧化剂。
28. ④⑤⑦ ①⑥ ②⑨ 4.48 SiO2+2OH-=SiO+H2O SiO2+2CSi+2CO↑ 硫酸 0.2
【详解】(1)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①0.1mol·L-1硫酸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小苏打化学式为NaHCO3,属于盐,属于电解质,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属于盐,属于电解质,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CO2属于非电解质,故④符合题意;
⑤葡萄糖属于有机物,属于非电解质,故⑤符合题意;
⑥0.1molNaOH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⑥不符合题意;
⑦SiO2属于非电解质,故⑦符合题意;
⑧氨水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⑧不符合题意;
⑨Al2O3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且属于化合物,即Al2O3属于电解质,故⑨不符合题意;
⑩硫酸铁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⑩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④⑤⑦符合题意;
答案为④⑤⑦;
(2)根据离子方程式,应是强酸和强碱的反应,即①和⑥;故答案为①⑥;
(3)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说明该物质可能为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弱酸的酸式盐、弱酸的铵盐等,符合条件的是②⑨;故答案为②⑨;
(4)1molCO2中含有2mol氧原子,因此含有0.4mol氧原子的CO2的物质的量为0.2mol,标准状况下0.2molCO2的体积为4.48L;故答案为4.48L;
(5)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H2O;故答案为SiO2+2OH-=SiO+H2O;
(6)工业上制取粗硅,常用碳和SiO2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其反应方程式为SiO2+2C2CO↑+Si;故答案为SiO2+2C2CO↑+Si;
(7)该反应中Cu的化合价由0→+2价,化合价升高,H2SO4中S的化合价由+6价→+4价,化合价降低,其双线桥的表示的形式为,其中氧化剂为H2SO4;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因此有,解得n(H2SO4)=0.2mol;故答案为;硫酸;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