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中国
现代史
1、社会性质变化
(1)1840——1949: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37-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1949——1956:新民主主义社会
(3)1956——今 :社会主义社会
2、现代史分期
(1)1949年—1956年:过渡时期 /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 新民主主义社会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2)1956年—1966年:社会主义社会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十年探索时期
(3)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4)1976—1978:徘徊时期
(5)1978—2017年: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6)2017年—至今: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时空坐标
1949年3月23日,在召开完七届二中全会之后党中央由西柏坡迁往北平。在路途中,毛泽东风趣地跟身旁的周恩来说道我们这是在“进京赶考”。毛泽东:“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是啊,我们都应当能够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领导进北京
但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提出的进京赶考,与中国历史上的任何进京赶考都不同。从西柏坡到北平,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去的路还很漫长,更艰苦也更伟大。 那么历史作为出题者,会给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命制哪些难题呢?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9.21北平)
(1)内容
历史纵横:
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1949年6月30日, 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科学概念,即“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他认为,在现阶段的中国,人民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是领导力量,工农联盟是基础力量。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
①大会一致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
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
③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职责
代行全国人大部分职权。
(3)性质
全国最高权力机关、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9.21 北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共同纲领·总纲》
思考:为什么说《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历史意义
①结束了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②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③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成立:开国大典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新中国成立时,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1、追歼残敌
2、土地改革
(1)背景
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
(2)目的
解放发展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一五计划”)开辟道路。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2、土地改革(1950)
①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②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3)内容
(4)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③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全国粮食产量增加。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3、稳定物价
新中国成立时,经济千疮百孔;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趁机囤积居奇,加剧物价飞涨;市场混乱
①“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1)背景
(2)内容
2.“米棉之战”
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打击国内米棉投机活动的一场斗争。在“银元之战”中受到打击的上海投机资本不甘心失败,很快转向粮食、棉纱和煤炭市场,利用物资极其匮乏的情况,大做投机生意,引发又一次全国性涨价高潮。人民政府紧急从全国各地将大批粮食、棉纱和煤炭调往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当市场物价在投机商人哄抬之下达到顶点的时候,人民政府指导各地集中时间、集中物资统一向市场抛售,同时收紧银根。暴涨的物价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上迅速下跌。这次波及地区最广、持续时间最长、涨幅最大的物价风潮,仅 10天左右就被平息下去。人民政府经过这次斗争,完全掌握了市场主动权。
1.“银元之战”
是1949年6月人民政府为制止恶性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同投机资本进行的一场斗争。当时拥有大量资产的投机者试图通过银元的投机来阻止人民币进入市场,严重冲击金融市场,引起物价飞涨,以上海市斗争最为激烈。人民政府断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查封上海证券大楼,逮捕进行非法交易的投机巨头和银元贩子。商店也积极配合,拒收银元。武汉、广州等地也采取相应行动,严厉取缔和打击银元投机活动。至新中国成立时,人民币已基本占领了所有城乡市场。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3、稳定物价
①“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②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①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②到1952年底,新中国成立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2)内容
(3)意义
陈毅
陈云
4、抗美援朝
(1)背景
①1950.6.25,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
②美国操作“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2)过程
①1950年10月,毛泽东派遣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1953年7月,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4、抗美援朝
①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志愿军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②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3)影响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长津湖战役中牺牲的冰雕连
罗盛教
黄继光
杨根思
邱少云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学习聚焦:土地改革、稳定物价、剿匪镇反、抗美援朝,是巩固人民政权紧迫而又必要的重大决策,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2
1
3
4
(1)背景
①国际:两极格局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美苏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敌视和封锁中国政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
②国内: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急需进一步巩固,经济上百废待兴。
(2)外交任务
①打破被孤立、封锁的局面,为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创造条件;
②结束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史,开创独立自主外交的新局面。
材料一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材料二 我们是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但是从来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只要一天它们不改变敌视的态度,我们就一天不给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以合法的地位。——毛泽东(1949年3月5日,七届二中全会)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3)基本方针具体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新中国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①“一边倒”
②“另起炉灶”
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4)成就:
2、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4 瑞士)
(1)议题: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因美国阻挠未解决)
(2)作用
①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与国际会议;
②新中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首次提出
1953.12,中印政府谈判
(2)正式倡议
1954.6,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签订了联合声明,确定以该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
(3)特点
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学思之窗: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四个“互”字、一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
——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 6月 28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4)意义
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②由“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我国由意识形态外交向国家利益外交的转变;
③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4.参加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1)时间、地点
1955.4,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
(2)特点
亚非会议是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3)成果:
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宣言》
同 异
遭遇 遭受殖民主义国家的侵略,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差异
任务 发展经济、维护民族独立 愿望 加强团结合作、保卫和平 “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利益而加强团结合作。 知识拓展: 万隆精神
人们把万隆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万隆精神的内涵是:
团结、友谊、合作。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4.参加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4)意义
①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此后中国掀起了第二次建交高潮;
②亚非会议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进展,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运用,中国为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③形成了“万隆精神”。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经济领域:一化三改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①提出
1953,中共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而提出。
②特点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③实质:使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中国唯一的经济基础。
过渡时期(1949-1956)
指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个时期,也就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时期。两大任务: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一化三改”(即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背景
A、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
B、借鉴苏联工业化的经验;
C、巩固国防的需要;
D、新中国工农业落后。
②目的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长春一汽:解放汽车
沈阳飞机制造厂
鞍山钢铁厂
武汉长江大桥
1、经济领域:一化三改
(2)一五计划(1953—1957)工业化
③结果
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多数经济指标超额完成。
④意义
一五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经济领域:一化三改
(2)一五计划(1953—1957)工业化
1956年1月15日,在首都各界群众 20多万人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会上。
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的,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我们必须在五年内基本上完成鞍钢等大工业基地的建设,……使1957年的工业生产比1952年提高一倍到二倍半。—《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1952年12月22日)
(1)特点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
③计划指导、国家主导,独立自主;
④借鉴学习苏联模式。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一五”计划的特点及取得巨大成绩的原因。
(2)原因
①国内稳定的环境;
②中共的正确领导与正确的方针政策;
③科技工作者的作用;
④广大人民劳动热情高涨;
⑤苏联的支援。
晚清
民国
新中国
1866
1895
1912
1919
1927
1949
1956
1937
发展高度
时间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近百年发展的艰难历程
洋务运动中后期
甲午战后
民国初期
一战之后
国民政府前期
日本侵华和国共内战
新中国调整工商业
社会主义改造
产生
初步发展
迅速发展
迅速萧条
短暂发展
日益萎缩
快速发展
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953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原因)
1、经济领域:一化三改
(3)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
①背景
A、国民经济的恢复、政权巩固;
B、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和人民生活的需求;
C、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经济领域:一化三改
(3)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
②概况
从1953一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③意义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2、政治领域:民主政治制度初步奠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9)
(1)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①宪法性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宪法特点: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
主义原则。
(2)确立了三大民主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3)意义
①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的任务宣告结束。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2、政治领域:民主政治制度初步奠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9)
我国民主政治体系的基本架构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根本的政治制度,民主集中制原则
基本的
政党制度
基本的民族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3、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毛泽东思想的意义
(1)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①中共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②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毛泽东思想的意义
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新民主义胜利的指导思想,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②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毛泽东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③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时间 表现
形成 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 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命名毛泽东思想,并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成熟阶段抗日战争时期 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 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新中国
过渡时期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比较完整国民经济体系。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中共成立至
国民革命
萌芽时期
国共十年对峙
初步形成
抗日战争
形成与成熟时期
解放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后
发展时期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提供稳定的
国内政治环境
提供稳定的
国际政治环境
肃清残敌 剿匪反霸
土地改革 解放农民
稳定物价 恢复经济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五项原则 两次会议
国内
国外
巩固
新政权
建设
新政权
奠定一定
经济基础
课堂小结:过渡时期 /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49-1956)
建立新政权
一化三改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五四宪法
三大制度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政协会议
开国大典
毛泽东思想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