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易错闯关练习-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注意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
1.一辆遥控赛车198元,科技组购买了5辆这样的遥控赛车,如果全部付一百元一张的人民币,至少要( )张才够。
A.9 B.10 C.11
2.9千克和9001克相比,( )重。
A.9千克 B.9001克 C.一样
3.在下面的3个图形中,分别剪去一个小长方形。请仔细观察,图形的周长与原来相比,( )比原来短,( )比原来长,( )不变。
① ② ③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4.在字母,,,,,中,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有( )个。
A.3 B.4 C.5
5.估一估,算式254÷5的商是( )位数。
A.一 B.两 C.三
6.张华带了100元,先买了一个68元的书包,再用剩下的钱买了4本同样的笔记本。下面的问题中,需要通过运算才能解决的是( )。
①买一个书包后还剩多少元?②营业员找回多少元?③每本笔记本多少元?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二、填空题
7.60的5倍是( ),48是6的( )倍。
8.一袋盐重500克,妈妈买了4袋盐,重( )千克。每千克盐8元,妈妈应付( )元。
9.一根铁丝正好可以围成一个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这根铁丝长( )厘米。
10.看算式填条件或问题。
3只青蛙4天吃害虫840只。
表示( );表示( );表示( )。
11.填空。
( )÷3=15 1-( )= ( )+=1
( )÷4=25 3×( )=240 ( )×4=480
12.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及商的和是454,商是4,则被除数是( ),除数是( )。
三、判断题
13.乐乐身高130厘米,体重30克。( )
14.三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 )
1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如果边长增加2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增加8厘米。( )
16.从84里面连续减去21个4,正好减完。( )
17.把一个西瓜分成8份,吃了5份,吃了。(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70×4= 54÷3= 16×5= 420÷7=
0×370= 21×3= 90÷2= 36÷2=
44×2= 16×3= 0+4= 62÷2=
19.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652×7= 8×307= ※889÷4=
850×7= 364×6= ※247÷2=
20.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分米)
五、解答题
21.小明家离学校980米。一天早晨,他从家走路去学校上学,每分钟走64米、4分钟后发现忘记带数学书。于是他又回家拿书,再去学校。这天早晨,小明上学一共走了多少米?
22.看图回答。
23.面是小乐拥有的小棒。
(1)只用一种小棒摆,选择4根2厘米的小棒就能摆出( )形,它的周长是( )厘米。
(2)用两种小棒摆,可以摆出长方形,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出其中的两个不同的长方形。
24.妈妈为了锻炼明明的自理能力,让明明独自去购物。她给了明明200元,明明买裤子用去134元,剩下的钱全部买袜子。如果袜子每双6元,请你帮明明算一算,可以买多少双袜子?
25.学校为加强和家长的联系,举办了家校沟通会,邀请三年级共138位家长参加。如果每8人围坐一桌,可以坐满多少桌?还剩几人?
26.一张长方形纸,第一次用去它的,第二次用去的和第一次同样多。两次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参考答案:
1.B
【分析】用遥控车的价格乘遥控车的数量,求出购买遥控车要花的钱;再用选项中的数乘100,进行排除,即可求出至少需要付几张100元人民币。
【详解】198×5=990(元)
A.9×100=900(元),900<990,不够,排除;
B.10张100元是1000元,1000>990,够;
C.11张100元是1100元,1100>990,够。但是剩余的钱比较多,舍去。
所以至少需要10张才够。
故答案为:B
2.B
【分析】根据1千克=1000克,将它们的单位换算统一后,比较大小即可判断。
【详解】9千克=9000克,9000克<9001克,所以9001克重。
故答案为:B。
3.A
【分析】图①减去一个小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减少2条减去的小长方形的宽的长度,所以周长减少了;
图②减去小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增加了2条减去的小长方形的宽的长度,所以周长增加了;
图③减去小长方形后,与原来的长方形的周长相同,所以周长不变,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详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
在下面的3个图形中,分别剪去一个小长方形。请仔细观察,图形的周长与原来相比,图① 比原来短,图②比原来长,图③不变。
故答案为:A
4.B
【分析】把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详解】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有:A、D、H、W,有4个。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5.B
【分析】估算254÷5时,将254估成250,再除以5求出商,进而判断商是几位数。
【详解】254÷5≈250÷5=50
商是两位数。
故答案为:B
6.C
【分析】用100减去68,求出买完书包剩下的钱数,再用剩下的钱数除以4,求出每本笔记本的价钱。
【详解】①买一个书包后还剩多少元?
100-68=32(元)
买一个书包后还剩32元,需要通过运算才能解决。
②营业员找回多少元?
因为买了一个68元的书包后,剩下的钱买了4本同样的笔记本,所以营业员不需要找钱,不需要通过运算就能解决。
③每本笔记本多少元?
100-68=32(元)
32÷4=8(元)
每本笔记本8元,需要通过运算才能解决。
上面的问题中,需要通过运算才能解决的是①和③。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明确总价÷数量=单价。
7. 300 8
【分析】(1)求60的5倍是多少,用60乘5,即可求解;
(2)求48是6的多少倍,用48除以6,即可求解。
【详解】(1)60×5=300
(2)48÷6=8
60的5倍是300,48是6的8倍。
8. 2 16
【分析】用一袋盐的重量乘4,求出4袋盐的重量。1千克=1000克,据此将4袋盐的重量换算成千克。用每千克盐的价钱乘4袋盐的重量,求出应付的钱数。
【详解】500×4=2000(克)
2000克=2千克
2×8=16(元)
妈妈买了4袋盐,重2千克。每千克盐8元,妈妈应付16元。
9.40
【分析】由题可知,铁丝的长度也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代入数据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10×4=40(厘米)
所以这根铁丝长40厘米。
10. 3只青蛙平均每天吃害虫的数量 平均每只青蛙4天吃害虫的数量 平均每只青蛙每天吃害虫的数量
【分析】840是吃害虫的总数,4是吃害虫的天数,3是青蛙的数量,840除以4求的是3只青蛙平均每天吃害虫的数量;840除以3求的是平均每只青蛙4天吃害虫的数量;840除以4再求除以3求的是平均每只青蛙每天吃害虫的数量。
【详解】表示3只青蛙平均每天吃害虫的数量;表示平均每只青蛙4天吃害虫的数量;表示平均每只青蛙每天吃害虫的数量。
11. 45 100 80 120
【分析】根据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详解】15×3=45,(45)÷3=15;
1-=,1-()=;
1-=()+=1;
25×4=100,(100)÷4=25;
240÷3=80,3×(80)=240;
480÷4=120,(120)×4=480。
12. 360 90
【分析】被除数+除数+商=454,商是4,即被除数+除数+4=454,被除数+除数=450;被除数÷除数=4,结合这两个条件,这是一个和倍问题。
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的问题解答方法:
小数=和÷(倍数+1)
大数=小数×倍数=和-小数
【详解】除数(小数):(454-4)÷(4+1)
=450÷5
=90
被除数(大数):90×4=360
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及商的和是454,商是4,则被除数是(360),除数是(90)。
【点睛】熟悉和倍问题的解答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大小的认识,结合数据可知,计量乐乐身高用“厘米”作单位,体重用“千克”作单位;据此判断。
【详解】乐乐身高130厘米,体重30千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4.×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可分别计算出320×4、320×5、250×4的积,然后再根据计算出的积判断即可。
【详解】320×4=1280
320×5=1600
250×4=1000
由此可知,三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还有可能比三位数末尾的0多。
故答案为:×
15.√
【分析】边长增加2厘米,正方形有4条边,即周长增加4个2厘米,4乘2即可求出周长增加了多少厘米。
【详解】2×4=8(厘米),周长增加8厘米,所以这句话是对的。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所学周长定义、或者周长公式来解答。
16.√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84里面有几个4,则从84里面减几个4就正好减完,因此用84除以4即可,依此计算并判断。
【详解】84÷4=21
从84里面连续减去21个4,正好减完。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
【分析】把这个西瓜看作一个整体,将其平均分成8份,其中5份占这个西瓜的。但是题目中没有明确这个西瓜是被平均分成8份,那么其中的5份不一定占这个西瓜的。
【详解】把一个西瓜分成8份,但不一定是被平均分成8份,吃了5份,就不一定是吃了。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认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注意“平均分”这个关键词。
18.280;18;80;60;
0;63;45;18;
88;48;4;31
【详解】略
19.4564;2456;222……1;
5950;2184;123……1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法则:从右边起,依次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多位数末尾有0时,把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二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除时,应商0占位。没有余数除法可以利用“被除数=除数×商”进行验算。有余数除法可以利用“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行验算。
【详解】652×7=4564 8×307=2456 ※889÷4=222……1
验算
850×7=5950 364×6=2184 ※247÷2=123……1
验算
20.正方形的周长是36分米;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22分米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平行四边形的周长=邻边和×2,根据公式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9×4=36(分米)
(7+4)×2
=11×2
=22(分米)
即正方形的周长是36分米,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22分米。
21.1492米
【分析】根据题意,小明走了(64×4)米,发现忘记带数学书了;于是他又回家拿书,再去学校。则多走了2个(64×4)米,再加上小欣家到学校的距离,就是这天早晨小欣上学一共走的距离。
【详解】64×4×2+980
=512+980
=1492(米)
答:小欣上学一共走了1492米。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要明确小欣多走的是2个(64×4)米。
22.能
【分析】根据题意,把小松鼠、小兔子和小猴子三只小动物的重量相加,求出总重量,再根据1千克=1000克,把克换算成用千克作单位,最后再与小船限载的8千克进行比较,如果小于小船的限载重量,则可以同时过河,否则不行。
【详解】2000+1500+2500
=3500+2500
=6000(克)
6000克=6千克
6千克<8千克
答:它们能同时过河。
23.(1)正方;8
(2)见详解
【分析】(1)选择4根2厘米的小棒,摆成的图形的4条边相等,是一个正方形。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解答。
(2)长方形的两组对边相等,有4个直角。可以选择两种小棒摆,每种小棒选择2根。可以选择2根1厘米和2根2厘米的小棒,可以选择2根1厘米和2根3厘米的小棒,可以选择2根2厘米和2根3厘米的小棒。再画图即可。
【详解】(1)4×2=8(厘米)
只用一种小棒摆,选择4根2厘米的小棒就能摆出正方形,它的周长是8厘米。
(2)
24.11双
【分析】用总钱数减买裤子花费的钱数,求出剩下的钱数。根据数量=总价÷单价,用剩下的钱数除以每双袜子的价钱,求出购买袜子数量。
【详解】(200-134)÷6
=66÷6
=11(双)
答:可以买11双袜子。
25.17桌;2人
【分析】用家长总人数除以一桌坐家长人数,求得的商是坐满几桌,余数是还剩几人。
【详解】138÷8=17(桌)……2(人)
答:可以坐满17桌,还剩2人。
26.
【分析】第二次用去的与第一次同样多,说明第二次也用去这张纸的,把第一次用去这张纸的分率加第二次用去这张纸的分率,即可求出两次共用去了几分之几。
【详解】+=
答:两次一共用去这张纸的。
【点睛】本题考查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