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易错闯关练习-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注意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
1.下面的图形中有( )个平行四边形。
A.4 B.3 C.2
2.工人叔叔挖排水沟,上午挖了33米,下午挖了26米,还剩9米没有挖。工人叔叔一共要挖多少米排水沟?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
A. B. C.
3.下面各图中,不能用3×4+2计算的是( )。
A. B. C.
4.笑笑和4个小伙伴一起画糖人,一共画了20个,平均每人画( )个。
A.6 B.5 C.4
5.一条长50厘米的彩带,第一次剪去15厘米,第二次剪去18厘米,这条彩带比原来短了多少厘米?( )
A.33 B.15 C.3
6.81,72,63,□,45,□里应填哪个数?( )
A.54 B.48 C.36
二、填空题
7.数一数,填一填.
有( )个平行四边形
有( )个平行四边形
8.哥哥有34本书,弟弟有20本书,哥哥比弟弟多( )本书。弟弟想:如果我再买( )本书,两人的书就能同样多。哥哥想:如果我送给弟弟( )本书,两人的书也能同样多了。
9.比78少24的数是( ),比55多17的数是( )。
10.它们看到的分别是数字几?
11.如图,这些圆片如果摆成3行,平均每行摆( )个;如果每2个摆一行,可以摆成( )行。
12.在括号里写出所量线段的长度。
这条线段大约长( )厘米。
三、判断题
13.6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14.66-17+25是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
15.把15根小棒分成3份,那么每份有5根。( )
16.32÷8求商与4×8求积用的是同一句口诀。( )
17.小明身高152厘米。(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7×6= 21÷3= 24÷8= 36+9=
5×6÷5= 56÷7= 42÷6= 65-2=
7×7= 3×2×8= 40÷5= 9×9=
19.用竖式计算。
48-19-23= 82+15-38= 81-45+34=
20.看图写算式。
(个)
五、解答题
21.五(1)班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女生植树35棵,比男生少植树18棵。五1班一共植树多少棵?
22.白兔拔了26个萝卜,灰兔拔了18个萝卜,送给兔爷爷35个后,还剩多少个?
23.张老师带5个小朋友去植树,平均每人植6棵,他们一共植了多少棵树?
24.做一个沙包要用6块同样的正方形布,现在有24块这样的布,够做几个这样的沙包?
25.一段铁丝长1米,第一次剪去28厘米,第二次又剪去一些,最后还剩56厘米。这段铁丝一共短了多少厘米?
26.文具店开展六一优惠活动,原价7元的日记本“买二送一”。小强有15元,他可以买到几本日记本?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来完成此题。
平行四边形:由四条边围成,且对边相等。
【详解】
从左数,第2个、第3个、第5个都是平行四边形,即,图中有3个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要熟记图形的特点。
2.B
【解析】略
3.B
【分析】3×4+2可以表示3个4的和再加上2;也可以表示4个3的和再加上2;据此解决此题。
【详解】A.,一组△有3个,先用乘法求4组这样的△有几个,再加上2个,可以用3×4+2计算;
B.,一组△有3个,另两组△有4个及2个,求一共有多少个△,用3+4+2计算,不能用3×4+2计算;
C.,一组△有4个,先用乘法求3组这样的△有几个,再加上2个,可以用3×4+2计算;
故答案为:B
4.C
【分析】已知笑笑和4个小伙伴一共画了20个糖人,要求平均每人画几个,根据除法的意义,用20除以总人数,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4+1=5(人)
20÷5=4(个)
平均每人画4个。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解答时要注意笑笑和4个小伙伴一共有5个人。
5.A
【分析】两次剪去的长度相加的和,就是这条彩带比原来短了长度。
【详解】15+18=33(厘米)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应用及厘米的认识,要找准数量关系。
6.A
【分析】由乘法口诀“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七九六十三,六九五十四,五九四十五”来解决此题。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9×9=81,8×9=72,7×9=63,6×9=54,5×9=45,
故,81,72,63,□,45,□里应填54。
故答案为:A
7. 5 6
【解析】略
8. 14 14 7
【分析】求哥哥比弟弟多多少本书,就是求两个数的差,用减法列式计算即可。
求出的差,也是弟弟买这么多数量后,两人的书就能同样多。
把哥哥比弟弟多的本数平均分成2份,给1份弟弟,两人的书也能同样多。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34-20=14(本)
7+7=14(本)
故,哥哥有34本书,弟弟有20本书,哥哥比弟弟多14本书。弟弟想:如果我再买14本书,两人的书就能同样多。哥哥想:如果我送给弟弟7本书,两人的书也能同样多了。
9. 54 72
【分析】求比78少24的数是多少,用78减24进行计算;求比55多17的数是多少,用55加17进行计算,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78-24=54
55+17=72
比78少24的数是(54),比55多17的数是(72)。
【点睛】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0.见详解
【分析】看到的是4,看到的是2, 看到的是5。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从不同位置观察单个物体,要熟练掌握。
11. 4 6
【解析】略
12.3
【解析】略
13.√
【解析】略
14.×
【解析】略
15.×
【分析】将小棒的总根数除以平均分成的份数,得到的商就是每份的根数,依此判断。
【详解】15÷3=5(根)
把15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那么每份有5根。
故答案为:×
16.√
【分析】根据一句乘法口诀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据此可解答。
【详解】根据口诀:四八三十二,可写出4×8=32,8×4=32,32÷4=8,32÷8=4四个算式,所以32÷8求商与4×8求积用的是同一句口诀。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考查了学生利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能力。
17.√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实际数据,以及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可知,计量小明的身高用厘米作单位。
【详解】小明身高152厘米。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结合数据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熟练掌握对长度单位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42;7;3;45;
6;8;7;63;
49;48;8;81
【解析】略
19.6;59;70
【分析】加法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减法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当十。
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即可。
【详解】48-19-23=6 82+15-38=59 81-45+34=70
20.48÷6=8
【分析】把48个,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个,用除法列式计算。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48÷6=8(个)
21.88棵
【分析】根据题意,女生植树35棵,比男生少植树18棵,那么男生植树的棵数就是(35+18)棵,男生植树的棵数+女生植树的棵数=一共植的棵数,据此解答。
【详解】35+18+35
=53+35
=88(棵)
答:五1班一共植树88棵。
【点睛】解决这类问题主要找出题里面蕴含的数量关系,进而解答问题。
22.9个
【分析】还剩的萝卜数量=白兔拔的数量+灰兔拔的数量-送给兔爷爷的数量,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26+18-35=9(个)
答:还剩9个。
23.36棵
【分析】先用加法计算出一共有多少人去植树,再用人数×每人植的棵树=总棵树。
【详解】5+1=6(人)
6×6=36(棵)
答:他们一共植了36棵树。
24.4个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求够做几个这样的沙包,用共有的布数除一个沙包需要的布数即可。
【详解】24÷6=4(个)
答:够做4个这样的沙包。
【点睛】主要考查了表内除法的实际应用,要熟记乘法口诀。
25.44厘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求这段铁丝一共短了多少厘米?用总长度减去剩余的长度即可。单位不统一的,需要先根据1米=100厘米换成统一单位,再进行计算。
【详解】1米=100厘米
100-56=44(厘米)
答:这段铁丝一共短了44厘米。
26.3本
【分析】根据乘法口诀“二七十四”可得:2×7=14;也就是买2本日记本要14元钱,14元小于15元。
故,拿14元钱买2本日记本,然后加上送的1本,一共可以买到3本;据此解答。
【详解】2×7=14(元)
14<15
2+1=3(本)
答:他可以买到3本日记本。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乘法口诀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