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地球与宇宙》第4-7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地球与宇宙》第4-7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06-03 22:20:01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科学阶段测试卷(二)
第4章《地球与宇宙》第4-7节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小行星带位于哪两颗行星之间?( )
A.水星和金星 B.金星和地球 C.地球和火星 D.火星和木星
2.我国传统佳节“春节”和“中秋节”的月相分别是(  )
A.满月、上弦月 B.满月、新月 C.新月、上弦月 D.新月、满月
3.下列星球不属于太阳系的组成部分的是(  )
A.地球 B.月亮 C.牛郎星 D.木星
4.金星和火星表面都有大气,但主要成分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一氧化碳
5.2014年5月11日,我国多地观察到“火星合月”的天文现象,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6.下列各组行星中,全部都有光环的是( )
A.水星、火星 B.木星、土星 C.地球、天王星 D.土星、冥王星
7.在北半球某地的一个晴朗夜晚,星空中指示方向最好的参照物是( )
A.小熊座 B.大熊座 C.北极星 D.北斗星
8.从地球上看,金星同月球一样也具有周期性的圆缺变化(相位变化),金星的相位变化与月球相似。由于金星距离地球太远,用肉眼无法看到它的“月相”,某研究人员利用仪器在地球上观察到金星“满月月相”,此时金星位于图中(  )
A.甲 B.乙 C.丙 D.丁

第8题图 第9题图
9.去年10月8日晚在我国境内发生了一次月全食,很多人凭肉眼就看到了“红月高挂”的壮美奇观,如图所示。关于此次月食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食发生时,月亮、地球、太阳大致在一条直线上,且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B.月全食前后,月亮不再是白色而变为暗红色,这就是因为它向外发出了暗红的光
C.月亮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傍晚时分太阳只发出红光
D.月食现象的发生证实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0.关于太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是一颗能发光、发热的液态星球
B.太阳处在银河系的中心位置
C.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运动
D.离太阳越远的行星绕太阳运转的周期越短,公转速度越大
11.下列哪一种现象的变化必须同时考虑日、地、月三者间之相对位置(  )
A.日食的发生 B.昼夜的交替
C.季节的变化 D.中午时刻太阳仰角的变化
12.离太阳最近的三颗行星是(  )
A.金星、木星、火星 B.火星、木星、土星
C.水星、金星、地球 D.天王星、海王星、地球
1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有天然卫星 B.地球上有空气和液态水
C.地球大小合适 D.地球是固体星球
14.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 )
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 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
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 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
15.下列关于星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国际上把天空划分为88个区域 B.织女星位于天琴座
C.牛郎星位于天鹰座 D.北极星位于北天星座
16.第一颗由两岸天文爱好者共同发现的彗星--鹿林彗星,几年前经过地球附近,之后逐渐远离太阳系,将永远从太阳系消失。通过研究,鹿林彗星每秒散发出将近3.6吨水。下列关于鹿林彗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 B.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
C.它的组成成分中含有冰 D.它绕日公转的周期为76年
17.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太阳系是由太阳、地球和月球组成的星系 B.银河系属于太阳系的一部分
C.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恒星之一 D.太阳是银河系中的恒星之一
18.月球表面昼夜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主要因为( )
A.没有大气的作用 B.直接绕地球公转
C.日、月距离变化大 D.月表物质比热小
19.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月,农历初一出现一轮明月
B.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出现,月面朝东
C.满月,农历十五、十六出现,通宵现
D.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出现,月面朝西
20.地球上永远见到月球的一面,其原因是( )
A.月球上正面和背面形态相同
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
C.月球背面朝向地球时,其月相为新月,故只见一面
D.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21.在围绕太阳运行的几大行星中,轨道离太阳最近的是 ,离太阳最远的是 ,地球处在离太阳较近的第 条轨道上。
22.彗星谷称扫帚星,是太阳系家族的成员之一。彗星是由 而成的“大冰球”。比如著名的哈雷彗星的公园周期为_______年左右,这颗彗星最近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它下次飞近地球大约是哪一年 。
23.发生月食的时候,太阳、月球、地球在一条直线上,其中 在中间,月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正好 (填“背着”和“对着”)地球。
24.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回答:
(1)月球公转到图中 点时,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 (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 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 。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 ,此时海上出现 潮。
(4)假如月球是透明的,肯定不会出现 现象,而 现象还是会发生的。(填“日食”或“月食”)。
(5)月相变化的周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我们现今沿用的时间 就是利用月相的周期变化制订的。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25.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如下实验图: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
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得观察点。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 ;当将小球沿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以观察到 ;当将小球沿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 。
(2)观察日食时, 观察到月亮(填“能”或“不能”)。
26.下图为各种月相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月相形成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27.图中①-⑧代表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其中我们居住的星球是 (填序号)。太阳系的小行星带主要分布在 和 之间(填名称)
第27题图 第28题图
28.读月相形成示意图,如图所示,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A、B、C、D四处月相的名称:
A.     B.         C.       D.    
(2)月相从A→B→C→D→A的周期时间为: ,又称为 。
(3)我们观察的月球有圆缺变化的原因: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29.探索宇宙是人类永恒的课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行星
大气特点
天王星
主要是氢气和甲烷
金星
大气浓密,二氧化碳占97%
火星
大气非常稀薄,二氧化碳占96%
(1)由于金星的大气浓度, 气体的含量高,导致金星的温室效应很强烈。
(2)行星若适合人类移居应具备三个条件:一定厚度和适宜呼吸的大气 ,还要有生命必须的 。“机遇号”星探测器登上火星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是否有这种物质存在的证据。
(3)科学家找到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证据,这说明了( )
A.人类很快就能移居火星 B.火星有存在生命的可能
C.火星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有利于水的形成 D.火星大气中一定有氧气存在
30.请依据下表中太阳系部分行星的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金星
地球
火星
与太阳间平均距离(106千米)
108
150
230
表面平均温度(℃)约
470
15
-30
已知卫星个数(个)
0
1
2
绕日周期(年)约
0.6
1
1.9
自转周期(日)约
243
1
1
(1)行星表面平均温度与行星离太阳远近的关系是 。
(2)三颗行星中,在 上“年”比“日”短。
(3)太阳系中有(  )
A.九大行星 B.八大行星 C.七大行星 D.六大行星
(4)在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 )
A.太阳 B.木星 C.火星 D.地球
31.最近研究地外文明的天文学科学家一起用计算机模拟出了银河系中两个可能孕育着生命的外星天体,它们是“奥雷里亚”和“蓝月亮”。其中“蓝月亮”更引人注目,据推测,“蓝月亮”是一颗本身不发光,却围绕着一颗巨大的行星运转的固体星,距离地球大约50光年,“蓝月亮”上的一天为240小时。“蓝月亮”上光照良好,有液态水存在,大气密度是地球大气密度的4倍,而中心引力又比地球小得多。“蓝月亮”上的O2浓度是地球上的5倍,CO2的浓度是地球上的30倍,动物、植物种类繁多。请根据上述推测,回答下列问题:
(1)“蓝月亮”上的光照最可能来自于离“蓝月亮”最近的 。
(2)“蓝月亮”上的动物大多数善于飞翔,合理的解 、 。
(3)“蓝月亮”上的植物要比地球上的植物生长得高大茂盛得多(不考虑砍伐因素),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 。(写出一点即可)
(4)你认为“蓝月亮”上的平均气温与地球平均气温相比 (选填“高”、“低”、“差不多”或“难以判断”),你的理由是 。
七年级(下)科学阶段测试卷(二)
第4章《地球与宇宙》第4-7节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C
B
B
B
C
A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B
A
D
C
D
A
C
B
二、简答题
三、实验探究题
29、(1)二氧化碳; (2)氧气 ; 水; (3)B;
30、(1)行星离太阳越远,行星表面平均温度越低;(2)金星; (3 )B;(4) B
31、(1)恒星;
(2)蓝月亮上的大气密度较大,而中心引力较小,为动物的飞翔创造了条件.
(3)蓝月亮上引力较小,有利于植物将水分和营养输送到植物顶端; 又因为二氧化碳浓度较大,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光照良好也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4)无法判断;因为蓝月亮上获得的恒星辐射能未知,运行轨道未知,则无法判断
温馨提示:本系列作品由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凡是下载“三人行名师工作室”资料的朋友,如有疑问,均可与编者交流(QQ:55399510)。资料如有差错,本工作室均负责调换。并免费赠送无水印版答案或指定资料一份,谢谢配合!其他相关资料可点击:http://www.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5
也可百度搜索(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
版权所有,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