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基础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基础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4 22:09:29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基础知识题
1.按要求写拼音或字形。
漂白    shuò   果 zhuó   越 校   补 zhì   序
警报dié   起 péng pài    qiè   而不舍 lì   尽心血 心不在yān   
气冲斗   牛 jiǒng   乎不同 兀兀   穷年 群蚁排yá   
 
【答案】piǎo;硕;卓;jiào;秩;迭;澎湃;锲;沥;焉;dǒu;迥;wù;衙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漂白(piǎo bái) 硕果(shuò guǒ) 卓越(zhuó yuè) 校补(jiào bǔ) 秩序(zhì xù) 警报迭起(jǐng bào dié qǐ) 澎湃(péng pài)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 沥尽心血(lì jìn xīn xuè) 心不在焉(xīn bù zài yān) 气冲斗牛(qì chōng dǒu niú) 迥乎不同(jiǒng hū bù tóng) 兀兀穷年(wù wù qióng nián) 群蚁排衙(qún yǐ pái yá)
故答案为:piǎo;硕;卓;jiào;秩;迭;澎湃;锲;沥;焉;dǒu;迥;wù;衙
【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的掌握程度。解答本题要拿准字音、看准字形,特别是音形相近的字。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语感,注意读音以及书写,多积累词语,多注意课文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2.文学常识填空。
①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   。他于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   成名。代表作有长诗   ,诗集   、   、   等。
②散文是一种   ,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与   、   、   并称,包括   、   、   等。散文诗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格律,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散文的特点主要有:形散而神不散;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凝练,赋予文采。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   、   、   、   等。
【答案】诗人;《老马》;《李大钊》;《烙印》;《春风集》;《臧克家诗选》;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戏剧;杂文;随笔;游记;叙事散文;写景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知识点】其他常识;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①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诗人。他于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代表作有长诗《李大钊》,诗集《烙印》《春风集》《臧克家诗选》等。
②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散文诗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格律,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散文的特点主要有:形散而神不散;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凝练,赋予文采。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叙事散文、写景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等。
故答案为:诗人;《老马》;《李大钊》;《烙印》;《春风集》;《臧克家诗选》;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戏剧;杂文;随笔;游记;叙事散文;写景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点评】本道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
3.根据词语意思填词语。
(1)   :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   :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3)   :文中指整齐的排列。
(4)   :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
(5)   :聚精会神。
(6)   :很不一样。
(7)   :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8)   :充满激情,痛快顺畅。
(9)   :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
【答案】(1)锲而不舍
(2)兀兀穷年
(3)群蚁排衙
(4)潜心贯注
(5)心会神凝
(6)迥乎不同
(7)气冲斗牛
(8)慷慨淋漓
(9)心不在焉
【知识点】词义理解
【解析】【分析】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的排列。
潜心贯注: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
心会神凝:聚精会神。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慷慨淋漓:充满激情,痛快顺畅。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
故答案为:锲而不舍;兀兀穷年;群蚁排衙;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气冲斗牛;慷慨淋漓;心不在焉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
A.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
B.学生在考场紧张等待考试,监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王嫂挑选香蕉,觉得不满意便转身离开,老板忿忿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因为有事想要请教,昨日登门拜访敝人您,可惜您不在,只能等下次了。
【答案】B
【知识点】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语言得体的判断。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 、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B项正确。
A:项语言生硬,
C:项不够和气,
D“敝人”是对自己的谦称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得体的判断。考生平时应注意说话要得体,要符合身份、语境,注意说话要恰当,语气要适当。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他对我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B.他并没有先“说”,而且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C.遵义市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D.他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手不释卷,全班同学没有一个说他学习不用功的。
【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用词不当;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A:主客颠倒,将“他对我”改为“我对他”;
B:关联词使用不当,下句“他‘做’ 了”与上句“他没有先‘说’是转折关系,将“而且”改为“但”;
C: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安全”;
故答案为:D
【点评】辨析或修改病句时,如果句子比较长,就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再判断其存在的问题。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衡量, 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6.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选材精当,精于裁剪,有繁有简,如作为“学者的方面”,对闻一多先生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就写得比较简略。
B.文章结构严谨,作者用闻 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在“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这两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C.本文在叙述中加入不少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D.本文的语言平实含蓄,但富于感情和诗意美,读起来极具感染力。
【答案】D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辨析。D:有误。文章的语言特点是精致凝练,生动形象,而不是“平实含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包含了教材、结构、细节描写、语言特点等知识点,考生需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作答,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判断。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科罗的建筑与加勒比地区的风格迥乎不同,是当地西班牙和荷兰风格相交融的唯一现存的例证。
B.全军将士气冲斗牛,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C.袁隆平院士潜心贯注地研究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全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D.鲁迅以笔作刀枪,慷慨淋漓地揭露了辛亥革命的弊端。
【答案】D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A: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使用正确;
B:气冲斗牛:此处形容将士们气势很盛。使用正确;
C:潜心贯注:形容做事用心专注。使用正确;
D:慷慨淋漓: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不合语境,此处应用“淋漓尽致”;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档用错对象、复冗赘、谦敬错位、 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口生态失衡会破坏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因此,我国人口发展方式需要实现由数量控制型到生态优化型的战略转变。
B.“互联网+”本身是开放的产物,生物链和产业链开放,技术和资源共享,激发了人们创新创业的激情,催生了互联网经济现象的出现。
C.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对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的现实,不再是国家简单地依靠大量的劳动力,而是用质量的提升来弥补数量的短缺。
D.按照法律规定,从事食品经营需要获得许可,但是目前一些网络食品经营者并没有取得资质,今后需要加大在这方面的规范和管理。
【答案】A
【知识点】成分残缺;句式杂糅
【解析】【分析】A.表述正确;B.句式杂糅,“催生了…”和“…的出现”两种句式杂糅,改为“催生了互联网经济现象”;C.成分残缺,“国家”一词应调到“不再是”之前;D.搭配不当,“加大…规范和管理”不搭配,在句末加上“的力度”。故选:A。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语病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各个选项的句子,判断有无语病,作出正确的选择。
9.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②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A.①排比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对比
B.①反复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引用
C.①排比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对比
D.①反复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引用
【答案】B
【知识点】比喻;反复;引用;对比
【解析】【分析】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是反复。“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是暗喻。“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是对比。“一月不梳头”是引用。基于此分析,本题的答案为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中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做题时要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其次要理解其要点。知道了这些,回答这道题就不难了。
10.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群蚁排衙: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
B.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校补:校对补充)
C.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心会神凝:注意力集中,用心熟悉通晓)
D.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答案】B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解析】【分析】B“校补”在此处指闻一多著的《楚辞校补》。A、C、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1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彭湃的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B.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C.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即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D.杜甫晚年,疏赖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
【答案】B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A 彭湃——澎湃 B 正确 C即然——既然 D疏赖——疏懒、无假——无遐。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二、语言综合题
12.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3)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答案】(1)记叙
(2)描写
(3)议论抒情【点评】
【知识点】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
【解析】本题考查表达方式的判断。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1)运用的是记叙,(2)运用的是描写,(3)既是是议论,又有抒情。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表达方式的掌握和判断。考生应掌握常见的表达方式的特点,结合语句进行分析和理解。
13.闻一多先生去世之后,许多文人都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请你也用一句简短的话来评价闻一多先生。
朱自清:你是一团火,照见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冰心:闻一多的死是一首伟大的诗,他给我们留下了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
【答案】你为了研究,头发凌乱,废寝忘食,终得骄人成就;你反对独裁,为国为民,捐躯赴难,青史留名。
【知识点】语言简明;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说和做》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于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这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据此内容对闻一多进行评价,语言简明,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你为了研究,头发凌乱,废寝忘食,终得骄人成就;你反对独裁,为国为民,捐躯赴难,青史留名。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结合文章内容了解闻一多先生的高尚品质和精神,然后据此进行评价即可。
三、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说和做(节选)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4.从文中找出能概括选文内容的一句话。
15.文中说闻一多先生“做出了卓越的成绩”,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闻一多先生做的三件事,并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概括他这样做的目的。
①   ;
②   ;
③   。
目的:   。
16.为更好地刻画学者闻一多的形象,作者十分注重细节描写,请品析下面句子。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17.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吃尽”“消化尽”“远射”“文化药方”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闻先生全身心投入研究,执著探寻从文化上拯救民族之路径的研究状态。
B.文中大量使用对称句式和四字词语,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读来琅琅上口。
C.作者善于合理安排材料详略,如:详写最为艰辛的的写作过程,而略写比较顺利的的写作过程。
D.第③段中“‘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是比拟的说法,把当时的中华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答案】14.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5.撰写了《唐诗杂论》;完成了《楚辞校补》;编著了《古典新义》;目的: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6.用比喻 修辞手法,通过闻一多先生的本子上多、密、整齐的小楷字这个细节表现出闻一多先生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17.C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⑵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⑶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⑷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14.本题考查内容概括。结合第①段“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第②段“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第⑤段“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第⑥段“‘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可知,本文主要写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故本文可用结尾段概括: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故答案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5.本题考查内容概括和分析。(1)成绩。①结合第四段“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可知,成绩一:撰写了《唐诗杂论》;②结合第六段“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可知,成绩二:完成了《楚辞校补》;③结合第六段“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可知,成绩三:编著了《古典新义》。(2)目的。结合第三段“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可知,闻一多研究古代典籍的原因是想在古代典籍中发现拯救民族、国家的方法和途径。故目的是: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故答案为: 撰写了《唐诗杂论》 ; 完成了《楚辞校补》 ; 编著了《古典新义》 ; 目的: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6.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根据题千要求可从细节描写的角度来赏析,抓住本义、含义、主题和情感几方面内容来分析。“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把“小楷”比作“衙门前排列的蚂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字很多,很密集,表现了写这些字的闻一多先生工作的繁琐和他对待工作的认真踏实,从而可看出闻一多先生对等学问严谨的态度。故而通过闻一多先生的本子上多、密、整齐的小楷字这个细节,既表现闻先生做事的认真,也看出作者对他这一精神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故答案为: 用比喻 修辞手法,通过闻一多先生的本子上多、密、整齐的小楷字这个细节表现出闻一多先生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文章详写了《唐诗杂论》的写作过程,略写《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的写作过程。但文章没有提到《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的写作比较顺利,况且研究任何学问是很艰苦的过程,从后文对闻一多先生“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的描写也可看出。因此本项中“详写最为艰辛的的写作过程,而略写比较顺利的的写作过程”理解错误;
故答案为:C.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基础知识题
1.按要求写拼音或字形。
漂白    shuò   果 zhuó   越 校   补 zhì   序
警报dié   起 péng pài    qiè   而不舍 lì   尽心血 心不在yān   
气冲斗   牛 jiǒng   乎不同 兀兀   穷年 群蚁排yá   
 
2.文学常识填空。
①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   。他于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   成名。代表作有长诗   ,诗集   、   、   等。
②散文是一种   ,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与   、   、   并称,包括   、   、   等。散文诗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格律,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散文的特点主要有:形散而神不散;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凝练,赋予文采。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   、   、   、   等。
3.根据词语意思填词语。
(1)   :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   :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3)   :文中指整齐的排列。
(4)   :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
(5)   :聚精会神。
(6)   :很不一样。
(7)   :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8)   :充满激情,痛快顺畅。
(9)   :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
A.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
B.学生在考场紧张等待考试,监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王嫂挑选香蕉,觉得不满意便转身离开,老板忿忿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因为有事想要请教,昨日登门拜访敝人您,可惜您不在,只能等下次了。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他对我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B.他并没有先“说”,而且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C.遵义市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D.他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手不释卷,全班同学没有一个说他学习不用功的。
6.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选材精当,精于裁剪,有繁有简,如作为“学者的方面”,对闻一多先生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就写得比较简略。
B.文章结构严谨,作者用闻 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在“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这两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C.本文在叙述中加入不少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D.本文的语言平实含蓄,但富于感情和诗意美,读起来极具感染力。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科罗的建筑与加勒比地区的风格迥乎不同,是当地西班牙和荷兰风格相交融的唯一现存的例证。
B.全军将士气冲斗牛,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C.袁隆平院士潜心贯注地研究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全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D.鲁迅以笔作刀枪,慷慨淋漓地揭露了辛亥革命的弊端。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口生态失衡会破坏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因此,我国人口发展方式需要实现由数量控制型到生态优化型的战略转变。
B.“互联网+”本身是开放的产物,生物链和产业链开放,技术和资源共享,激发了人们创新创业的激情,催生了互联网经济现象的出现。
C.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对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的现实,不再是国家简单地依靠大量的劳动力,而是用质量的提升来弥补数量的短缺。
D.按照法律规定,从事食品经营需要获得许可,但是目前一些网络食品经营者并没有取得资质,今后需要加大在这方面的规范和管理。
9.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②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A.①排比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对比
B.①反复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引用
C.①排比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对比
D.①反复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引用
10.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群蚁排衙: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
B.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校补:校对补充)
C.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心会神凝:注意力集中,用心熟悉通晓)
D.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1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彭湃的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B.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C.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即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D.杜甫晚年,疏赖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
二、语言综合题
12.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3)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3.闻一多先生去世之后,许多文人都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请你也用一句简短的话来评价闻一多先生。
朱自清:你是一团火,照见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冰心:闻一多的死是一首伟大的诗,他给我们留下了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
三、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说和做(节选)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4.从文中找出能概括选文内容的一句话。
15.文中说闻一多先生“做出了卓越的成绩”,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闻一多先生做的三件事,并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概括他这样做的目的。
①   ;
②   ;
③   。
目的:   。
16.为更好地刻画学者闻一多的形象,作者十分注重细节描写,请品析下面句子。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17.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吃尽”“消化尽”“远射”“文化药方”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闻先生全身心投入研究,执著探寻从文化上拯救民族之路径的研究状态。
B.文中大量使用对称句式和四字词语,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读来琅琅上口。
C.作者善于合理安排材料详略,如:详写最为艰辛的的写作过程,而略写比较顺利的的写作过程。
D.第③段中“‘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是比拟的说法,把当时的中华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piǎo;硕;卓;jiào;秩;迭;澎湃;锲;沥;焉;dǒu;迥;wù;衙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漂白(piǎo bái) 硕果(shuò guǒ) 卓越(zhuó yuè) 校补(jiào bǔ) 秩序(zhì xù) 警报迭起(jǐng bào dié qǐ) 澎湃(péng pài)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 沥尽心血(lì jìn xīn xuè) 心不在焉(xīn bù zài yān) 气冲斗牛(qì chōng dǒu niú) 迥乎不同(jiǒng hū bù tóng) 兀兀穷年(wù wù qióng nián) 群蚁排衙(qún yǐ pái yá)
故答案为:piǎo;硕;卓;jiào;秩;迭;澎湃;锲;沥;焉;dǒu;迥;wù;衙
【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的掌握程度。解答本题要拿准字音、看准字形,特别是音形相近的字。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语感,注意读音以及书写,多积累词语,多注意课文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2.【答案】诗人;《老马》;《李大钊》;《烙印》;《春风集》;《臧克家诗选》;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戏剧;杂文;随笔;游记;叙事散文;写景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知识点】其他常识;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①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诗人。他于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代表作有长诗《李大钊》,诗集《烙印》《春风集》《臧克家诗选》等。
②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散文诗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格律,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散文的特点主要有:形散而神不散;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凝练,赋予文采。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叙事散文、写景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等。
故答案为:诗人;《老马》;《李大钊》;《烙印》;《春风集》;《臧克家诗选》;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戏剧;杂文;随笔;游记;叙事散文;写景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点评】本道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
3.【答案】(1)锲而不舍
(2)兀兀穷年
(3)群蚁排衙
(4)潜心贯注
(5)心会神凝
(6)迥乎不同
(7)气冲斗牛
(8)慷慨淋漓
(9)心不在焉
【知识点】词义理解
【解析】【分析】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的排列。
潜心贯注: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
心会神凝:聚精会神。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慷慨淋漓:充满激情,痛快顺畅。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
故答案为:锲而不舍;兀兀穷年;群蚁排衙;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气冲斗牛;慷慨淋漓;心不在焉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
4.【答案】B
【知识点】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语言得体的判断。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 、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B项正确。
A:项语言生硬,
C:项不够和气,
D“敝人”是对自己的谦称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得体的判断。考生平时应注意说话要得体,要符合身份、语境,注意说话要恰当,语气要适当。
5.【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用词不当;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A:主客颠倒,将“他对我”改为“我对他”;
B:关联词使用不当,下句“他‘做’ 了”与上句“他没有先‘说’是转折关系,将“而且”改为“但”;
C: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安全”;
故答案为:D
【点评】辨析或修改病句时,如果句子比较长,就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再判断其存在的问题。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衡量, 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6.【答案】D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辨析。D:有误。文章的语言特点是精致凝练,生动形象,而不是“平实含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包含了教材、结构、细节描写、语言特点等知识点,考生需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作答,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判断。
7.【答案】D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A: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使用正确;
B:气冲斗牛:此处形容将士们气势很盛。使用正确;
C:潜心贯注:形容做事用心专注。使用正确;
D:慷慨淋漓: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不合语境,此处应用“淋漓尽致”;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档用错对象、复冗赘、谦敬错位、 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8.【答案】A
【知识点】成分残缺;句式杂糅
【解析】【分析】A.表述正确;B.句式杂糅,“催生了…”和“…的出现”两种句式杂糅,改为“催生了互联网经济现象”;C.成分残缺,“国家”一词应调到“不再是”之前;D.搭配不当,“加大…规范和管理”不搭配,在句末加上“的力度”。故选:A。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语病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各个选项的句子,判断有无语病,作出正确的选择。
9.【答案】B
【知识点】比喻;反复;引用;对比
【解析】【分析】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是反复。“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是暗喻。“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是对比。“一月不梳头”是引用。基于此分析,本题的答案为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中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做题时要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其次要理解其要点。知道了这些,回答这道题就不难了。
10.【答案】B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解析】【分析】B“校补”在此处指闻一多著的《楚辞校补》。A、C、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11.【答案】B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A 彭湃——澎湃 B 正确 C即然——既然 D疏赖——疏懒、无假——无遐。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12.【答案】(1)记叙
(2)描写
(3)议论抒情【点评】
【知识点】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
【解析】本题考查表达方式的判断。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1)运用的是记叙,(2)运用的是描写,(3)既是是议论,又有抒情。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表达方式的掌握和判断。考生应掌握常见的表达方式的特点,结合语句进行分析和理解。
13.【答案】你为了研究,头发凌乱,废寝忘食,终得骄人成就;你反对独裁,为国为民,捐躯赴难,青史留名。
【知识点】语言简明;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说和做》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于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这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据此内容对闻一多进行评价,语言简明,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你为了研究,头发凌乱,废寝忘食,终得骄人成就;你反对独裁,为国为民,捐躯赴难,青史留名。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结合文章内容了解闻一多先生的高尚品质和精神,然后据此进行评价即可。
【答案】14.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5.撰写了《唐诗杂论》;完成了《楚辞校补》;编著了《古典新义》;目的: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6.用比喻 修辞手法,通过闻一多先生的本子上多、密、整齐的小楷字这个细节表现出闻一多先生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17.C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⑵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⑶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⑷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14.本题考查内容概括。结合第①段“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第②段“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第⑤段“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第⑥段“‘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可知,本文主要写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故本文可用结尾段概括: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故答案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5.本题考查内容概括和分析。(1)成绩。①结合第四段“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可知,成绩一:撰写了《唐诗杂论》;②结合第六段“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可知,成绩二:完成了《楚辞校补》;③结合第六段“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可知,成绩三:编著了《古典新义》。(2)目的。结合第三段“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可知,闻一多研究古代典籍的原因是想在古代典籍中发现拯救民族、国家的方法和途径。故目的是: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故答案为: 撰写了《唐诗杂论》 ; 完成了《楚辞校补》 ; 编著了《古典新义》 ; 目的: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6.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根据题千要求可从细节描写的角度来赏析,抓住本义、含义、主题和情感几方面内容来分析。“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把“小楷”比作“衙门前排列的蚂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字很多,很密集,表现了写这些字的闻一多先生工作的繁琐和他对待工作的认真踏实,从而可看出闻一多先生对等学问严谨的态度。故而通过闻一多先生的本子上多、密、整齐的小楷字这个细节,既表现闻先生做事的认真,也看出作者对他这一精神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故答案为: 用比喻 修辞手法,通过闻一多先生的本子上多、密、整齐的小楷字这个细节表现出闻一多先生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文章详写了《唐诗杂论》的写作过程,略写《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的写作过程。但文章没有提到《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的写作比较顺利,况且研究任何学问是很艰苦的过程,从后文对闻一多先生“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的描写也可看出。因此本项中“详写最为艰辛的的写作过程,而略写比较顺利的的写作过程”理解错误;
故答案为:C.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