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京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京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2-18 08:5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 京改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 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
1.在全民健身赛跑中,甲、乙两名选手的行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起跑后1小时内,甲在乙的前面;②在第1小时,两人都跑了10千米;③乙的行程y与时间x的关系式为;④甲在第小时跑了11千米.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下列各点在第四象限的是 (   )
A. B. C. D.
3.已知,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两个点,轴,且点B在点A的右侧.若,则( )
A., B.,
C., D.,
4.若一次函数(为常数且)的图像经过点,则关于的方程的解为( )
A. B. C. D.
5.正比例函数函数值随的增大而增大,则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6.如图1.在矩形中,点P从点A出发,匀速沿向点D运动,连接,设点P的运动距离为x,的长为y,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当点P为中点时,的长为( )
A.5 B.8 C. D.
7.已知一次函数,当时,对应的的取值范围是,则的值为( )
A.1 B.9 C.1或9 D.或
8.已知点,在直线上,则,的值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不能确定
9.已知点,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则函数的图象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0.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当时,y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11.已知点,则点在第 象限.
12.如图,直线经过点和点,直线过点,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13.小明想了解一根弹簧的长度是如何随所挂物体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他把这根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其下端悬挂物体,如表是小明测得的弹簧的长度y与所挂物体质量x的几组对应值.
所挂物体质量x/kg 0 1 2 3 4 5
弹簧长度y/cm 15 18 21 24 27 30
写出y与x的关系式 .
14.已知点P在第二象限,且到x轴的距离是1,到y轴的距离是2,则点P的坐标为 .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的坐标为,以为边在右侧作等边三角形,过点作轴的垂线,垂足为点:以为边在右侧作等边三角形,再过点作轴的垂线,垂足为点;以为边在右侧作等边三角形,按此规律继续作下去,得到等边三角形,则点的纵坐标为 .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点,点是直线上一点,且,则点的坐标为 .
评卷人得分
三、解答题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点B,点在y轴的负半轴上,若将沿直线折叠,点B恰好落在x轴正半轴上的点C处,直线交于点E.
(1)求的长;
(2)求直线的解析式;
(3)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8.甲、乙两台机器共同加工一批零件,一共用了6小时,在加工过程中乙机器因故障停止工作,排除故障后,乙机器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保持不变,继续加工,甲机器在加工过程中工作效率保持不变,甲、乙两台机器加工零件的总数y(个)与甲加工时间x(时)之间的函数图象为折线.如图所示.
(1)这批零件一共有______个,甲机器每小时加工______个零件;
(2)在乙提高工作效率后,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3)乙机器排除故障后,直接写出甲加工多长时间时,甲与乙加工的零件个数相差10个.
参考答案:
1.B
【分析】此题考查了函数图象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理解各段函数图象的实际意义,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根据函数图象和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各个选项中的说法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解:由图象可得,
起跑后1小时内,甲在乙的前面,故①正确;
第1小时两人相遇,都跑了10千米,故②正确;
由图象知,乙1小时跑了10千米,所以乙的行程y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故③正确;
∵甲在的速度为,
∴甲在第小时,其行程为千米,故④错误;
综上,①②③正确;
故选:B.
2.A
【分析】本题考查了象限点的坐标特征:第一象限的点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正数;第二象限的点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第三象限的点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负数;第四象限的点横坐标是正数,纵坐标是负数.据此即可求解.
【详解】解:由象限点的坐标特征可知,选项A在第四象限,选项B在第一象限,选项C在第三象限,选项D在第三象限,
故选:A
3.B
【分析】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以及数轴上两点的距离,由轴可知,、两点纵坐标相同,即可得到的值,再利用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的值.
【详解】解:,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两个点,且轴,

点B在点A的右侧,且,


故选:B.
4.C
【分析】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由与可得直线向右平移7个单位得到直线,从而可得直线与轴交点坐标,进而求解.
【详解】解:直线是由直线向右平移7个单位所得,
与轴交点为,
直线与轴交点坐标为,
的解为,
故选:C.
5.B
【分析】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图象,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特征是解题关键.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可得,由此即可得.
【详解】解:∵正比例函数函数值随的增大而增大,
,,
∴一次函数的函数值随的增大而增大,与轴的交点位于轴的负半轴,
观察四个选项可知,只有选项B符合,
故选:B.
6.D
【分析】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通过观察图2可以得出,,,由勾股定理可以求出a的值,从而得出,当P为的中点时,由股定理求出长度.
【详解】解:因为P点是从A点出发的,A为初始点,
观察图象时,则,P从A向B移动的过程中,是不断增加的
而P从B向D移动的过程中,是不断减少的,
因此转折点为B点,P运动到B点时,即时,,此时,
即,,
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
当点P为BC中点时,,
故选:D.
7.C
【分析】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根据题意知,一次函数经过两点或两点,所以这两点满足,将这两点代入,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
【详解】解:根据题意知,①当两点满足一次函数时,

解得,;
∴;
②当两点满足一次函数时,

解得,,
∴,
综上,的值为1或9.
故选:C.
8.B
【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再比较出与的大小,即可解答.
【详解】当时,,
当时,,
∵,
∴.
故选:B.
9.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把点,代入到中推出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点,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
∴,
∴,
∴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
故选:B.
10.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因此此题可根据图象直接进行求解.
【详解】解:由图象可知:当时,y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A.
11.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判断点所在的象限,每个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特点如下: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根据,得到,再根据每个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特点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

在第三象限,
故答案为:三.
12.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函数图像解不等式,涉及直线图像与性质,函数图像解不等式,熟练掌握利用函数图像解不等式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详解】解:对于不等式对应三个函数图像、和,
不妨令、和,则转化为,即直线在直线上方;直线在直线上方部分对应的范围,
过三条直线的交点作轴的垂线,如图所示:
当,直线在直线上方,直线在直线上方,此时满足,
故答案为:.
13.
【分析】本题考查函数的表示方法,解题关键是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根据题干中表格信息求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根据题意,表中数据变化满足一次函数,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详解】解:由表格可得所挂物体每增加1千克,弹簧长度增加3cm,不挂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5cm,与的关系满足一次函数,
设,
将与代入表达式,得,
解得,
与的关系为,
故答案为:.
14.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坐标系象限中点的坐标的特点,熟练掌握不同象限点的坐标的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第一象限坐标,第二象限坐标,第三象限坐标,第四象限坐标.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
【详解】解:∵点P在第二象限,且到x轴的距离是1,到y轴的距离是2,
∴点P的坐标是.
故答案为:.
15.
【分析】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直角三角形的特征,点的坐标变化规律.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则,即可得出,则纵坐标为1,同理得出纵坐标为,纵坐标为,……,归纳得出纵坐标为,即可解答.
【详解】解:∵,为等边三角形,
∴,
∴,
∵轴,
∴,
∴纵坐标为1,
同理可得:纵坐标为,纵坐标为,……,
∴纵坐标为,
∴点的纵坐标为,
故答案为:.
16.
【分析】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的特征,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待定系数法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特殊三角形解决问题.过点分别作交延长线于点,作轴,分别过点、作,,垂足分别为、,证明,求出点坐标,可求直线解析式,联立方程组确定点坐标即可.
【详解】解:过点分别作交延长线于点,作轴,分别过点、作,,垂足分别为、,
,,


又,,
在和中
()
,,
,,
,,

设直线解析式为(),
把,代入解析式得:,
解得:,
直线解析式为,
联立得:,
解得:,
点坐标为.
故答案为:.
17.(1)
(2)直线的解析式为
(3)存在,点P坐标为或
【分析】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勾股定理;
(1)在直线中,分别令、,确定B、A坐标,得到,,再运用勾股定理计算即可;
(2)根据折叠的性质确定的长,得到点C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3)设,根据列方程求出a的值即可.
【详解】(1)解:当时,,
∴点B的坐标为;
当时,即,
解得:,
∴点A的坐标为,
∴,,
∴;
(2)如图:
由翻折得:,
∴,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代入,得:,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3)设,
∵,,,,且,
∴,
解得:或12,
∴点P坐标为或.
18.(1),
(2)
(3)乙机器排除故障后,甲加工4小时或5小时时,甲与乙加工的零件个数相差10个
【分析】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1)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得到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零件,再根据段即可计算出甲每小时加工的零件数;
(2)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3)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计算乙开始和后来的速度,然后即可得到相应的方程,从而可以求得乙机器排除故障后,甲加工多长时间时,甲与乙加工的零件个数相差10个.
【详解】(1)解:由函数图像可知,共用6个小时加工完这批零件,一共有270个,
段为甲机器单独加工,每小时加工个数为,
(个),
故答案为:,;
(2)段为乙提高工作效率后的函数,设函数解析式为,
由函数图像可知,,
,解得:,
函数解析式为;
(3)乙开始的加工速度为:(个/小时),
乙排除故障后加工速度为:(个/小时),
设乙机器排除故障后,甲加工a小时,甲与乙加工的零件个数相差10个,

解得:或,
答:乙机器排除故障后,甲加工4小时或5小时时,甲与乙加工的零件个数相差10个.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