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方案及课堂实录
【教学设想】
用整本书阅读纠正埋头题海而不读书的偏差,用任务群来整合教学资源,以大单元整体教学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无疑是教学改革的重大成果。但是,教学不能形式化、浅表化地追风,而应把握改革的真义,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以语文的方式提升素养,达成育人目标。
大单元教学不仅要有单元整体架构,而且也少不了对单篇经典作品的深入研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生命的诗意”中的一篇自读课文。辛弃疾的报国热情和不幸遭遇,使他的词不像是用墨写的,而是蘸着血和泪写成的。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本词的过程中注重从三个层面进行引领。第一个层面是“感知内容”。找出词中共有几个典故,能用简洁的短语进行概括。第二个层面是“领悟方法”。把握关键词语及对典故人物称呼的变化,体会作者的观点态度;通过典故间的对比分析,把握作品主旨。第三个层面是“探究价值”。从美学、伦理学、社会学的意义上来探究今天我们学习辛弃疾的词的意义;更要贯通历史,在朝代衰败之际,在民族危亡时刻,无数的仁人志士始终坚守爱国心、报国志,那么,在和平年代的今天,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要勇担责任使命,追求自我的人生价值。
【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同学们好!“文韬武略长剑傲立天地,栏杆拍遍英雄百炼成钢。”今天我们要走近的这位词人,从小祖父就希望他身体康健,又希望他能像汉将霍去病那样征讨异族,成为民族的脊梁,故给他取名弃疾,字幼安。他果然少年横槊气凭陵,被人视作“虎兕”;二十三岁便以五十骑兵入数万人之金营,生擒叛贼,惊人之举,载入史册。本是山东大汉,意欲金戈铁马,恢复河山,却成江南游子,在蛙声稻香里,举杯独酌,“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只能用那如椽巨笔,书写文韬武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受这位爱国英雄的报国之志。
二、吟咏词韵,把握情感;细读品味,揣摩用典之妙
师:请同学们大声齐读全词,注意佛(bì)狸的读音,这是少数民族语言,以及“封/狼居胥”的断句, “狼居胥”是山名,封山意为筑坛祭山,纪念胜利。整首词押仄韵,须读出激励劲远、跌宕高昂之气势。读的过程中思考:这是一首怀古词,词人站立在北固山上,想到了哪些典故?请结合注释理解该词,用主谓结构的短语概括词中的几个典故。
生:孙仲谋坐拥江南。
生:寄奴成功北伐。
生:元嘉仓皇北顾。
生:佛狸祠神鸦社鼓。
生:廉颇忠勇遭弃。
师:同学们刚才用精练的短语概括了五个典故的主要内容,非常棒。接下来我们继续思考:辛弃疾在这五个典故中,分别用了哪些词语?表达了怎样的态度?全班分为五组,每组探究一个典故,小组组长组织本小组成员,共同形成答案。
(生讨论探究。)师:刚才各小组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下面进行小组展示。
请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并将这一典故相关的词句有感情地朗诵出来。
生(第一小组代表):我们组认为辛弃疾在孙仲谋的典故中,用“英雄”“觅”“风流”这些词语,表达了热切赞扬的态度。我们又联想到了词人曾说过:“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可见,辛弃疾对孙仲谋是有着无限敬仰的。
同时,“英雄无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也表达了对英雄逝去的无限惋惜之情。(生朗读。)
师:太棒了!通过他的回答,我们看到这一小组讨论的成果非常显著,不仅分析细致,把握准确,还能拓展延伸。朗诵也情感饱满,声音铿锵有力,看来是有了深刻的理解。
生(第二小组代表):从寄奴的典故中,我们找到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认为辛弃疾对寄奴也表达了高度赞扬的态度。(生朗读。)
师:嗯,非常好。你的朗诵也是“气吞万里如虎”呀!
生(第三小组代表):我们组认为辛弃疾在元嘉的典故中,用“草草”“仓皇北顾”,还有“赢得”(此处是反语),表达了对元嘉因草率出兵,导致北伐失败的批判态度。(生朗读。)
师:那请问“草草”“北顾”是什么意思啊?
生:“草草”即草率。“北顾”可以理解为看向北固山。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不战而败退回来,也可理解为仓皇向北,准备不充分,失败是必然的。
师:嗯,理解准确。看来我们阅读诗词,只有理解了这些关键词语的意思,才能准确解读作者的意图。
生(第四小组代表):从佛狸的典故中,我们找到了“可堪”“神鸦社鼓”两个词语。“可堪”是反问,即为“不堪”,词人不堪回首,老百姓却“神鸦社鼓”迎神赛社,一片欢庆,表达了辛弃疾无限的悲叹。(生朗读。)
师:哦,很难得!这里有一个表示反问的词,你们组很细心地发现了。用反问,可以加强语气,使悲叹的情感更为浓烈。
生(第五小组代表):我们认为辛弃疾在廉颇的典故中,用“凭谁问”“老矣”两个词语,表达了英雄落寞、有志难伸的悲愤。(生朗读。)
师:“凭谁问”也是反问,即无人问,英雄无人问津。
师:同学们刚才找得都很细致,分析得很准确,读得浑厚饱满,情感到位。我们继续思考:同样都是典故中的人,词人对他们的称呼方式相同吗?我们进一步细读研讨,理解深意。
辛弃疾在对这些不同人物的称呼中,蕴含了怎样的深意?
生:仲谋是孙权的字,古人“字以表德”,所以称字表达仰慕和敬意。
生:寄奴是宋武帝刘裕的小名,表达亲切和喜爱。
师:你发现问题了吗?同样都是敬重的英雄,为何称孙权的字、称刘裕的小名呢?
生:从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刘裕出身寻常巷陌的寒门,应当和辛弃疾相似,所以称小名就像邻家兄弟。
师:哦,原来如此。
生:元嘉是刘义隆的年号,年号本有美好的寓意,我认为在这里应是表反讽和批评。
师:哦,反讽批判,意味强烈。
生:佛狸是侵略者拓跋焘的小名,此处表达的应是对敌人的轻蔑和仇恨。
师: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情感。
生:廉颇是廉将军之名,此处表达悲叹和愤懑。
师:词人对能征善战、老骥伏枥的廉将军应当是敬重的,那此处又为何称名呢?
生:此处称名是托赵王之口,上对下可以称名,但是也表现了赵王对廉将军不够重视和尊重。辛弃疾借赵王对廉将军的这一称呼,表达了悲叹和愤懑之情。
师:哦,看来只有细读文本,我们才能发现作者的用意。
分析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本词典中寄情,字字珠玑,表白决心,忧虑朝廷,忠心可鉴。我们继续对比推敲,析出主旨。
首先,同样是对英雄的追慕,为何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详略对比中想要表达什么呢?
生:孙权富家出身,刘裕寒门出身。对于刘裕,多了对他出身的介绍。辛弃疾跟刘裕出身相似,他可能是想借此表达英雄不问出处、无关门第的思想。
师:分析得有道理。我们继续对比:同样是写北伐,为什么写一成一败的刘裕、刘义隆父子二人?成败对比中想要表达什么呢?这里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写作背景。
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韩侂胄掌握大权,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急于立一场伐金大功。于是他想到用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早已不被重用的辛弃疾开始担任镇江知府,时年66 岁。初到镇江,他积极做各方的准备,可是他很快发觉韩侂胄不过是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并无北伐复国之意。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第二年(1206),韩侂胄伐金,全线溃败,以求和而终。
生:一成一败正是辛弃疾对统治者的劝谏,明确指出草率出兵的危害,也准确预言了本次北伐的失败。
师:这也可见出辛弃疾确实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家,只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继续对比:佛狸祠下,神鸦社鼓,处在异族的统治之下,词人不堪回首,却为何写百姓的欢庆?悲喜对比中想要表达什么呢?
生:老百姓麻木无知,统治者偏安一隅,词人报国情深。
师:辛弃疾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了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好,我们继续对比:“饭一斗,肉十斤,披甲上马”的老将廉颇,却为何被弃不用?能用与不用的对比中想要表达什么呢?
生:根据课文注释提示,表达的应是小人当道,英雄有志难伸。
师:非常棒。看来课文注释作用很大,会读书的人要学会看注释。我们再来补充一段资料。
1207 年 9 月 10 日,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辛弃疾说了四个字——“杀贼!杀贼!”之后与世长辞。后人称其为“词坛飞将军”。
师:所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也不是用墨写成的,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忘不了他那凭栏远眺、望眼欲穿的爱国英雄形象。分析到这里,大家对于这首词的理解就渐渐清晰深入了。本词的特色就是多用典故。而恰当的用典可使文情隽永,含蓄深刻,或仰慕古人,或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言简意赅,以一当十。
三、感知形象,激发爱国情怀师:词中全是写典故吗?写词人自己的词句在哪里?
生: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师:非常好,找到了。那么我们一起来齐声诵读这几句,注意把“四十三年”连读三遍,感知词人形象。(生朗读。)师:刚才大家读得很有气势,感情很饱满。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注释,找出这里的“四十三年”指的是哪四十三年。
生:课文注释告诉我们,“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南归,到写这首词时正好四十三年”。
师:是的。在追昔抚今中,词人记起“壮岁旌旗拥万夫”的自己,二十三岁南归,至今已四十三年。四十三年,犹记山河碎,望中心难安。四十三年,近二十年被“闲置”,而断断续续被用的二十多年间又有三十七次调动。他就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炼。千锤百炼中,锻造出了这把矗立于天地之间的“长剑”。直至今天,我们仍能感到一种凛然之气和磅礴之势。穿越时间的长河,古往今来,还有哪些人也为我们树起了这样的精神丰碑?像辛弃疾一样一直站在那里的爱国担当人士还有谁?
生:精忠报国的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民族魂鲁迅、坚守小岛的王继才、耄耋之年又出征的钟南山……师:是的,很多很多。包括 1840 年以来,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每一位人民英雄,以及在 2021 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中挺身而出的每一位平凡英雄……无数的仁人志士、国士侠士,一直站在那里,才有了今天复兴的中国。
师:在成就中国梦的征途上,你在哪里?同学们,“你所站立的地方,/ 正是你的中国;/ 你怎么样,/ 中国便怎么样”。
辛弃疾、陆游、杜甫等很多有志之士生活在朝代没落时期,空有才能和抱负却终无用武之地。然而,他们依然流着血泪喊出了时代最强音,留得香气满乾坤。我们躬逢盛世,自当如钟南山院士所嘱:“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铭记英雄,更要站立成英雄的模样,助力中国腾飞。最后,让我们再次齐读全词,读出词人激荡千年的爱国情怀。
(生朗读。)
四、学有所得,完成作业1. 名字对每个人来说意义重大。古人出生得名、成年取字,名和字须有一定联系。同学们也都将要成年了,请为自己取字,以勉励自己。
专 栏本版主持/安秀海26 2022.8 高中2.对比鉴赏。比较《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主旨上、结构上、手法上的异同点。
3. 完成推荐阅读篇目梁衡的《把栏杆拍遍》。
4. 背诵并默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
方案一
一、品读感受辞采之美
今天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检查预习。
1. 题目传递了哪些信息?
备答:登临地点、词作类别(怀古词)。
2. 登临访古,通常要觅古迹。即寻觅词中所称“舞榭歌台”,可是舞榭歌台只是寻欢作乐的场所,把缅怀英雄业绩的历史遗存称之为“舞榭歌台”合适吗?
备答:这里是借代手法。孙权在京口建立吴都,“舞榭歌台”正是英雄功成名就、风流自赏的形象体现,它和下文的“风流”(流风余韵)互相映衬, 饱含了词人对英雄及其业绩心向往之的追慕。
3. 这里的“舞榭歌台”似乎仅与孙权相关,那“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中的“总被”能否改成“已被”呢?
备答:“总被”就是无一例外,强调这是一种常态,寄予了更深更丰富的感叹意味;“已被”只着眼于一人和眼前的一点现实。结合前文 “千古”一词,我们看到这里隐含一种对比:江山永恒,人事无常。放眼历史长河,词人借此寄予了“世无英雄”的深沉叹息。
4. 北固亭上,词人没有看到孙权遗迹,只见到了什么?他的情绪有怎样的变化?
备答:看到的只是夕阳之下,荒草杂树掩映中的民宅陋巷,传说那是刘裕的旧居。他由此想到了宋武帝刘裕在京口起兵,建立功业的事迹。
情绪由深沉变得高昂起来。
5.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气概非凡。将“金戈铁马”改成“千军万马”如何?
备答:两者的不同在于前者显示出了部队的战斗力, 无坚不摧;后者强调的仅是部队人数、场面。而辛弃疾欣赏的正是那种强悍、驰骋中原,所向披靡的威武气势,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词人心志的形象表现。
请一位同学朗读这几句词, 读出由深沉的叹息到慷慨激昂的语气。
教师总结:借古讽今,上阕缅怀追思了历史上与京口相关的英雄人物孙权、刘裕,恰恰表明了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与明主。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们会感到,辛弃疾有才能而无处施展的沉郁愤懑!
6. 辛弃疾一生以北伐收复中原为己任,可是南渡后被长期闲置,苦无机会。照理,他应该对主动北伐、 渴求功业的宋文帝刘义隆持肯定的态度,但词中似乎并不赞成刘义隆,我们可以从哪些词语中看到这样的态度?对这个问题你如何理解?
备答:从“草草”和“赢得”(“只落得”的意思)两个词可以看出。还可以从“封狼居胥”和“仓皇北顾”的对比中见出。辛弃疾支持北伐,但反对草率盲目的举动。(要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 懂得这是暗讽张浚北伐近事, 又是表达隐忧。辛弃疾既是提醒当权者,又有着隐然自任的自负。)
7. “可堪回首”怎样理解?
备答:( 1 )对象是南渡到如今共四十三年的时光。( 2 )如果将“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看做是对长期苟安后, 原本渴求收复的民心渐废的客观现实的一种形象表达,那么,它便与昔日“烽火扬州路” 的大好局面构成对比,“可堪回首”之叹息就不言而喻了。
8. 据此理解,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应该把最痛切的口吻读出来, 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应当重读?
备答:“一片”最为痛切,要重读。
教师总结:上阕主要是追慕英雄,表现自我的理想抱负;下阕把主要笔墨集中到现实、自身,语气沉痛。沉痛之极,发出令人不忍卒读的叹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上阕:才志不凡;下阕:悲抑忠愤。(板书)重读课文,注意表达情感的变化。
二、体味作者人格之美
9. 从整首词看,“四十三年”是一个情感的触点, 这个时间概念引发了词人最为沉痛的叹息:自己就像老将廉颇,徒有一腔报国之志,却没有报国的机会。可是,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辛弃疾被正要北伐的权相韩侂胄起用, 担任镇江知府,为什么还会有此叹息呢?
备答:四十三年一万五千六百多天,他时时刻刻生活在渴望与失望的煎熬中, 由英气勃勃的年轻人,变成头发花白的老人,时光无多,完成心愿的可能也越来越小。且韩侂胄也并未重用他,韩看重的只是词人的声望而已!
10. 你能结合注释说说词人借廉颇典故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吗?
备答:( 1 )忠愤;( 2 )隐忧;( 3 )不甘;( 4 )无奈……教师总结:典故运用得好,往往能够起到言简义丰、拓展境界的效果。
三、设计词意画,表现词境之美
11. 如果请大家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配上一幅画,使词画相配,相得益彰,你们会画什么?
备答:画面主体为登高远眺,仰天长叹的词人形象。(板书)
12. 请根据这首词的内容进一步设计词人形象的其他细节,如他的装束、眼神等,并结合具体语境,思考画面的背景构成。
备答:人物手握长剑为好。词中无句不言军事,无词不谈收复。“握剑”表现了词人英武之气,更能显示其力量和收复之心的急切。其眼神应是复杂的:坚定、自信、忧虑、沉痛……背景画面应该以苍茫的远景来显示阔大的境界和悲壮的色彩。“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为中远景,残阳之光使画面更显暗淡。“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可设为远景。
呈现名家的《永遇乐》词意画,在深入理解词意、感知词人情感的基础上,齐读全词。
方案二
一、指导朗读:美读以通其意
导入:检查预习
1. 说说朗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注意点有哪些?
备答:( 1 )把自己想象为抒情主人公;( 2 )注意情感的变化、词的风格、语气口吻等;( 3 )还要注意词的韵脚、句子的节奏和情感变化。这首词叹息意味较浓,读的时候需要拉长语调。本词押仄声韵, 仄声决定语调是收缩而不是拉长。所以,应将语调的拉长放到非韵脚的地方,如“无觅”“总被”“可堪”“四十三年”“一片” 等地方,而强化韵脚仄声的收缩。这样处理,不仅使人觉得词人感慨之深沉,气概之阔大,又很好地表现了词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之情。
2. 读好这首词,一定要理清这首词情感的变化脉络,请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呈现:朗读本词应注意情感变化:登高长叹,世无英雄【用孙权典】(情感:深沉、悲慨)—— 对刘裕的追慕【用典】(情感:昂扬)【上阕:志与才的显露】—— 对当权者的劝诫 【用刘义隆典】(情感:惋惜和自负)—— 忆过去火热岁月, 感岁月无情、 现实可悲 【用拓跋焘典】(激昂中见沉郁)—— 自比廉颇【用典】(悲愤抑郁兼含期待)。【下阕:忠愤、悲抑】
在老师指导下朗读, 读出诗词的节奏和情感的变化。
二、典故品读:比较以见其妙
3. 引用典故是这首词重要的特征。有人批评辛弃疾用典过多,他自己也承认。现在,我尽可能依据平仄把这首词改动一下,不用典故,大家来看看效果会有何不同?
呈现:千古江山,英雄无觅,豪杰雄主。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有道人龙蛰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筹谋草草,欲图逞武,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将军老矣,尚能战否?
备答:这样一改,最大的问题是怀古的意味淡了。题目是京口北固亭怀古,自然是要有相关的古人古事,借此表情达意。本词用典,实属应当。如果不具体指明孙权、刘裕、刘义隆,那么词句含义就显单薄,因为只要提及这些人物,其事迹、形象就会大大丰富诗词内涵,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
4. 结合课文的注释,谈谈你对辛弃疾运用廉颇“尚能饭否”一典用意的理解。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再给出廉颇的相关材料。
呈现:长平之战:赵王信秦之间,以赵括代固守不战的廉颇,结果惨败。致邯郸被秦兵围一年多,幸得魏楚相救,赵得免。
赵燕鄗之战: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
备答:辛弃疾和廉颇有很多相似:( 1 )才能与命运:用,则兴;弃,则衰。荣辱兴衰,系于一身。( 2 )忠:一心为国事而忧,光明磊落,心胸坦荡。( 3 )愤:不能为国效命之因,有小人背后使坏。( 4 )老:老当益壮,壮心不已。但不得其位,难谋其事,徒有满腔报国志,空负匡救天下才。
结论:从目的看,如果用典只是为了炫耀自己书看得多,那是“掉书袋”;从效果看,如果典故用得晦涩难懂, 以辞害意, 这样用典就是毛病。而辛弃疾博闻强识,对历史掌故非常熟悉,在表达自己曲折复杂的情感时,典故信手拈来,而又曲尽其妙。这样的用典就非常好。大家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自由朗读本词,仔细体会用典的妙处。
三、试写韵语:示范以得其趣
绝望的诗常常是最美的诗。辛弃疾的遭际,让人唏嘘不已!怀才不遇的悲剧之所以令人扼腕,在于并非事不能成,而是种种因素使其有志不得伸,有力无处使,徒然地面对岁月的流逝,人生的老去。
诗歌的美, 不仅美在情感, 还美在语言的形式。它讲究语言节奏,也讲究句末押韵,还讲究选择最简练生动的词语传达丰富的思想情感。
5. 我们学过或接触过辛弃疾很多诗歌,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请以这两首词为基础,引用某些语言(语典),用韵语的形式,尝试为辛弃疾画像。课堂交流并讨论学生作品。
备答:“酒入豪肠, 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是余光中赞李白的名句。我借用此句式,为辛弃疾画像:酒入愁肠,七分化作剑光,梦里叱咤醉沙场。剩下的三分,染白了髭须,断鸿声里看夕阳。
【设计理念】
教学的内容应以课文的特点来确定。古代诗文,经历了时光的淘洗而留存至今,是因为它们集中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特质。文化的核心有二:一为价值观,二为审美观。古诗文以最能体现汉语言之美的形式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是语文学科最重要最宝贵的教学资源。因为语文学科的责任,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骨子里对中国文化有深刻认同感。
我以为古诗文教学离不开 “品读”“体味”“审美”三个关键词。品读,感受汉语之美,获得驾驭语言的能力;体味,感受人性之美,获得人生借鉴的教益;审美,感受艺术之美,获得艺术表现的经验。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立足高处,着眼人的发展与塑造。
读诗,就是要深味个中滋味。两个方案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这一难题。方案一侧重理清情感脉络,把握词人情感,尽可能体味词人人生的况味;方案二侧重品读典故, 体会辛词用典特色,从而深入领会词人内心苦闷。两个方案的设计,都着眼于对课文深入的把握,而设计的思路是要体现语文本色。语文课堂就应该多一点咬文嚼字,少一点泛泛而谈;多一点情感体验,少一点空洞说教。
要让涉世不深的学生真切体会到作者内心之痛,披文入情是关键。方案一抓住“四十三年”这个点,剖析四十三年的沉重意味,体会收复之心的坚决与急切, 是教师要提供的理解和感知的“桥梁”。把这些功夫做足,才有可能对最沉痛的那一声叹息有深切的体会, 获得人性体验的滋养。有了这些, 再让学生来讨论词意画的设计,一定能水到渠成。
结尾环节设计都力图有所创新。方案一要求设计词意画,其用意是深化学生对词的意境、风格、形象等方面的把握,体现文化传统和语文教学审美宗旨, 借此了解中国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方案二设计写作押韵的句子,要求蛮高。
我以为,既是诗词教学,就不仅要让学生朗读和理解韵文,也应当让学生尝试去创作韵文。语文的魅力,就在创造中:创造美的语言、美的意境,塑造一个个对祖国语言充满热爱的人。